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由炭疽属真菌(Colletotrichumspp.)引起炭疽病是草莓育苗期主要病害,在世界各地普遍发生。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湖北省内17个不同地区采集分离103株草莓炭疽病菌株对咪鲜胺敏感性。结果显示:咪鲜胺对湖北省草莓炭疽病菌EC50值分布范围为0.0142~0.2156μg/mL,平均值为(0.0938±0.0299)μg/mL,其敏感性频率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该EC50平均值作为湖北省草莓炭疽病原菌群体对咪鲜胺敏感基线参考值。

  • 标签: 草莓 炭疽病 炭疽菌 咪鲜胺 敏感性 COLLETOTRICHUM
  • 简介:基于ITS-5.8srDNA区序列,初步鉴定了浙江大学试验基地稻田土壤8种常见真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井冈霉素、多菌灵、咪鲜胺和三唑酮4种常用杀菌剂对这8种土壤真菌抑菌活性,以及多菌灵与咪鲜胺混用对禾柄锈菌、黑曲霉和长枝木霉3种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8种真菌对咪鲜胺最敏感,EC50值在0.091~3.1mg/L之间;多菌灵EC50值在0.15~1.8mg/L之间;三唑酮EC50值在0.57~8.5mg/L之间;井冈霉素敏感性最低,EC50在12~94mg/L之间。由4种杀菌剂SSDs曲线分析结果得出,不同真菌对杀菌剂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当多菌灵与咪鲜胺按其EC50值分别以体积比3∶2、1∶1和7∶3混用时,增效系数分别为1.615、1.039和1.042,表现出一定协同或相加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杀菌剂对稻田生态系统真菌群落生态效应及杀菌剂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稻田土壤 真菌 杀菌剂 抑菌活性 物种敏感性分布 增效作用
  • 简介:为了快速获得具有杀菌活性先导化合物,按照苯环上取代基性质,将18个N-取代苯基-2-羟基环己烷基磺酰胺分成8个大小不等原料库(A),分别与过量2-乙氧基乙酰氯(B1)和4-氟苯甲酰氯(B2)反应,获得16个2-酰氧基环己烷基磺酰胺类组合库。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红外光谱分析了组合库中36个化合物结构和含量。以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Pers.为供试靶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结果表明:当A苯环上含有多个Cl或CF3等吸电子基团时,与B1反应生成组合库活性普遍较高,其中活性组合库A5B1、A6B1和A7B1杀菌活性均高于对照药剂腐霉利;黄瓜离体叶片试验表明,活性组合库A6B1和A7B1防效也与腐霉利相当。在组合库生物活性筛选中化合物结构、含量和数量是影响筛选结果3个因素,其中结构为主要因素。

  • 标签: 磺酰胺 羧酸酯 组合化学 灰霉病菌 杀菌活性 结构-活性关系
  • 简介:报道了新型QoI类杀菌剂苯噻菌酯(试验代号Y5247)生物学特性。在含50μg/mL水杨肟酸(SHAM)旁路氧化专化性抑制剂AEA培养基上,该杀菌剂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及草莓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004、0.009、0.016和0.023μg/mL;其抑制辣椒炭疽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孢子萌发EC50值分别为0.448和0.019μg/mL。苯噻菌酯对防治小麦白粉病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EC50值分别为0.991和1.823μg/mL。其在小麦叶片上内吸输导性差,但具有一定渗透性、良好粘着性、耐雨水冲刷和较长持效期。用有效成分为25μg/mL苯噻菌酯药液喷雾处理麦苗,14d后接种小麦白粉病菌,其防效仍达72.48%。

