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研究以714名3—5岁儿童的母亲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母亲抚养压力与母亲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1)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总体而言,母亲抚养压力越大,母亲对儿童的支持行为越少,不支持行为越多。(2)在母亲抚养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母亲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家庭收入、受教育水平、职业不同,对儿童的不支持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压力 抚养 行为关系 支持行为 社会文化背景 受教育水平
  • 简介:研究以押韵、首音、音位和声调(汉语)等语音学单位为基础考察了一、三、五年级302名汉语儿童汉语与英语语音意识发展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汉语与英语语音意识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其中汉语押韵意识与英语各语音意识的相关最高,而声调意识最低;儿童在汉语语音意识的正确率显著地高于英语语音意识;汉语语音意识水平高的儿童在英语语音意识各任务上的正确率显著地高于汉语语音意识水平低的儿童.

  • 标签: 汉语语音 英语语音 声调 语音学 押韵 音位
  • 简介:选取171名进修教师和大学生被试探讨行为责任归因与批评程度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1)内在的可控的稳定的失败原因引起最高责任推断和最严重批评决定;内在的不可控的不稳定的原因与最低责任和批评程度相联系.(2)控制性维度和责任与批评程度的关系密切.(3)从总体上说责任和批评程度的变化趋势相似.(4)教师特别是女教师对批评方法的使用更为慎重.

  • 标签: 行为责任归因 批评程度 责任推断 教育心理学
  • 简介:本文探讨了大学生人际关系、孤独感、社交回避及苦恼与焦虑的关系,结果表明人际关系不良导致孤独感,社交回避及苦恼以与交往焦虑。人际关系不良的四个方面以及孤独感、社交回避及苦恼与交往焦虑在不同年级、性别、专业上表现出差异。此外,Amos结果表明,社交苦恼及回避对焦虑有直接的预测作用,同时,社交苦恼及回避的中介作用显著。然而孤独感并不直接导致焦虑。

  • 标签: 人际关系 孤独感 社交回避 交往焦虑
  • 简介:字符结构的复杂程度是确定字符显示最小点阵尺寸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汉字的笔划数斜笔划率与汉字最小显示点阵尺寸的关系。结果表明:(1)笔划数对汉字显示的点阵尺寸的视觉工效有明显的影响,而斜笔划率的效应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笔划数可用作评价汉字字形复杂性的主要指标;(2)汉字显示的最小点阵尺寸随汉字笔划数增多而增大。(3)汉字最佳显示点阵尺寸也随笔数变化而有所不同。

  • 标签: VDT 汉字笔划 最小点阵尺寸
  • 简介:被试为754名中学生。对交往目标问卷的因素分析抽取出帮助与支持、受欢迎性、亲密性、领导地位、回避性和支配性6个维度。仅在男生中发现了同伴接纳水平不同的青少年在交往目标上存在差异,有无互选朋友的青少年在交往目标上也存在着差异。有互选朋友的比没有互选朋友的在受欢迎性、亲密性和回避性三个维度上分数较高。青少年的交往目标还存在年龄与性别差异。交往目标中的积极维度和互选朋友数对友谊质量中的积极维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消极维度则可以预测友谊质量中较多的冲突与背叛。

  • 标签: 青少年 交往目标 同伴关系
  • 简介:职业决策常分三类:理智型、直觉型及依赖型,但直觉型的内容不明。本研究用自编的职业决策问卷(其中直觉型策略细化为三种启发式)对516名近两年做过职业决策者作了调查。结果发现:除理智型策略外,受调查者还较多使用再认、满意化、排除法这三种启发式,较少使用依赖型策略;性别、学历、求职经验不同者使用的策略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理智型策略和满意化对人-职匹配有显著预测作用。这提示应合理认识人们使用的多种策略及其不同作用。

  • 标签: 职业决策策略 快速节俭启发式 人-职匹配
  • 简介:选取3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BIOPAC多导生理记录仪,探讨心算应激对不同人格特质和应对风格的大学生心率(HR)、心率变异性(HRV)及皮肤电反应(GSR)的影响。实验采取2(人格特质:特质焦虑、非特质焦虑)×2(应对风格:注重情绪的应对、注重问题的应对)×3(实验阶段:基线期、任务期、恢复期)的三因素混合设计。要求所有被试经历5分钟的基线期、10分钟的心算任务期和5分钟的恢复期。结果表明:(1)特质焦虑的个体和注重情绪应对的个体在心算应激后的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基线期的生理水平;(2)特质焦虑且注重情绪应对的个体在HR、HF、LF/HF及GSR上表现出明显强的反应性和弱的恢复性;(3)非特质焦虑且注重问题应对的个体在HF和GSR上表现出明显弱的反应性,在LF/HF和GSR上表现出明显强的恢复性。

  • 标签: 应激 特质焦虑 应对风格 心率变异性 皮肤电反应
  • 简介:语言的获得会对空间认知产生深刻的影响。关于语言与空间认知,近些年来,不仅有大量的相关研究发现语言能力跟空间认知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还出现了实验研究,来试图直接揭示语言对空间关系表征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系列涉及不同空间关系的任务中,相较于非语言线索,语言线索提示的效果明显更好。在此基础上,从语言编码的特点和加工过程等方面进一步分析语言的作用机制,发现在空间表征中语言主要起到了选择和整合的作用,语言的作用过程是即时性的。建议未来研究在空间任务和语言表述形式上有更多的变式,从而更全面地来揭示语言的作用。

