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选择来我院进行创伤骨科治疗的83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内固定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方式,比较两组创伤骨科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40例,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2例,78.05%),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外固定方式治疗创伤性骨科,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随机对照试验(RCT)被公认为评价医疗干预措施效果的金标准[1,2]。但在研究罕见病、慢性疾病及涉及伦理学或长期疗效观察等问题上,随机对照试验的可行性较低,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非随机对照研究(NRSI)更易达到研究目标,并且也是评估干预疗效的重要方法[3-6]。且一些学者在对RCT和观察性研究进行对比后,认为一个大样本的试验设计完善的非随机研究比一个小样本的设计不佳的RCT更加可取[7,8]。目前,许多评价观察性研究方法学质量的工具已被系统评价采用[9,10],而Newcastle-Ottawa[11]和Downs-Black[12]工具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两种。虽然两者都具有完善的方法学的条目清单,但是每一个条目同时涉及内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并且缺乏综合性的手册。

  • 标签: 随机对照试验 工具 干预性 长期疗效观察 非随机对照研究 研究方法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管理工具对提高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87507份病案首页数据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具体病情、手术操作、转归、住院时间等因素将其分入DRGs分组器。结果2016年符合DRG病案首页入组率较2015年上升0.29%,CMI值较2015年上升0.024。结论DRG管理工具有助于提高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值得在病案管理科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DRG 病案首页 数据质量
  • 简介:检索国内外有关医院暴力风险因素与评估工具的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医院暴力风险因素与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希望进一步为国内研究医院暴力风险因素与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 标签: 工作场所暴力 风险因素 风险评估工具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通过绘制折线图、帕累托图统计分析42例跌倒事件,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跌倒发生的根本原因。根据跌倒发生率中位数和标准差计算中位数预期目标。采取的措施包括增加提醒标识,加强公共环境安全措施,督导措施落实情况,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安全教育、每月通报全院跌倒发生率等。结果跌倒发生率由2016年的0.068‰降至2017年的0.046‰。结论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跌倒事件,找出发生跌倒的根本原因,设定预期目标,实施有效的对策措施,可以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住院患者跌倒 根本原因分析 中位数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管理工具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7年6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800例患者,比较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管理工具前后的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在应用管理工具后,护理质量管理中所发生的不良事件明显降低,同时患者就医的各项流程明显缩短,使患者对护理质量管理的满意度具有明显的改善。其应用管理前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以往护理质量管理中常规的护理,管理工具方式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有效缩短了各项就医流程的时间,对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护理质量 管理工具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开展及相关工具使用对护理人员在正确、规范的对患者使用约束带操作中的作用效果。方法本科室从2017年7月-2017年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主题是提高约束带使用正确率。该活动通过对不规范的原因分析,组织约束带相关知识专业培训,编写约束带使用同意书,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等,以降低因不规律使用约束带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入院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同年7月-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期间入院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活动开展前后的约束带使用正确率、患者满意度和约束带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即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约束带使用正确率、患者满意度均较前升高,而相关不良事件明显降低。结论有效利用品管圈工具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约束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有利于其正确使用,减少不良事件,让患者更加满意。

  • 标签: 品管圈 约束带 正确使用率
  • 简介:目的研究并分析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使用延续护理时联合微信教育的效果。方法收集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共144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延续护理和微信教育,将两组症状知识得分、生活质量得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症状知识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均更优,P均<0.05。结论在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延续护理过程中,联合微信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认知程度,使其生活质量更加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骨折 微信教育 延续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外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切口长度等方面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记录两组患者至出院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内固定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促使患者早日出院,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外固定架 四肢骨折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固定应用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3例创伤骨科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31例创伤骨科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后的内固定治疗,针对治疗组32例创伤骨科患者实施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创伤骨科患者治疗后的切口愈合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治疗组创伤骨科患者治疗后的显效率(96.88%)明显优于常规组创伤骨科患者(80.65%),两组相比P=0.04。结论针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创伤较小,预后较好。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在日常信息网运维过程中,因交换机更换、设备私自接入交换机端口等行为,可能会造成未知设备接入信息网。安庆供电公司在日常信息网络运维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主要问题如下(1)私自接入设备。(2)设备准入不严格。(3)设备准入端口不准确造成设备接入端口不一致。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研发未知设备接入检测工具,实现了市县公司设备准入合规性达到100%,降低了网络运行风险,提高了运维工作效率,增强了信息设备的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地铁车辆涂装作为特殊过程(产品质量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仅在使用后才能暴露出来的过程),如何确保其从策划到高效的管理控制十分重要。本文以地铁车辆涂装这个特殊过程为切入点,通过乌龟图法、故障树分析法、统计过程控制等质量工具的应用找到管理的抓手,持续提升涂装产品质量,确保按时交付,降低成本,达成顾客满意。