  • 标签: 苯噻菌酯 小麦白粉病菌 内吸输导性 持效期
  • 简介:探讨了Fenton试剂对超高效除草剂溴嘧草醚(ZJ0777)降解反应。考察了溴嘧草醚、过氧化氢、硫酸亚铁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溴嘧草醚降解反应影响,建立了Fenton试剂降解溴嘧草醚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溴嘧草醚初始浓度分别为0.12和0.24mmol/L时,达到其降解率90%以上所需时间分别为32和48h,而在溴嘧草醚为0.48mmol/L时,反应84h只有87%溴嘧草醚降解;过氧化氢初始浓度在150~300mmol/L范围内,浓度增加有利于降解反应进行;溴嘧草醚降解反应随亚铁离子浓度增加而加快(5~20mmol/L),但过高亚铁离子浓度对降解反应无效。温度在25~45℃范围内,反应表观活化能Ea为75.34kJ/mol。溴嘧草醚氧化降解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 标签: 溴嘧草醚(ZJ0777) FENTON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 反应动力学 ZJ0777 HIGH
  • 简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研究了乙基多杀菌素中2种主要组分(XDE-175-J和XDE-175-L)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土壤和植株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田水样品用0.1%甲酸溶液和乙腈稀释;UPLC-MS/MS分析。结果表明:XDE-175-J和XDE-175-L在田水、土壤和植株中检出限(LOD)分别为2.5×10-4mg/L和5.0×10-4、0.001mg/kg,定量限(LOQ)分别为0.001mg/L和0.002、0.005mg/kg。当添加水平为0.001~0.5mg/kg(L)时,乙基多杀菌素在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平均回收率为83%~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6.2%。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SC)按1.5倍推荐使用高剂量(有效成分40.5g/hm2)于水稻拔节期施药1次,乙基多杀菌素在田水、土壤及水稻植株中消解动态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0.35、6.8和1.1d;施药21d后,其在水稻植株和田水中消解率均在95%以上,在土壤中消解率为86.1%;属易消解型农药。

  • 标签: 乙基多杀菌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土壤 植株 残留
  • 简介:乙螨唑是日本八州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并于1998年商品化惟一2,4-二苯基-1,3-唑啉类新型杀螨剂,其通过抑制在哺乳动物和高级植物中没有而只存在于昆虫表皮和真菌细胞壁几丁质合成,可高选择性地防治害虫和害螨,具有高效、低毒和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特性,符合当今绿色杀虫剂要求和目标。本文概述了该类杀螨剂先导发现、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以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旨在为设计新颖、高效、低毒、绿色2,4-二苯基-1,3-唑啉类杀虫、杀螨活性分子提供参考。

  • 标签: 2 4-二苯基-1 3-噁唑啉 杀螨剂 结构修饰 构效关系 作用机制
  • 简介:为探讨毒死蜱对小麦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Linnaeus)亚致死效应,采用玻璃管药膜法确定了其亚致死浓度(LC10、LC20和LC30),并研究了该浓度下毒死蜱对小麦禾谷缢管蚜生长和繁殖影响。结果表明:以LC10、LC20和LC30浓度处理后,禾谷缢管蚜成蚜寿命分别为(8.60±0.22)、(8.03±0.18)和(6.68±0.18)d,均显著短于对照(10.36±0.31)d;单雌产仔量分别为(21.88±0.63)、(20.41±0.53)和(16.68±0.35)只,也均显著少于对照(26.40±0.89)只;产仔历期分别为(7.55±0.22)、(6.69±0.17)和(5.64±0.15)d,均显著短于对照(9.13±0.31)d;试验浓度药剂处理对下一代若蚜期影响不显著;LC30浓度处理对下一代成蚜繁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可减少单雌产仔量3.74只,缩短产仔历期1.39d。生命表参数分析表明:LC30浓度毒死蜱处理使小麦禾谷缢管蚜净增殖率(R0)比对照降低了34.71%,使种群加倍时间(t)比对照延长了17.37%;LC20浓度处理使小麦禾谷缢管蚜平均世代历期(T)延长了12.59%;LC10浓度处理组各项指标与对照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亚致死浓度毒死蜱能够缩短小麦禾谷缢管蚜成蚜寿命,降低其繁殖力,该结果对小麦禾谷缢管蚜综合防治策略制定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禾谷缢管蚜 毒死蜱 亚致死效应 繁殖
  • 简介:为了解农药对家蚕慢性毒性影响,探索建立我国农药对家蚕慢性毒性试验及评价方法体系,以3种不同类型代表性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氟铃脲为代表药剂,针对家蚕进行了给药阶段、给药剂量及评价指标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慢性毒性试验中给药阶段以2~3龄期为宜;给药剂量可为其急性毒性96h-LC50值1/50、1/100、1/200、1/400和1/800;主要评价指标应为结茧率。

