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运动、饮食治疗基础上进行膳食纤维强化干预代谢综合征女性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未采用药物治疗的女性代谢综合征患者67例,所有受试者均为城市轻体力劳动者,对照组接受运动和饮食干预,实验组在运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30g/d的膳食纤维强化干预,持续4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体质指数、腰臀比、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餐后血糖、内脏脂肪指数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饮食、运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膳食纤维治疗可改善患者体成分、血糖、血脂。

  • 标签: 代谢综合征X 膳食纤维 运动
  • 简介:药品上市后不良反应的监测是关系到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在临床医师合理使用药物的同时紧密关注患者用药后的各方面变化,及时发现和诊断所发生的不良反应,避免同样的不良反应在不同患者身上再次发生。

  • 标签: 药物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对本院2008-2014年的589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例的患者年龄、性别、用药天数、剂量、过敏史、合并用药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加强用药监测.

  • 标签: 抗菌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药学技术人员核心能力的提升情况,找出薄弱环节以利改进,促进医院药学整体水平提高。方法:向全国18个省市的65所医疗机构下发药师用、医护人员用及病人用的《医院药学技术人员核心能力书面调查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采集和汇总,从医院药学技术人员服务能力、科研能力、合作能力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共下发书面调查表3840份,56位学员收回3045份调查表。结果显示医院药学技术人员在药品供应和保障、处方(医嘱)审方与药品调剂、药品不良反应(ADRs)/药品不良事件评价、药品信息处理和临床药学服务方面均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特别是在药品保障、药品供应流程协调、用药咨询与用药交待、合理用药知识宣教方面不仅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出色完成任务的能力,还得到了医护人员和病人的认可。药学技术人员获得的科研成果数量基本上与医护人员相当。药师优先合作的行业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行业及行业协会。直接与政府对话及学术交流是药学技术人员最能取得支持的活动方式。参与医药政策、药事管理、新药研发相关课题研究、学术交流、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及特殊病人用药指导等均是药学技术人员与院外社会团体、企业、社会公众常用的合作方式。但调查数据也显示,医院药学技术人员在ADRs/药品不良事件评价的参与度和普及率、处方适宜性审查处理能力及问题处理中与医护人员的沟通、自动化调剂的宣教和药学信息的传递更新、取得病人的信任度及药学信息网建设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药学技术人员申请科研立项并获取资金资助、专利授权的能力需进一步加强。药师从政策或法律的角度更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

  • 标签: 医院药学 核心能力 药学服务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分娩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妊高征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时间、出血量、分娩疼痛发生率、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产妇分娩时间、出血量及分娩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顺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娩期妊高征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顺产率,缩短分娩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分娩疼痛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指标,同时产妇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分娩期妊高征 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围生儿死亡原因及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干预措施,提高围生期保健的工作质量,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松岗街道2011-2014年122例围生儿死亡资料。结果4年间围生儿平均死亡率为5.43‰,围生儿死亡因素中,导致死胎死产的主要原因是先天异常、胎盘及脐带因素、先天性心脏病和宫内窒息。导致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疾病、先天异常和出生窒息。结论开展人群健康教育,提高育龄妇女和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围生期保健,是降低围生死亡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围生儿 死亡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自发性早产和医源性早产的病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234例早产患者。结果自发性早产166例,医源性早产68例,早产发生率为6%。两组病例在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流产史、经产妇、早中晚期早产构成比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是否接受正规产检率、剖宫产率、孕妇CRP水平等方面有明显差异。胎膜早破为自发性早产的主要原因,ICP、产前出血、子痫前期是导致医源性早产的前3位因素。结论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等早产相关危险因素能降低早产的发生率,选择合适分娩方式能降低早产儿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 标签: 自发性早产 医源性早产 发生因素 分娩方式
  • 简介: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压疮危险因素,探讨合理的护理方法。方法300例老年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现压疮事件进行分组,100例出现压疮,设置为观察组,200例未出现压疮,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压疮的危险性因素。结果Braden评分、强迫体位、水肿以及失禁均与压疮事件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是压疮事件的高发人群,护理工作中需要结合患者的Braden评分给予系统护理,同时改善患者强迫体位下的舒适度,对水肿现象进行科学处理,并对失禁患者进行皮肤保护,以降低压疮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老年住院患者 压疮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药师在药学服务中的角色作用,以便全方面保障药品临床使用安全、有效、经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重点剖析医院药师在不同部门所承担的不同角色,通过对医、护、患服务对象的角度考虑,分别从改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对药品的认知及应用和药师干预促进合理用药分析,强调医院药师在现代医院药学服务中的多角色作用。结果:提升了患者对医院药房服务的满意度,有效改善了医患关系;增强了医护人员对药品的认知能力。结论:药师在药学服务中的多角色作用杜绝或避免了发药的差错;药师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促进了合理用药。

