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进一步了解乙肝产妇的母乳中HBVDNA含量及其传染性,更好地指导母乳喂养。方法:利用荧光定时定量PCR检测技术,对45例乙肝血清学阳性的产妇进行血浆及乳汁中HBVDNA的定量检测。结果:45例产妇血浆和乳汁中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73%(33、45)和67%(30、45),其HBVDNA含量的对数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37,n=45,P<0.01),HBeAg(+)与HBeAb(+)两组间比较血浆及乳汁HBVDNA的含量,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HBeAg(+)组含量高于HBeAb(+)组。结论:乳汁和血浆中HBVDNA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血浆中HBVDNA高拷贝的产妇最好不要进行母乳喂养。产妇血浆中HBeAg与乳汁及血浆中HBVDNA含量都具有明显关系,它的存在提示血浆及乳汁中的HBVDNA含量较高。

  • 标签: 产妇 血浆 乳汁 HBVDNA 定量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
  • 简介:医学研究中常需对观察对象测量一系列指标以进一步进行诊断或治疗,测量结果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资料,即计量资料(measurementdata)、计数资料(enumerationdata)和等级资料(rankeddata).

  • 标签: 诊断研究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 计数资料
  • 简介:背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在亚洲,北美和欧洲最近都有病人出现。本文概括了加拿大SARS确诊病人后进行的一些初步的流行病学、临床和诊断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方法SARS病人3月初即已在加拿大确诊。我们搜集了最初10个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和诊断学的资料。来自SARS患者的所有标本都被送往当地,或是省级、国家级、国际级的实验室,以进行病原体确定的研究。结果:患者年龄在24至78岁之间,其中60%为男性。传染仅发生在近距离接触后。最常出现的症状是发热(100%病例出现)和不适(70%病例),继发干咳(100%病例)、呼吸困难(80%病例)伴胸透影像浸润(100%病例)。淋巴细胞减少(占可提供数据者的89%),乳酸脱氢酶水平增高(80%病例),谷丙转氨酶增高(78%病例),肌酸激酶增高(56%病例)也很普遍。经验性治疗常包括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静脉内注病毒唑。患者中有5人需机械性通气。3人死亡,5人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检查均为阴性或者没有临床意义。但在6例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有5例发现副粘液病毒,在1例与SARS患者接触的无症状者的标本中也发现了该病毒。同样在6例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也有5例分离到和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在4个病例中两种病毒都有发现。结论SARS是一种致死性较强的传染性疾病,从表现来看,它是病毒源性的,以小液滴或是近距离接触的方式传播。病原体可能是副粘液病毒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从沿海某地海水中分离出的霍利斯弧菌的致病性。方法1、毒力实验组35只二级昆白小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腹腔注射霍利斯弧菌,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标准金葡菌、标准大肠杆菌,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伤口感染实验组35只SPF小鼠,腿部致伤后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浸泡含有细菌的人工海水)和阳性对照组(含有标难金葡菌、标准大肠杆菌),阴性对照组(浸泡无菌人工海水)。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血常规、血培养、脏器培养,96小时后活杀取脏器和伤肢病理检查,并将鼠体内分离的菌株和实验前菌株进行生化反应鉴定和核酸指纹图对比分析,确认细菌来源。结果1.毒力实验:霍利斯组注射细菌悬液后精神萎靡,轻度弓背竖毛,持续12小时,血及脏器培养阴性。2.伤口感染实验组:伤口感染阳性率为100%,病理学检查伤肢及横纹肌较多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自沿海某地海域分离出的霍利斯弧菌在10°CFU/ml时,对小鼠有一定感染能力,可致实验鼠的伤口感染。

