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姜楠 包旭东 岳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扫描方式对全冠预备体终止线扫描正确度的影响,探索提高全冠预备体终止线局部区域扫描正确度的方法。方法选择上颌标准树脂牙列模型1个,于右上第一磨牙上制备全冠预备体,作为标准参照模型,以牙颌模型扫描扫描获得的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分别采用主动三角测量原理的口内扫描仪A(CEREC Omnicam)和共聚焦显微成像原理的口内扫描仪B(3Shape TRIOS)扫描全冠预备体,按照扫描方式分为3组:平移式扫描组、面波浪式扫描组和颊舌面波浪式扫描组。每组均重复扫描6次,数据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分别提取全冠预备体终止线整体以及近中、远中、颊侧、舌侧图像数据,与参考数据进行三维偏差分析,以均方根误差(root-mean- square error,RMSE)作为扫描正确度的评价指标,RMSE值越小,扫描正确度越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对于平移式扫描组,口内扫描仪B终止线整体RMSE值[(35±6)μm]显著小于口内扫描仪A[(44±7)μm](P<0.05)。对于口内扫描仪A,面波浪式扫描组终止线近中和远中RMSE值[分别为(33±5)和(50±12)μm]均显著小于平移式扫描组相应区域(P<0.05);颊舌面波浪式扫描组终止线近中、远中、颊侧、舌侧RMSE值[分别为(37±3)、(50±6)、(28±6)和(29±8)μm]均显著小于平移式扫描组相应区域[分别为(45±9)、(63±7)、(38±3)和(40±3)μm](P<0.05)。对于口内扫描仪B,面和颊舌面波浪式扫描组终止线4个区域RMSE值与平移式扫描组相应区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浪式扫描方式可提高主动三角测量原理扫描设备对全冠预备体终止线的扫描正确度。

  • 标签: 牙制备 牙科印模技术 数字化技术 牙冠(假体) 精度 终止线
  • 作者: 陈俊锴 孙玉春 陈虎 曹悦 柯怡芳 周永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 口腔修复教研室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口腔医学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口内三维扫描扫描精度的定量评价方法,评价6种口内三维扫描仪的扫描精度,明确扫描范围与扫描精度之间的变化规律。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全牙列固定义齿预备体简化模型,借助加工正确度为5 μm的数控机床,使用7075铝合金制作实体模型5个,用测量精度为0.7 μm的三坐标测量机检验加工偏差,选取5个模型中加工偏差最小的模型作为后续口内三维扫描扫描精度定量评价的实体模型,导出模型设计数据作为扫描精度定量评价真值。6种口内三维扫描仪采用相同扫描路径扫描实体模型各10次,共获得60个数字模型。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4软件中,提取数字模型肩台外缘线以上预备体,分为单冠组、三单位组、五单位组、全牙列组,分别与设计数据配准以及组内两两配准,进行三维偏差分析,计算扫描精度(包括扫描正确度与精密度)。结果6种口内三维扫描仪单冠组、三单位组、五单位组和全牙列组的扫描正确度中位数范围分别为13.3~29.6、15.4~30.9、17.0~66.1和24.0~107.9 μm,扫描精密度中位数范围分别为7.6~20.7、8.7~26.5、11.3~44.2和24.6~150.1 μm。结论随着扫描范围的增加,6种口内三维扫描仪的扫描精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 标签: 牙科印模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精度 三维扫描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增强扫描与MRI扫描应用于鉴别诊断周围型肺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周围型肺肿块患者,分别进行CT增强扫描、MRI诊断以及CT增强扫描联合MRI诊断。结果CT增强扫描诊断灵敏度为82.98%,特异度为53.85%;MRI诊断灵敏度为75.47%,特异度为58.82%;CT增强扫描联合MRI诊断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为80.00%;CT增强扫描的灵敏度、特异度与MRI诊断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CT增强扫描联合MRI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CT增强扫描、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增强扫描与MRI扫描应用于鉴别诊断周围型肺肿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对于周围型肺肿块良恶性判断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CT增强扫描 MRI诊断 周围型肺肿块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64排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甲状腺增强扫描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15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行甲状腺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及病理检查,依据多排螺旋CT检查的不同电流及电压将患者分为4组(A组为高管电压高管电流,B组为高管电压低管电流,C组为低管电压高管电流,D组为低管电压低管电流)。比较4组受检者多排螺旋CT扫描结果的意义。结果4组多排螺旋CT检查对于结节性甲状腺病变检出率(96.21%、94.38%、85.71%、87.50%)或弥漫性甲状腺病变的检出率(77.78%、83.33%、80.00%、8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1825,P=0.3518>0.05)。4组CTDIvol、DLP、ED测量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受检者辐射剂量低于A、C组受检者。4组甲状腺CT值、背景噪声、背景信号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甲状腺CT值、背景噪声、背景信号均高于A、B、C组(P<0.05);4组受检者SNR、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受检者CT扫描图像主观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于甲状腺增强扫描中,能获得较好的扫描图像,不仅利于保证图像质量,同时利于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且降低对患者产生的电离辐射损伤。

