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椎压缩性骨折属于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根据病因,可将其分为两种,即恶性与良性,在以往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采取传统技术往往很难对椎压缩性骨折的性质进行判断,此时,一种全新的诊治技术便应运而生了,MRI作为一种新型的椎骨折诊断技术,其可以大大提升椎骨折性质诊断的精确度。本文探讨了MRI新技术在椎骨折良恶性鉴别中的研究进展,可供参考。

  • 标签: MRI技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型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从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中抽选70例,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探讨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微型种植支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从治疗的成功率上看,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X线投影测量,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临床治疗口腔正畸患者可采用微型种植支抗治疗,其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正畸 微型种植体支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成人口腔正畸中微型种植支抗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成人口腔正畸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参照组患者行以非种植强支抗治疗,研究组行以微型种植支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SNA角度的上中切牙唇倾角差、磨牙位移以及上中切牙凸距差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成人口腔正畸中微型种植支抗的应用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同时更加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微型种植体支抗 成人口腔正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扁桃切除术后出血的集束化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7月住院的1-6岁小儿扁桃切除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行预防出血的集束化干预护理措施,对照组按照以前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后,小儿吞咽困难、进食时间、进食食物、痰中带血丝、吐鲜血等均较对照组有区别(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集束化护理,有助于小儿扁桃切除术后预防出血,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监护人的焦虑。

  • 标签: 小儿 扁桃体 手术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微型种植支抗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磨牙移位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以及上中切牙倾角差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微型种植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中可有效减小非矫治牙的移位,控制磨牙,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理想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种植植入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行口腔种植植入术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术配合以及护理要点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植入成功率、咬合功能、发音功能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种植植入成功率为94.29%(33/35),对照组患者种植植入成功率为74.29%(26/35),实验组患者种植植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咬合功能评分为(78.64±5.49)分、发音功能评分为(76.49±5.69)分、护理满意度为(88.97±8.86)分,对照组患者咬合功能评分为(70.24±3.16)分、发音功能评分为(70.54±6.96)分、护理满意度为(78.66±8.49)分,实验组患者咬合功能、发音功能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干预对于口腔种植植入术的成败具有密切联系,可提高种植植入成功率,有利于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手术配合 口腔种植体植入术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结合椎成形术的临床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04月-2016年04月时期)收治79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单纯内固定为对照组,我院将内固定结合椎成形术应用于(2016年05月-2017年05月时期)收治另83例脊柱骨折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独立性、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优良率为91.57%,对照组为67.09%;对照组发生7例血管栓塞,并发症发生率为8.86%,实验组为0%。实验组患者FIM、ASIA、MM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结合椎成形术,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独立性、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评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理想。

  • 标签: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临床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使用玻璃纤维桩和金属桩核进行牙缺损的修复,对比两种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存在牙缺损需要进行桩核修复的患者100例(包括患牙132颗)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式,根据患者使用的桩核类型分成玻璃纤维桩组(58例,共76颗)和金属桩核组(42例,共56颗),两组患者在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玻璃纤维桩组使用玻璃纤维桩联合纳米树脂堆塑进行桩核修复,金属桩核组使用铸造金属桩核进行修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玻璃纤维桩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出金属桩核组14.75%,P<0.05,优势明显;统计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评分,玻璃纤维桩组明显高于金属桩核组,P<0.05。结论对存在牙缺损需要进行桩核修复的病例,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的临床效果更好,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患者对修复后效果满意度更高,临床应用前景巨大,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金属桩核 牙体缺损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玻璃切除术后俯卧位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08例玻璃切除术后俯卧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循证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56例,在康复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每日俯卧位维持时间、每日睡眠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遵循体位医嘱率、体位相关不适症状发生率及眼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每日俯卧位维持时间、每日睡眠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体位相关不适症状发生率及眼部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遵循体位医嘱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玻璃切除术后俯卧位病人康复水平,对于减少病情复发、提高术后舒适度、缓解患者因俯卧位所致不适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俯卧位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340例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对全部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主要临床症状等进行分析。结果女性患者、60岁以上的患者、发生外伤的患者、发生慢性腰背痛的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的几率较大,在发生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中,自觉疼痛发生于骨折处的患者、疼痛程度在VAS5分至8分之间的患者、发生翻身受限的患者、发生便秘的患者、发生叩痛及压痛的患者、叩痛及压痛发生于骨折处的患者数量更多,并且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特点,医护人员应该多加注意,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应用口外弓加强支抗的对照组相比,应用微型种植支抗后观察组的磨牙移位(2.78±0.76)mm<(4.05±1.28)mm和不良反应发生率(4.08%<12.24%)相对更低(P<0.05),而上中切牙倾角(27.49±4.19)°>(11.41±3.18)°和上中切牙凸距差(4.08±1.16)°>(2.18±1.25)°及其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95.92%>79.59%)相对更高(P<0.05)。结论微型种植支抗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对于提高口腔正畸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口腔正畸治疗 微型种植体支抗 稳定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牙髓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牙牙髓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就诊序号将90例牙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适量组、超量组、欠量组,每组30例。三组牙牙髓病患者均接受根管填充治疗,其中适量组给予根管适量填充,超量组给予根管超量填充,欠量组给予根管欠量填充,记录三组牙牙髓病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疼痛发生率,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三组牙牙髓病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适量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超量组的66.67%及欠量组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牙牙髓病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疗过程中,适量组疼痛发生率6.67%,显著低于超量组的30.00%及欠量组的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量根管填充可显著提高牙牙髓病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降低其治疗过程中疼痛发生率,对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04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同时为所有患者选择经皮椎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具体情况。结果分析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在性别年龄、外伤史、以及就诊时间、合并慢性腰腿背疼痛等都具有一定的联系。经过治疗以后,和治疗前相比,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都所有改善,前后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这和患者的性别、年龄、外伤史、就诊时间等存在一定关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经皮椎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梅毒螺旋感染诊断中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1日-2017年10月31日我院收治的梅毒患者53例,均行ELISA法和TRUST法检验,观察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53患者经TRUST检验诊断为梅毒螺旋感染阳性46例、阴性7例,诊断的准确为86.79%;经ELISA检验诊断为梅毒螺旋感染阳性52例、阴性7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8.11%,统计学比较后,准确率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ELISA法诊断梅毒螺旋感染的准确率较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临床检验价值。