  • 标签: 沿海 霍利斯弧菌 伤口感染能力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三组模型的特点,探讨海水及其成份对肺直接损伤机制,为治疗提供研究平台。方法为了排除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等因素对海水直接肺损伤机理研究的影响,随机选择普通级健康杂种犬18只分为三组(n=6),即全肺海水灌注组(A组),右肺海水灌注组(R组),有隔叶海水灌注组即海水直接肺损伤组(D组);对比观察三组血流动力学和血气酸碱及电解质等指标变化、肺组织细胞学改变。结果A组、R组PaO2、PaCO2、PH、AB、BE、Vt、RR值与D组组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R组各时段PaO2、PaCO2、PH、AB、BE、Vt、RR值与海水灌注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D组血流动力学和血气酸碱及电解质等指标与海水灌注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模型海水灌注区肺组织损伤均明显。4小时内海水末灌注区肺组织形态学结构无异常发现。结论三组模型海水灌注区肺组织均发生损伤性改变;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的发生及其严重性与海水灌注区范围呈正相关;D组模型在排除了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等因素的作用后肺损伤明显。因此,海水淹溺后海水可导致直接肺损伤,是海水淹溺后急性肺损伤的原发性因素。

  • 标签: 海水淹溺 肺损伤 动物模型 全肺海水灌注 右肺海水灌注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试验条件对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类型的样品管同时采集同一受试对象的静脉血标本,并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检测总酸性磷酸酶和耐酒石酸性磷酸酶活性。结果:采血后低温分离血清ACPT和TrACP活性在1h内无明显变化,室温放置2.5h后活性下降约9%,离心后未及时吸出血清或全血静置2.5h再离心检测,ACP活性上升约20%。促凝胶可使ACP总活性明显上升,柠檬酸钠和氟化钠一草酸钾对ACP活性产生抑制,尤以后者更为显著。胆红素对ACP活性测定有明显的负干扰。结论:ACP活性易受多种试验条件的明显影响,应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试验条件 酸性磷酸酶活性 影响 抗凝剂
  • 简介:人是作为群体生活在世上的,为了生存,人必然要从自然和社会中获取必要的物质和精神的力量,社会群体也必然会赋予他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研究生群体面临较高的社会压力和自身压力也属正常。但是,作为一名研究生如何调适较高的心理压力,则是其必备的心理素质。研究生作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以保证学习和研究活动的正常进行,在硕士研究生入学期间,面对来自生活、学习和未来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如果调适失谐,研究生的职业生涯甚至研究生自身的终生健康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 标签: 研究生 心理压力 调适
  • 简介:目的:探索多媒体在《血液细胞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计算机多媒体对《血液细胞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制作课件。结果:多媒体系统在《血液细胞学》形态学教学中融声、形、像、文字及动画于一体,使教学内容在表达上有声有色、形象直观。结论:多媒体在《血液细胞》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血液细胞学》 多媒体教学 课件 教学内容 教学质量 教学效果
  • 简介:肾活检技术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模拟肾脏疾病的实验大鼠模型上进行重复开放肾活检.可更好地研究病变的发生发展.目前日本有少数报道。为此,本研究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在不同时间段进行重复开放肾活检,初步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大鼠 肾活检
  • 简介:目的:探索研究性学习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方法:以“抗血清制备实验”为例,对研究性学习加以设计并在学生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结果: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对研究性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归于问题解决。在实践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结论: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标签: 研究性学习 医学检验 创新能力 学习目标 学习策略
  • 简介: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心理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病日益增多.在消化科门诊患者中近40%为功能性胃肠病(FGIDs),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GIDs)患者中约42%~61%伴有心理障碍,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和其他器质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是FGIDs中常见疾病.国内外研究均已表明,负性生活事件、性格内向、焦虑或抑郁状态等均与IBS有高度相关性.调研也显示,普通人群和FD患者中的抑郁或焦虑发生率分别占9.1%和54.2%,心理因素是FD的独立危险因子.神经胃肠病学的发展为FGIDs患者心理障碍的认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近年,有关心理因素对FGIDs患者的影响、心理障碍和胃肠动力功能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及如何治疗等方面均有诸多的研究.

