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硫酸氨基葡萄胶囊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膝骨关节炎患者共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用药方式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37例,观察组采用口服硫酸氨基葡萄治疗;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口服消炎痛,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膝关节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膝关节评分均有所提升,而观察组的提升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硫酸氨基葡萄胶囊用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膝骨关节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葡萄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特点。方法我们对2016年8月-2017年5月近10个月在本院新生儿科收治黄疸的新生儿280例,患儿入院后立即采集静脉血,采用荧光斑点法对其进行G6PD筛查1,同时进行随访,另计算G6PD缺乏与黄疸发生的相关性。结果280例黄疸患儿中有32例为G6PD缺乏,其中男性G6PD平均水平为(423±36),明显低于女性患儿(P<0.5)。而男性患儿胆红素平均水平(386±35.2)umol/L,明显高于女性患儿(P>0.05),患儿体内G6PD降低水平与胆红素升高水平呈直线相关(r=0.91)。结论掌握G6PD缺乏的新生儿黄疸的特点对于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G6PD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雅培辅理善瞬感扫描式葡萄监测系统对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5月于成都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注射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75例,其中使用雅培辅理善瞬感扫描式葡萄监测系统的患者33例,指尖采血(便携式血糖仪)血糖监测的患者42例,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同时利用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恐惧调查-行为量表(HFS-BS)、糖尿病生活质量问卷(DQOL)和心理量表评分(PAID-5)观察患者行为和心理改变。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辅理善瞬感组患者HFS-BS评分、DQOL评分和PAID-5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雅培辅理善瞬感扫描式葡萄监测系统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行为和心理,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瞬感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行为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硫酸氨基葡萄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58例(2017年8月6日到2018年2月6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数字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消炎痛)、观察组(硫酸氨基葡萄胶囊),各29例,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采用消炎痛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5.86%,低于给予硫酸氨基葡萄胶囊的观察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在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为(56.42±10.37)分,高于对照组患者(49.37±10.92),且治疗时间越长,差异越大,P<0.05,存有临床可对比性。结论临床给予膝骨关节炎患者硫酸氨基葡萄胶囊进行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硫酸氨基葡萄糖 临床疗效。
  • 简介:对10例合并缺乏的糖尿病患者急性溶血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应用胰岛素、补液、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所有患者溶血症状在2-3d内得到控制,7d左右血糖平稳下降,血红蛋白回升,网织红细胞下降,间接胆红素及总胆红素下降,茶色尿消失、黄疸减轻消退。结论合并G-6-PD缺乏的糖尿病患者在男性、合并感染、应用降血糖药物有发生溶血风险,控制高血糖、减少感染发生、避免使用可能诱发溶血的药物能够降低溶血的发生率。

  • 标签: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G-6-PD) 糖尿病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中应用盐酸溴己新葡萄注射液的佐治有效性。方法本次所选80例小呼吸道感染患儿入我院治疗的时间均是2017年07月份-2018年07月份,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97.50%,与对照组的75.00%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对照组大,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中应用盐酸溴己新葡萄注射液的佐治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值得应用。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哌拉西林钠 临床应用 舒巴坦钠
  • 简介:摘要相关研究表明,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等代谢紊乱和,某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过量的能量摄入和运动量不足,通常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导致胰岛素抵抗、内脏脂肪变、促进炎症发生和改变激素水平。这些因素促进了有利于前列腺肿瘤生长的外部环境的产生。虽然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较高,然而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来减少前列腺癌的发生。

  • 标签: 前列腺癌 糖尿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轻中度膝关节炎中应用硫酸氨基葡萄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骨科收治的80例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为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40例,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式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在疼痛、僵硬程度、关节功能三方面的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尚未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不同治疗方式后,实验组在8w、12w停药后2w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轻中度膝骨关节炎临床治疗中应用硫酸氨基葡萄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身体质量,降低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因此,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硫酸氨基葡萄糖 非甾体抗炎药 轻中度膝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葡萄酸氯己定皮肤消毒液在血液透析深静脉雏护中的作用。方法将200例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维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2葡萄酸氯己定局部皮肤消毒2次,对照纽按照传统方法以75%乙醇消毒2次、碘酊消毒2次,两组消毒方法一致,范围一致。连续维护4周,比较两组所需消毒时间、耗材成本及导管相关感染率。结果两组均无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所需操作时问更短、消耗成本更低,敷贴粘附效果更好(P<o.05,P<0.01)。结论2葡萄酸氯己定用于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维护,效果好,且省时方便。

  • 标签: 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 葡萄糖酸氯已定 乙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贡和内江地区新生儿葡萄-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发病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分析法对两地区新生儿足跟血干血滤纸片进行初筛,对可疑阳性者召回,采集静脉血用杜氏改良NBT比值法进行确诊。结果共筛查新生儿53283例,初筛疑似G6PD缺乏症345例,阳性率为0.65%,其中男婴324例,女婴21例;阳性召回人数340例,确诊G6PD缺乏症325例,阳性预测值为95.58%,其中男婴93.85%(305/325),女婴2.23%(20/325);男患儿中97.08%为重度缺乏,1.17%为轻度缺乏;女患儿中37.5%为重度缺乏,12.5%为轻度缺乏。结论自贡市和内江市新生儿G6PD缺乏症发生率略低于高发地区平均水平,确诊患儿中以男婴重度缺乏者居多,需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尽早采取措施以预防G6PD缺乏引起的疾病。

