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常规孕妇产前免疫血液学检查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治疗,可减少因母婴血型不合产生新生儿溶血病发生。我室实验中发现1血清中IgG抗A其高效价IgM抗A所干扰,对其血清进行唾液及2-Me中和试验时,血清中IgM抗A很难完全中和,现将实验方法及解决办法报告如下

  • 标签: 产前检查 IgG抗体 IGM抗体 抗体效价
  • 简介:机采血小板具有浓度高、红细胞及白细胞污染少、疗效等优点,临床治疗中得到普及。血小板输注是成分输血重要组成部分,输注血小板对于治疗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出血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由于采集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健康和心理素质有严格要求。同时还需要特殊设备、先进采集技术及特殊服务,因此每一步工作细致谨慎对保证血小板质量至关重要。

  • 标签: Amicus血细胞分离机 机采血小板 解聚 处理对策
  • 简介:目的:调查2008—2012广州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感染状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结果:2008~2012共检测健康体检者361188,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41930,阳性率为11.61%。整体来看,5间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年龄分群来看,小于25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逐年下降25~59人群阳性率逐年上升。大于59人群5问阳性率无明显变化。结论:广州地区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5问无明显变化,但中青年阳性率呈上升趋势,需进一步加强中青年群体乙肝防治知识宣传力度。

  • 标签: 广州地区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血清学
  • 简介:目的:对妇科患者生殖道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580妇科门诊患者,用一体化试剂盒进行人型支原体(Mh)和解脲脲原体(Uu)培养和检测。结果:580妇科门诊患者中支原体培养结果阳性有315,检出率为54.3%(315/580),其中Mh和uu检出率分别为4.7%(15/315)和61.0%(192/315),Mh和Uu混合感染率为34.3%(108/315),uu检出率和Mh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O.05)。对于单纯Uu感染,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耐药性最高,均超过75%,其他10种药物耐药性均小于50%;单纯Mh感染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均有较高敏感性,但对于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均有较高耐药性,超过70%。Mh和uu混合感染对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均有较高耐药性,超过70%。结论:女性生殖道内支原体检出率较高,且以单纯uu感染为主;治疗方面,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具有很高敏感性,可以作为一线药物进行仲用.

  • 标签: 支原体 女性生殖道 耐药性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临床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和单采血小板降低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效果。方法:150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剂(红细胞悬液和血小板)患者为观察组,同期150输注非去白细胞同类血液制剂患者对照组,观察2组FNHTR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输注红细胞悬液FNHTR分别为3(3%)和18(18%);观察组和对照组输注血小板FNHTR分别为4(8%)和1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去白细胞输血可有效防止或降低FNHTR发生,对多次输血治疗患者效果尤佳。

  • 标签: 去白细胞 输血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 简介:Rh血型系统中主要有临床意义抗原有D、C、c、E、e。我国Rh血型分布中D阴性仅占0.3%左右,同时C也是阴性只占其56%〔1〕。因患者体内检出高效价IgG抗D和抗C,故只有选用D和C均为阴性供血者,因而血源极其稀少。

  • 标签: 血型抗 交叉配血 新生儿溶血
  • 简介:目的:应用PCR-SSP法对吉林省汉族人群人血小板同种抗原系统(HPA)1~6进行基因及其多态分布特征研究。方法:用DNA试剂盒提取外周血标本中DNA,通过特异性引物(PCR—SSP)扩增HPA等位基因。检测200名HPAl~6抗原系统共12个抗原基因分型。结果:200名无偿献血并无血缘关系吉林省汉族人群HPA基因频率为:HPA-1a0.9900、Ib0.0100;2a0.9300、2b0.0700;3a0.5575、3b0.4425;4a1.0000、4b0.0000;5a0.9900、5b0.0100;6a0.9875、6b0.0125。结论:吉林地区血小板志愿捐献者HPAl~6抗原系统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定律,与其他地区和国家同类资料相比显示出种族和地域差异,由此建立起了吉林地区已知HPA基因型血小板捐献者资料库。

