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指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8例DP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8周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1);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8周后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8周后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DPN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更能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液流变指标且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更优。

  • 标签: 当归四逆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及血液流变的具体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硬币法为依据将其随机分为单一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并分别予以两组患者缬沙坦治疗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24小时尿蛋白量、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均明显优于单一治疗组患者;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单一治疗组患者的73.91%,组间对比差异明显,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方案可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使其肾功能得到改善,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前列地尔 缬沙坦 慢性肾小球肾炎 蛋白尿 血液流变学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益气养阴活血汤、西药联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机体血清CRP、TNF-α及血脂血液流变水平的影响效果作分析。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西医治疗,观察组用益气养阴活血汤+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血清CRP、TNF-α及血脂血液流变水平改变显著,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汤与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更佳。

  • 标签: 益气养阴活血汤 冠心病心绞痛 血清 血脂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其血液流变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4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采取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动和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浆黏度、全血高、低切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管内皮素-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依达拉奉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血液流变,还能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依达拉奉 瑞舒伐他汀 血液流变学 血管内皮功能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指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8例DP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8周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1);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8周后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8周后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DPN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更能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液流变指标且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更优。

  • 标签: 当归四逆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氯吡格雷和拜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n=60)、对照组(n=60)。对照组以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以氯吡格雷和拜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氯吡格雷和拜阿司匹林配伍用药临床效果突出,可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形态。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氯吡格雷 拜阿司匹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奥扎格雷钠联合桂哌齐特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rterioscleroticcerebralinfarction,ACI)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液流变、血脂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桂哌齐特治疗,观察组采用桂哌齐特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两组均14d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指标以及血脂情况;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HD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TG、TC、LDL水平及血液流变指标均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观察组HDL水平高于对照组,TG、TC、LDL水平及血液流变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桂哌齐特治疗ACI可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及血脂水平,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桂哌齐特 奥扎格雷钠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血脂
  • 简介:摘要:就 中药配方的 颗粒来说,这是当下用来 替代中药 饮片的一种 新剂型,已经在 临床中进行了大量的应用。中药 配方颗粒和中药 饮片进行对比,比较 方便和 快捷,然而 中药的 配方颗粒和 对应的 中药饮片共同组成的 方剂等效性存在很大的 争议。鉴于此,本文将对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药效等效性进行研究。

  • 标签: 中药配方颗粒 中药饮片 汤剂 药效学 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在影像检查中采用不同造影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展开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开展的时间段为2018年2月-2018年8月,在此期间选择我院进行影像检查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者运用非离子型造影造影检查为实验组,其余40例患者采用离子型造影为参照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结论在影像检查中运用非离子型造影能够让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 标签: 影像学检查 造影剂 不良反应
  • 简介:赤芍总苷是从赤芍中得到的有效部位,它具有许多的生物活性。然而,由于其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也非常低,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将赤芍总苷制备成纳米混悬以增加溶解度,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采用沉淀-高压均质法制备赤芍总苷纳米混悬。用动态光散射法(DLS)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分别为(210.2±2.5)nm,(–22.4±1.2)mV。差示扫描量热图(DSC)结果显示,TPG在混悬中呈晶体状态,晶型并未改变。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赤芍总苷纳米混悬呈球状晶体。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赤芍总苷纳米混悬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参数,与赤芍总苷混悬液组药物动力学数据相比,AUC0–∞明显增大(约1.85倍),表明赤芍总苷纳米混悬可以提高赤芍总苷的生物利用度,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给药体系。

  • 标签: 赤芍总苷 纳米晶体 高压均质法 药物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血流变指标在临床疾病中的检查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所接收的7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研究时间段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同时纳入72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分析研究对象的血流变检查指标。结果经过试验的开展以及数据的统计,发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浆黏度、TG、CHO等指标均比对照组正常人员更高,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流变相关指标的检查,可以对患者的病情更加了解,同时观察与正常人的区别,在今后的实际工作当中可以强化在这方面的应用。

  • 标签: 血流变检查 血浆黏度 临床应用 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有无剖宫产史孕妇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进行比较研究:子宫动脉血流量(Qutaml/min)、子宫动脉血管阻力(RutammHg/ml/min)、子宫动脉搏动指数(UtaPI值)和母亲的心输出量(CO)到子宫胎盘循环的百分比。方法运用横向观察研究方法,选取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就诊的有剖宫产史的43例孕妇为实验组,45例没有剖宫产史的孕妇为对照组进行试验。实验方法采用超声检查来检测16一18周妊娠的子宫动脉直径和血流速度,阻抗法用来评估产妇血流动力学。结果实验组Quta平均值为(346.59±236.47)ml/min,明显低于对照组(472.36±204.35)ml/min(P〈0.05)。实验组Ruta平均值为(0.34±0.37)mmHg/ml/min,明显高于对照组(0.21±0.28)mmHg/ml/min(P〈0.05)。实验组CO值的百分比值为(4.32±3.28)%,明显低于对照组(9.01±6.93)%(P〈0.05)。结论在妊娠16-18周时,有剖宫产史的孕妇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动脉血流量和心输出量的分数分布以及母体的子宫胎盘循环较低,子宫血管阻力较高(与UtaPI无关)。

  • 标签: 瘢痕子宫 瘢痕子宫动脉血流 子宫动脉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血流变指标运用于高脂血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院内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40例高脂血症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以及40例健康体检人群临床资料(对照组)。对两组采用血液黏度仪器检测甘油三酯、空腹血清胆固醇、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以及纤维蛋白原等一系列变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血流变特性指标的异常改变总异常率为86.3%,对照组总异常率为24.5%,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意义。结论高脂血症是改变血流变特性指标异常的主要因素之一,检测血流变特性的变化情况是早期预防和有效控制高脂血症的有效指标,可适度推广在血流变指标在高脂血症中的临床实践的运用程度。

  • 标签: 血流变指标 高脂血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铁和静脉铁对产后贫血患者输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61例产后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2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补血情况及输血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静脉铁补血效果显著优于口服铁,且能有效降低输血率,在产后贫血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口服铁剂 静脉铁剂 产后贫血 输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钙拮抗与β受体阻滞联合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患者,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6例。对照组采纳钙拮抗(尼群地平)治疗,试验组以对照组为基础,采纳β受体阻滞(阿替洛尔)联合治疗。比较血压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的DBP、SBP不具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DBP、SBP显著较对照组的低,具统计差异,P<0.05。结论钙拮抗与β受体阻滞联合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钙拮抗剂 &beta 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对饮料中甜味和防腐含量进行同时检测分析的方法。方法用中性氧化铝柱固相对样品进行萃取净化,分离物质为Novopak-C柱,流动相为浓度为0.010mol/L的乙酸铵溶液和甲醇,然后实施梯度淋洗。结果甜味与防腐均达到良好分离效果,2.1~200ug/ml线性范围内,r值在0.9995~0.999之间,89.0%~104.5%的回收率,0.2~1.3ug/ml检出限,测定时间为7min以内。结论该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较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具有较高的回收率,操作方便,对于饮料食品防腐和甜味检测非常有效。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饮料 甜味剂 防腐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外渗。方法选取我院200例采用碘对比注射行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注射碘对比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碘对比外渗发生2例,发生率为2%。对照组发生碘对比外渗11例,发生率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CT增强扫描碘对比外渗率和外渗程度,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CT增强扫描 碘对比剂 外渗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