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尚不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少、质量差,法规不完善。应完善机构,明确责任;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完善相关法规,落到实处。药品是特殊的商品,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药品的整个供应链都存在影响药品质量与用药安全的风险,所以做好整个药品生命周期的质量风险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 简介:目的:了解江西省中医院骨科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作客观评价,进而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江西省中医院病案室311例骨科手术住院病历,分析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1)所用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类为主。(2)本组病例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过长、品种选用不合理、无指征更换等。结论:骨科抗菌药物在给药方案时,应对患者、病原菌、抗菌药物三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衡量,而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面可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Ⅰ类切口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 简介: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心房颤动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具有很高的致死性和致残性。因此,积极预防和控制心房颤动的发生.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虽然非药物方式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如射频导管消融等手术可显著改善恶性心律失常的预后,但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疗效不确切。因此,复律药物仍是心房颤动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本文就心房颤动复律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抗心律失常药物 治疗
  • 简介:摘要药物制剂的生产研发以及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满足安全、有效、稳定的基本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的使用效果发挥到最大。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是指在其贮存、制备过程中,其质量、药效等是否发生改变。因此,保证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是保证其使用效果的根本措施。本文对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做重点分析,从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出发,找到其解决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使用数量、类型来解析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120例呼吸内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120例呼吸内科患者中,使用了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有112例,占93.3%,共使用了8类合计33种抗生素药物。其中有62例一联用药,占55.4%;25例二联用药,占22.3%;16例三联用药,占14.3%;9例四联用药,占8.0%。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多方面考虑,分析其日常用药,对抗生素进行针对性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抗生素药物 呼吸内科 效果
  • 简介:摘要自从脑电图非平稳信号使用了非线性动力学方法进行处理之后,麻醉深度监测领域当中也就出现了熵的概念。经过多年的研究以及探索之后,在麻醉深度监测领域中已经发现许多能够应用的熵,如单值分解熵、状态熵、反应熵、Shannon熵等;其中状态熵还有反应熵在近年来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 标签: 熵麻醉深度监测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社会与经济后果调查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此次调查研究中,主要以我院2008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200例因服用抗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社会与经济后果进行探讨。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社会与经济后果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我科患儿药物注射部位时有硬结发生,本文目的是比较辅助药物护理干预与单纯药物缓解硬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科接受药物注射治疗并发生了注射部位硬结的患儿80例,年龄均为3—14岁,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单纯药物(50%硫酸镁湿敷)治疗基础上加上辅助药物护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单纯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输液患者药物注射部位发生硬结时,采用辅助药物护理干预治疗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在硬结发生的时候,积极采取本文总结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以相对提高硬结缓解和恢复的速度,利于临床治疗的过程顺利完成。

  • 标签: 小儿药物注射 硬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探讨问题、持续改进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1年处方3110张,2012年处方6194张,临床科室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出院病例720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较以前规范,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持续改进,进一步加强管理,有效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活动 调查分析 持续改进 探讨问题
  • 简介:摘要药剂学在药学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在药物新剂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药剂学新剂型和新技术的研究方面仍与之有一定的差距鉴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药剂学的发展方向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了近年来药剂学领域的包合物制备技术、微囊与微球制备技术、纳米乳与亚微乳制备技术等新技术及其在改善药物功效中的作用做了具体分析,详情如下文所示。

  • 标签: 药剂学 新技术 药物功效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药物对肝脏损害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即抽取124例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并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对患者进行停药及适当保肝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治疗方法,观察在治疗一周后患者预后情况,并对采用的3种药物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采用停药及保肝药物治疗的患者一周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肝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采用的葡醛内酯、硫普罗宁、谷胱甘肽三种药物均对恢复肝功能有良好疗效,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进行停药和保肝药物治疗的方法可很大程度的恢复患者肝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药物性 肝损害 临床特征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很多高科技的药物已经诞生。药物的冷冻干燥技术就变的至关重要了。本文就主要介绍了药物制剂的冷冻干燥技术的历史发展,冷冻干燥技术在药物制剂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影响冷冻干燥技术的一些因素。

  • 标签: 冷冻干燥 历史发展 作用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调查分析他汀类药物在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和所起到的作用,观察他汀类药物是否会产生副作用,从而更好地应用他汀类药物。方法选取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ACEI制剂等)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加用40mg氟伐他汀,治疗周期18个月。结果经过18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病例在心电图改善情况、心绞痛再发生率、致死率和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等方面的表现明显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心绞痛患者适当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明显恢复患者的心肌功能,有效减少心肌缺血发作持续时间,降低心绞痛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心绞痛 氟伐他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1年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用药规范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麻醉性镇痛药物的种类和用药量,计算用药频度(DDDs)。结果共包括9种麻醉性镇痛药品,其处方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吗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布桂嗪注射液、吗啡控释片、羟考酮控释片、芬太尼注射液、可待因片和芬太尼透皮贴剂。DDDs数值最高的3种药物为哌替啶注射液、布桂嗪注射液和吗啡注射液。结论本院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情况,如哌替啶注射液使用过多,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麻醉性镇痛药物 用药频度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硫普罗宁对药物性肝损伤治疗过程中的护肝效果。方法采取对比实验的方法,将我院收支的6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每组30人,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治疗组。对于实验组的患者在采用通常的静脉注射门冬氨酸钾美和甘利欣等的基础上,加用硫普罗宁0.2g,治疗一个疗程30天后观测两组患者肝功能的情况。结果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肝功能的各项功能指标都明显的好于对照组患者的。结论硫普罗宁在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护肝作用。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硫普罗宁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多种中枢性药物合用导致帕金森综合征和其恶化的临床情况。方法对我院所收治的12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找出药物导致发病和恶化的原因。结果患者在停止使用以上药物之后,患者的青光眼症状消失。给患者使用苯海索片2mg,bid,在治疗5d之后,给患者进行输液,促进服用药物的排泄。患者的肌张力出现下降,在治疗15d之后,患者的四肢张力基本恢复到正常,治疗18d之后,患者出院,基本上能够自己行走,饮食和食欲都得到增加。结论在临床上,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和恶化主要是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多种中枢性药物的合用有一的关系,因此,在临床上,医生要对SSRI进行合理的使用,同时要慎重的使用联合用药。

  • 标签: 中枢性药物 帕金森综合征 恶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同时探究老年人西药的合理使用。方法调查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2年7月之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治疗的患者121例,对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药物种类、转归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有皮肤损害、呼吸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等;解热镇痛药所占比例为17.4%,抗微生物药所占比重为19.3%;经过1个月积极的治疗,痊愈患者119例,治愈率为98.3%。结论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有其特殊性,必须要重视合理用药。

  • 标签: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临床表现
  • 简介:低体温通常发生在临床治疗和一些特殊条件下。低体温疗法在临床上尤其在神经外科和心外科手术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心肌缺血,对心、脑等重要器官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尤其在重型颅脑损伤、心肌缺血和急性心肌梗死、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危重病的治疗中有肯定的疗效。低体温下药物体内过程不同于常温条件,可影响其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低体温对机体及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

  • 标签: 低体温 药物动力学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