  • 标签: 家蚕 高效氯氟氰菊酯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氟铃脲 慢性毒性 评价方法
  • 简介:11月20日,以“树立行业标杆产品,传递农资心爱第一榜”为主题2014“农民心目中好产品”颁奖仪式在湖北电视台演播厅隆重举行。江苏克胜集团吴伟总经理作为获奖企业代表出席了这次仪式。历时半年,2014“农民心目中好产品”调研活动终于尘埃落定,并评选出了农药、肥料、新型肥料共29家获奖企业。克胜集团专利产品25%吡蚜酮悬浮剂(神约)被评为2014“农民心目中好产品”。

  • 标签: 专利产品 克胜集团 农民 电视台演播厅 总经理 悬浮剂
  • 简介:草甘膦回暖后,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在化工产品整体并不理想前提下,草甘瞵涨价受到世人关注。草甘膦价格上扬,诱发了许多装置复产或新产能投产,使产能快速膨胀,其结果后患无穷。草甘膦这个世界第一大除草剂品种,业界对它充满期待,也充满忧虑。

  • 标签: 快速膨胀 草甘膦 产能 无穷 价格上涨 化工产品
  • 简介:以壳聚糖为功能基体、吡虫啉(imidacloprid,IMI)为模板分子、戊二醛为交联剂,应用恒电位沉积法制备了分子印迹电极并构建了吡虫啉印迹传感器(IMI-MIP/F-CNTs/GCE)。利用循环伏安法(cyclicvoltammetry,CV)、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pulsevoltammetry,DPV)及交流阻抗法(electrochemicalimpedancespectroscopy,EIS)考察了新型传感器对吡虫啉检测性能并构建等效电路模型。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新型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传感器表观表面积比裸电极显著提高;新型传感器具有良好印迹效果,相较于其他结构类似的烟碱化合物(如啶虫脒等),IMI-MIP/F-CNTs/GCE对吡虫啉表现出高效选择识别能力,且在cIMI≤1.0×10-6mol/L范围内传感器峰电流与cIMI存在定量关系;数据模拟分析获得传感器电学阻抗谱等效电路模型为R1(C1(R2(CPE2(R3)))),计算等效电路各元件参数证明该模型能有效模拟传感器检测吡虫啉传感机理。所得结果可为烟碱类农药残留检测提供一种新分析方法,为农药残留检测传感器分析机理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分子印迹 传感器 吡虫啉 等效电路模型
  • 简介:研究了香樟叶、香樟果实、天竺桂叶水蒸气蒸馏精油对致倦库蚊Culexpipiensquinquefasciatus成蚊熏蒸活性及其混配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用香樟叶、香樟果实和天竺桂叶精油对致倦库蚊熏蒸20min后,其24hLC50值分别为7.47、4.92和5.70μg/cm3;在设定熏蒸剂量下,3种精油半数击倒时间(KT-50值)分别为16.62、15.91和16.98min。将香樟叶精油与天竺桂叶精油以体积比l:9、3:7和5:5混配,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52.09、158.20和152.86;将香樟果实精油与天竺桂叶精油以体积比1:9、5:5和7:3混配,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45.73、146.30和139.79。表明3种植物精油均对致倦库蚊成蚊具有显著熏蒸活性,将其以适当比例混配后具有增效作用。

  • 标签: 植物精油 香樟 天竺桂 致倦库蚊 熏蒸活性 增效作用
  • 简介:对采自江苏省姜堰、靖江和常州3个地区水稻恶苗病样品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和鉴定,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原菌对咪鲜胺和氰烯菌酯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得到77株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fujikuroi;咪鲜胺对水稻恶苗病菌EC50值在0.020~1.333μg/mL之间,分离到菌株对咪鲜胺均表现为中抗和高抗,其中中抗菌株18株,占23.38%,高抗菌株59株,占76.62%,说明咪鲜胺高抗菌株已经成为江苏省恶苗病菌优势群体。氰烯菌酯(JS399-19)对水稻恶苗病菌EC50值在0.012~2.040μg/mL之间,菌株敏感性频率近似正态分布,EC50均值为(0.684±0.265)μg/mL,建议将此值作为江苏省水稻恶苗病菌对氰烯菌酯敏感性基线。

