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清洁间歇自助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患者护理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4例患者,对参照组患者行留置导尿法,对实验组患者行清洁间歇自助导尿法。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改善情况,分析清洁间歇自助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患者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膀胱功能改善情况在统计学上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讨论价值(P<0.05)。结论清洁间歇自助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患者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清洁间歇性自助导尿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轻中度女性压力尿失禁患者行以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轻中度女性压力尿失禁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7例患者行以盆底肌肉锻炼,研究组47例患者行以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轻中度女性压力尿失禁患者行以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 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皮肤科是一门专科特色较突出、专业较强和病种繁杂的临床学科,为培养更多的临床皮肤科医学人才,该科室一直在不断探寻和应用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单向教学模式相比,该种教学模式具有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启发性和互动等特征,不仅能有效激发皮肤科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还能切实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其更好的投入到临床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简述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概念,并探讨了以问题为基础的皮肤科规培教学模式应用方法和效果,以期为后续的皮肤科规培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 皮肤科规培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下胫腓关节损伤多发生于低能量转转暴力所致的各类踝关节损伤中。其解剖复位是使踝关节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的一个关键因素。行下胫腓关节固定的指征是对内外后踝固定后仍存在下胫腓关节的不稳定,但如何准确判断下胫腓关节的稳定性目前仍存在一些困难和争议。螺钉是目前固定下胫腓关节的主流方式,但螺钉的固定否能使踝关节获得最好的功能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下胫腓关节 显著分离 治疗 解剖复位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控制减压在颅脑损伤致脑疝患者开颅去骨瓣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选定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致脑疝患者84例,均行开颅去骨瓣手术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42例,快速进颅减压)、研究组(42例,控制减压),比较GO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GOS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2.38%)显著较对照组(16.67%)低,P<0.05。结论颅脑损伤致脑疝患者开颅去骨瓣手术中进行控制减压,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控制性减压 颅脑损伤 脑疝 开颅去骨瓣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压力源及其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76例手术护理人员作为本文研究对象,调查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压力源,并依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根据是否介入压力源干预措施,将我院76例手术室护理人员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压力情况、工作疲倦度及留职意愿水平。结果干预组的压力源问卷调查中很大压力比例低于非干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工作疲劳FAI评定表各维度评分低于非干预组,而留职意愿水平高于非干预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压力源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手术室护理人员压力,从而降低工作疲倦程度和提高留职意愿。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人员 压力源 应对措施 分析
  • 简介:摘要在老年人肩关节疾病类型中,其中比较多见的是肩袖损伤。老年肩袖损伤所表现出来的显著特点为肩袖的退行病变。肩关节软组织中的重要结构中包含有肩袖,肩袖受到损伤会使得患者出现肩关节疼痛症状,且会使得患者出现一定的功能障碍,若病情较为严重,还会对患者的肩关节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围绕肩袖损伤的MRI、B超与X线特点和评估方法展开阐述,对肩袖损伤的治疗方法展开探究。

  • 标签: 肩袖 损伤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用无菌纱布替代透明敷贴联合弹力绷带,使患者PICC贴膜造成皮肤过敏的现象得到改善。方法对30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贴膜夏季过敏患者进行针对的护理,给予透气性好的无菌纱布覆盖皮肤1。结果本组30例患者皮肤过敏症状全部治愈,可显著改善丘疹、风疹团等局部皮肤过敏症状,红斑可逐渐消退达到痊愈的标准;本组研究对象没有出现由于皮肤过敏反应造成拔管的意外事件,且可确保导管处于无菌的条件内。结论选择合理的消毒剂以及敷贴材料,并重视宣传教育工作,及时观察异常情况并给予针对的干预2。

  • 标签: 皮肤过敏患者 无菌纱布 弹力绷带 夏季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吸虫病肝损伤核磁共振表现。方法收集我所2012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血吸虫疾病患者,采用1.5T西门子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肝信号分析采用肝实质信与同质平面组织信号对比,分析T2WI实质信号,包括肝脏的各个组织及组成部位、各种肝脏中血管等。结果血吸虫肝损伤患者MRI检查肝实质信号T2WI增高,信号比值高于正常患者,其中8例为非均匀增高,12例患者化学位移成像同反相位相减后为低信号,无脂肪肝表现;肝脏形态正常者14例,肿大者10例;15例在T2WI薄层见门脉水肿表现,可见12例患者具有腹腔积液表现;胆囊正常者16例,8例患者不同程度缩小,胆囊壁增大,可以见窝区积液,胆管变细;MRCP显示左右支干变细,肝外胆管变细;脾大10例。肝损伤组患者肝各段T2WI信号均较正常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可以明确显示血吸虫病肝损伤程度以及位置,为血吸虫病肝损伤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血吸虫病 肝损伤 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性别、科室、实习阶段的口腔医学实习生之间,以及口腔医学与临床医学实习生之间的心理焦虑与工作压力现状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88名医学专业实习生,其中临床医学实习生157名,口腔医学实习生131名。记录其性别、科室与实习阶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与工作压力测验量表评估其心理焦虑及工作压力现状。使用SPSS1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口腔医学与临床医学实习生相比,两量表得分皆无统计学差异(t=0.161,P>0.05;t=0.611,P>0.05)。口腔医学实习生中,不同性别的实习生之间两量表得分皆无统计学差异(t=-0.380,P>0.05;t=-0.150,P>0.05),不同实习阶段的实习生之间两量表得分皆无统计学差异(t=0.729,P>0.05;t=-0.257,P>0.05);而颌面外科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显著高于非外科组(t=2.018,P<0.05),工作压力测验量表得分无统计学差异(t=0.599,P>0.05)。结论口腔医学实习生的心理焦虑与工作压力现状与临床医学实习生相似。口腔医学实习生中,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的实习生的心理焦虑状态值得关注。

