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实施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价值。方法:实验组纳入 选择 38 例我院所收治 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参照组 另选取 38 名 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 , 纳入时间为 2016年 12月至 2017年 12月,均对其实施尿常规检验 ,对比 2组患者尿比重 及 pH值、 阳性检出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尿比重较 高,实验组 pH值水平低于参照组,实验组尿糖、尿胆红素、尿酮体、尿蛋白等方面检出率与 参照组相比较高 ,组间存在明显差异 ( P< 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尿常规检验与健康人群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尿常规检验可作为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诊断的辅助检查项目,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尿常规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2月至 2018 年 1 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验的 225例临床标本,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并选取 2016 年 11 月至 2017 年 11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验的 225例临床标本,将其定义为对照组;全部入选的临床标本均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检验工作人员开展微生物检验工作,对全部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均完成后显示,研究组 225例临床标本中,共检测出 48例阳性标本,阳性检出率为 21.33%,对照组 225例临床标本中,共检测出 79例阳性标本,阳性检出率为 35.11 %,组间对比,存有明显的差异( p<0.05);且对两组临床标本中不同种类标本的阳性检出率观察对比,呼吸道标本及伤口分泌物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标本( p<0.05)。结论:在微生物检验中临床上应将检验科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及能力等提高,并对相关检验操作流程进行规范,以将标本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提高,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不同临床标本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健康体检人员 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两组。每组 90例,对照组应用末梢血采血展开检查,实验组借助静脉血采血的方法进行检查,从临床价值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相对比,实验组的研究健康体检人员红细胞比容、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血红蛋白等各类血常规指标的检测结果和人体正常值相近,具有更高的准确度,两组差异显著,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研究健康体检人员实施临床血常规检查过程中,应用静脉采血方式的效果更为显著,最大程度上强化检验的准确性,值得应用。

  • 标签: 不同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尿常规检验中阴道分泌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 274 例在 2017 年 3 月份至 2019 年 5 月份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根据检验的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观察组内的 137 例患者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采取措施抑制分泌物流出再取样,常规组里的 137 例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常规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 pH 值、蛋白质、尿糖等指标水平都低于常规组,且观察组比重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阴道分泌物会影响检查结果,应在采集尿液样本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阴道分泌物污染尿液样本,进而保证尿常规检查的准确性。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阴道分泌物 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1 月间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 57 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并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上尿路感染者 20 名,下尿路感染者 20 名以及慢性肾盂肾炎者 17 名,另外,再将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 52 名作为参照组,对全部人员进行尿常规检验,并分析两组的检验结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性显著( p<0.05 ),且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 )。结论 尿常规检验在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的效果显著,可为临床提高准确的数据,值得推广。

  • 标签: 尿路感染 尿常规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 医学检验专业作为临床辅助专业,随着检验学科快速发展, 诊断技术特异性、准确度不断提高,在医疗诊治过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相对应的对检验技术人员 提出更高的要求 。不仅 胜任常规工作,已向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于一身的综合高素质人才转移 ,检验教学身担重任。

  • 标签: 医学检验教学 案例分析法 实践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孕妇以及胎采取产前检查免疫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3月 到我院接受体检的244例孕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选择乙肝表面抗原( HBsAg)、艾滋病抗体(抗 -HIV)、梅毒初筛( RPR)以及丙型肝炎病毒( HCV)等项目的测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确保孕妇以及胎儿的身体健康。结果:本组接受研究的 244例孕妇中, HCV检验结果呈现阳性为 1例( 0.41%), HBsAg检验结果呈现阳性为 12例( 4.92%),抗 -HIV检验结果并无 1例孕妇呈现阳性, RPR检验结果呈现阳性为 1例( 4.10%),上述检验结果显示, HBsAg检验结果呈现阳性几率最大,已经超出了其他检验项目的阳性发生几率, 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妇以及胎儿给予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能够全面而又准确的了解孕妇以及胎儿的健康状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症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进而确保孕妇以及胎儿的身体健康。

  • 标签: 产前检查 免疫检验项目 孕妇 胎儿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相关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 2018年 1月至 11月间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 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进行血液样本提取并进行生化检验,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观察组体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溶血处理,对照组体检者不进行溶血处理,比较两组血液样本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 两组体检者总蛋白,葡萄糖,血清钾,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以及肌酸激酶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白蛋白,谷丙转氨酶以及尿素氮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溶血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化检测结果,因此临床上进行血样样本的抽取、运送以及存储时,都要运用适当的方式防止出现这种问题。

