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在长期进化中,植物形成了抵御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染精细防御系统。在病毒侵染、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其编码一些蛋白,如外壳蛋白、运动蛋白、复制酶类等能够与植物基因编码蛋白发生相互作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是体外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有利工具,不但可以用于研究已知蛋白质互作,还可以发现新蛋白,揭示特定蛋白互作网络与作用机制,在植物蛋白与病毒蛋白互作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利用。本文主要综述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植物与病毒蛋白相互作用国内外进展。

  • 标签: 酵母双杂交 植物 病毒
  • 简介: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9份玉米自交系和1份大刍草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1对ISSR引物共扩增出475条不同位置带,平均22.6条;多态性带469条,平均22.3条,百分率高达98.7%;不同引物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在0.84~0.94之间.60份材料遗传相似系数在0.23~0.48之间.经聚类分析,可将这些材料分成两大组,共9个亚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血缘和系谱是一致,也存在一些例外.结果表明,ISSR标记尽管可以用于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但并不是最好分子标记类型.综合考虑不同分子标记类型优缺点,认为ISSR标记在遗传研究较少作物上应用潜力较大.

  • 标签: 遗传多样性 玉米 自交系 种质资源 ISSR ISSR分子标记技术
  • 简介:利用4种耐渍性不同芝麻基因型,在厌氧胁迫条件下检测了根部无氧呼吸酶活性、内源乙烯含量并调查了根形态和解剖结构,以比较研究旱生植物耐渍性主要机制.同时设计了田间分期多次淹水试验,观察早期淹水训练对芝麻生长和产量影响.结果表明:耐渍种质乙烯释放量在根中增加了6.06倍,茎中1.76倍,不定根数量增加了4.0~5.0倍,在初生根和不定根皮层形成典型通气组织.非耐渍种质中未检测到乙烯变化,不定根数量增加了0.79~1.8倍,根中无明显通气组织发生,但是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可增加4.2~9.3倍,高于耐渍种质.分期淹水试验以四对真叶期和初花期处理产量较高,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终花期一次性淹水产量损失最大.综合分析认为,不定根增生和根皮层通气组织形成是芝麻耐渍性重要机制,根中内源乙烯增加与结构适应变异有关.淹水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芝麻品种耐渍能力为结构适应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 标签: 耐渍基因型 芝麻 厌氧胁迫 根系 生理 结构
  • 简介:目的报道2例误诊为头皮脓肿经长期抗生素及植皮治疗失败须癣毛癣菌所致脓癣病患者,分析脓肿和脓癣鉴别要点。方法例1为9岁男童,头皮外伤后脓肿、溃疡28d,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行植皮术后5d再发生脓肿溃疡。取皮损处断发行10%KOH涂片镜检、培养,发现并分离出致病真菌,沙堡弱琼脂培养基上呈白色粉状菌落,可使含尿素培养基变红,即尿素酶试验阳性,小培养见螺旋菌丝及分隔棒状大分生孢子,鉴定为须癣毛癣菌。例2为8岁女童,头顶脓肿、溃疡24d,抗感染治疗不愈而接受植皮,术后7d再发脓性丘疹。从皮损处标本中发现、分离出致病真菌,经上述方法鉴定为须癣毛癣菌。结果2例患者结合真菌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确诊为脓癣,予伊曲康唑100mg/d内服近2个月皮损均痊愈,但供皮区遗留瘢痕和色素改变。结论真菌病原学检查是避免脓癣误诊关键,伊曲康唑内服治疗脓癣有效、安全。

  • 标签: 脓癣 须癣毛癣菌 脓肿 误诊
  • 简介:本实验以抗、感基因型不同6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浓度禾谷镰刀菌粗毒素胁迫处理下小麦品种(系)细胞膜透性随处理时间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抗、感小麦品种(系)细胞膜对外界毒素胁迫表现出敏感特性,且抗性品种(系)细胞膜对毒素敏感性小于感病品种(系).在毒素胁迫处理72h内,随毒素处理浓度增大和胁迫处理时间延长,细胞膜透性增大,抗病小麦品种(系)膜透性增量明显小于感病品种(系).胁迫处理72h抗、感小麦品种(系)膜透性增量达到峰值,抗病品种(系)膜透性增量显著小于感病品种(系),胁迫处理72h后抗、感小麦品种(系)膜透性增量均降低.可利用禾谷镰刀菌粗毒素胁迫处理72h细胞膜透性增量评价小麦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进行抗病性鉴定.

