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5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多重耐药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病菌之一,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由于该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体皮肤,极易在重症监护病房发生感染。我科2005~2006年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率达48.1%[1],为控制鲍曼不动杆菌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我科于2007年1月开始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监测及预防,收到较好的效果,使2007年1月~2008年12月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下降至29.7%现将监测和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PICCO监测指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管理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对脓毒性休克患者 60例进行临床观察,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 30例,针对常规组 3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干预,针对治疗组 3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 PICCO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价值。结果:治疗组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及监测后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复苏达标时间、 MAP、 CVP、 ScvO2、 PaO2/FiO2 明显优于常规组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组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脓毒性休克患者;两组相比( P <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实施 PICCO监测指标管理能促进临床早期掌握患者容量参数,为判断病情提供参考,利于患者预后及康复。

  • 标签: PICCO 休克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在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的癫痫患者中,视频脑电图监测时间根据设备和病情的需要,从数小时到数天不等,检查时间较长,且检查全程患者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患者因活动受到限制、情绪不稳定,对视频脑电图监测知识缺乏认识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自身舒适度降低,情绪不稳定造成患者通过频繁转变体位、进餐等方式疏解自身的不良情绪,这些行为都会反过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主要针对接受视频脑电图监测癫痫患者的护理进行研究,以提高监测成功率及准确性,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水平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癫痫患者 视频脑电图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以及研究院感监测对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之中选择以及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10月时间段之内在我院内进行了治疗的94例患者为对象,研究内的患者来自不同的科室当中,将其平均分为了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进行常规感染管理措施,观察组进行院感监测措施,对比两组中患者医院感染概率情况。结果 对照组当中患者的医院感染概率比观察组当中患者更高,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之上的意义(P<0.05)。结论 医院在实施感染质量管理期间采取院感监测的方式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能够使患者的医院感染概率降低,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科护理中病情监测与早期干预的作用。共选择了200例儿科患者,平均年龄为3.5岁。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病情监测与早期干预护理。观察指标包括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8%vs 12.4%),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88%vs 75%)。研究表明,病情监测与早期干预在儿科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儿科护理中的病情监测与早期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定期观察和记录儿童的生理指标、临床表现和疾病进展,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早期干预措施如特定药物治疗、合理的膳食和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能够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治疗效果。因此,儿科护理中的病情监测与早期干预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应用,以提升儿童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儿科护理 病情监测 早期干预 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联合睡眠监测监测的效果。方法:2022年10月-2023年10月,选择我院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个体化护理,普通组采取腕式血氧仪进行监测,实验组采取睡眠监测仪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预后效果优于普通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联合睡眠监测仪检测可以明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而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及护理,提高预后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睡眠监测仪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应用效果
  • 简介:<正>冰敷是骨科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传统冰敷是用绷带将冰冻后的生物冰捆扎在肢体上。但冰冻后的生物冰无法弯曲,与肢体表面贴合度不高,导致冰块易滑落、移位且冰敷不均匀,影响效果。网格状生物冰是用塑料外包装将多块小生物冰拼接而成。各块小生物冰之间由外层塑料包装相连,不会脱落、移位。网格状生物冰在冰冻状态下可弯曲、折叠,使冰敷作用面更服

  • 标签: 网格状 冰敷 骨科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护理干预方法以及效果。本文选取 2017年 12月— 2019 年 5 月期间在本院呼吸内科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 80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征病患当做探究对象,且随意将其分成参照组( 35 例)以及观察组( 45 例)。二组病患都使用多导睡眠检测仪行持续八小时的睡眠时间的动态监测,期间参照组没有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病患的监测结果,并比较两组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显示,经过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实施及护理干预的进行,能够明显的增加了打鼾病患的生活质量,并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

  • 标签: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危重症患者应用 PICCO监测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抽选于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期间我院 ICU收治的 42例危重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 PICCO监测,并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配合。结果 应用 PICCO监测以及护理指导后, 42例患者中, 40例治疗成功后出院, 2例患者死亡,治疗成功率 95.24%。导管留置 2-7d,未引发导管堵塞等不良现象;经随访 30d,均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危重症患者应用 PICCO监测并加强护理指导,可确保疗效有效性的最大化,预防引发导管相关并发症,具有较高医学价值。

  • 标签: 危重症 PICCO监测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危重症患者应用PICCO监测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抽选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42例危重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PICCO监测,并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配合。结果应用PICCO监测以及护理指导后,42例患者中,40例治疗成功后出院,2例患者死亡,治疗成功率95.24%。导管留置2-7d,未引发导管堵塞等不良现象;经随访30d,均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危重症患者应用PICCO监测并加强护理指导,可确保疗效有效性的最大化,预防引发导管相关并发症,具有较高医学价值。