  • 标签: 空间关系表征 语言编码 选择与整合 语言相对论
  • 简介:与以往主要借助于面对面(F2F)沟通所不同的是,在CMC(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条件下,人们表现高水平的自我揭露,人际互动更为频繁,从而在CMC条件下更容易形成亲密关系(intimacyrelationships)。针对上述不同,研究者提出了社会线索理论,并予以简评。

  • 标签: 网络亲密关系 社会线索理论 社会心理学 表现形式 关系特征 社会地位
  • 简介:近日,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新闻专业学生针对大学生宿舍关系状况,在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12所高校做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仅四成大学生对宿舍关系表示满意,其他选择更多是抱怨。同一个屋檐下的同学,却如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一般隔着一条鸿沟。宿舍关系成为了现在许多大学生最为困扰的问题。

  • 标签: 宿舍人际关系 大学生宿舍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问卷调查
  • 简介:因为受到不良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加之在成长中经历了很多分离事件,导致来访者存在认知偏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因为最近的考试压力加大,来访者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均受挫,故而出现焦虑不安,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出现错觉。根据来访者个性特征和问题的特点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干预。经过干预,改变了来访者不合理观念,情绪好转,睡眠改善,能够与同学正常交往,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 标签: 合理情绪疗法 人际关系 家庭教养方式
  • 简介:本文对一例存在学校同伴关系适应不良的小学六年级女生的咨询案例进行了研究,结合求助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咨询方案和咨询目标,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模仿法”对来访者进行咨询治疗的过程。通过三个阶段的咨询之后,达到了共同商定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并且求助者开始以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 标签: 学校同伴关系适应不良 模仿法 心理咨询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韧性及学校适应的一般状况,探讨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和《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对聊城大学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采用5级评分制,大学生心理韧性总平均分为3.44,学校适应的总平均分为3.36,表明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的总体水平较高。(2)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存在显著正相关(r=0.49,p〈0.01)(3)回归分析表明,心理韧性对学校适应有较好的预测作用(F=41.973,p〈0.001),前者可以解释后者变异量的24.0%。结论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高的人其学校适应状况比较好。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韧性 学校适应 相关性
  • 简介:宽恕是人们面对侵犯者由消极动机向积极动机的转变。惩罚性公正是通过强加的惩罚来实现公正的方法,惩罚性公正修复了有侵犯造成的地位/权力担忧。而恢复性公正强调的是受侵犯影响当事人共同协商决定侵犯的解决方案和怎样实现公正,恢复性公正有效地处理侵犯造成的价值威胁。而产生哪种担忧依赖于受害者感知是否与侵犯者有共享身份。相关研究中指出,宽恕与恢复性公正过程呈正相关。以后的研究中,应注重宽恕与公正过程的内在关系研究,使用更客观的研究方法和测量指标来研究两者的关系

  • 标签: 宽恕 惩罚性公正 恢复性公正 侵犯担忧 共享身份
  • 简介:采用问卷法调查了311名大学生学业拖延与完美主义和自尊的关系,特别考察了自尊在完美主义与学业拖延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学业拖延与消极完美主义显著正相关,与积极完美主义显著负相关,与自尊显著负相关;自尊与消极完美主义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完美主义显著正相关。(2)消极完关主义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拖延,积极完美主义和自尊显著负向预测学业拖延。(3)自尊在积极、消极完美主义与学业拖延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学业拖延 完美主义 自尊 大学生
  • 简介:为了探索父母对子女教养方式的异同、及其与自杀态度之间的关系,以便寻找更加有效地预防大学生自杀的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自杀态度问卷、生命观调查问卷对3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①教养方式对自杀态度有重要的影响,并主要体现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和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两个维度上;②父母在对待子女的教养方式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均倾向对男孩更加严肃严厉,对女孩更加宽松宽容;③在单独考虑教养方式与自杀态度的关系时,父亲与母亲对自杀态度均有显著地影响,但当同时考虑生命观和教养方式对自杀态度的共同作用时,表现出明显的“母亲效应”。

  • 标签: 教养方式 自杀态度 母亲效应 生命观
  • 简介:采用记得/知道范式,以正性、负性和中性图片为实验材料,以32名大学本科生为被试,考察情绪记忆鲜活性和准确性的关系。结果发现,情绪记忆的记得成绩好于中性记忆,说明情绪记忆较中性记忆更具鲜活性;情绪记忆的鲜活性和准确性存在较大的关联,在正性、负性和中性图片上相关都达到了显著,表明情绪记忆的鲜活性与刺激中心细节的恢复相联系。

  • 标签: 情绪记忆 鲜活性 准确性.
  • 简介:为考察人际关系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以机车道德两难困境为材料。采用2(计划路线受害者:亲人、陌生人)×2(非计划路线受害者:亲人、陌生人)×4(年级: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被试间实验设计。结果发现.计划路线受害者和非计划路线受害者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显著.计划路线受害者为陌生人时,被试在非计划路线受害者为亲人时采用规则导向的思维方式,陌生人时则采用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当非计划路线受害者为亲人时.被试在计划路线受害者为亲人时采用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陌生人时采用规则导向的思维方式。年级与计划路线受害者的交互作用显著。研究支持了道德社会关系规则理论.个体的道德思维方式受到道德情境中人际关系的影响。人际关系对青少年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强.转折点在初二与高二之间。

  • 标签: 人际关系 青少年.道德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