  • 标签: 梅毒螺旋体感染 酶联免疫吸附法 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用扁桃电切术和传统的扁桃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扁桃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我院使用扁桃电切术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传统的扁桃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术毕至脱膜(手术切口上的白膜脱落)的时间及其在术后6h、术后第1d、术后第3d和术后第7d时疼痛症状的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的用时和术毕至脱膜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在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在术后6h、术后第1d、术后第3d和术后第7d时疼痛症状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使用传统的扁桃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炎相比,用扁桃电切术治疗慢性扁桃炎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少、在术后恢复快和疼痛症状轻等优点。

  • 标签: 慢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电切术 传统的扁桃体切除术 效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牙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进行牙牙髓正畸牵引修复;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去牙周修复断端。结果随访1-2年,统计术后康复情况,并计算治疗有效率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45.5%(P<0.01);观察组牙周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采用牙牙髓正畸方式进行修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修复方式的修复效果,外形美观并且较为实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体牙髓 正畸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G型臂X光机下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年3月-2017年5月93例98个椎压缩性骨折均在G臂下实行了经皮椎成形手术,男38例,女55例,平均年龄78.3岁(65岁-93岁)。观察术前术后1天VAS评分、每节椎的骨水泥注入量和渗漏情况.进行满意度和相邻椎是否存在新发骨折的随访。结果术前和术后VAS评分别是6.8±1.8和1.9±0.6,差异有显著性(P<0.05)。93例获得随访,平均18月(2月-38月)。疼痛缓解满意度95%;骨水泥注入量4.5±1.2ml,椎体高度恢复到原高度的80%;5例发生了骨水泥漏,均无灾难性症状。结论G臂下经皮椎成形术能有效缓解疼痛,比C臂下手术更有利于骨折椎体高度的恢复和防止骨水泥的泄露。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型术 G型臂X光机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椎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手术体位改进进行探究分析。方法将我院在收治的60例采用经皮椎成形术治疗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60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采用的体位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改进组,两组患者的比例为3030。常规组采用手术中常见的托架俯卧体位,而改进组则采用经过改进的过伸体位,对两组患者的椎体高度压缩率、椎体高度恢复率、椎Cobbs后凸角、椎后凸角恢复率、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以评估体位改进后经皮椎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椎体高度压缩率、椎体高度恢复率、椎Cobbs后凸角以及椎Cobbs后凸角恢复率上,改进组更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前的AV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治疗后的AVS评分,改进组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经过CT扫描以及X线检查是否存在并发症,其中,改进组并未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而常规组出现骨水泥渗漏的患者有4例。结论在经皮椎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手术中采用过伸体位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更佳,且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更少。因而,在进行经皮椎成形术时应该采用过伸体位,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柱压缩性骨折 手术体位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部位的牙缺损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不同部位的64颗牙缺损,并随访3、5、8年,对临床修复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4颗牙缺损修复后随访3、5、8年,治疗成功率分别为成功率分别为90.63%、81.25%及68.75%,失败病例主要表现修复松动脱落、折裂、变色、继发龋、患者出现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不同部位的牙病成功率较高,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牙体缺损修复 光固化复合树脂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