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血管瘤为一种在临床中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四肢末端。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痛苦,并且极易造成误诊。我科自2001~2005年,共收治血管瘤患者7例,结合临床资料及病理学检查,诊断明确,全部进行了显微手术治疗。随访1年以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标签: 手部血管球瘤 诊治 显微手术治疗 临床资料 病理学检查 良性肿瘤
  • 简介:颈部手术术后的引流是预防术后呼吸困难和颈部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从1997年开始对颈部手术采取负压吸引的持续引流,有效地预防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负压吸引 颈部手术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手部血管瘤诊治的临床经验.方法1994年以来,我院共收治手部血管瘤患者72例,确诊后全部行显微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结果术后效果良好,随访3个月~10年,无1例复发.结论诊治的成功关键在于:血管瘤的临床三联症表现,手术采用显微技术完整切除瘤体,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 标签: 手部 血管球瘤 诊断 显微切除
  • 简介:假性麻痹为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临床表现声音嘶哑、发音障碍、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等症状,可因诱发吸入性肺炎或营养障碍而致死。我们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舌针疗法治疗本病51例,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72例患者,分为舌针组和对照组。舌针组51例,其中男31例,女20例,年龄38~78岁,平均60岁;脑梗死42例,脑出血9例,有2次以上脑卒中史者41例。对照组

  • 标签: 假性球麻痹 舌针 药物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模型蛋白,以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为包裹材料,探索粒径小于10μm的微的制备方法并优化工艺.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蛋白质微,以BCA法及微量BCA法测定微的蛋白含量及蛋白从微的释放.考察BSA浓度、内外相体积比、PLGA浓度、超声功率、匀浆转速、PVA浓度、PVA体积、PLGA分子量等因素对微包封率、粒径、载药量及突释量的影响.结果通过控制不同的因素,可以得到较高的载药量及包封率、粒径在5μm左右的微.结论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通过控制不同的因素,可得到粒径5μm左右不同载药量及突释量的具有较高包封率的微.

  • 标签: 牛血清白蛋白 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 溶剂挥发法 BCA法 蛋白质微球 包封率
  • 简介:Budd-Chairi综合征是指肝静脉或其邻近的下腔静脉阻塞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肝脾肿大、上消化道出血、下肢溃疡以及因输心血量不足而引起的心功能不全。传统的方法是外科各种分流手术治疗,难度极大,病死率高。近年来,囊扩张血管成形术作为介入放射学新技术已在国内外用于Budd-Chairi综合征(BUS)的治疗,成功率高,危险性小。但操作难度大,易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因此必须有严格的护理措施。迄今为止,有关护理方面报道少见。我科自1998年开展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Budd-Chairi综合征15例,疗效满意,现将我们的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治疗 球囊扩张 血管成形术 综合征 护理 肝脾肿大
  • 简介:目的比较IABP保护性置入和被动性置入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因术前高危因素而接受了保护性IABP的置入,26例PCI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接受IABP的紧急置入的临床资料。比较心功能分级,不稳定心绞痛药物治疗无效的心绞痛,左主千狭窄〉70%等资料的差别。结果保护性IABP的置入组术前病情程度无显著差别,保护性IABP的置入组与紧急置入IABP组相比同手术期死亡率为65.4%降至11.1%。保护性IABP的置入组死亡率较紧急置入IABP组减少6倍,在急性心肌梗塞抢救过程中保护性IABP的置入与紧急置入IABP相比能显著降低围手术期的死亡率。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 简介:<正>肝包虫病是全球性的寄生虫疾病,它主要流行于地中海、亚洲、南非及澳大利亚等地。棘蚴包囊含有清亮囊液及子包囊。手术切除时会引起包囊液溢出于腹腔,进而引起对包囊的过敏性休克反应及存活头节在腹腔内扩散复发。因此,彻底切除包囊前在囊内注入杀虫液及吸净囊液是有必要的。为此,我们设计使用一次住10mm粗的腹腔镜套针及在囊内注入有杀囊作用的高渗盐水并吸取囊液。技术操作首先在切口及囊周区用泡过10%高渗盐水的填塞物包裹好。通过腹腔镜置入10mm粗的一次性腹腔镜套针至包囊内,再经套针活瓣导入大号吸管以吸取囊液,其后从套针的侧活塞用吹入法灌入高渗盐水,并让它在囊内留置10~20分钟。这样反复吸取和灌洗数次,直到囊内液体及子包囊尽可能被吸净,在退出套针前还需反复灌吸数次。

  • 标签: 腹腔镜 棘球蚴囊 高渗盐水 肝包虫病 套针 过敏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