  • 标签: 危重症 PICCO监测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护理干预方法以及效果。本文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5月期间在本院呼吸内科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80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征病患当做探究对象,且随意将其分成参照组(35例)以及观察组(45例)。二组病患都使用多导睡眠检测仪行持续八小时的睡眠时间的动态监测,期间参照组没有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病患的监测结果,并比较两组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显示,经过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实施及护理干预的进行,能够明显的增加了打鼾病患的生活质量,并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

  • 标签: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护理干预方法以及效果。本文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5月期间在本院呼吸内科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80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征病患当做探究对象,且随意将其分成参照组(35例)以及观察组(45例)。二组病患都使用多导睡眠检测仪行持续八小时的睡眠时间的动态监测,期间参照组没有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病患的监测结果,并比较两组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显示,经过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实施及护理干预的进行,能够明显的增加了打鼾病患的生活质量,并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

  • 标签: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消毒供应室灭菌物品的监测与管理方法,以达到加强医院供应室灭菌物品的监测和管理,提高医院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的灭菌质量。方法选取本院消毒供应室的常规灭菌物品400件,并将其均等分成两组,一组200件,一组称之为对照组,一组称为观察组,并对这两组物品进行对比,对其进行严格的监测和管理结果由对比分析可知,在加强消毒灭菌后,观察组的物品的监测及管理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供应室灭菌物品的监测和管理,组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为采取护理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血液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资料。结果:共调查血液科住院患者1000例,其中感染患者397例。110例患者为医院感染,287例为社区感染。血液科感染率为26.14%,医院感染率为6.63%,病例感染率为7.14%,社区感染率为19.51%;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上呼吸道和血液系统感染。结论:血液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部位是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因此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十分重要。

  • 标签: 血液科 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敏感指标监测在重症医学科管理、质量、安全中的应用。方法: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患者中,抽取6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研究期间对A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B组患者在护理敏感指标的监测下开展护理工作,并对护理成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期相关研究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发现由于患者自身因素以及科室因素的影响,两组中均有患者出现意外事件,但是组间数据对比提示B组意外事件例数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研究发现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健康状况往往不容乐观,但是由于患者症状表现等方面的客观差异,护理需求往往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应用敏感指标指导护理工作开展能够有效地减少风险因素的干扰,确保后续治疗的顺利开展。

  • 标签: 护理敏感指标 重症医学科 重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手术过程中眼科医生手中的细菌数量,以确保有效地指导手术过程中保持手部卫生。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我院进行相同手术类型及相同数量的手术医生12名进行研究,进行相同的操作方法后,观察眼科医生的双手细菌菌落培养的结果以及不同教育背景和职称的眼科医生的细菌菌落培养结果的比较。结果:眼科医生在不同时间间隔培养细菌菌落的结果之间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手术手消毒后的1小时相比,手术后2小时和3小时眼科医生手的菌落数量明显增加,两者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2小时后眼科医生手的菌落数量相比,眼科手消毒后3小时眼科医生手的菌落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名眼科医生手上培养细菌菌落的结果与医师的学历和职称无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部卫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并减少医院感染的最基本,最简单和最简便的方法,这是可行且最有效的措施。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只能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效果并通过加强手部卫生管理来降低。科学适当的监测和管理方法是确保消毒和灭菌质量的关键,并且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眼科手术 手术医生 手部细菌 菌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某市区老年人血压状况进行监测和调查,根据实际问题提出具体应对措施。方法:研究时段为2021年8月-2021年10月,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78位老年高血压市民,用自制访谈表对血压监测状况进行调查,并给予指导,随访2个月,比较指导前后的血压测量正确率与血压测量频率。结果:指导后市民的血压测量正确率高于指导前,1个月血压测量次数高于指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血压状况监测情况不佳,依从性偏低,应及时采取健康宣教,通过免费测血压重视血压监测,并指导掌握正确测血压方法。

  • 标签: 老年人 血压状况 监测 措施
  • 简介:摘要: 亚低温治疗应用药物和物理的方法 ,使患者体 温 降低 以达到 治疗 目的 ,过去 主要 用 于重 型颅脑 损 伤 ,随着对亚低温治疗 的研究深入和监测水平的提 高,促进其在危重症中的临床应用[1】。

  • 标签: 亚低温治疗 ICU 监测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