  • 标签: 小麦品种 禾谷镰刀菌 粗毒素 细胞膜透性 相对电导率 相对电导率增量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新生隐球菌分泌胞外蛋白水解酶在新生隐球菌穿越血脑屏障致病过程中作用。方法在含有成熟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皿中,分别加入胞外蛋白水解酶相关成分及其特异性抑制剂后,利用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学改变;应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微管相关蛋白(Tau-LRP)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DL—LRP)表达变化。结果①加入丝氨酸蛋白酶1h后可观察到内皮细胞开始收缩,面积变小,细胞间隙增宽,细胞收缩有时间依从性,至10h时仅为处理前20%;加入丝氨酸蛋白酶+抑肽酶后细胞形态学无明显变化(P〉0.05)。②加入隐球菌浓缩上清液1h后内皮细胞开始收缩,至6h时为原来20%;加入菌株浓缩上清液+抑肽酶后细胞形态学无明显变化(P〉0.05)。③丝氨酸蛋白酶使内皮细胞MMP-9、Tau.LRP、LDL—LRP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新生隐球菌分泌胞外蛋白水解酶可能通过上调MMP-9和(或)Tau—LRP、LDL—LRP表达,诱导内皮细胞基质降解和细胞自身微管结构及紧密连接发生变化,最终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菌体细胞穿越血脑屏障而致病。

  • 标签: 新生隐球菌 微血管内皮细胞 丝氨酸蛋白酶 血脑屏障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从酵母、无绿藻及丝状真菌中提取DNA以用于PCR反应方法。方法所用菌种包括临床分离未知菌株和保藏菌株共23株:未知酵母菌(5株)、真皮毛孢子菌(1株)、糠秕马拉色菌(1株)、季也蒙念珠菌(5株)、未知丝状真菌(6株)、无绿藻(1株)、烟曲霉(2株)、拟青霉菌(1株)、茎点霉(1株)。用溶细胞酶(lyticase)结合Biospin真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A260/A280检测纯度并计算质量浓度,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扩增真菌核糖体基因(rDNA)内转录间区ITS基因,经PCR扩增检验所提取DNA质量。结果成功提取所有23株真菌基因组DNA,其纯度及质量浓度能满足PCR反应要求。结论用溶细胞酶结合Biospin真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从酵母菌、无绿藻及丝状真菌提取DNA可用于PCR反应。

  • 标签: DNA提取 真菌 DNA提取试剂盒 溶细胞酶
  • 简介:报道1例55岁男性农民,因右小腿溃疡4个月余就诊。取其溃疡组织作真菌培养和病理检查,真菌培养在含氯霉素、放线菌酮和不含氯霉素、放线菌酮沙堡弱培养基中27℃都长出白色棉絮状菌落,而在不含氯霉素、放线菌酮条件下生长更好;在马玲薯培养基中长出镰刀状大分生孢子,菌种鉴定为茄病镰刀菌。8d后从溃疡处再取标本培养仍为茄病镰刀菌生长。病理切片经银染色后发现念珠状分隔菌丝,用透射电镜对病变组织内菌体形态进行了超微结构研究。予伊曲康唑口服治疗,但患者未复诊而失访。

  • 标签: 茄病镰刀菌 溃疡 超微结构
  • 简介:目的用一种新制备单克隆抗体MAb03.2Cl-C2鉴别生物学形态相近白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方法用小鼠体内诱导法制备抗白念珠菌芽管胞壁外膜单克隆抗体MAb03.2Cl-C2。用不完全RPMI1640培养液、L—DMEM、H—DMEM、完全1640液、小牛血清诱导白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芽管及菌丝形成,间接免疫荧光(IIF)方法检测都柏林念珠菌芽管或菌丝表面有无可与该单抗相结合成分。收集临床口腔念珠菌病标本涂片,直接做IIF试验。结果用不完全RP-MI1640培养液37℃,6h可同时最高效率地诱导白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芽管或菌丝形成。单抗MAb03.2Cl-C2仅与白念珠菌芽管或菌丝特异性地结合,与都柏林念珠菌孢子和菌丝不能结合。结论单抗MAh03.2Cl-C2可用于白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实验室速鉴别。

  • 标签: 白念珠菌 都柏林念珠菌 特异性 单克隆抗体
  • 简介:本研究使用伊曲康唑(商品名美扶,天津力生制药生产)口服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生殖器感染患者98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6例患者均来自2000年1月~2005年6月本院皮肤科门诊,男性114例,女性82例,年龄19~55岁,年龄19~55岁,病程3个月~1年,复发次数最少2次;均经临床和真菌学检查确诊为念珠菌性生殖器感染患者。

  • 标签: 伊曲康唑 念珠菌性生殖器炎症 复发性
  • 简介:采用SSR技术对黄淮麦区以1B/1R类品种为抗源育成38个小麦品种进行聚类分析。39个SSR引物共扩增出186条谱带,其中143务为多态性条带,占76.9%。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9条多态性条带,平均3.7条。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320-0.857,平均为0.634。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GD值0.32水平上38个小麦品种可聚成六大类。品种间遗传距离GD变幅为0.10769~0.48571。SSR标记揭示出这38个具有黑麦血缘小麦品种遗传变异较小,遗传基础比较狭窄。

  • 标签: 小麦 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