  • 标签: PCR-SSP法 人血小板同种抗原 基因频率
  • 简介:目的:通过对二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嘱调查,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512患者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结果:512位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3.44%,微生物送检率为8.5%,二联以上用药率为41.0%,预防用药率为44.4%,给药途径上,静脉给药占99.5%,口服给药占0.5%,我院现有的35种抗菌药物中,使用频率最高为头孢他啶,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科室为心胸外科90.9%,最低科室为神经内科19.4%,微生物送检率最高科室为神经内科和新生儿科均为16.7%,微生物送检率最低科室是五官科、康复科、中医科、口腔科,均为0。35以上医师微生物送检率为6.25%,35以下医师微生物送检率为93.75%。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比例偏高,微生物送检率极度偏低,经验用药比较常见,应采取措施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横断面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十堰市无偿献血者中抗-HIV确认阳性者分布特征,降低输血传播HIV风险。方法:查找抗-HIV确认阳性者个人信息,血液采集信息及检验信息,分析其感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和感染途径。结果:212302名无偿献血者中抗-HIV初筛阳性122,WB法确证阳性4,其中献血前未知4,流行病学调查传播途径为异性性传播3,经血液传播1。结论:采供血机构应在无偿献血招募、体检征询、献血者信息管理、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血液安全。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抗-HIV阳性 十堰
  • 简介:目的:分析常州地区患者中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方法:对2011-05—2012—11常州地区各医院送检疑难配血标本231,应用盐水、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结果:共确认血型不规则抗体54。其中自身抗体13(高效价冷凝集素9;未知特异性自身IgG型抗体4),药物引起抗体2,同种特异性抗体39,分别为:抗-E151为IgM型)、抗-M13、抗-E伴抗C1、抗-C伴抗e1、抗I)81为IgM型)、抗-Leb1。结论:俭出不规则抗体文献报道有较大差异,抗M检出率较高,Rh系统抗体差别不大。

  • 标签: 血型 不规则抗体 频率
  • 简介:目的:评估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对输血前感染指标检测结果重复性,并制定合理复查策略。方法:对2010-05-2011-11送检标本中低浓度HBsAg或属于乙肝少见指标组合模式HBsAg436、HBsAb194、HBeAg147、HBeAb161、HBcAb85,以及756HCV阳性、707Syphilis阳性和94HIV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查,评估两者之间重复性。结果:HBsAg复查前后符合率为63.07%,HBsAg浓度≤0.1U/mL、0.1~1.0U/mL、1~10U/mL和〉10U/mL符合率分别为38.25%、66.07%、84.21%、96.11%,各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组0.05~0.15U/mL0.15~1.00U/mL两组中复查前后符合率统计学上有差异(均P〈0.05);HBsAb、HBeAg、HBeAb、HBcAb、HCV、Syphilis和HIV复查前后符合率分别为96.39%、91.16%、96.27%、96.47%、97.35%、98.73%、91.49%。HCVS/CO值为0.90~1.091.10~1.59,两组复查前后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MIA检测HBsAb、HBeAg、HBeAb、HBcAb、HCV、Syphilis和HIV重复性,但HBsAg重复性较差。当HCVS/CO值0.90~1.09以及HBsAg浓度≤0.15U/mL时,必须通过高速离心复查以确保检测结果真实

  • 标签: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复查 输血前检查 感染性指标
  • 简介:目的:观察血糖水平下降过程中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血小板(PLT)参数变化,探讨降低血糖对MCV和PLT参数影响。方法:用135高血糖症患者治疗前、血糖下降过程中血常规标本,Sysmex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中检测MCV、MPV、PCT、P-LCR、IPF等参数,对各项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检验。结果:①治疗前、血糖下降过程中各项检测结果经配对样本t检验,Glu(t=12.456,P=0.000)、MCV(t=2.198,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PV(t=1.260,P=0.213)、PCT(t=1.258,P=0.213)、P-LCR(t=1.479,P=0.144)、IPF(t=-1.265,P=0.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前、血糖MCV变化呈正相关关系。③以治疗前、血糖下降幅度10mmol/L为分割点分2组,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各检测结果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糖症患者治疗前、血糖水平下降对MCV有影响,对PLT参数无影响;血糖下降幅度大小对MCV和PLT参数影响不大。

  • 标签: 高血糖 红细胞平均体积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压积 大血小板比率 幼稚血小板
  • 简介:目的:分析不规则抗体常见血液病中分布特征,探讨对血液病患首输血前检测不规则抗体价值。方法:用微柱凝胶方法对3742血液病患者输血前抗体筛查和鉴定,分析不规则抗体类型和特征。结果:共检测出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98(2.62%),其中同种抗体53(54.1%),以抗-E抗体最多;自身抗体45(45.9%),以IgG型抗体最多。在所有血液病患者中,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居首位。结论:血液病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于正常人群,对血液病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有利于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输血 血液病 不规则抗体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分布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方法:对2010—01—2011-12临床分离菌,采用合肥恒星HX-2l型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纸片扩散法(K—B法)对药敏试验进行补充。结果:300株CNS检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221株(73.7%)。药敏结果显示MRCNS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CNS菌株。结论:MRCNS高检出率及多重耐药性逐年增高,给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造成极大压力。万古霉素可作为多重耐药CNs感染治疗首选抗生素。

