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法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人口的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律性。湖北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人口发展和变化与全国其它省、市、自治区有许多相似之处。乍看之下,把二者放在一起研究是不可思议的。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国和中国湖北省在人口发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出生生育的变动阶段都非常明显;影响它们的因素非常相拟;到1984年,法国和中国湖北省的人口总量相差无几,分别为5483.2万和4876万。虽然如

  • 标签: 湖北省 总和生育率 人口出生率 法国妇女 相似之处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简介:【摘要】本文考察了世界与中国开始进入生育转变以来区域生育差异的变化及其特点。结果发现:世界各国与中国内部各省份生育之间的差异经历了一个由小变大、又由大变小的过程。引致区域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正由以往分化时的多元向趋同时的一元转变,目前中国生育的区域差异要小于生育政策的区域差异,中国较严格生育政策地区在付出更多的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成本后所换来的却是与生育政策较宽松地区相近的生育结果,这表明生育有其自身的变动规律,并不完全取决于生育政策的具体规定,同时也意味着调整现行生育政策、普遍允许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尽快使全国区域生育政策趋于统一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 标签: 世界生育率 中国启示 分化趋同
  • 简介:本文将房价指数纳入新家庭经济学标准生育方程中,运用Johansen检验与ECM模型对香港1971—2005年生育、房价指数、女性劳动参与、女性与男性实际工资年度序列展开协整分析,研究房价上涨对生育的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生育在长期中服从单位根过程,社会经济因素对家庭生育行为产生累积效应;(2)房价指数平均上涨1%,总和生育将显著下降0.45%,该结论在一系列敏感性分析中保持稳健。我们的研究从实证上为新家庭经济学提供了来自新兴工业化地区的证据,这些证据与结论对中国在经济增长、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政策的长期调整和住房价格的调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房价上涨 总和生育率 JOHANSEN检验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总和生育呈现较快下降的趋势,国家步入低生育阶段成为各界共识。作为对生育下降的回应,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鼓励生育政策,但数据却表明成效并不显著。欧洲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许多国家上世纪率先进入低生育社会,在鼓励生育方面出台过一系列政策,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梳理低生育的主流观点和总结欧洲国家出台的鼓励生育政策都能够为中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在欧洲经验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国情,建议在政策构建中需充分体现社会友好型生育体系的价值取向,从而构建完整的支持生育体系。

  • 标签: 低生育率 生育政策 鼓励生育 生育意愿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在低生育背景下技师学院幼儿教育专业的发展对策。首先,分析了低生育对幼儿教育行业的影响,包括人才供给不足和就业形势不稳定等问题。接着,提出了四个主要对策: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幼儿教育人才;开拓多元化的就业渠道,为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技师学院幼儿教育专业的发展。最后,总结了这些对策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强调了技师学院幼儿教育专业发展对策的积极意义。

  • 标签: 技师学院 学前教育 现状 对策 低生育率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与人口转变历程的分析,探讨了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的转变过程,特别是对非政府组织(NGOs)对降低生育的影响途径与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探讨并提出了适合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需要的计划生育实践模式.

  • 标签: 计划生育 生育率 NGOS
  • 简介: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据“五普”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为1.064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由于少数民族地区不同于汉族计划生育政策,因此,少数民族生育行为受生育文化的影响较大.尤其是人口数量较少的少数民族,其生育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本民族生育文化的影响,从而影响着少数民族的生育。分析珞巴族妇女的年龄别生育和总和生育的变动情况,来反映珞巴族生育文化的特点。也为国家更好地制定对少少民族的人口政策提供依据,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生育文化 年龄别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
  • 简介:经济发展是人口发展的一个基础,经济对人口的作用往往首先通过收入对生育的影响来实现。收入与生育的关系是人口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生育变动学说的核心。根据收入的水平及其变化,可以预测一国或地区的生育将会如何变化,也有利于深化能否把收入作为社会控制变量进行评价的认识。

  • 标签: 收入 生育率 成本 效用 人口 生育率变动学说
  • 简介:摘要:基于国家统计局在2021年5月11日期间公布的"七普"(即第七次全国常住人口普查)主要区域数据统计结果分析来看,我国计划生育还在持续呈下降趋势,生育总和达到历史最低标准1.3。这也陷入了国际学术界定义的极低生育标准。同时,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第一次超过0至14岁儿童数量,所有劳动力中,劳动年龄的占比及人口规模较上一年下降明显,这一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中国人口正在经历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从当前生育现状、民众的生育意愿、政府部门的政策措施和低生育的成因来看,这将是一个非常艰巨的目标。