  • 标签: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新生儿疾病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葡萄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0例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给予两组患儿进行例行的体质检测,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临床用药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临床用药基础上口服葡萄酸锌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腹泻停止时间以及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是否产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为(3.18±0.32)d,短于对照组的(4.26±0.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葡萄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成效良好,患儿并未出现不良反应,且腹泻症状出现明显的改善趋势,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门诊口服葡萄耐量试验患者的护理干预及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来我院门诊进行口服葡萄耐量试验患者122例,按照是否给予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1例患者)与实验组(6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不给予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试验成功率、降低焦虑程度以及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试验成功率、焦虑程度以及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服葡萄耐量试验患者中给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安全感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与临床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门诊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RP-HPLC法测定复方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硫酸软骨素以氨基葡萄计的含量。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水(水2000mL加磷酸1mL,用KOH溶液调节pH值至3.0)—乙腈(32),检测波长为195nm;流速为1.0ml/min。结果线性范围0.3~1.5mg,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2%(n=5)。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能有效控制消复方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的质量。

  • 标签: 复方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 氨基葡萄糖计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中海贫血及葡萄-6-磷酸脱氢酶缺陷新生儿延迟结扎脐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的正常出生新生儿100例,产筛地中海贫血基因阳性新生儿100例,产妇为葡萄-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的新生儿100例。每组病例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延迟结扎脐带,即在新生儿娩出后60~90s结扎、截断脐带;对照组给予常规结扎脐带,即在新生儿娩出10s内结扎、截断脐带。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脐带血和产后1w外周血血红蛋白;生后72小时胆红素水平。生后2W外周血血红蛋白和黄疸发生率。结果三组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和胆红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产后1w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胆红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结扎脐带对地中海贫血及葡萄-6-磷酸脱氢酶缺陷新生儿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加胎盘向胎儿的血液灌输量,预防新生儿贫血,并未增加新生儿黄疸光疗的需求。

  • 标签: 延迟结扎脐带 地中海贫血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与联用口服氨基葡萄对膝关节髌股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0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双膝关节髌股关节炎患者80例共160膝,随机将患者分为单纯组与二联疗法组,每组40例,单纯组只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铀注射液治疗,二联疗法组在此基础上予口服氨基葡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分、Lequesne骨关节炎症状指数评估、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测定及不良反应测定。结果治疗后,二联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单纯组(P=0.000);二联组患者Lequesne指数优于单纯组(t=1.478,P=0.000);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炎性因子浓度进行测定,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t=2.394,P=0.000);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口服氨基葡萄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二联疗法治疗膝髌股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疼痛改善明显,安全性较好,适合于临床应用。

  • 标签: 玻璃酸钠 氨基葡萄糖 膝关节髌股关节炎
  • 简介:目的研究盐酸氨基葡萄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对Toll样受体4(TLR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10月8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基葡萄胶囊。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LR4和TNF-α水平,观察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以及血清TLR4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好,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更具安全性。

  • 标签: 氨基葡萄糖 骨关节炎 TOLL样受体4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小鼠区域性局部皮内和静脉注射^18F-脱氧葡萄(^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后瘤周淋巴结PET/CT成像的差异,评估^18F-FDG在肿瘤淋巴结微转移中的成像效果。方法:构建4T1原位乳腺癌淋巴结微转移模型,区域性局部皮内和次日静脉注射^18F-FDG,进行小动物PET/CT显像,对淋巴结摄取^18F-FDG较高者隔日再行瘤周局部皮内注射锝硫胶体(technetiumsulfurcolloid,99mTc-SC)后行小动物SPECT/CT成像。显像完成后,取淋巴结组织进行H-E染色,以及上皮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5/6,CK5/6)和葡萄转运蛋白1(glucosetransporter-1,Glu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局部皮内注射时,有微转移的小鼠瘤周淋巴结摄取^18F-FDG异常增高,ID%/g值为19.2±2.0(n=2),显著高于对照(自身对照时对侧淋巴结;ID%/g值为6.8±0.4)和无转移小鼠(ID%/g值为7.2±0.4)相同位置淋巴结(P〈0.001)。静脉注射时,未发现任何小鼠淋巴结摄取异常增高(ID%/g值为2.5±0.5;P=0.870)。局部皮内注射^99mTc-SC时,可观测到多个腋淋巴结,其中1个瘤周淋巴结与^18F-FDG高摄取淋巴结位置相吻合。H-E染色和CK5/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18F-FDG高摄取的淋巴结为发生微转移的淋巴结。结论:区域性局部皮内注射^18F-FDG能定性前哨淋巴结,比静脉注射法早期发现肿瘤微转移淋巴结。

  • 标签: 乳腺癌 淋巴结微转移 皮内注射 静脉注射 ^18F-脱氧葡萄糖PET/CT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