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先兆流产病人护理中心理评价与干预的效果。方法:先兆流产病人取样115例,随机分组,行心理干预(观察组)和常规干预(常规组),收治时间为2020.01-2020.12,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对比生活质量评分与保胎成功率。结果:常规组生活状态(51.56±4.05)分,社会功能(58.27±5.22)分,心理领域(59.52±5.74)分,躯体功能(54.36±6.27)分,保胎成功率87.93%,皆低于观察组,SAS、SDS评分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先兆流产病人护理中心理评价与干预有助于减小患者心理应激,改善其生活质量、情绪状态,提升保胎成功率,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效果评价 先兆流产 心理评价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骨盆指病例报道的文献系统评价,探讨骨盆指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库,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及系统评价。结果文献系统评价共纳入28篇中英文报道,大多数病例为偶然发现,少数病例可导致与其相关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显示骨盆指大多数为发生于髂骨呈指骨样或肋骨样外观骨性结构,绝大多数表面光整且骨节具有完整的皮髓质结构,在各骨节或骨盆起始部位具有一个或多个假关节结构。结论骨盆指大多无特征临床表现而被偶然发现,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为发生于骨盆且具有假关节的指样或肋骨样骨突起。识别这种良性异常并进行鉴别诊断对于避免不必要的临床干预非常重要。

  • 标签: 骨盆指 解剖 磁共振成像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腰椎退行性疾病是骨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所致的慢性腰背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椎间融合和刚性固定是目前手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尽管椎间融合和刚性固定可获得较高的融合率,但是由于应力集中于邻近节段,所以可能会发生邻近节段退变,而邻近节段退变使得患者的满意率远低于影像学的融合率。动态固定是一种新的固定理念,可在控制脊柱节段异常运动的同时保留固定节段的部分活动,有利于减轻邻近节段退变和降低内固定物断裂的发生率。如今市场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腰椎经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其设计理念大多源于20世纪80、90年代用于脊柱融合手术的椎弓根螺钉及杆,设计初衷是稳定异常节段并减轻退化椎间盘和小关节的压力,同时保持相应节段的正常运动。通过对常见后路腰椎经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研究、临床疗效、存在的问题及优缺点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提供策略,同时为后路腰椎经椎弓根动态固定系统的设计改进提供新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予以重症脑卒中患者动态急救护理对最终护理效果产生的具体影响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根据硬币法将8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予以A组基础急救护理,予以B组动态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B组患者的呼救至院内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较A组患者更短;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B组提升幅度较A组更大(P<0.05)。结论:为重症脑卒中患者行动态急救护理能有效缩短其呼救至院内治疗时间,在促进其机体康复的同时更好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 标签: 动态急救护理 重症 脑卒中 护理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查中进行综合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段时间以来收治的患者开展研究,筛选其中的46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一般组(传统护理)和综合组(综合优质护理),每个小组各有23名患者。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的评判主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无论是监测时间的完整率还是生活日志记录的合格率来看,综合组均优于一般组。另外综合组患者在监测的过程中出现导线脱落等现象的发生数也低于一般组,根据患者评价来看,针对综合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一般组(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发现,即使对患者开展过心电图方面的指导,患在检测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依然可能出现各种不良情况,因此需要定期了解患者监测状况,耐心解答患者问题,护理内容应当囊括仪器使用、饮食及锻炼指导等多个方面,从而保证检查质量[1]。