  • 标签: 心理因素 功能性胃肠疾病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福建沿海海域细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海水经增菌培养,细菌分离,进行细菌学鉴定。结果102份海水共分离出细菌34种203株,其中弧菌科159株(78.33%),肠杆菌科24株(11.82%)。非发酵菌15株(7.39%),革兰阴性球菌3株(1.47%),厌氧菌2株(0.99%)。结论此项调查对于海水细菌感染的防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福建沿海海域 细菌种类 分布 调查研究
  • 简介:1对象和方法本组50例,年龄45~75岁,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AU3PATNER线阵探头,频率7.5MHz,取样容积1~3mm,角度矫正60°之内,要求相对固定.患者取仰卧位,头部转向对侧.二维检测先作纵向扫查,依次观察颈总动脉、颈动脉窦及分叉处、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然后将探头转动90°作横向扫查,由下而上逐段进行.观察血管腔内回声,有无絮状物及粥样硬化斑块,有无狭窄,内膜是否光滑,并以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充盈情况.具体操作方法:于颈总动脉(相当于甲状腺上极水平及颈内动脉分叉水平2cm)处测定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之内径,于C5处测量椎动脉内径.并于相应处多普勒取样,获得多普勒频谱后冻结图像,电脑分析测定,并照像及录像记录.观察测定的具体内容:①管壁厚度(mm);②管腔内径(mm);③有效管径;④斑块大小;⑤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m/s);⑥平均血流速度(m/s);⑦血流加速度(m/s2);⑧血流阻力指数;⑨搏动指数.各项参数均用电子尺测量,设定程序后自动显示屏幕上.

  • 标签: 颈部血管硬化性疾病 诊断 彩色超声波诊断仪
  • 简介:目的:建立血清中对氧磷酶的测定方法。方法:以对氧磷作底物,通过测定对氧磷的水解产物对硝基苯酚的生成速率计算出对氧磷酶的活性。结果:我们确定对氧磷酶测定试剂的终成分为0.1mol/L、pH8.5的Tris-HCl缓冲液、CaCl21.0mmol/L、对氧磷1.2mmol/L。对氧磷酶反应线性范围可达800U/L;低、中、高值血清批内变异系数为2.9%、2.6%、2.4%;批间变异系数为3.8%、3.4%、3.2%;测得健康成年人的对氧磷酶活性为320±20U/L(x±s),冠心病病人的对氧磷酶活性为284±16U/L(x±s),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可靠等优点,适合临床应用;冠心病病人血清具有较低的对氧磷酶活性。

  • 标签: 血清 对氧磷酶 测定方法 应用 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RNA,DNA定量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6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PHC)RNA,DNA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并对病人进行1-5.5年的随访。结果RNA指标和DNA指标对PHC的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7%和75.0%,RNA指标更敏感,双指标联合应用与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6.8%;DNA倍体与年龄,HCV感染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AFP水平,HBsAg及瘤体大小无关;DI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加(P<0.05)。RNA和DNA含量与预后密切相关(P<0.01-0.05)。结论RNA,DNA含量可作为PHC诊断及判断预后的理想指标,RNA及DNA双指标同时应用优于任一单项指标。

  • 标签: 细胞 DNA含量 RNA含量 原发性肝细胞癌 相关性
  • 简介:目的观察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后海水浸泡对其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进的免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模型进行30分钟海水浸泡,对照组不进行海水浸泡。分别在伤后立即、3小时、8小时各挫裂伤区取材,固定于10%福尔马林,作HE染色,光镜下观察创伤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浸泡组和对照组在伤后先后出现了严重的创伤性脑水肿,但水肿高峰期出现时间不一致,对照组早到伤后3小时即出现创伤性水肿改变,伤后8小时水肿依旧;而海水浸泡组在伤后8小时才出现明显的水肿,水肿呈现逐步加重趋势。结论海水浸泡延迟了创伤性脑水肿的高峰的出现。

  • 标签: 开放性颅脑损伤 合并症 海水浸泡 病理变化 实验研究
  • 简介:加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途径和有效措施。由实验教学计划管理、内容管理和运行管理为主要内容构成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将实验教学过程的各环节连接成一个综合的整体,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对实验教学全过程实施控制和管理。

  • 标签: 本科 医学检验专业 专科 实验教学 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