  • 标签: 生化检验 溶血 准确性 预防对策
  • 简介: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医院检验科 福建 漳州 363200 【摘要】目的 关于糖尿病采取生化检验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 2018年 12月到 2019年 12月接诊的糖尿病患者 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将所选糖尿病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 35例糖尿病患者常规尿检,将其纳入对照组,给予剩余 35例糖尿病患者生化检验,将其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疾病临床检出率和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的疾病临床检出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关于糖尿病患者,为其提供生化检验可以显著提升疾病检出率,应用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生化检验 常规尿检 疾病检出率 生化指标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8.6-2019.6 期间收治的 2000 例进行输血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统计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检测出的不规则抗体的类型,然后分析影响不规则抗体检出率的因素和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 : 2000 例参与研究的输血患者中,共有 25 例患者的不规则抗体检验结果为阳性,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 1.25 %。根据检测结果,有 7 例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类型为抗 -C 型,所占比例为 28.00 %,有 5 例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类型为抗 -D 型 , 所占比例为 20.00 %,有 3 例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类型为抗 -E 型 , 所占比例为 12.00 %,有 4 例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类型为抗 -Ce 型 , 所占比例为 16.00 %,有 6 例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类型为抗 -Ec 型,所占比例为 24.00 %。影响不规则抗体检出率的因素有:输血次数、妊娠史、性别。在实验过程中未发生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 结论 :在对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可以有效避免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实时荧光定量检验在结核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我院收治的怀疑为结核病的 76例患者痰液标本开展研究,每例患者采集两份痰液标本, 1份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测, 1份进行实时荧光定量检验,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结核病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结果:实时荧光定量检验诊断结核病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均高于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测,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时荧光定量检验用于结核病诊断,结果可靠,可有效减少疾病漏诊、误诊。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检验 结核病 痰涂片抗酸染色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反向”在上睑下垂矫正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轻、中度上睑下垂患者共 43例 67眼,其中男 17例 ,女 26例,为研究对象,不论双侧是否存在上睑下垂,为保持术后重睑形态的对称性,双侧均进行手术。。结果 本次 43例 67眼上睑下垂,上睑下垂矫正良好的 39眼,中等的 26眼,不佳的 2眼。术后跟踪 6-12个月, 1例复发,不佳和术后复发 1例经修复后双眼下垂矫治良好。结论 “反向”矫正上睑下垂,创伤轻、手术时间短,便于术中调整,术后肿胀轻,恢复快,效果易于把握。

  • 标签: 反向法 上睑下垂 矫正手术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输血检验的过程中,使用卡式微柱凝胶在 ABO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的 10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盐水 ABO血型鉴定方式,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卡式微柱凝胶进行 ABO血型鉴定。测定两组患者血液检验一次性正确率,并分别对正定型和反定型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液经卡式微柱凝胶检测得到一次性正确率正定型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夹板和虹吸法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选择合适的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方法。方法:利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CA-620检测冷沉淀凝血因子中 VⅢ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结果:夹板和虹吸法收集 VⅢ因子含量( IU/400ml全血),平均为 86.2 IU±4.1IU/400ml全血和 103.8IU±7.0IU/400ml全血,两者合格率均为 100%,但虹吸法比夹板法制备收集的 VⅢ因子含量更高。夹板和虹吸法收集 VⅢ因子含量( IU/400ml全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夹板和虹吸法收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mg/400ml全血)平均为 181mg±5.0mg/400ml全血和 186.5mg±5.3mg/400ml全血,两者合格率均为 100%,但虹吸法比夹板法制备收集的纤维蛋白原含量更高。夹板和虹吸法收集纤维蛋白原含量( mg/400ml全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标签: 冷沉淀凝血因子 虹吸法 夹板法 质量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营养不良儿童血清锌、铜、钙元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 2017 年 8 月至 2018 年 7 月 间我院收治的营养不良患儿2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前来体检的健康儿童 2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血清中微量元素进行检验,对于诱发营养不良的病因进行纠正;结果 观察组患儿中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观察组患儿中瘦小,发育迟缓,体质差患儿的微量元素含量相比无明显差异( P > 0.05 ),但经过治疗后该组患儿的含量均明显升高,病情得到了缓解;结论 患有营养不良的儿童,其血清锌、钙水平存在着异常,对其测量,这对评估儿童营养不良的程度以及诊治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说明患有营养不良的儿童应该补充锌剂和钙剂,不需要补充铜制剂。

  • 标签: 营养不良儿童 微量元素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凝血检验指标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影响。方法:对我院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间我院收治的 5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再选取同期 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凝血检验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凝血检验指标中内源性凝血状态( APTT)、外源性凝血状态( PT)、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TT)和国际化标准化比值( INR)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TT)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 P< 0.05)。结论:临床利用凝血检验指标进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效果显著,可为医护人员了解患者机体凝血状态挺参考依据,便于患者的后续治疗。

  • 标签: 凝血检验指标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凝血功能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检验中的价值 。 方法: 选取我院 201 8 年 11 月 ~201 9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45 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其设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人员,将其设为参照组,对比两组人员凝血功能指标 。 结果: 比较后显示,实验组凝血功能指标均高于参照组,且患者治疗良好患者的指标高于病残患者,组间检验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 结论: 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确认患者病情,对其预后治疗有重要意义,也可检验健康者是否存在此病 , 该 检验 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凝血功能 预后效果 检验意义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从给临床科室分离出的 443株致病菌,采集时间为 2018年 7月至 2018年 12月,将此 443株致病菌进行了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及耐药性监测,观察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临床分离的 443例致病菌株中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球分别为 76株( 17.16%)和 367株( 82.84%),常见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 32.96%)、铜绿假假单胞菌( 28.44%)、肺炎克雷伯菌( 16.93%)、金黄色葡萄球菌( 11.74%)、屎肠球菌( 7.2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2.26%) ,且不同类型的菌种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各不相同。结论:对不同菌种进行微生物的检验以及细菌耐药性监测,能够准确掌控细菌的耐药性变化,指导患者临床抗菌药物应用,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临床微生物检验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