  • 标签: 低生育率 三胎政策 民众生育意愿
  • 简介:摘 要:韩国因严重的低生育,面临着全世界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然而低生育问题并不只是简单的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加速,而是由晚婚不婚,女性职场压力、经济压力等多种原因聚集在一起的结果。作为亚洲地区低生育与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的代表国家,韩国和中国的人口政策的实施及老龄化进程的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总体来说,韩国社会进入老龄化的时间要早于中国,因此,研究韩国人口结构发展过程和对低生育的解决方案能为中国解决人口结构问题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韩国人口 低生育率 老龄化 经验借鉴
  • 简介:摘要:在全球生育低的生育环境背景下,经研究发现现代人们的生育目的已有过去的养儿防老和为孩子找个伴的生育目的,过渡到现在的是为了美好的养育生命体验,而家庭做为生命的载体,为新生命的孕育和成长提供了滋养生命的养分和阳光。良好的生命孕育养育过程体验,可以提高育龄家庭的生育意愿,从而提振整个社会的生育水平,因此开展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成员间的和谐共处和感情交流,从而减轻育龄夫妇在育儿过程中的压力和焦虑,是现今政府和社会需要考虑和发展的重要公共事务。本文主要论述三孩新政下欠缺的家庭教育对生育的影响和家庭教育存在的现状,并对此现状提出家庭教育实施路径的建议。

  • 标签: 家庭教育 生育率 育龄夫妇
  • 简介:通过建立人口模型测算了未来中国人口,再以养老保险收支模型模拟了未来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运行情况,研究了在1.1-2.1不同总和生育指标下中国2011-2050年的养老保险体系运行状态,获得了"全面二孩"政策对相应年份养老保险当年资金缺口的影响情况。结论认为,中国未来的养老保险体系存在着资金缺口,但"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状况,总和生育指标平均每上升0.1,2050年中国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将会减少1.04万亿,当年支出占收入比将会减少4.32%,累计资金缺口将相应减少9.05万亿,累计资金缺口占收入比下降30.70%。政府部门应坚持开源节流,同时稳妥推进生育政策调整以缓解养老保险资金缺口。

  • 标签: 全面二孩 总和生育率 养老保险 资金缺口
  • 简介:任何一个家庭都有自己建立、发展、解体消亡的过程,这就是家庭的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实际上是由于家庭中人口数量的变化引起的,而生育和死亡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家庭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 标签: 家庭生命周期 生育率 死亡率
  • 简介:本文基于对全球201个国家和地区1970~2015年间收入水平与总和生育两指标的变化态势的分析,揭示不同收入阶段国家的生育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及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低收入阶段国家的总和生育与收入水平的关系不明显,总和生育保持在4以上。(2)中等收入阶段国家的总和生育与收入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大多数国家总和生育集中在生育更替水平附近。(3)通过构建交互项发现,高收入阶段国家的总和生育与收入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与家庭政策的强弱有关。据此,本文预设了中国经济发展与生育水平变化的三种可能模式。

  • 标签: 收入水平 总和生育率 低生育率陷阱 家庭政策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青春期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对于生育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总结青春期生殖健康宣传教育的具体措施,青春期生殖健康宣传教育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提供规范的性教育课程、开展健康讲座、制作和发放宣传册、建立互联网平台提供信息和咨询等。通过这些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方式,旨在全方位地覆盖青少年人群,以提高他们的生殖健康意识和技能,分析其对于生育所造成的影响。结果  青春期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在提高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性健康素养、避孕知识及使用率、生殖器官感染知识及防治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这些因素的改善可以有效降低意外怀孕和性传播感染的发生,从而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此外,这些因素的变化还可能对青少年的生育意愿产生积极影响。结论  青春期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对于提高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意识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其对于降低意外怀孕和性传播感染的发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此外,青春期生殖健康宣传教育还有可能对青少年的生育意愿产生影响,因此,应加强青春期生殖健康宣传教育的力度,优化教育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 标签: 青春期 生殖健康宣传教育 生育率 重要性
  • 简介:本文利用我国1990—2000年各地区总和生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计划生育执行力度的面板数据,分别对东部特大城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计划生育政策对各地区生育的降低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东部地区(包括特大城市)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的降低了总和生育,而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这种作用不明显。

  • 标签: 总和生育率 地区差异 面板数据
  • 简介:文章基于5490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对湖北省总和生育(TFR)进行分析。结论表明,自1985年以来年龄别生育下降主要原因是计生政策严格控制生育数量,而非生育行为的推迟。TFR呈现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其变化与高生育水平育龄妇女占比无关。与政策生育变化有关。通过对湖北省总出生人数进行估算和分析,结论表明1985—2008年总和生育对总出生人数的影响程度要大于高生育水平育龄妇女占比的影响;外推预测表明2009~2014年出生人数趋势稳定,2015年以后呈下降趋势。利用Logit模型对实际生育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受访者文化程度、户口性质、出生年代、工作状态、丈夫工作状态、放宽的计生政策和奖励少生的计生政策。

  • 标签: 总和生育率 年龄别生育率 一般生育率 LOGIT模型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黔北地区仡佬族传统妇科方剂对血瘀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对60名血瘀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研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人,观察组接受仡佬族传统方剂治疗,对照组不使用该方剂。研究期间,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检查,如彩超、血Hcg、孕酮、雌二醇等,以评估其妊娠情况。结果显示,使用仡佬族方剂的观察组在妊娠方面有显著提高。这表明黔北仡佬族传统方剂可能对血瘀型输卵管性不孕症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

  • 标签: 仡佬族妇科方剂 输卵管性不孕 血瘀型 传统医学 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