  • 标签: 老年患者 痰培养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化学发光法(TP—CMIA)梅毒实验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住院患者输血前检查血清样本8000,分别用TRUST、TP-ELISA和TP-CMIA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RUST检出阳性397,阳性率为4.96%;TP—E1.ISA检出阳性290,阳性率为3.63%;TP—CMIA检出340,阳性率为4.25%。TP—cMIA和TP—ELISA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TP—cMIA优于TRusT和TP—ELIsA,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观察直观、快速、省时。TP—CMIA能够助于梅毒准确诊断,适合于常规临床筛查应用,对保障临床输血和手术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梅毒 血清学诊断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化学发光法
  • 简介:目的:评估Amicns3.2版本软件,比较AmicusTrima采集双份血小板时间。方法:平均分配献血员,保证献血员条件无差异情况下统计Amicus和Trima双份血小板采集时间。结果:在产品和产量抽样均合格,平均体重、身高、采前血小板计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提下,平均采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cus3.2版本软件缩短了双份血小板程序时间,Amicus3.2版本采集时间上优于Trima。

  • 标签: 血细胞分离机 血小板 采集时间
  • 简介:目的:分析O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新生儿溶血病之间关系。方法:选择2000丈夫血型非O型O型孕妇血清,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检测血清中IgG-抗体效价;对孕妇生产新生儿在出生后进行新生儿溶血病3项试验(直抗试验、游离试验和释放试验)和新生儿胆红素、血红蛋白检测,以评价O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新生儿溶血病之间关系。结果:20000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64孕妇共1204(60.2%);孕妇血型抗体效价越高,发生新生儿溶血病概率越大(P〈0.05)。结论:孕妇血型抗体效价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提示作用明确,可作为新生儿溶血病筛查指标,临床应广泛开展对0型孕妇产前IgG-抗A(B)效价检查。

  • 标签: 血型抗体 效价 新生儿溶血病 微柱凝胶技术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分析36患者ABO血型定型困难影响因素,找寻解决f临床疑难交叉配血不合最佳方法,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通过正反定型试验、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分别检测患者红细胞上有无A、B、H抗原,运用唾液ABH血型物质测定方法检测患者唾液中有无ABH血型物质。运用抗体筛选试验,查找患者ABO血型定型困难原因。结果:36ABO血型定型困难患者血清中存在IgM自身冷凝集素22、不规则同种免疫抗体及IgM冷凝集素1、不规则抗体3、IgM加IgG自身免疫抗体3、低温抗B抗体1、弱抗A和(或)弱抗B抗体6。结论:ABO血型定型影响因素很多,患者血清中存在IgM自身冷凝集素、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同种免疫抗体、(IgM加IgG)自身免疫抗体以及患者自身年龄、病因易造成抗原或抗体减弱等因素均可导致ABO血型定型困难,影响临床输血治疗

  • 标签: ABO血型 定型困难 配血不合 输血
  • 简介:目的:对3RhD阴性产妇RhD阳性新生儿因D抗原遮蔽造成假阴性现象,进一步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及分析。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新生儿及其母亲、父亲血型抗原、抗体。结果:新生儿血型分别为O,CcDEe、B,CCDEe、A,CcDEe;其母亲分别为O,ccdee、B,ccdee、AB,ccdee;其父亲分别为:O,CcDEe、O,CCDEe、A,CcDEe;新生儿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分别为:3+、3+、3+。对新生儿进行RhD血型检测时,试管法观察结果未见凝集,易误判为RhD阴性。结论:通过血型血清学检测该3患儿RhD抗原为阳性,并由Rh系统IgG抗D引起新生儿溶血病,为新生儿得到及时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 标签: 血型RhD 新生儿溶血 遮蔽现象 假阴性 鉴定与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发热儿童C-反应蛋白(CRP)、WBC计数、WBC分类及形态观察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方法:采用POCT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测定CRP,BC550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WBC计数。抗凝血制片,染色,油镜下检查WBC分类及观察白细胞形态。结果:4777发热儿童外周血形态发现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溶血性贫血。确诊病原学感染3959:细菌感染2170,CRP,核左移,中毒颗粒,WBC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1500,L%、异淋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289,CRP、WBC、核左移高于病毒组,低于细菌组。结论:CRP、WBC计数、WBC手工分类及形态学观察有助于儿童发热病因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了解机体抵抗力和预后观察。

  • 标签: 发热儿童 CRP WBC计数 WBC分类 核左移 异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