  • 标签: 多排螺旋CT 低剂量 甲状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增强CT扫描患者扫描前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在2017年8月-2019年10月期间救治的10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划分为两个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CT扫描基础护理模式,观察组CT扫描患者接受细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进行CT扫描前不良情绪情况。结果 观察组CT扫描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所用治疗时间为(1.01±0.48)d,对照组CT扫描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所用治疗时间为(5.29±0.66)d,差异明显,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细节护理模式对消除CT扫描患者扫描前不良情绪具有很好的效果,并且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细节护理 CT扫描患者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3D增强扫描技术在颅脑MRI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到医院就诊的颅脑病变患者90例,在常规Ax、Cor、Sag增强扫描的基础上,加扫3D-T1FSPGR增强。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扫描检查结果。结果在所选的90例患者中,脑膜瘤增强显示脑静脉系统对瘤体有供血21例,其中后矢状窦受肿瘤侵犯5例;后交通段脑动脉瘤血管3维图像重建可见清晰瘤体8例;胶质瘤18例,其中脑动脉血管对肿瘤有供血且存在肿瘤染色7例;脑血管瘤可看到小毛细血管团25例,脑动静脉畸形血管重建可见清晰粗大畸形动静脉血管走形关系10例。结论在颅脑病变的检查与诊断当中,采用颅脑3D增强扫描技术,能为诊断医生的诊断和临床医生的治疗提供更加丰富的影像资料。

  • 标签: 颅脑 3D-T1 FSPGR增强扫描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在直肠癌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院内病理确诊直肠癌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术前以弥散成像序列(DWI)、磁共振(MRI)增强扫描,观察直肠癌术前检查结果。结果:以病理诊断术前分期为标准,MRI增强扫描联合DWI术前诊断中,T1-T2期符合率92.86%,T3期符合率96.30%,T4期符合率为100.00%,与病理术前分期结果无差异性(P>0.05)。MRI增强扫描联合DWI诊断环周切缘特异度83.33%,灵敏度为90.00%,精准度为86.00%。结论: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经本研究证实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序列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精准度较高,同时也可对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 MRI增强扫描 DWI序列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冠脉CTA自由呼吸扫描与屏息扫描的图像质量。方法:前瞻性收集以及分析了2019年8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冠脉CTA检查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数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吸气之后屏气扫查,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平静呼吸。比较2组患者图像扫查质量。结果:观察组CT值、CNR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SNR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由呼吸可提高图像的强化效果及强化均一性,且可得到与屏气条件下同样质量的图像。

