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根据长期的临床研究,归纳总结了白癜风的核心病机以及常见中医证型,并相应提出了治法和方药。明确指出风、寒、湿、热、瘀、虚、气滞、肝肾不足等都可以导致气血失和,引发本病。文中还论述了辨证治疗体会,附验案三则。

  • 标签: 白癜风 中医辨证 治疗
  • 简介:指出:"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这里所谓"任物"者,是指心神对人体自身的行为有支配作用.而这种支配作用,又是通过具体的"意念"去实现的.在中医性学范畴中,性行为由心神通过性意识去支配的.

  • 标签: 中医 心神 意识 相关性 心理学
  • 简介:关于痤疮(Acne)的分类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认识。美国《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10版)》[1]将痤疮(Acne)分为寻常性痤疮、聚合性痤疮、暴发性痤疮、SAPHD综合征、热带痤疮、夏季痤疮、表皮剥脱性痤疮、革兰阴性菌毛囊炎、痤疮样皮疹、疤痕疙瘩性痤疮、反向性痤疮、头部脓肿穿掘性毛囊周围炎、坏死性粟粒性痤疮、玫瑰痤疮(酒渣鼻)。

  • 标签: 反常性痤疮 中医 治疗
  • 简介:本共识由中华中医学会皮肤科分会组织相关专家讨论起草制定。牵头讨论起草的专家有(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列)白彦萍、刁庆春、范瑞强、刘巧、李元文、李斌、宋坪、沈冬、杨志波、张苍、张理涛、周小勇、周冬梅。

  • 标签: 白癜风 中医 专家共识
  • 简介:目的银屑病属于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对于银屑病的治疗,临床报道甚多,大多从热、瘀、燥、虚方面论治,辨证趋于程序化和简单化。银屑病临床征候多变,文中从扶阳角度以温阳和通阳疗法对中医治疗银屑病进行探讨,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 标签: 温阳 通阳 银屑病 中医药辨证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瘢痕疙瘩(Keloid,K)形成的中医体质基础。方法应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124例K患者进行体质类型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比较K患者与正常对照、痤疮患者间体质类型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K患者属气虚、阴虚、痰湿、湿热、瘀血、特禀质的百分比增加;男性K患者、女性K患者及17~45岁K患者属湿热质的百分比增加;此外,男性K患者、36~45岁K患者属阴虚、痰湿、瘀血、特禀质的百分比增加,17~25岁K患者属阴虚、痰湿质的百分比增加。与痤疮患者比较,与痤疮相关K患者属阴虚质的百分比增加(P〈0.05)。结论K形成与某些中医体质类型的偏颇有关。

  • 标签: 瘢痕疙瘩 体质类型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复发性口唇单纯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对照组用3%的阿昔洛韦软膏外用。结果两组在疱疹痊愈时间和复发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在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方面疗效满意。

  • 标签: 口唇单纯疱疹 壮医药线 点灸 复发率
  • 简介: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是由国家卫生部、民政部登记注册批准的,由中医美容相关行业个人和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群众性行业团体。于2015年6月27日在北京举办了成立大会,并召开了第一届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学术研讨会。

  • 标签: 中医美容 整形美容 协会 中国 相关行业 国家卫生部
  • 简介:中医养生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倡导人们注重修身养性以及情志、饮食、起居的调节。“驻颜美容”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是一种安全、持久、自然、健康、廉价的美容方法,养生理论的渗透是追求“内外兼修”的必经之路,最终才可达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健康之美。

  • 标签: 中医养生 驻颜美容 健康
  • 简介:皮肤病中医外治法主要指不经口服给药,而从体表皮肤及黏膜等途径用中草药进行敷、贴、浴、封、熏、洗、灸、扑、点、涂、擦等,以及使用器械或针灸叩刺来治疗皮肤科疾病的方法。其应用广泛,疗效确切,使用简便,易于掌握,安全可靠,副作用小,既可单独外用,亦可结合内服药治疗,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现将主要的方法简述如下。

  • 标签: 皮肤病 中医 外治法
  • 简介:追溯中华医史,探循医美历程,不难发现,人类对美的追求与其历史共长短。起源于远古和先秦时期,《山海经》和《五十二病方》就有关于美容中药和方剂的记载;萌芽于秦汉和三国时期,《黄帝内经》是中医美容的理论源泉,《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100种与美容相关的药物;形成于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

  • 标签: 中医美容 传承创新 《五十二病方》 《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 先秦时期
  • 简介:通过对《理瀹骈文》的补法深沉思考后得出“寓攻于补、泻即是补、宣即是补、升降即是补等”结论,进而阐明“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的实质内容。次而挖掘出“外补仍需药补”的隐藏之意。最后指明其应用。

  • 标签: 外治 气血流通 补法
  • 简介:为推动中医美容、中医养生、中医保健及中医美容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和学术界的交流,展示中医美容相关临床技术性成果,由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主办、北京京沪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以”传承创新·整合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中医美容大会,暨2018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年会将于2018年4月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具体事宜如下。

  • 标签: 中医美容 整形美容 中国 协会 年会 中医药美容
  • 简介:目的探索《太平圣惠方》中美容保健方剂的用药特色,促进中医美容的发展。方法整理《太平圣惠方》第十四卷中“令面光泽洁白诸方”、。“面脂诸方”、“澡豆诸方”三节美容方剂共40首作为研究对象。

  • 标签: 《太平圣惠方》 中医美容 用药特色
  • 简介:1范围本《共识》规定了皮肤瘙痒症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与调护。本《共识》适用于皮肤瘙痒症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与调护。本《共识》适合中医皮肤科、中西医结合皮肤科、中医科、中医外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 标签: 皮肤 瘙痒症 专家共识
  • 简介:最近阅读了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陈志伟主任医师编写的《外阴肛周皮肤病中西医特色治疗》一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诊治外阴肛周皮肤病书籍当中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专著。

  • 标签: 中西医结合医院 肛周皮肤病 特色治疗 外阴 书评 科学技术
  • 简介:皮肤病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提高皮肤病的防治水平至关重要,中医治疗有其独到之处,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中医治疗皮肤病的临床思维进行探讨,总结出以下几点:①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支撑,整体观为认识基础;②“病-症-证”相结合;③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④把控动态,三因制宜;⑤经典与经验相结合;⑥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 标签: 皮肤病 临床思维 中医
  • 简介:黄褐斑也称为肝斑,是一种发生在面部的常见难治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文章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分别阐述了黄褐斑的发病机制与辨证治疗,具体如下。

  • 标签: 黄褐斑 发病 机制 中医药治疗
  • 简介: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医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医性学学术会议1996年5月31日至6月5日在四川成都召开。220名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学术会议共收到论文786篇,会议在此基础上摘选478篇论文提要,由中国中医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名为《中医医生殖医学文集》的会议论文文摘集。首届全国中医性学学术会议是一次成绩颇丰的学术会议。一、中医性学基础理论的探讨与深化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医性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这一古老医学脱胎而生的一门崭新的中医学科。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历经一年余时间的酝酿和筹备,96年2月23日经国家中医管理局正式批准成立。专业委员会的

  • 标签: 中医性学 学术会议 中国性学 专业委员会 中医性医学 中医学科
  • 简介:由全国中医皮肤科重点学科带头人范瑞强教授、邓丙戌教授、杨志波教授主编,禤国维教授、欧阳恒教授、徐宜厚教授等全国著名中医皮肤科老专家主审,汇聚全国20多家高等院校、省市级医院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皮肤科精英编写的《中医皮肤性病学》(临床版)已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 标签: 中医皮肤科 皮肤性病学 文献出版 临床 消息 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