  • 标签: 医院药师 药学服务 合理用药
  • 简介:脓毒症休克的抗感染治疗策略包括控制感染源、早期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降阶梯治疗、目标性治疗及根据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点优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临床药师在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发挥专业特长.本文结合1例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美罗培南给药方案的调整为例,佐证药师建议采用缩短给药间隔以及两步滴定法给药,使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 标签: 脓毒症休克 抗感染治疗 案例分析 临床药师
  • 简介:目的分析碘造影剂相关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碘造影剂使用情况调查表”,对2013年4月20日至7月20日在北京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要出院诊断、手术相关信息、合并用药、应用造影剂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不良反应/事件相关信息.由调查人员询问患者术后1d和出院时主观感受,并结合病历记录填写调查表.以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行CAG或PCI、既往和本次住院造影剂使用情况、过敏史、饮酒史、合并疾病及合并用药情况等为自变量,将其分别与碘造影剂相关全部不良反应和单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有统计学意义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表示.结果共纳入581例患者,男364例(62.7%),女217例(38.3%);年龄29~90岁,平均(65±12)岁;BMI15.8~41.0kg/m2,平均(25.5±3.4)kg/m2;行CAG者338例(58.2%),PCI者243例(41.8%);应用碘海醇注射液(双北)者173例(29.8%),碘海醇注射液(欧乃派克)者160例(27.5%),碘克沙醇注射液(威视派克)164例(28.2%),碘普罗胺注射液(优维显)者84例(14.5%);碘造影剂使用剂量为23~500ml,平均(136±77)ml.581例患者中69例出现碘造影剂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双北、欧乃派克、威视派克、优维显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7%(22/173)、7.5%(12/160)、18.3%(30/164)、6.0%(5/84),不同品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69例患者共出现88例次不良反应(轻度60例次,中度28例次),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3例次(26.1%),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17例次(19.4%),胃肠系统损害14例次(15.9%),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损害12�

  • 标签: 造影剂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昆山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6月住院患者病历360份,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360份住院患者病历中,用药合理266份(占73.89%),用药不合理94份(占26.11%),主要存在药物选择、用法与用量、联合用药、溶剂选择不合理及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等情况。结论:我院住院患者病历尚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意识,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住院患者病历 不合理用药 联合用药
  • 简介:随着慢性疾病患病率及病死率日益上升,医疗消费急剧上涨,巨额的医疗费用给个人、家庭、和政府都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健康管理可通过健康信息收集、风险评估,早发现、早预防、控制患病风险,节约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降低医疗卫生费用,缓解社会压力。

  • 标签: 健康管理 疾控中心 医疗卫生资源 医疗卫生费用 病患病率 医疗消费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微粒子捕捉免疫分析法(MEIA)和酶扩大免疫分析法(EMIT)测定血清丙戊酸(VPA)、全血环孢霉素A(CsA)、血清卡马西平(CBZ)和血清地高辛(DIG)浓度的一致性。方法:通过测定高、中、低浓度质控样品,评价各方法的准确度及精密度,并对临床患者的VPA、CsA、CBZ和DIG样本进行测定,比较4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CMIA与EMIT(测定值为函数Y)比较,测定VPA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差异性,YEMIT=1.172XCMIA+0.227(r=0.97),EMIT的测定结果比CMIA平均高17.49%。FPIA与EMIT比较,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VPA,YEMIT=1.259XFPIA-4.671(r=0.97);CsA,YEMIT=0.832XFPIA+17.63(r=0.97);CBZ,YEMIT=1.156XFPIA-2.657(r=0.98);MEIA与EMIT比较,测定结果有相关性:DIG,YEMIT=0.634XMEIA+0.018(r=0.91);其中CsA的EMIT测定结果比FPIA平均低2.08%,DIG的EMIT测定结果比MEIA平均低35.91%,而VPA的EMIT测定结果比FPIA平均高16.83%、CBZ的EMIT测定结果比FPIA平均高3.07%。结论:CMIA测定VPA血药浓度、FPIA测定VPA、CsA、CBZ及MEIA测定DIG血药浓度与EMIT的测定结果,存在差异性(P<0.05),临床应用中应予以关注并作相应调整。

