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在职护理人员培训现状、需求进行调查,从而为在职护理人员培训提供更多依据,不断对培训体系进行完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我院抽取120名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及需求进行调查。结果:经过问卷调查,120名护理参与培训的机会比较少,在学习方式方面多以网络自学为主,新理论、新知识接受时间比较晚。结论:医院必须重视在职护理人员培训,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根据护理人员需求,甄选培训内容,合理制定培训方法,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 标签: 护理人员培训 现状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口腔护士的临床规范化培训当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入样本20例,均为口腔护士,选入样本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将样本经双盲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10例,一般资料对比后分别予以翻转课堂教学、常规教学方法,总结护士的核心能力测评(批判性思维、临床护理、人际关系、专业发展)、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核心能力测评评分与教学满意度方面相比于参照组更高,且指标之间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

  • 标签: 翻转课堂教学 口腔护士 规范化培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护士与患者纠纷的原因,探究门诊护患纠纷化解技巧及其培训应用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起(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门诊护患纠纷事件资料,了解门诊护患纠纷形成原因。与此同时,选取2000例患者(培训前1000例,培训后1000例)评价护患纠纷化解技巧培训效果。结果:门诊护患纠纷占总纠纷及投诉的27.14%;38起门诊护患纠纷中12例(31.59)因服务态度引起,8例(21.05%)因专业能力引起,3例(7.89%)因服务流程引起,2例(5.26%)因法律意识引起,2例(5.26%)因风险管理引起,9例(23.68%)因教育沟通引起,2例(5.26%)因其他因素引起。化解技巧培训后门诊护患纠纷发生率0.10%,低于培训前0.80%(P<0.05);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与总评分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门诊护患纠纷发生率较高,根据其形成原因制定化解技巧培训方案,通过定期培训可提高门诊护士护理能力,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对门诊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门诊护士 护患纠纷 化解技巧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护士分层级培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方法:纳入我院的新生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生儿护士进行分层培训,分析其效果。结果:实施高质量的护理工作,需要将护士的工作职责、技术要求和护士的层级管理相结合,使各层级的护士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行分层级管理与运用是现代医院护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护士自身发展的需要。结论:新生儿护士分层级培训的应用可为促进新生儿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不断优化护患关系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基于此,本研究就新生儿护士分层级培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分析。

  • 标签: 新生儿护士 分层级培训 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效果。方法:从近一年新入职护士中抽选5名,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培训方案,实验组采用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培训方案,分析两组护士培训情况。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之下,实验组培训效果较好,P<0.05。结论:当前大众对护理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医院需加强护士培训,不断优化护理质量,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提供保障。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培训方案效果较好,能够进一步提升岗前培训的质量与效率,端正护士的学习态度,有效提高各新入职护士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岗位胜任能力 新入职护士 岗前培训
  • 简介:摘要:护士是较为特殊的职业,护士在日常的工作中会因为多种护理操作而出现职业暴露现象,是我国职业暴露的高风险群体。对于新入职的护士,其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容易出现职业暴露现象,当新入职护士出现职业暴露后,多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多种负面心理,对其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部分患者会出现辞职的现象,对其今后职业发展造成影响。为了减少新入职护士出现职业暴露,需要给予其合理的培训

  • 标签: 急诊科 新入职 护士 职业暴露 培训
  • 简介:摘要:针对妇产科护士群体推进开展基于适当方法的培训指导干预环节,有助于改善提升妇产科护士群体对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护理专业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掌握水平,提升妇产科护士的工作适应能力,促进我国临床护理医学事业的良好发展。文章将会围绕妇产科护士分层规范化培训的研究进展,展开简要的综述分析。

  • 标签: 妇产科护士 分层规范化培训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在低年资护士静脉治疗培训中采用经验学习圈理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低年资护士66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3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经验学习圈理论,将两组培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96.36±2.01)分、操作考核成绩(93.45±3.44)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激发自主学习激情(8.98±0.34)分、透彻的理解知识点(9.04±0.25)分、知识点掌握更牢固(9.01±0.45)分、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9.45±0.33)分、提高成就感评分(9.36±0.36)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低年资护士静脉治疗培训中采用经验学习圈理论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培训的整体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经验学习圈理论 静脉治疗培训
  • 简介:摘要:作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部分,职业培训的教育质量对助推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如何借助职业培训教育优势实现高效精准扶贫工作是目前社会发展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社会发展中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就针对这一主题进行剖析,对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开展方向等内容进行分析论述,希望为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更好地开展进步提供助益。

  • 标签: 发挥 职业培训 精准扶贫 工作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提升介入治疗专科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100例介入治疗患者、4名介入室护士为研究对象,培训前由4名护士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对50例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干预,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对4名护士进行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并由受训护士对另50例介入治疗患者给予相关护理干预,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干预后,培训后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介入操作配合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士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将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应用于介入治疗护士培训中,可显著提升护士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改善其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效果。

