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由于滴丸类药物的载药量小,使得滴丸类制剂研究受到限制,因此本研究旨在考察清咽滴丸中冰片、薄荷脑体外溶出行为和人口腔黏膜吸收特性。方法:建立清咽滴丸中冰片和薄荷脑同时测定的气相色谱法。采用智能药物溶出仪研究清咽滴丸中冰片和薄荷脑的体外溶出规律,并对5名健康志愿者口腔黏膜吸收特性进行研究,以这两种成分在志愿者口腔黏膜的累积吸收百分率与其在体外试验中的累积溶出百分率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体外溶出实验结果表明,冰片、薄荷脑分别在10、20min累积溶出百分率达到最大,分别为84.3%、79.7%;志愿者口腔黏膜吸收试验结果表明,冰片、薄荷脑分别在45、30min累积吸收百分率达到最大,分别为90.3%、94.6%。对体外溶出及其口腔黏膜吸收试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清咽滴丸中冰片、薄荷脑体外溶出及口腔黏膜吸收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890、r=0.907。结论:建立了灵敏、快速、准确的同时测定清咽滴丸中冰片和薄荷脑的气相色谱法,通过体外溶出实验及人口腔黏膜吸收试验均可以表明滴丸制剂中的主要成分冰片、薄荷脑具有溶出快、释药快、吸收快的特性,符合滴丸制剂的临床要求,并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清咽滴丸 冰片 薄荷脑 体外溶出 口腔黏膜吸收 气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测定拓扑特肯对体外培养口腔上皮癌细胞株(KB)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Erk1/2磷酸化水平。从MAPKs信号通路探讨拓扑特肯对KB细胞杀伤作用机理。方法MTT法测定拓扑特肯对KB细胞毒性作用。免疫印记法检测不同浓度拓扑特肯作用于KB细胞时Erk1/2的活化表达。结果拓扑特肯对KB细胞有显著毒作用,IC50为00.046ug/ml;随着拓扑特肯作用浓度的升高,作用时间的增长KB细胞p-pErk1/2水平显著降低。结论拓扑特肯对KB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由于其下调了KB细胞p-pErk1/2的表达。

  • 标签: 拓扑特肯 口腔 上皮癌细胞株 KB 增殖抑制 P-ERK1/2
  • 简介:国产氟他胺片剂(检品)与进口片剂(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和药动学比较,通过10名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氟他胺片剂(250mg)后,测定血液中活性代谢物2-OH氟他胺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两制剂的药动学参数相当接近(P>0.05),检品和参比制剂的Cmax为0.88±26ug.ml^-1和0.84±0.23ug.ml^-1,Tmax为3.22±0.83h和2.73±0.99h;T1/2β为11.37±1.28h和12.69±1.66h;AUC0.48为7.16±2.30ug.h.ml^-1和7.26±1.84ug.h.ml^-1,用检品和参比制剂的AUC0-48计算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56±16.08%,经双单侧t检验表明两制中国办中具有生物等效性。

  • 标签: 测定 血清 活性代谢物 中国人 评价 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