  • 标签: 综合优质护理 动态心电图 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作为主要的临床研究调查对象,展开本次临床研究。将12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分成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电图诊断),实验组60例(采取动态心电图诊断)[3]。通过研究对比两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相关指标、确诊正确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动态心电图确诊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确诊正确率大约为970.0%。而通过常规心电图确诊的对照组,确诊正确率大约为82℅;结论:通过动态心电图对患者病情确诊,能够保证医疗诊断报告的准确性,有效提高了临床疗效,可在临床上予以普及和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诊断 冠心病心肌缺血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动态心电图的改变。方法:选择70例经心脏超声检查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的病人,并行24 h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所有病例动态心电图均有异常改变,其中以室性早搏为最常见(100.0%),其次是房性早搏(66.7%)及ST-T改变(50.0%),其心率变异性值随着心功能的降低而明显降低。结论: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多样,复合心律失常的病人需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可能反映病人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1000例作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先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再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对1000例患者采取两种诊断方法后,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采取动态心电图检查能有效提高诊断率,利于患者治疗,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进行冠心病诊断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方式,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诊断情况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房性早搏早发为26(52.00%),房性早搏成对为25(50.00%),室性早搏为22(44.00%),室性早搏成对为20(40.00%),诊断准确率为49(98.00%),诊断效果评分为93.32±3.41,诊断满意度为49(98.00%)。实验组患者诊断标准和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诊断效果和诊断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检查较为良好,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较为良好,与常规心电图相比,诊断价值比较高,应用效果更好,可以在冠心病诊断中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 冠心病 价值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以嗜铬细胞瘤为例,研究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的效果。方法:共计3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研究组患者实施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心理干预、用药方面管理等,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护理之后,患者护理有效率、满意度均较高,住院时间缩短,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均较高,对比对照组,P<0.05。结论:为嗜铬细胞瘤患者实施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效果理想。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动态血压监测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病情诊断中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实验时段,在该时段调选资料登记有效的10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均接受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技术进行诊断,观察分析最终的检查结果。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脑电图诊断的准确率为68(68.00%),而动态脑电图诊断的准确率为89(89.00%),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而将其应用于癫痫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有助于帮助医务人员明确患者的病情,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治疗方案设置来说极为重要,需要研究人员引起高度重视并开展有效的综合性治疗。

  • 标签: 癫痫 病情诊断 脑电图 动态脑电图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治中的作用实施分析。方法 本研究当中共计选择了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之间于本院内实施了高血压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主要对象,将患者随机地分为了动态组(n=31)和常规组(n=31)。对患者实施24h动态监测和常规监测,对两组中患者地24小时血压变化以及白天夜间血压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动态组中患者的DBP、SBP以及脉压以及白天和夜间的DBP、SBP以及脉压水平均高于动态组,组别数据进行对比之后有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地血压以及脉压不存在显著变化规律,对其采取24h动态监测可以对患者的高血压监测准确度进行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维生素D预防老年人跌倒的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网,搜集维生素D预防老年人跌倒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3月。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提取资料,使用AMSTAR 2量表和GRADE系统分别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及证据质量等级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3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AMSTAR 2评价结果显示11篇研究方法学质量为极低,2篇为高;GRADE评价结果显示纳入评价的21个 结局指标中,8个为极低级质量,7个为低级质量,6个为中级质量,无证据质量为高级。结论目前的研究显示,维生素D预防老年人跌倒具有一定效果,但大多数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证据质量可靠程度一般;补充维生素D的不良反应也存在较大异质性。未来研究仍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以明确维生素D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 标签: 老年人 意外跌倒 维生素D 系统评价再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来器械管理流程改造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实施常规流程管理的563件外来器械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实施强化流程管理的563件外来器械作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工作环节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来器械管理流程改造实施强化流程管理可提高工作环节质量,降低不合格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外来器械管理 流程改造 工作环节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来器械管理流程改造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实施常规流程管理的563件外来器械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实施强化流程管理的563件外来器械作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工作环节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来器械管理流程改造实施强化流程管理可提高工作环节质量,降低不合格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外来器械管理 流程改造 工作环节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浅析重症脑卒中病人的动态监测护理及临床护理评估成效。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接收的94例重症脑卒中病人,采用系统抽样法开展分组,分别是对照组(47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7例,动态监测护理及临床护理评估),对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进行对比。结果 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于护理前,差异不大(P>0.05);而经护理后,两指标均明显改变,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效果更佳,差异较大(P

