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慎”德有两个维度:慎微与慎独。慎微之德重“微”,慎独之德重“隐”,不愧屋漏是慎独要达到很高标准,其建立以良心为心理基地,其意义在于人自我制约。

  • 标签: 慎微 慎独 传统德性分析 中国
  • 简介:作为公羊学核心思想之一,“世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与“充实”过程。其初,“世说”仅仅意味着一种关于《春秋》历史世代划分方式和记事方法理论。在《公羊传》看来,“讳尊隆恩”与“辟害容身”是《春秋》“书法”两个最主要特征。进而,何休创造性地将“内外之辨”融入“世说”,赋予后者以拨乱反正之新义,“世说”由是具有了王道论和历史观色彩。随着清代公羊家对于“统说”、进化论等观念引入,“世说”遂又成为通古达今和革故鼎新象征。“世说”这一演进过程表明:作为经世之学,儒学始终直面现实,关注世界变化,并试图以自己理论创新回应、解决实践中新问题。

  • 标签: 公羊学 三世说 经世济变
  • 简介:天八卦图与布尔代数侯维民笔者前文①已介绍了先天(伏羲)八卦图与布尔代数联系。最近笔者又发现,我国古代多种八卦图均与布尔代数有联系,并且这种联系比前文所说内容更密切。本文先谈天(先天、中天、后天)八卦图与布尔代数联系,这些事实可能会给中西方...

  • 标签: 布尔代数 顶点向量 先天八卦图 代数系统 方体 后天八卦
  • 简介:民族文化有共同形上根源,价值根源平等,有独特文化内容。复兴传统文化,要有理性认识。.以柏拉图“理型论”和宋儒“理一分殊”观安置人类文化,形成“文化层论”文化思想模型,可以确立复兴中国文化理论基础。

  • 标签: 传统文化 理论模型 文化三层论 中国 民族文化
  • 简介:针对张政烺先生《易辨》一文中个问题,经考辨,我们认为商周器物所见四爻数字卦是六爻卦简写,与互体说含义不能等同;认为《周易》有据互体说写成之爻辞说法是没有真实根据。根据天星观等战国楚简之易卦皆两卦并列而不见只有单卦情形,推断其所用当非卦变占法。西周易卦数字与相传《周易》所用筮数之不合,不能证明如《左传》所记遇某卦之某卦占例不是卦变占法。

  • 标签: 张政烺 数字卦 互体 卦变
  • 简介:方东美在充分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认为旁通不仅是《周易》根本原理,还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他在“学易者所以通其象,学易者所以通其辞”基础上加上一点,即“学易者所以通其理”,而这个“理”就是“旁通”之理。通过对中、西、印不同文明比较,他认为中国古人所特有的旁通统贯机体主义思维模式与西方二分思维模式不同.这种思维方式将世界看作是一个旁通有机整体,从而避免了西方二分模式所带来分裂。

  • 标签: 方东美 旁通 易传 融贯型 分离型
  • 简介:清初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是因为理学作为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已无力承担儒家道德担当与社会教化功能。他们认为,理学中杂糅释老,导致士人或耽空无用或放荡无耻,从而带来严重社会问题。他们共同主张理气、道器、心性一元论,其目的在于将释老空无思想驱逐出儒门,从而净化儒学,应对变化了社会现实。在社会道德人心坍塌之际,他们全部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重新回归。他们通过对儒家哲学重建,开启了一个新学术路向,消解了后世学者研讨本体热情,致使清代理学渐趋衰歇,中国学术史由此进入一个考证学大兴新时代。

  • 标签: 道德人心 问题 三大儒 哲学 重建
  • 简介:从距今8500年前开始至距今3000年前,在上下五千余年时间里,黄河角洲境内史前人类活动足迹经历了一个由南向北逐步发展延伸过程,即从南部山区山前丘陵地带向北逐步推进,进而跨过现在小清河、黄河、徒骇河,到达北部沿海地区,直至覆盖整个滨州大地。期间,现黄河角洲一带有两次较大文化繁荣时期,第一次为龙山文化时期,此后经过岳石文化较为短暂文化衰退,到了殷商周初再一次迎来了文化大繁荣发展时期。

  • 标签: 黄河三角洲 龙山文化 殷商 文化大繁荣
  • 简介:从伦理学实践人文学特性看,道德形态学方法从时空维度凸显“古今中西”汇通与比照。将“中西互镜”嵌入到“古今对看”“形态相通”之认知旨趣中,将敞开西方启蒙视野中道德形态学方法意义。道德形态学方法以伦理学史上种道德形态为参照,表现为对“西方道德哲学”与“启蒙文化形式”大历史关联样式(传统、现代性、后现代性)揭示,它要求我们具备“中西互镜”视野、“古今对看”眼光和“语境互证”策略,并设定了与之相应思想任务。道德形态学方法“远见”,包含了“形态相通”与“语境互证”两面,具体表现为:以道德形态学方法展现道德哲学视角;以道德哲学“形态相通”和“语境互证”展现“理智启蒙”视角;以道德形态学方法“中西互镜”和“古今对看”展现“西方理智启蒙”视角。

