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人道主义,是一个十分复杂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以下简称《问题》),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划清了一系列界限,澄清了许多胡涂观念和混乱思想。笔者从中受益不浅。下面谈谈我学习这篇文章的初步体会。

  • 标签: 历史唯物主义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马克思主义 异化 胡乔木 历史观
  • 简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建立是十月革命后苏联社会理论斗争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产物。在建立过程中,米丁和斯大林起了关键的作用。这一体系的基本精神是弘扬科技理性。在今天看来,它的基本思想并来过时,但马克思恩格斯还有许多重要哲学思想没有被包括在内。适应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和整个时代的需要,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当务之急。

  • 标签: 体系 社会主义改造 创新
  • 简介:自主活动是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共产主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批判与建构性范畴。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共产主义人道主义的独特论证思路和方法,把自主活动这一范畴完整地奠基在感性活动即实践之上,熔铸于共产主义现实运动的历史过程之中,使之本质地呈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规范性维度。因此,自主活动原则不仅是检视共产主义现实运动实践本身的尺度,而且也是衡量与物质生产联系中的个人何以表现他的真正的自由的标尺。

  • 标签: 自主活动 历史唯物主义 共产主义 规范性维度
  • 简介: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四个“如何认识”的问题,其中之一是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对这一问题我国理论界、学术界近期进行了比较深入地研究和讨论。现将各种观点综述如下。

  • 标签: 资本主义 思想政治工作 劳动结构 国家权力机构 经济全球化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前提和起点是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是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条件差异的实践切入点。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失败,致使全党转变革命的方式和策略,把改造中国的切入点放在改造农村、组织农民和依靠农民的基础上,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是中国共产党通过改造农民和农村,党取得了走向革命成功的政治基础和军事基础,在理论上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飞跃。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起点 逻辑起点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克服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的弊端并在这些弊端的反面勾画了社会主义的特征;列宁、斯大林,尤其是斯大林依照当时理解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蓝图“按图施工”,斯大林把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社会主义的某些特征当成社会主义本质;毛泽东在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中虽然对“苏联模式”的弊端有所察觉并局部加以革新,但总体上仍然比照“苏联模式”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反思社会主义优越性为什么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原因,认为关键是没有搞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他在新的参照系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新的定位,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 标签: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 参照系 列宁 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
  • 简介:青年卢卡奇早期是从事文学批评理论研究的,应该说是在属于文学艺术内的形而上学之内来思考问题的。青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这部著作中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历史辩证法”。因此,当卢卡奇转向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时候,不能不带有他在早期文学批评理论当中所形成的浪漫主义倾向。卢卡奇的这种浪漫主义倾向却恰好在某种意义上迎合了马克思哲学的本意。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类的自由解放的生存状态,不能没有这种浪漫主义倾向作为最高的“支撑”。可以说,卢卡奇是第一个把浪漫主义因素引入到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之中的。因此,在他早期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解当中,不能忽视这一点。

  • 标签: 卢卡奇 浪漫主义 经济 实践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是一个客观进程,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和发展阶段学说为基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做出的新的科学判断,是对中国国情与时俱进的认识,是对中国最大实际的新的科学把握。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意蕴 社会主义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历史方位 科学判断
  • 简介:我国学术界有些学者,把历史唯物主义区分为"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狭义历史唯物主义"。主要有两种区分方法:一种是把揭示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历史发展理论称为"广义历史唯物主义",把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特殊规律的历史发展理论称为"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另一种是认为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对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阐发是"狭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两种区分方法都是不正确的。任何生产都是生产一般和生产的具体社会形式的统一,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称为"狭义历史唯物主义"背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属性,因而第一种区分方法有不当之处;恩格斯在与马克思合作之前就独立地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一系列基本原理,恩格斯晚年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并进一步独立地提出了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由此说明了第二种区分方法的不当之处。

  • 标签: 广义历史唯物主义 狭义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一般 生产的具体社会形式 劳动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正式诞生。从那时到现在,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20世纪,社会主义已从理想变成现实,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开辟了人类社会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进程。但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世纪,社会主义在取得长足发展和辉煌成就之后,从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了若干国家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演变和倒退。社会主义面临着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现实在人们面前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世界的大潮和趋势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 标签: 社会主义 私有制 科学形态 法西斯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制度
  • 简介:孤立主义思想深深地植根于美国的文化传统,对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孤立主义思想可以说贯穿于美国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自开国以来,美国即奉行以孤立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政策。及至20世纪20、30年代,孤立主义思想在美国再度盛极一时。美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中立法》,力图使美国置身战争之外,结果却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即使在战后,孤立主义的呼声在美国仍不绝于耳。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孤立主义不可能在美国对外政策中居于主导地位。

