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格林-巴利综合症(GBS)合并心电图改变可能的发病机制及其对估计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1例GBS患儿心电图进行分析并测定其心肌酶含量。结果心电图改变以窦性心动过速最为常见,其他有ST-T改变、窦缓、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异常,且多发生在病后1周内。结论GBS患儿心电异常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心电图异常者预后不良;心电检查对估计儿童GBS病情和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儿童 格林-巴利综合症 心电图
  • 简介:目的研究预激综合征(WPW)伴心房颤动(Af)的机制与室性心动过速(VT)的关系,提出正确诊断与及时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0例WPW伴Af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常规心电图均记录到窦性心律,显示典型预激图形。Af阵发性发作时QRS波呈快速增宽且宽窄不等,部分QRS波起始处可见到δ波,显示WPW伴Af。心室率170~230bpm,其中11例为170~190bpm,7例为190~210bpm,2例为210~230bpm。有8例患者记录到房室折返心动过速(AVRT),其中6例为前向折返性,2例为逆向折返性。结论WPW伴快速心室率的Af最严重的结果是演变成VT与心室颤动,最终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对WPW伴快速心室率Af的患者应尽快尽早给予治疗,使Af时心室率减慢并转为窦性心律。

  • 标签: 预激综合征 心房颤动 室性心动过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行黄芪+低分子肝素疗法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2014年11月我院挑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对象实验、研究,将其分成不同疗法组,如对照组患者行基础疗法,实验组患者于基础疗法上行黄芪+低分子肝素治疗,评估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疾病缓解率明显优于缓解率为78.0%的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临床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行黄芪、低分子肝素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值得借鉴。

  • 标签: 黄芪 低分子肝素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出发,寻找优良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临床病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地西他滨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联合化疗,于疗程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的对比。结果两组在临床疗效上无明显差异,但是实验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地西他滨治疗MDS具有更好的临床综合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内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认识乙肝重叠戊肝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乙肝重叠戊肝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生化学指标及神经电生理学表现,并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纳差,乏力,尿黄,在肝功能好转的过程中,出现口、眼歪斜,间断流涎,双下肢及双足麻木感,渐加重,出现不能站立,双下肢无力,对称性软瘫,脑脊液检查出现蛋白-细胞分离,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损害,双侧面神经损害,根据病史,临床,体征及相关检查,该患者诊断为乙肝重叠戊肝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给予乙肝抗病毒治疗,激素,免疫球蛋白等治疗,患者病情基本缓解。结论乙肝重叠戊肝可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及早对重叠病毒感染的干预治疗及优化治疗能否缩短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程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乙型肝炎 戊型肝炎 格林-巴利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相关情况.结果干预组体重增加,吸允能力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胃管保留时间,合并症的发生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对早产儿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了早产儿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并降低了住院时间,减轻了经济负担.

  • 标签: 早期 综合护理干预 早产儿 胃肠功能
  • 简介: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29例);治疗组患儿均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患几均给予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和生化功能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APTT、PT以及Fib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4h尿蛋白定量、Scr、BUN以及TC等生化功能指标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可明显改善患儿生化指标和凝血功能,并增强治疗安全性。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肾病综合征 凝血功能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曲度牵引结合中频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颈椎病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曲度牵引联合中频治疗,对照组给予拔罐联合中频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颈部疼痛、压痛、颈椎活动度、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各100例,临床治愈、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67例(67%)、99%;对照组31例(31%)、86%。总有效率比较p=0.007。结论曲度牵引组在恢复颈椎功能方面有明显优势。

  • 标签: 颈椎病 曲度牵引 中频 拔罐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100例。西医组使用常规方法治疗,中医组使用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对初诊糖尿病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用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作为测评工具,以病人对自己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现状的实际感受评定计分进行分组,选取家庭亲密度评分≥65分、适应性≥55分作为研究组,家庭亲密度评分<65分,适应性评分<55分做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两组病人的应用方式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应对方式积极,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1)。结论做在临床工作中,要做好初诊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做好家属的教育工作,提高患者的适应性和家庭的支持,改善应对方式,积极面对疾病,正确接受治疗。

  • 标签: 家庭支持 糖尿病 应对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护理人员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法,研究组使用分层次管理法,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管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护理人员的管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护理人员的理论评分以及操作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法能够显著改善护理质量,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常规管理法 分层次管理法 临床护理管理 理论评分 操作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对症替代治疗,治疗组30例用升阳散火汤加减。结果治疗组显效2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1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较佳。

  • 标签: 升阳散火汤 加减治疗 干燥综合征 慢性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综合征疾病采用针刺颈椎夹脊穴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接受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倍他司汀片,一天3次,每次4片;研究组患者对颈椎夹脊穴进行针刺治疗,四周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椎动脉供血参数及安全性。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73%、治愈率为65.4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36%和29.09%,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动脉供血参数、头晕头痛、颈项痛等均有改善,研究组患者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综合征疾病采用针刺颈椎夹脊穴进行治疗的疗效较好,明显改善患者的椎动脉供血,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针刺 颈椎夹脊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吞咽功能综合训练对晚发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6月,选取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均分有患者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吞咽训练,观察组给予吞咽功能综合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以及晚发性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均明显得到提高(P<0.05),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加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晚发性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综合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晚发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 标签: 脑卒中 晚发性卒中相关性肺炎 吞咽功能综合训练 康复
  • 简介:目的观察药氧驱动联合针灸康复综合疗法用于中风恢复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34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采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实施药氧驱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2%(P〈0.05),观察组2个疗程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为(20.92±3.84)分低于对照组的(23.77±4.56)分(P〈0.05)。结论药氧驱动联合针灸康复综合疗法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药氧驱动 中风恢复期 针灸 综合疗法
  • 简介:目的规范医院病区药品管理,促进病区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结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的要求条款,从病区药品目录制订、药品基数管理、药品贮存与养护、高危药品管理、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及急救药品管理等方面实行统一的管理,制订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流程,并进行分析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药剂科直接干预和护理部的密切配合,规范了病区备用药物管理,提高了病区护理人员管理意识,各病区高危药品、麻醉和一类精神药品、急救药品管理合格率达90%以上,各病区药品管理更加符合等级医院评审中的要求。结论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措施,用于该院病区药品的管理,成效显著。

  • 标签: 病区 药品管理 质量改进
  • 简介:目的:了解南阳市5家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9月南阳市市区5家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血培养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资料,对常见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5089份血培养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968株,阳性率为11.83%,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59.80%(1775/2968),革兰阴性杆菌占32.78%(973/2968),真菌占7.41%(220/296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居分离菌首位,其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3.02%(158/298)和77.99%(879/1127);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革兰阳性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合计为42.04%(280/666);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呋喃妥因、头孢替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在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黏菌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结论: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病原菌分布较广、耐药率较高。临床上应重视血液感染菌株的分布特点,并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用药,有效控制感染,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对细菌耐药性进行定期监测,有助于了解细菌耐药性的变迁,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血培养 病原菌 药物敏感性试验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我院将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80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医护人员在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治疗方案(口服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及他汀类药物),同时予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盐酸替罗非班进行治疗,并观察2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总概率及TIMI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总概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TIMI血流总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予以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较为可观,如配合其他药物及PCI一同治疗时,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及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从而对患者身体康复具有促进作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盐酸替罗非班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功能 TIMI血流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物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将9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5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药物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和临床症状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使用药物和生物反馈联合治疗,疗效佳。

  • 标签: 生物反馈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