  • 标签: 西方启蒙 道德形态学 研究方法
  • 简介:黄河角洲地区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密集,呈现明显分区、集群分布。这些遗址大体可以分为3个不同小区。由于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不同,各小区龙山聚落分布呈现不同特点。这些特点影响着各小区的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又决定着社会结构复杂程度,对黄河角洲地区的人文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 标签: 黄河三角洲 龙山时代 自然环境 人口数量 社会结构
  • 简介:月不知肉味”是孔子在齐闻《韶》时生活状态事实陈述,而非孔子闻《韶》时心理状态外在化表现。孔子在齐闻《韶》前后,生活窘迫,“月不知肉味”。但他并不以此为苦,在听到令人陶醉《韶》乐时,仍不禁赞叹:《韶》乐竟然让人感到如此快乐。“月不知肉味”长期以来被视作孔子音乐美学思想重要内容,并不断被附加和生发出各种新音乐审美意义,这种认识在其出发点上有违文本原意。

  • 标签: 孔子 闻《韶》 音乐审美
  • 简介:人们通常以为,历史唯物主义与正义是互为他者乃至是相互对立,这是一种误解。真实情况是,非实证历史唯物主义与正义并不隔阂,历史必然性告诫也并未消解正义,而正义研究最终只能走向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两者之间相激互融、彼此依托内在兼容性关系,决定了我们对马克思正义思想发掘与开显需要在重新解读和梳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路径上推进。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此路径切近马克思哲学真实思想逻辑,同时也由于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创生基本要求。

  • 标签: 历史唯物主义 正义思想 兼容 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哲学 辩护
  • 简介:孔子从名分、等级观念出发,提出了忠君思想;孟子对此冷淡,甚至反对,而特别强调父统治地位;荀子对孔子忠君思想很热心,却又格外重视夫主导地位。这样,君、父、夫专制权力理论便开始形成了。

  • 标签: 忠君思想 孔子思想 孟子 荀子 主导地位 君臣关系
  • 简介:(竹)革,攺日()孚,元羕貞,利貞,呣亡.(帛)[勒,巳日乃]復,元亨,利貞,(母心)亡.(今)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本卦今本与竹书作"革",帛本作"勒",古从"革"之字亦可与"革"通假.如:"如鸟斯革.":"革,作(革羽)."是其证.另,言部释"諽"曰:"一曰更也,或作惮."解"諽"为"更也",显然以义通"革".

  • 标签: 通假 释文 卦爻辞 古文 辨析 《周易》
  • 简介:后现代政治哲学早已不是什么新话题,但国人对它理解至今还主要停留在后现代主义一般性理论层面上,政治哲学领域独特性往往被忽视或淹没。事实上,无论从与传统政治哲学在研究起点、内容、方法、旨趣等方面的不同所规约出理论视阈,还是从理性反思、合法性论证及日常生活强调等研究路径所反映出理论取向,都鲜明地彰显着后现代政治哲学独特魅力和启示。

  • 标签: 现代性 后现代 政治哲学 后理性
  • 简介:与启蒙精神对话,至今仍是思想界不能回避挑战之一。特别对于中国学者来说,站在古与今、中与西双重难题之间,既要探索启蒙本身历久弥新价值,又要尝试回答这种价值对于当代中国思想与实践意义何在。这里选编一组文章,分别从启蒙思想历史性构成、中西“理性”观比较、启蒙精神与中国现代化,以及启蒙传统现代价值等方面展开研究,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揭开了“启蒙”神秘面纱,阐述了启蒙精神的当代价值,特别是启蒙精神对中国现代化事业思想解放作用,具有很强代表性、启发性和很高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正如启蒙是一项未竞事业,关于启蒙研究同样未完待续。

  • 标签: 启蒙思想 《判断力批判》 现代化事业 启蒙精神 视阈 现代价值
  • 简介:本文从湛若水对“随处体认天理”、“以自然之功夫合自然之本体”、“勿忘勿助”这个重要主张阐释出发,指出湛若水对自身学问归属有着自觉而深刻认识,在接续白沙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扩充其内在意蕴与现实指向,因而极具意义和价值。

  • 标签: 湛若水 陈白沙 随处体认天理 以自然之功夫合自然之本体 勿忘勿助
  • 简介: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围绕社会正义问题进行了持续、深入讨论,这既是中国所面临现实问题在理论和观念上反映,也是学术研究中难点。在全面深化改革历史时期,面对理论和现实重大问题,如何深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开掘马克思思想资源中社会正义思想,以彰显马克思主义时代性与在场性?

  • 标签: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正义 正义思想 思想资源 正义问题 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