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文章以美丽中国为切入点,首先从生态污染、经济发展、民族复兴三个方面剖析了美丽中国的提出背景,并解读了美丽中国的内涵以及特征,如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继而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四个层面探讨了美丽中国视角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路径。

  • 标签: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制度体系
  • 简介:民众与精英之间始终处在博弈的状态之中。就本质而言,民粹主义是一种精英政治,是精英将民众斥责为民粹主义。从原因分析来看,民众焦虑和不安的处境是民粹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同时受到叛逆式精英的煽动和利用;正是民众的积极而不是精英的行动危害了民主价值观,这是民粹主义的直接原因。此外,民粹主义的重要特征是民众的无知,无知既是民众的理性也是对精英的威胁。应对民粹主义,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破除精英与民众的二元对立。

  • 标签: 民粹主义 精英主义 民主价值 民众 精英
  • 简介:摘要:财政部在提交十三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的《关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指出,我国现行社会保险基金达到72649.2亿元规模,而2018年全国公共预算收入为18.3万亿元。社会保险基金规模相当于公共预算收入的39.62%。表明社会保险基金已成为仅次于公共预算的第二大预算,在政府预算体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成为各级政府日益关切的重要问题。

  • 标签: 社会保险 基金 预算 管理 分析
  • 简介:气象与社会政治具有密切的联系,气象现象被人类政治生活所反映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为了利用政治力量抗御气象灾害、利用气象资源和保护气象环境的自觉行动。本讲从气象与国家政治的关系、气象与法律、气象与当代国际政治等诸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 标签: 气象现象 国际政治 社会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 讲座 专题
  • 简介: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宏伟蓝图。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需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劳动模范作为榜样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团结动员广大劳动者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现阶段培养和弘扬“三种精神”做出了相应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时期企业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分为激励、灌输落实及调整和转变。在实际工作中,结合现代观念和技术,企业人员需要加强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工作基础、管理方法和职责,优化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此外,有关人员还需要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特点,结合有关部门的政策和制度,工会组织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把“四德”教育纳入企业总体工作之中,以提高职工素质、凝聚职工人心、激发创造热情、推动企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创新开展教育活动的形式和载体,通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和组织先进事迹专场报告会等形式,工会组织急待从“理”和“情”入手,采取正确引导,以情动人的方式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 标签: 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措施
  • 简介: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以传统方法论为基石,融合众多理论成果产生的、可以指导社会科学活动的方法论,具有“先进、科学、辩证、扬弃”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前进的正确指引,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理论依据,结合我国实际探究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对经济社会形态的认识,以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发展,凸显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当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经济社会形态 当代价值
  • 简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是为本底台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也是完成各项任务的根本保证。

  • 标签: 精神文明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 组织保证
  • 简介:摘要20世纪20年代,现代设计在欧美国家产生并发展,此繁荣状态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晚期,建筑界被其垄断。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这种单调冷漠、毫无个性的现代主义风格已经让市场和设计师们感到疲倦,后现代主义也就应运而生。很多人认为后现代主义只是现代主义之后的一种设计风格的变换和替代,是对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否定,其实不然,后现代主义一定程度上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延续和继承、发展和补充。这种设计理念的进步完善和发展,推动了现代建筑设计的全面发展,对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也产生很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在建筑设计方面的的发展及影响的介绍,论述了后现代主义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中国 建筑设计 影响
  • 简介:浅谈《中国测绘史》第二卷的社会价值和科学价值陕西测绘局/张三省1988年开始编写的《中国测绘史》全书计划分三卷四册,其中第二卷已由测绘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发行。编纂《中国测绘史》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科学价值。《中国测绘史》第二卷的社会价值有以下几...

  • 标签: 测绘史 社会价值 测绘技术 科学价值 科学技术史 民国时代
  • 简介:概括了1998年中国大洪涝灾害发生的气候背景和特点,初步归纳分析了影响1998年气候异常的主要因子和直接导致1998年持续性特大暴雨的天气系统,回顾了1998年气象预测预报服务的情况,并从社会防灾减灾和气象防灾减灾的角度,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提高短期气候预测和特大暴雨的预报能力以及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思路和对策

  • 标签: 洪涝灾害 气象预报 防灾减灾
  • 简介:城市化水平预测与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研究息息相关。基于国家统计局2005—2015年全国各省区城镇和乡村人口,以各省区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指标进行分组,结合IPCC5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的发展特征设置模型参数,运用Logistic模型预测了我国各省区2016—2050年城市化水平。结果表明,到2050年,各省区(除天津、北京、上海、西藏外)在5种典型SSPs下城市化水平收敛于75%左右。其中,SSP1、SSP3、SSP4、SSP5路径下,各省城市化水平比较趋同。而在SSP2路径下,全国总体上从东部到西部城市化程度逐渐降低,空间分布具有明显梯次递减性。5种SSPs路径下城市化速度方面,基本上呈现出中西部快而东部慢、西南快而东北慢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时,高收入省份不同路径下的城市化水平差别小,而中低收入省份的差别较大。

  • 标签: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 LOGISTIC模型 城市化水平预测 各省区 中国
  • 简介:<正>傲然迎抗1500年风雨的巴米扬大佛在迎来又一个新世纪后轰然崩毁,在阿富汗境内,毁损历史文化遗产的事件目前还在接二连三地发生着,“亚洲心脏”地区再次扯痛全球考古界的神经.曾多次带领探险队穿越阿富汗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考古学家保罗·伯纳德曾十分精辟地阐述过阿富汗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他说,来自伊朗、印度、中国和世界游牧民族的多种文化在这里碰撞汇集,形成了世界上最为缤纷的文化百花园.考古学家们通过对阿富汗邻国彻底地探查,绘制出了古代贸易路线图并把阿富汗放到一个更加广阔的脉络中去思考问题.以前那种认为阿富汗文化只受古希腊影响的说法已被证实是完全错误的.阿富汗北部地区可能是与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同时代的早期文明中心.最近,盗掘者在东部地区掘出了多处佛教遗址.据载,公

  • 标签: 诗歌 建筑 宗教 历史文化遗产 民族文化 阿富汗
  • 简介:摘 要:文章在分析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对建筑企业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如何从组织管理措施和文明施工现场管理两方面措施加强建筑企业文明施工管理。

  • 标签: 建筑企业 文明施工管理 意义 措施
  • 简介:近年来,黄南州气象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创“四个一流”作为既定目标,把发展黄南气象事业作为第一要务,树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准确及时、科学高效”的气象人精神,促进了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州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06年全州气象部门100%创建单位建成州级以上文明单位。其中,黄南州局、尖扎、泽库、河南县局先后被州委、州政府命名为州级“文明单位”。

  • 标签: 精神文明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高原 文明单位 气象事业 气象部门
  • 简介:近年来,玛多县气象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在省、州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玛多县气象局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整个文明创建活动呈全面发展的良好势态,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先后被县、州、省评为“文明单位”。

  • 标签: 精神文明建设 县气象局 人的全面发展 纪实 创建工作 中心工作
  • 简介:摘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行就行在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理论特色,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共有理论品格。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守正创新一脉相承、相互贯通,构成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理论品格。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 守正创新
  • 简介: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人类适应问题,是当前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在利用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特别是过去2000年时段)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机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本文将其归纳为3个方面:理论上,构建了基于粮食安全的气候影响传递过程分析框架;方法上,实现了服务于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基于语义差异的历史社会经济序列定量重建;科学认识上,总结出"冷抑暖扬"而又福祸相依的宏观韵律。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历史时期 气候变化 社会影响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