  • 标签: 口腔医学 实习生 焦虑 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部皮肤缺损患者应用胫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踝部皮肤缺损修复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足踝部创面形状以及大小进行皮瓣设计,将皮瓣掀起后需要确保血管蒂进入患者皮瓣分支内,进行皮瓣转移时应避免出现血管蒂受压、扭曲等现象,观察和分析患者皮瓣转移成活情况以及术后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部26例患者皮瓣转移均成活,成活率为100%,随访结果表明患者患肢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效果满意,供区植皮均成活,没有患者出现踝关节功能障碍以及皮瓣臃肿等现象,1例患者移植部位出现感染现象,采用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患者足踝部功能和外形恢复效果理想。结论踝部皮肤缺损应用胫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效果理想,可加快患肢外形以及功能恢复,能够使病痛给患者身心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得到明显缓解,可为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提供便利。

  • 标签: 胫前动脉穿支皮瓣 足踝部皮肤缺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抑郁障碍患者除了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还伴有认知功能损害,而工作记忆是高级认知功能的核心。但是治疗上,医疗工作者往往会忽视后者,导致患者即使“治愈”后,仍残留认知功能的损害。本文就抑郁障碍患者的工作记忆损伤近十年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抑郁障碍 工作记忆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76例,选至2015年11月—2018年1月,将其分成两组围手术期护理试验组38例,基础护理对照组38例,评定两组结果。结果试验组独立生活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能力,值得借鉴。

  • 标签: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围手术期护理 并发症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近年来,脊髓损伤的发病率及致残率每年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好发于青年人,若治疗期间得不到一套带有系统的康复治疗,可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预后功能恢复的效果带来直接影响。因此,有效加强患者抗病能力,同时减轻应激反应的影响,已成为众多临床学者需要面临解决的首要问题。

  • 标签: 青年脊髓损伤 心理障碍康复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收治的以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的救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08例以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性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救治结局及体会。结果105例患者救治成功,占97.22%,其中94例患者经治疗后于7~15d后好转出院,余11例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相关科室进一步诊治。有2例患者因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为2.78%。患者在院期间,有5例患者并发切口感染,1例并发肺部感染,予以抗炎等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急诊收治的以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应早期诊断、尽早治疗,警惕患者是否为腹部闭合创伤,是否存在失血性休克,并予以对症处置,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多发伤 腹部损伤 急诊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体质类型与心理压力特征评价。方法选取自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的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间段来院作常规检查的小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不同体质类型与心理压力特征。结果研究组的平和质压力评分(50.65±16.50分)、气虚质压力评分(67.90±19.35分)、阳虚质压力评分(64.35±17.50分)、阴虚质压力评分(67.70±18.25分)、痰湿质压力评分(65.35±19.35分)、湿热质压力评分(65.25±19.75分)、瘀血质压力评分(66.25±18.05分)、气郁质压力评分(70.15±20.65分)、特禀质压力评分(63.35±17.9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1.4995,13.5123,14.5250,14.5050,14.3692,12.8137,14.4615,12.9354,14.3553,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体质类型与心理压力特征表现为正相关,且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体质不同,均与心理压力存有明显正相关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小儿 体质类型 心理压力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虚肝旺证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按照归参止痒方展开治疗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方法按照对比治疗研究的方式进行治疗,所选入病例合计为102例,为本院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所接诊,组中51例,在治疗上以常规西医展开治疗,即对照组,余下51例则额外借助归参止痒方展开治疗,即观察组。分析两组疗效间差异。结果结合对两组治疗期间中医症候积分以及整体有效率、干细胞因子、IL-4水平、强啡肽以及睾酮水平等进行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对血虚肝旺证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按照归参止痒方进行治疗,可充分保障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进行恢复。

  • 标签: 归参止痒方 血虚肝旺证老年皮肤瘙痒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RI对膝关节外伤后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6年7月到2018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外伤后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使用CT检查完成诊断,试验组使用MRI检查完成诊断,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并比较两组前后交叉韧带测量值。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前后交叉韧带测量值与解剖测量值相差较小,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MRI在膝关节外伤后前后交叉韧带损伤中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MRI 膝关节外伤 前后交叉韧带损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疗程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效果。方法取我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采取高压氧治疗,随机分研究组(10~14d疗程)与对照组(5~7d疗程)各27例,评估两组治疗前后昏迷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昏迷指数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昏迷指数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有效率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根据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适当延长治疗流程能促进其神经功能早期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昏迷状态与预后效果,安全高,值得借鉴。

  • 标签: 不同疗程 高压氧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