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产妇接受互动式护理干预对于分娩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检的产妇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互动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过程中使用产钳、产程、产后出血人数及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而顺产人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发生产后感染人数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孕晚期产妇接受互动式护理干预对于产妇和新生儿都是十分有益的,大大减少了分娩过程及产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孕晚期产妇 互动式护理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及产褥期母乳喂养的影响,使孕产妇对分娩及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并掌握,及时纠正和解决母乳喂养中出现的问题,以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选择2013年6~12月在我院分娩的并全程参加孕妇学校的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分娩并未全程参加孕妇学校的产妇100例为对照组。对观察组产妇通过孕妇学校进行系统的孕期保健和健康教育,掌握了正常妊娠分娩及母乳喂养的优点,使产妇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逐渐适应了角色的转变,各方面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结果观察组产妇选择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孕期健康教育能够降低剖宫产率和提高母乳喂养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乐陪伴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接受的待产孕妇160例,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导乐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导乐组采取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不同产程的护理效果及母婴的影响。结果导乐组较对照组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有明显降低,自然分娩率和满意度明显提高,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提高产科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改善妊娠结局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分娩方式。

  • 标签: 导乐陪伴 护理 分娩 产程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实施一对一全程护理陪伴分娩模式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共选取100例初产妇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常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头先露,且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从产妇临产规律宫缩宫口未开开始。根据产妇胎先露下降的高低和胎背位置,给予用手向上托起腹部行走、上下爬单层楼梯、垂直坐位、侧俯卧位、侧卧位弓箭步、支撑式前倾坐位或前倾式站位、手膝位等早期体位干预,并配合应用分娩辅助设施;对照组产妇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自由体位配合常规产程护理。观察两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和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86.0%(86/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73/100)。两组阴道分娩产妇第一产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阴道分娩产妇第二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分娩产妇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三个时期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能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减轻分娩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

  • 标签: 分娩过程 体位 产科护理
  • 简介:在目标匹配范式下,使用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和场景关系的手绘黑白图片材料,通过眼动记录法考察了68名知识背景不同的文理科大学生分类加工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知识背景对大学生分类加工过程有影响,其主要作用于分类加工的首次加工阶段。文科学生在首次加工中对问题区分配的注意多于选项区,而理科学生对问题区和选项区平均分配注意。文科生相对于理科生能够更早的注意到正确选项,在加工中重视对上位概念概括(问题区目标概念)和下位概念与上位概念间(选项区待分类概念和目标概念)的比较,而理科生更加重视同水平概念间的比较。

  • 标签: 知识背景效应 分类加工 眼动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检验以及护理沟通对于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3767份标本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的顺序进行分组,2012年6月-2013年12月为对照组(没有加强检验和护理沟通),2014年1月-2015年6月为观察组(加强检验以及护理沟通),对比分析两组不合格标本数。结果对照组不合格率(2.1%)相对于观察组(0.73%)明显偏低,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科加强和护理人员的交流和沟通,做好标本检验分析前各个质量控制环节的管理,可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检验 护理沟通 分析前质量控制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于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300例孕产妇。其中150例自愿选择分娩镇痛的孕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150例未选择无痛分娩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处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分娩镇痛,观察两组平均产程、产妇剖宫产率以及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产程和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镇痛优良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14.29%),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产程,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镇痛效果,从而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产妇 分娩镇痛 剖宫产率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产科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施行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一对一全程陪伴。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总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总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一对一陪伴分娩有利于提高产时服务质量,对保证母婴安全、提高阴道分娩的安全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全程陪伴 分娩护理 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肾脏疾病患者血样180份,将患者样本血液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对两组血样样本血肌酐(Scr)、胱抑素CysC,血尿素氮BUN三个肾功能组合项目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分级检测的方法设置一级、二级检测项目进行分级检测,参照组采用常规拉网检测方法。比较两组肾脏生化指标浓度和阳性分布。结果肾脏生化指标浓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参照组,阳性分布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在肾脏生化中采用分级检测的方法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肾脏 生化 分级检验 应用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助产护理服务对分娩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7例孕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6),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性化助产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分娩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为19.5%,明显比观察组的剖宫产率4.3%高,组间比较(x2=4.900,P<0.05),对照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为(11.6±6.8)h长于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8.2±2.5)h、出血量为(226.7±40.2)ml多于观察组产妇的出血量(124.5±31.4)ml,组间比较(P<0.05)。结论个性化助产护理服务应用于产妇的分娩中有效的降低了剖宫产率,缩短了总产程时间,减少了产后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产妇分娩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 助产护理服务 分娩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探讨水中分娩与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从而找出一种更加安全、更加人性化的分娩方式.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选择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自愿要求进行水中分娩的产妇108例作为观察组,自愿要求进行硬膜外麻醉镇痛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临床对比,找出更加适宜的方式.结果两组孕妇在镇痛效果、出血量、会阴撕裂程度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中分娩模式能够让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自主权来控制和管理分娩,使分娩过程更人性化,水中分娩在我院的成功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中图分类号R7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72-02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PET/C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2005年12月至2015年1月6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阳性、阴性分为2组,Tg阳性为观察组(29例),Tg阴性为对照组(36例),2组术后1年均行PET/CT检查,将其显像结果阳性患者行手术切除及术后病理诊断,分析2组各项临床数据。结果2组一般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半年及1年Tg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Tg值均较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例显像阳性,对照组1例显像阳性,均为颈部淋巴结18F-FDG高摄取,PET/CT显像阳性的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异常淋巴结,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结论PET/CT对Tg阳性(Tg>2μg/L),131IDx-WBS显像及US阴性患者诊断复发和转移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球蛋白 131 I全身扫描 PET/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窦炎患儿鼻腔分泌物中菌群情况与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的关系。方法78份病例资料均来自初次门诊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单纯鼻窦炎患儿)和实验组32例(鼻窦炎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治疗前患儿鼻腔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对培养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鼻窦分泌物培养细菌检出率为80.77%,其中对照组为90.63%,实验组为73.91%。共发现10余种菌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消化链球菌六种细菌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鼻窦炎患者当中,很大一部分孩子合并有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脓性分泌物中的部分致病菌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有一定作用,是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耳穴按摩对于分娩疼痛、产后泌乳及心理状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我院120例初产妇入组,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耳穴按摩分娩镇痛,对照组活跃期产妇感觉疼痛难受时,肌肉注射杜冷丁100mg。观察耳穴按摩法对分娩镇痛、产程进展、产后泌乳量、产妇心理状态。结果镇痛组潜伏期VAS评分为3.14±0.66,活跃期为6.62±0.70,宫口全开阶段为5.91±0.81;对照组潜伏期VAS评分为4.05±0.78,活跃期为8.31±0.85,宫口全开阶段为8.85±1.01,二组各阶段VAS评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耳穴按压联合穴位按摩能减轻分娩疼痛,效果显著,能帮助产后泌乳及心理状态调整,该方法无创伤,对母婴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不会受到条件的制约,产妇同家属易于接受,具有方便操作,费用低,提升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耳穴指按 穴位按摩 产程进展 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责任制助产方案联合分娩球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产妇行轮班制护理及常规待产接产,观察组产妇行责任制助产方案联合分娩球分娩,然后就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和产妇的满意度进行综合性比较。结果两组产妇在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和产妇满意度的比较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责任制助产方案联合分娩球运用于产妇分娩中,能够有效缩短产程、产后出血量,并提高自然分娩率和产妇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分娩结局 分娩球 责任制助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