  • 标签: 地铁车辆 涂装 质量管理工具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工具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将科室护理人员分为若干小组参与护理管理,分别管理规定部分的内容,每周质控结果,利用PDCA、排列图、柏拉图、追踪法等质量管理工具对病区的护理质量进行分析总结。利用图表的方式,量化展现出来,抓主要问题,进行整改,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与安全。结果运用质量管理工具统计分析科室的管理内容更加一目了然,了解突出问题和重点问题的所在,从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使管理更加有效,落实起来更具体。护士的能动性增强,各项护理质量合格率均有所提高,在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也在稳步提高由最开始的90%上升至现在在的97%。结论质量管理工具的的应用,更加客观、真实,且容易动态观察。让全体护理人员参与科室管理,增强了护士的团队协作性,使科室的管理质量提升,确保护理安全。

  • 标签: 质量管理工具 护理管理
  • 简介:交腿皮瓣移植术是在治疗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而局部皮瓣和游离皮瓣无法修复情况下的一种手术修复方法,其血运可靠,成活率高,故广泛应用于临床[1],常用外固定固定双腿,做好术后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1例外固定固定交腿皮瓣移植术后的患者进行系统化的整体护理,皮瓣存活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49岁,主因车祸伤致左小腿疼痛,出血,畸形,于2017年7月27日急诊入院。查体:T36.2℃,P70次/min,R8次/min,BP90/66mmHg(1mmHg=0.133kPa)。专科检查:左小腿上端前侧可见一半弧形伤口斜向膝关节内上方直至左大腿下段长约40cm,伤口创缘不整齐,部分皮肤缺损,重度污染,可见肌肉及胫骨断端外露,骨折呈粉碎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末梢血运差,感觉麻木,左足及各足趾因疼痛不能主动活动。急诊于手术室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小腿不全离断伤清创缝合神经血管肌腱术+骨折外固定术。8月29日患者左小腿离断伤术后感染,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小腿清创负压吸引术。10月19日患者术后皮肤缺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小腿扩创重新外固定固定及交腿皮瓣修复术。11月9日皮瓣存活,行断蒂术。

  • 标签: 交腿皮瓣移植术 外固定架固定 移植术后 术后护理 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创伤骨科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外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创伤骨科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内固定方式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外固定方式治疗。结果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4.47%,高于对照组的81.5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骨科患者采取外固定治疗方式可以使得骨折更快的痊愈,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手术操作简单,推荐使用。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创伤骨科患者,按照其采取的固定方式将其分为采取传统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与采取外固定治疗的研究组,两组各有患者40例。对比两组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治疗中价值更高,其可以更快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创伤骨科 外固定架 临床治疗效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创伤骨科患者采用外固定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采用外固定方式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方式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各项指标以及治疗优良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切口小,伤口愈合快(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显著低于对照组37.1%(P<0.05),且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4.3%高于对照组77.1%(P<0.05)。结论相比较传统的内固定治疗方式,对于创伤骨科患者采用外固定方式治疗,其操作简便,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指导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急危重症患者在急诊科接受抢救时,护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快速的、准确的评估患者病情,为医生治疗的开展、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急诊护理人员评估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过程中,需要借助相应的工具,才能保证病情评估的客观性、准确性。对此,学者针对急诊护理中可采用的急危重症病情评估工具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本研究即综述了研究进展。

  • 标签: 急危重症 急诊护理 病情评估工具 应用进展
  • 简介:设计一种小儿足负重水平侧位X射线摄影。该摄影主要由辅助站台和伸缩套管组成。辅助站台设置有盛放无线平板探测器的凹槽;伸缩套管垂直固定于辅助站台上,上端固定有供小儿抓扶的扶手。使用该摄影能避免X射线对小儿家属产生的辐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负重水平侧位 X射线摄影 摄影架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