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决我国旧路升级改造问题,采用就地冷再生技术充分利用旧路材料及路面结构强度,并简化施工工序,可一次性实现对旧沥青路面的再生改造,是一项绿色节约的公路维修改造技术。根据黄河堤顶道路的路面实际情况确定就地冷再生基层路面结构方案,优化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通过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试验及7d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研究不同水泥剂量下混合料的最大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及冷再生混合料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水泥剂量成正比关系,当水泥剂量为6.0%时,各项数据均有较为明显的提高,此时最佳含水率为9.6%、最大干密度为1.865g/cm3。提出了施工前后的控制点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及工程质量。

  • 标签: 水泥就地冷再生 石灰稳定土基层沥青路面 配合比设计 施工质量检测
  • 简介:介绍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一双并站区间隧道施工中,为避让建筑围护桩而采取的盾构曲线始发方案。在施工中,调整始发角度,利用盾构机的自身转弯最小半径达到250m的极限值,采取一系列洞内、洞外措施,通过精心组织和施工,取得小半径曲线始发的成功。

  • 标签: 地铁 盾构 隧道 小曲线 避障 始发
  • 简介: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种非常符合低碳环保、废料循环利用以及节约成本的路面维修改造技术,在路面改造及养护工程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结合南京长江三桥北接线路面维修工程路面维修方案的确定,根据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并针对南京三桥北接线现场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的控制进行了介绍,对现场不同碾压方案以及不同的养生时间进行了研究,为今后就地冷再生施工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就地冷再生 路面改造 配合比设计 施工控制
  • 简介: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呈现高速发展趋势。轨道障碍物危害性极大,其探测系统的研究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视频障碍物探测系统,该系统基于双目测距核心技术,并辅以动态包络线技术、夜晚低照度增强技术及去雾霾增强技术,可实现复杂环境下的障碍物高度识别。

  • 标签: 城市轨道交通 安全运营列车 视频处理 障碍物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