  • 标签: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微粒子捕捉免疫分析法 酶扩大免疫分析法 治疗药物监测
  • 简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近3年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519例体外诊断试剂的可疑不良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体外诊断试剂的可疑不良事件报告存在使用单位上报意识薄弱、Ⅱ类产品报告数量较多、风险信号较为隐蔽等问题.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加强风险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监测相关的工作制度,保障公众使用体外诊断试剂的安全.

  • 标签: 体外诊断试剂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 风险因素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高危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新生儿科住院的RDS患儿共106例,按胎龄分为早产儿组(〈34周)62例和晚期早产儿/足月儿组(〉34周)44例,回顾分析其特点。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绒毛膜羊膜炎、妊娠期糖尿病是晚期早产儿/足月儿组RDS的高危因素(P〈0.05);与早产儿组相比,晚期早产儿/足月儿组RDS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效果相对较差(P〉0.05),需要机械通气比例高(P〈0.05);晚期早产儿/足月儿组RDS更易并发气胸(P〈0.05)。结论1选择性剖宫产和绒毛膜羊膜炎、妊娠期糖尿病是晚期早产儿/足月儿RDS的高危因素;2晚期早产儿/足月儿RDS症状更危重,气胸发生率高。

  • 标签: 晚期早产儿 足月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选择性剖宫产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泛耐药菌感染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选择5例典型的ICU泛耐药菌感染案例,通过临床药师优化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疗效。结果:5位ICU重症病人临床药师优化后的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疗效好。结论:在ICU泛耐药菌感染病人治疗中,临床药师提出合理的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可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并降低药品不良反应。

  • 标签: 泛耐药菌 重症监护病房 临床药师 抗感染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关规律、特点,寻找风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照。方法以“孟鲁司特”、“不良反应”、“致”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按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32篇文献,对文献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儿童及老年患者发生率高,累及器官损害主要为神经及精神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泌尿系统、胃肠系统、血液系统、肝脏及骨骼系统等。结论重视孟鲁司特引起的不良反应,关注临床超适应证使用,加强老年和儿童用药监测,防范不良反应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孟鲁司特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千里光发生临床不良反应的原因,为进一步安全性评价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通过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千里光临床不良反应的报道,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千里光主要临床不良反应为肝脏损伤,其发生与长期使用、使用剂量、品种混用、配伍使用、制备工艺和个体差异等原因有关,尤其是长期服用是千里光致肝损伤、甚至产生死亡的主要原因;千里光所含的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yrrolizidinealkaloids,PAs)是导致肝毒性的主要物质基础。结论针对千里光临床不良反应,应亟待加强千里光药材及其中成药中肝损伤毒性规律和物质基础研究,进而通过明晰肝毒物质基础的体内过程和“TD-TK”关联评价,制订体内安全限度,完善并提高质量标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千里光 不良反应 成因
  • 简介:目前,临床上通过金标准(病理诊断)来确诊肺癌患者,胸部X线和CT扫描等来筛查早期肺癌患者,但却存在敏感度和特异性不高等问题。miRNA是长约21—23nt的单链非编码RNA,它们可以直接与靶基因mRNA互补结合,导致靶mRNA分子降解或翻译受到抑制,降低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死亡等过程,与现有的肺癌检测方法相比,检测患者的miRNA水平有望成为一种早期诊断肺癌的方法。

  • 标签: 肺癌患者 早期诊断 META分析 基因MRNA MIRNA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