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尿毒症皮肤瘙痒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和最令人不适的症状之一.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因此,准确测量尿毒症皮肤瘙痒程度及其影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治疗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外已开发和验证了一些可用于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测量工具,而国内该领域相对空白.本文将对这些测量工具进行介绍,分析它们的优缺点,供临床参考使用.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尿毒症皮肤瘙痒 测量工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肱骨干骨折患者接受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为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根据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的肱骨干骨折患者50例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固定治疗,对患者的治疗过程和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为患者提供了固定治疗后,有30例治疗优秀病例,16例良好病例,3例基本可以病例,1例效果不佳病例,对患者进行6至12个月的康复治疗后,患者均顺利痊愈。结论根据研究显示,外固定固定性好,手术损伤小,早期患者就可以活动肩肘关节,使用外固定治疗的治愈率高,临床并发症几率低,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对肱骨干骨折的效果尤为突出,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肱骨干骨折 外固定架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肢骨折应用外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56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单双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选择传统固定治疗,治疗组28例选择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其骨不连、愈合畸形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应用于四肢骨折治疗中,对骨折愈合具有促进作用,可有效预防和减少骨不连、愈合畸形,具有临床优先选择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外固定架 四肢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工具在降低产后尿潴留率的应用,降低产后尿潴留率,杜绝严重后果的发生。方法通过PDCA的管理方法,将2014年3—8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后二区所有产妇设为对照组,分析其尿潴留率现状,进行计划-实施-检验-处理管理,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将2015年3—8月所有产妇设为观察组,通过χ2检验,来检验统计结果是否存在意义。结果统计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3—8月月平均尿潴留率较上年降低0.69%。总结PDCA工具不仅在降低产后尿潴留率有显著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护士运用PDCA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学会对产妇尽早护理干预,能灵活运用新旧方法应对尿潴留,增强护士的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提高科室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均有帮助。

  • 标签: PDCA 产后尿潴留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SBAR工具在护士对患者行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选取90例糖尿病或糖尿病并发症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临床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运用ISBAR工具进行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前进行健康知识调查,对比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的程度。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调查评分为(94.98±0.81)分,高于对照组的(92.03±1.45)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ISBAR工具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患者的自我监测及护理。

  • 标签: 健康教育 ISBAR工具
  • 简介:CVS最近推出了一套名为ScriptPath的新工具。这是一种为会员管理处方药的全新智能工具。旨在帮助他们管理复杂的交叉用药、服用进度、摄入剂量等内容。该系统不仅对患者的健康有所助益,还可以为帮助药剂师为患者提供额外的咨询服务。

  • 标签: 会员管理 CVS 处方药 工具 药店 实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矫形术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一2018年1月收治的行外固定治疗的僵硬型马蹄内翻足患儿8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全部患儿均得到满意护理,无并发症发生;随访畸形矫正满意。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至1年,术后A0FAS评分为(85.9±8.7)分,显著高于术前(54.3±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配合全面护理防治,在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马蹄内翻足 矫形术 护理 外固定架
  • 简介:摘要本文以深能高邮东部风电场项目100MW风力发电厂项目为背景,介绍了预制装配风电塔混凝土塔筒在完成吊装后进行预应力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并且对混凝土基础的喇叭口的锚固垫板进行了验算,验算结果全部符合规范要求。后期施工时,基础的喇叭口处不会发生破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盆骨折创伤控制中应用外固定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自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重型骨盆骨折患者42例,并应用外固定损伤控制性手术对其进行治疗作为本次对照组。同时选取同期42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操作的骨盆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的42例患者均选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式,对照组的42例患者选用外固定损伤控制性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出现几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两年的调查走访发现,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1.9(5/42),观察组的死亡率为21.42%(9/42)。对照组术后随访两年死亡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次相关资料表示,选用外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各个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切口内固定治疗方式,且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盆骨折 创伤控制 外固定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适用于院前急救中的几种评分工具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和临床评价,及目前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如何提高评分工具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对死亡之外的疾病严重程度和伤残等进行评分,使评分系统更加完善。

  • 标签: 院前急救,评分工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婴幼儿截石位体位的设计及应用。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2018年4月本院所收治接受输尿管的软镜术治疗的患儿96例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基本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例患儿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48例患儿。仅观察组为最适宜婴幼儿自身截石位的体位,常规组则为手术床所配套成人截石位的体位。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体位摆放具体时间指标评分情况、摆放体位后期腿部松脱症状的发生情况,均略占据一定临床应用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接受输尿管的软镜术治疗的患儿,结合患儿身高为患儿量身定制截石位的体位,可缩短体位摆放实际所需时间,降低腰部松动情况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极佳。

  • 标签: 婴幼儿 截石位 体位架 设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我院的96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创伤骨折的患者采取外固定治疗,手术效果显著,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标签: 创伤骨折 外固定架 常规内固定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TJ165桥机属于特种架桥设备,维修与保养至关重要。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对TJ165桥机维修与保养,提出个人见解。

  • 标签: TJ165架桥机维修与保养见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6年6月,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下段骨折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6~13岁,平均9.6岁;均无神经血管损伤表现。所有患儿经X线确诊,按AO/ASIF分型A1型10例,A2型6例;B1型3例,B2型2例。记录术前、术后放射学检查结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下肢长度及踝关节活动度,按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分。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15.6(4~36)个月。术后出现外固定针松动2例,针道渗液5例,无针道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表现。术后拆除外固定时间平均为2.2(2~3)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所有患儿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末次随访,未发现骨骺早闭现象,无肢体短缩及畸形。Johner-Wruhs评分优19例,良2例。结论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下段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 标签: 胫骨下段骨折 儿童 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站立训练对偏瘫患者能力提高的影响。方法随机将住院医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偏瘫患者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早期站立训练治疗,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步行距离和运动功能恢复评估上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治疗来说,早期站立训练对提高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效果更好,在临床疗效中起显著作用。

  • 标签: 早期站立架训练 偏瘫患者 步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