  • 标签: 重症脑卒中 动态监测 临床护理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血糖监测(CGM)肝糖原累积病(GSD)患儿生玉米淀粉治疗过程中的血糖变化情况,为优化患儿的营养治疗提供支持。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进行72 h CGM的42例肝GSD患儿,按照基因检测结果分为GSDⅠa、Ⅰb、Ⅲa、Ⅵ和Ⅸa型共5组,总结患儿规律治疗后行CGM当天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程、年龄、身高、体重、血生化检测结果等,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肝GSD患儿进行72 h CGM,评估不同类型肝GSD患儿全天低血糖和高血糖发生情况。采用χ²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t检验、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42例肝GSD患儿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为9.5(6.7, 12.9)岁,病程为6.8(5.1, 11.3)年。GSDⅠa型组20例、Ⅰb型组3例、Ⅲa型组10例、Ⅵ型组3例和Ⅸa型组6例。CGM结果提示患儿的平均血糖值均在正常范围,但5组间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47、3.029,均P<0.05),其中Ⅰa型、Ⅲa型的SDBG明显高于Ⅸa型[(1.10±0.36)、(0.98±0.30)比(0.62±0.26) mmol/L,t=3.010、2.440,均P<0.05],Ⅰa型的MAGE明显高于Ⅸa型和Ⅲa型[(2.3±0.9)比(1.2±0.6)和(1.7±0.6) mmol/L,t=2.734,2.302,均P<0.05]。结论CGMS可正确评估患儿的血糖波动情况,有效发现患儿治疗过程中隐匿的低血糖和高血糖。针对不同类型的肝GSD应根据自身血糖情况给予个体化生玉米淀粉治疗剂量,从而优化患儿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 标签: 糖原贮积病 血糖自我监测 低血糖症 高血糖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性别、上唇长度与上中切牙显露量的关系,为前牙美学设计提供参考。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者中选择个别正常者304名(男性154名、女性150名,18~49岁),按照年龄分为18~29岁组(104名,男性53名,女性51名)、30~39岁组(110名,男性56名,女性54名)、40~49岁组(90名,男性45名,女性45名),拍摄记录受试者下颌姿势位、发“che”音和姿势性微笑时的动态视频影像,并从中选择具代表性的3张面部图像,使用ImageJ软件,测量上唇长度和厚度以及上中切牙显露量。分析各测量项目的组间差异和性别差异,对下颌姿势位上唇长度和上中切牙显露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下颌姿势位时18~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上唇长度分别为(21.9±2.2)、(22.5±2.5)、(23.1±2.2) mm,其中40~49岁组显著大于18~29岁组(P<0.05)。下颌姿势位、发“che”音时和姿势性微笑时40~49岁组上中切牙显露量[分别为(1.4±1.2)、(4.7±2.4)、(7.7±2.4) mm]均显著小于18~29岁组相应状态[分别为(2.3±1.4)、(5.5±2.2)、(8.8±2.0) mm](P<0.05)。下颌姿势位和姿势性微笑时30~39岁组上中切牙显露量[分别为(1.8±1.4)、(8.2±2.0) mm]均显著小于18~29岁组相应状态(P<0.05)。随年龄增长,上中切牙显露量均逐渐减少;下颌姿势位和发“che”音时(除40~49岁组发“che”音时)各组女性上中切牙显露量均显著大于同组男性(P<0.05),而姿势性微笑时同组上中切牙显露量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49岁个别正常下颌姿势位上中切牙显露量与上唇长度呈显著线性相关(r=-0.325,P<0.01)。结论前牙美学修复设计时需考虑性别差异,下颌姿势位和发“che”音时上中切牙显露量较姿势性微笑时更有参考价值;40~49岁个别正常上唇长度较18~29岁显著增加,上中切牙显露量显著减小。

  • 标签: 美学,牙科 义齿修复术 义齿设计 牙修复体设计 上中切牙显露量 上唇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