  • 标签: Gordon模式个案管理培训 介入治疗 护理质量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东省护士对灾害应急救援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灾害专科护士培训需求情况,为建立和培训专业灾害护理队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方法采用自主设计《灾害专科知识及培训需求调查问卷》,以问卷星形式进行调查,共采集904份,进行数据统计并分析。结果72。46%的护士对灾害护理相关知识认知不足,83.4%的护理人员有参加灾害护理相关知识培训的需求。结论:灾害护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广东省护士对灾害护理的认知不足。为建立规范专业的灾害护理队伍,应广泛开展灾害护理相关知识培训,满足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知识的需求。

  • 标签: 灾害护理 灾害护理认知 专科护士培训
  • 简介:【摘要】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是指人群中新出现的传染病,或过去存在但在发病率或者地理分布上在增加的传染病[1-2]。从2003年SARS的暴发到2013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以及国外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病毒的肆虐,再到如今2019年12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发传染病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人们对卫生需要的不断增加,对护理质量的期望也不断提高,我国应急护理人力资源培训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有研究显示,缺乏灾难护理技能培训及经验、自身身体及心理不能适应高应激状态,是导致护士在灾害救援中难以起到应有作用的重要因素[3]。因此,在合理的应急人力配置条件下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挖掘人才并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知识全面、技术精湛的应急储备护理队伍显得异常急迫,针对当前新发传染病护理应急人力培训的问题本文进行了以下综述。

  • 标签: 新发传染病 护理应急人力资源 培训
  • 简介:摘要: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是指护理工作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护士免受职业伤害因素的侵害,或将危害降至最低。由于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地板上各种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回收、分类、清洗和消毒物品、检验、包装和灭菌、储存、配送等重要环节,被称为“医院的心脏”,消毒供应室护士往往处于高压力、高风险、,高负荷的工作环境,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在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的同时,对护士进行系统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可以有效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关于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认知状况的报道相对较少,但如何提高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水平,加强和改进各项培训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旨在了解蚌埠市消毒供应室护士对职业安全防护的认知和培训需求,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提供依据。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士职业 安全防护认知 培训需求调查 分析研究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OSCE模式应用于ICU低年资护士临床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本院ICU低年资护士68名,2020年护士接受常规的培训纳入对照组,2021年护士接受OSCE模式培训纳入实验组,分析护士考核成绩和SP考核平均成绩。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士SP考核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OSCE模式对ICU低年资护士临床能力培训,效果较佳,可推广。

  • 标签: OSCE模式 ICU 低年资护士 临床能力 培训 考核成绩 SP考核平均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对减少门诊输液室护理纠纷的作用。方法:一项对照研究,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治疗的100例患者,时间为2021年01月至2022年01月,随机做分组处理,对照组所纳入的50例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所纳入的50例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后予以护理。结果:护理工作开展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纠纷率明显呈更低的情况,护理满意率明显呈更高的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数据均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护患沟通技巧 培训 门诊输液室 护理纠纷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心血管专科带教过程中应用护士规范化培训,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于2021年8月在心血管专科带教中实施护士规范化培训,选择2021年1月-2021年7月心血管专科89例患者及其所对应的15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选择2021年8月-2022年3月心血管专科90例患者及其所对应的15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分析护士规范化培训实施前后的的心血管专科带教效果。结果:实施护士规范化培训之后,研究所护理人员在理论知识、心肺复苏、留置导尿管、无创呼吸机应用、心电图机的使用等评分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前后比较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士规范化培训 心血管专科 临床带教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患者家属进行“自杀守门员”的短期培训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以及50例家属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患者治疗方式以及一般情况无差别的情况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家属进行进行“自杀守门员”的短期培训的住院教育,对照组患者家属进行传统住院教育,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两个疗程后对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治疗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1)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进行“自杀守门员”的短期培训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满意度比较:进行“自杀守门员”的短期培训的患者及其家属总体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家属进行“自杀守门员”的短期培训可以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患者家属 自杀守门员 短期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翻转课堂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在急诊护士创伤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培训时间将急诊科接收的护士分为两组,将2020年1~12月的35名护士设为对照组,按传统培训方式进行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2021年1~12月的35名护士为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分析比较两组培训后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标签: 翻转课堂 情景模拟 急诊科 创伤急救 培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放射治疗学住院医师进行线上教学的培训,做好对应的实践。方法:选取本院医师共计40名,范围均在2020.1-2021.1月间,均为本科以上。对线上培训前、线上培训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做好对应的教学实践。结果:培训后住院医师中技能、观察判断、应变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整体评分优于培训前,综合能力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培训后住院医师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病例书写、病例分析等评分明显优于培训前,整体效果良好(p<0.05)。结论:对肿瘤放射治疗学中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做好线上教学的实践工作,整体效果较好。

  • 标签: 肿瘤放射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线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人主要采用分层次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来对新冠急护人员进行培训,探讨其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0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分层次多元化培训的新冠急护人员,按照不同新冠急护人员的岗位需求实施分层次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并且对比2021年新冠急护人员培训效果和2020年的培训效果;结果:采用分层次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对于医院各个急护人员的能力均获得了相对明显的提升,并且新冠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医护人员对于培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2020年,即使用分层次多元化培训方式之前(P

  • 标签: 分层次多元化培训 新冠急护人员 实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