  • 标签: 冠脉CTA 自由呼吸扫描 屏息扫描 图像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增强 CT 扫描患者采用细节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后对其扫描前情绪产生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 2017 年 05 月~ 2020 年 03 月收治的 68 例增强 CT 扫描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细节护理干预组( 34 例):采用细节护理干预模式展开扫描护理干预;常规组( 34 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展开扫描护理干预;就组间扫描前情绪评分(人际关系敏感评分、精神病性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敌对评分以及偏执评分)展开对比。 结果: 细节护理干预组增强 CT 扫描患者人际关系敏感评分、精神病性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敌对评分以及偏执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明显( P<0.05 )。 结论:细节护理干预模式合理运用,可实现增强 CT 扫描患者人际关系敏感评分、精神病性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敌对评分以及偏执评分降低,最终促进增强 CT 扫描患者扫描前情绪改善以及检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 标签: 细节护理干预模式 增强 CT 扫描 扫描前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外模型扫描研究比较4种三维面部扫描仪的扫描正确度,评价其临床适用性。方法以美术头颅模型为扫描对象,在封闭、光源亮度固定的环境中,使用便携式计量级三维扫描仪(Handyscan 3D)进行扫描,将扫描数据作为参考模型;使用3种固定式三维面部扫描仪(A:3dMDface;B:Facego Pro;C:RDS Facescan)和1种便携式手持三维面部扫描仪(D:Revopoint POP 2)分别扫描头颅模型10次,获得4个扫描组模型各10个。使用Geomagic Wrap软件,按解剖和肌肉走行将参考模型面部数据划分为16个区域,保存全脸和各区域边界曲线。分别将4个扫描组模型与参考模型通过最佳匹配功能配准后,使用已建立的边界曲线将各扫描模型面部数据划分为16个区域,通过三维比较功能计算各扫描组模型与参考模型全脸及各区域偏差的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RMS),作为各三维面部扫描扫描正确度(RMS越小扫描正确度越高)。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检验(SNK法)分析各组差异。结果对于全脸,A、B、C、D组RMS分别为(0.295±0.005)、(0.216±0.053)、(0.059±0.012)和(0.103±0.026)mm(F=123.81,P<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面部各区域,鼻区、唇区、左眶区、右眶区D组扫描正确度均为4组中最高[RMS分别为(0.079±0.032)、(0.061±0.019)、(0.058±0.021)、(0.081±0.032)mm],而额面区、左颊区、右颊区、左颧区、右颧区、左腮腺咬肌区、右腮腺咬肌区、左颞面区、右颞面区、颏区、左眶下区、右眶下区C组扫描正确度均为4组中最高[RMS分别为(0.039±0.011)、(0.034±0.007)、(0.033±0.007)、(0.066±0.023)、(0.038±0.022)、(0.070±0.030)、(0.067±0.024)、(0.063±0.029)、(0.045±0.023)、(0.063±0.006)、(0.039±0.010)、(0.046±0.008)mm]。结论体外模型扫描显示,4种三维面部扫描仪的扫描模型与参考模型的全脸偏差较小;相对于固定式三维面部扫描仪,便携式手持三维面部扫描仪在眶区、鼻区、唇区等特征较复杂区域的扫描正确度较高。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面部 颌面假体 三维面部扫描 正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节护理干预模式对增强CT扫描患者扫描前心理状态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增强CT扫描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的原则将这74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37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的37例患者接受细节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扫描前的心理状态以及扫描结果。结果观察组37例患者CT扫描前的各项心理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37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检查图像合格,合格图像率为91.89%;对照组37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检查图像合格,合格图像率为72.97%;观察组合格图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37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37例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改善增强CT扫描患者扫描前的心理状态,能够提升CT扫描图像质量,同时还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干预 增强CT扫描 心理状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椎间盘轴位扫描和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后行三维重建两种方法进行腰椎间盘扫描的图像效果及辐射剂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行腰椎间盘CT扫描患者100例,根据扫描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50例,分析两种方法获得的图像质量、扫描时间以及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实验组的扫描时间和所受的辐射剂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种扫描方法所得的图像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轴位扫描 螺旋扫描椎间盘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高压蒸汽灭菌次数对口内扫描扫描精度的影响,为临床消毒规范化操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个未经使用的口内扫描仪(Trios,3Shape,丹麦)扫描头,经1、20、40、60次高压蒸汽灭菌后扫描同一标准牙列石膏模型,获得灭菌1、20、40、60次组数据,每个扫描头每次灭菌循环后重复扫描模型5次。使用模型扫描仪(D2000,3Shape,丹麦)扫描标准牙列石膏模型,将扫描数据作为对照组。用游标卡尺及测量软件分别测量石膏模型和4个灭菌组模型跨弓长度(上颌双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的距离)和牙弓前后长度(上颌右侧中切牙舌隆突至上颌右侧第一磨牙颊尖的距离)。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个灭菌组数据测量结果分别与石膏模型测量结果的差异;将所有扫描数据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中,比较灭菌组和对照组结果的三维偏差,将拟合对齐后得到的均方根估计值作为正确度,将每个灭菌组中每个扫描头重复测量结果的标准差作为精密度,用方差分析比较4个灭菌组正确度值和精密度值差异。结果4个灭菌组跨弓长度随着灭菌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与石膏模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弓前后长度与石膏模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4个灭菌组正确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确度由高至低依次为灭菌1次组[(114.85±3.75) μm]、灭菌20次组[(124.65±3.85) μm]、灭菌40次组[(131.45±3.04) μm]和灭菌60次组[(144.64±3.34) μm];4个灭菌组精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蒸汽灭菌次数可影响口内扫描扫描结果的正确度,且随着灭菌次数的增加,扫描的误差也呈增大趋势,灭菌次数对扫描的可重复性无影响。经高压蒸汽灭菌60次后口内扫描数据精度仍可满足临床需要。

  • 标签: 牙科印模技术 灭菌 消毒 数字化口内扫描系统 正确度 精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干预模式对增强CT扫描患者扫描前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增强CT扫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差异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的是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干预,干预后分析结果。结果:分析和研究两组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护理前的评分差异不明显,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是30.25±0.74分和22.69±0.17分,数据分析可知,研究组优势显著。研究组的满意几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3.3%和70%。结论:针对增强CT扫描患者给予细节护理方式,优势显著,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升CT扫描图像质量,因此该护理方式值得实施和借鉴。

  • 标签: 细节护理干预 增强CT扫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炎应用胸部CT诊断的价值及征象。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20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观察扫描检出率、胸部CT表现及诊断灵敏度。结果:20例患者经胸部CT扫描检出18例,检出率为90.00%;20例患者片状、斑片状实变影14例(70.00%),其中伴空洞影3例(15.00%),出现肺气囊2例(10.00%),出现肺纹理模糊伴毛玻璃样影3例(15.00%);胸部CT诊断灵敏度为90.00%。结论:

  • 标签: 胸部CT正常扫描 胸部高分辨率扫描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