  • 标签: 水稻恶苗病菌 咪鲜胺 氰烯菌酯 抗药性 敏感性基线
  • 简介:实验室条件下,初步研究了手性农药三唑醇及其非对映异构体三唑醇A(对映异构体1R,2S体和1S,2R体混合物)与三唑醇B(对映异构体1R,2R体和1S,2S体混合物)在浙江杭州潮土(有机质含量1.90%,pH6.85)、金华水稻土(有机质含量1.63%,pH4.94)和兰溪红土(有机质含量0.38%,pH4.03)中降解动态及对映体之间相互转化情况。结果表明:三唑醇在潮土、水稻土和红土中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6.4、105.0和154.0d,180d时降解率分别为91.9%、79.2%和57.7%;三唑醇在潮土中发生两次三唑醇A体向B体转化和1次三唑醇B体向A体转化,而在水稻土和红土中,三唑醇A体与B体之间相互各转化1次。表明三唑醇对映异构体降解动态因土壤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三唑醇科学合理使用及其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三唑醇 对映异构体 土壤 降解动态 半衰期
  • 简介:2013年11月中旬~12月中下旬历时1个多月,山东科赛基农控股有限公司(下简称科赛基农)2013年冬季大品战略之“易抛乐泡腾片”上市会议,相继在桂林、哈尔滨、武汉、沈阳和长春五地隆重召开。所到之处科赛基农带给经销商不仅是最新产品,还有新农资行业信息、新农资经营思路,正像公司宣传口号所说:做正能量传递者。

  • 标签: 泡腾片 上市 传递 能量 行业信息 经营思路
  • 简介:为明确吡虫啉对褐飞虱共生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lipolytica抗性及敏感菌株生长影响,通过菌株培养、菌落观察和菌丝镜检等方法,比较了褐飞虱共生解脂假丝酵母不同菌株在含不同质量浓度吡虫啉固体培养基上菌落数,以及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量差异。结果发现:不同质量浓度吡虫啉对褐飞虱共生解脂假丝酵母敏感和抗性菌株菌落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吡虫啉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经500、1000和2000mg/L吡虫啉处理4d后,敏感菌株菌落数量分别为对照46.61%、27.58%和6.25%,均与对照差异显著;500和1000mg/L处理组抗性菌株菌落数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2000mg/L处理组与对照差异显著。经吡虫啉处理后,敏感菌株假菌丝形态变得不规则,部分假菌丝不舒展、萎缩或弯曲、顶端出现膨大,酵母出现空泡等,且吡虫啉浓度越高,不规则程度越明显;抗性菌株假菌丝形态也有类似变化,但与敏感菌株相比,其菌丝体不规则形态比例明显下降。500mg/L吡虫啉处理对敏感和抗性菌株生长量及菌丝干重均无明显影响,1000和2000mg/L吡虫啉对不同菌株前期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但对后期生长影响不明显。研究表明,吡虫啉对褐飞虱共生解脂假丝酵母抗性菌株生长影响显著小于对敏感菌株影响。

  • 标签: 褐飞虱 解脂假丝酵母 吡虫啉 胁迫 菌株生长
  • 简介:2013年从湖北省7个小麦主产区分离获得106株禾谷镰刀菌,测定了其对戊唑醇和多菌灵敏感性。结果表明:戊唑醇和多菌灵对所有供试菌株EC50值分别为0.064~0.778和0.090~0.858mg/L。采用SAS软件W法对EC50分布进行了正态性检验,表明106株菌株对戊唑醇和多菌灵敏感性频率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其EC50平均值分别为(0.383±0.129)和(0.526±0.151)mg/L。不同地区来源菌株对两种药剂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襄阳菌株对两种药剂敏感性显著低于其他6个地区。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小麦赤霉病菌未出现对戊唑醇和多菌灵抗性菌群,两种药剂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仍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小麦赤霉菌 敏感性 多菌灵 戊唑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