  • 标签: 孤立主义 美国外交 中立法案
  • 简介:越南将“官僚集中包给制”革新为“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是一个逻辑生成过程。从内外交困的经济社会形势的逻辑基点开始,经过社会主义“生成主义”阐释和资本“祛魅”思想解放的逻辑进程,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理论更新,最后达到“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的逻辑结论。这一逻辑生成过程及其成功实践的有益启示是:社会主义建设并无统一模式,一切必须从本国的“历史环境”出发,独立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 标签: 越南 定向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历史唯物主义
  • 简介:"过客喽——"天黑下来,摆渡佬兴贵喊了最后一声,便收了船回渡口边的屋去。踏进门槛,见儿子青根正垂了脑壳,偎着灶火编竹笼。便不作声,打了热水,将一双赤脚浸入木盆,喉咙里拔出一条嘶啦嘶啦的响。"夜饭做好了,就吃么?"青根过来问,拄条拐。青根二十来岁,颇壮实,却跛了一条腿,行不得船又做不来田里的生活。"就晓得吃。"兴贵哼一句,"村里要造桥了,停了渡你我一道吃西北风去。"青根眼望了墙,淡然地说:"不做也好,行了四十年的船,老早好收篷歇歇了。"兴贵就冒了心火,一脚踢翻木盆:"昏话!不行船你吃啥?造得楼屋来?讨得娘子来?自己脚不争气,讲话倒轻飘飘。"青根憋紫了面皮,墙角里坐下去。

  • 标签: 进门槛 你我 造桥 一瓣 给你 一封信
  • 简介:"叭"的一声枪响。张奶奶猛地从床上坐起来。张奶奶又做梦了。重新掖被躺下,张奶奶再也睡不着了。她又坐起来,拉亮灯,见二丫的手、四丫的脚窜出了被子,五丫的头被被子包了起来。她下了床,俯下身子,把二丫的手、四丫的脚裹进被子,把五丫头上的被子褪至脖颈边。一切进行得轻轻的,生怕惊扰孩子们的甜梦。安顿好,张奶奶坐回床头,背倚床栏,灭了灯,想些事。她先想起了那年在街头遇见的那个道姑,道姑说她抱养一个孩子就能赎回她犯下的罪过,于是她想了大丫,不知大丫在那户人家过得好么,哪天抽得了空真想去瞧瞧,这孩子,蛮乖,跟了她4

  • 标签: 头被 人说 旋进 腰疼 片心 清了
  • 简介:一两杯苦咖啡。一盘开心果。方豫的送行别具一格。而吴清华与方豫的相识也颇有些浪漫色彩。说起来,那还是吴清华参加工作不久发生的一件事。一天,他接到单位要他到南方出差的通知,正驱车前往机场时,被一位姑娘拦住了。姑娘急性阑尾炎发作,需要立刻上医院,吴清华毫不犹豫地送她到了医院,挂号、办理住院手续,看着姑娘被推进

  • 标签: 《天平》 丽英 中国 当代 短篇小说
  • 简介:“反本质主义”既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基本质素,也是中国后现代小说批评话语的根本立场。“反本质主义”批评提出的直接目标在于颠覆现代性的“本质主义”文学观,倡导所谓“反本质主义”的文学写作。依据这一批评观,90年代中国小说被阐释为对没有“本质”的生活现象的直接书写和不顾一切的文本生产。中国90年代后现代小说批评话语的“反本质主义”倾向充分体现在陈晓明所使用的“现在主义写作”、“仿真叙事”和“欲望化叙事”三个术语之中。

  • 标签: 反本质主义 中国当代小说批评 后现代性 陈晓明
  • 简介: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它走向世界文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很快得到中国作家的认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五四”新文学的主流。与此同时,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五四”时期也受到中国新文学的特殊重视,出现了现代主义的第一次浪潮。应该指出的是,在“五四”时期并没有现代主义这一称谓,因为即使在西方,也是在20年代以后才用现代主义一词来指称从19世纪末开始兴起、20世纪走向繁华、并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相抗衡的一种新的文学思潮。当时的中国作家大多采用了从日本文艺理论家那里袭取来的术语,将现代主义称为“新浪漫主义”,它所包括的有象征主义、表

  • 标签: '五四'时期 20年代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现代小说
  • 简介:田心铭撰文指出,胡锦涛提出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历史经验表明,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党的理论和实践中第一个重要的问题。1997年,党的十五大概括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003年,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又概括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观 历史经验 实践 改革 “三个代表” 社会主义
  • 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它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它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重构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改变了国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传统与进程;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方面,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发展,必将对中国和整个世界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形成 世界意义 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