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构自陈量表施过程中受护士的心理反应模型,旨在为护理学研究中自陈量表的编制与施提供指导策略。方法于2020年9—11月,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济南市中心医院的9名受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分析资料析取心理反应主题。结果建构了因应试动机、应试情景、个体意志影响而形成3个心理反应的受护士心理反应模型。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受护士在自陈量表施中的应试动机、应试情景、个体意志和心理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为护理研究中自陈量表的编制与施提供参考线索。

  • 标签: 自陈量表 反应模型 扎根理论
  • 简介:摘要结肠运动障碍性疾病是儿童中一种常见的胃肠动力疾病,主要表现为腹胀和便秘。结肠压可以实时测量结肠腔内压力及结肠肌肉压力波,从而对结肠运动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是目前评估结肠运动最直接的手段。近年来,高分辨率结肠压技术迅速发展,使临床医师能够更好地了解结肠运动障碍患者结肠收缩活动的病理生理机制。现就其技术发展及其在儿童结肠运动障碍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结肠测压 结肠运动障碍 高振幅传播收缩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构自陈量表施过程中受护士的心理反应模型,旨在为护理学研究中自陈量表的编制与施提供指导策略。方法于2020年9—11月,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济南市中心医院的9名受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分析资料析取心理反应主题。结果建构了因应试动机、应试情景、个体意志影响而形成3个心理反应的受护士心理反应模型。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受护士在自陈量表施中的应试动机、应试情景、个体意志和心理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为护理研究中自陈量表的编制与施提供参考线索。

  • 标签: 自陈量表 反应模型 扎根理论
  • 简介:摘要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多数需要生后早期通过手术重建肛管。术后远期并发症主要是排便功能障碍,包括大便失禁、污粪、便秘等,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术者、患儿及家长密切关注的问题。因此,肛门直肠畸形术后肛管功能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其方法和手段有多种,其中肛门直肠压作为一种能够量化评估肛门直肠功能的辅助检查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术后肛管功能的评估中,对预后及再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肛门直肠畸形 先天性巨结肠 肛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侧脑室引流管压进行实时颅内压(ICP)监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行脑室型有创ICP监测传感器置入术的28例患者,同时采用压力传感器连接侧脑室外引流管测量脑脊液传导压力(P1),通过临床监测数据采集软件系统每分钟实时采集P1和同期监测的有创ICP数据,每频段连续采集30 min,分析和对比2组数据的一致性。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特征、颅内感染和浅表手术切口感染、颅内再出血等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共获得87个频段和2610对P1和ICP数值。有创ICP监测的平均值为(14.217±6.729)mmHg(1 mmHg=0.133 kPa),引流管压P1的平均值为(14.263±6.765)mmHg,ICP与P1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77(P<0.001),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组数据Band-Altman散点图显示P1与ICP的差值为(0.046±1.435)mmHg(95%CI:-2.767~2.859)。28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的颅内感染、浅表手术切口感染和愈合不良、颅内再出血等。结论经侧脑室引流管连接压力传感器压与有创ICP传感器监测所得到的ICP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准确性和安全性较高,可作为持续监测ICP的有效技术。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脑室外引流 压力传感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评价三维标系统指导希氏束起搏植入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入选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华中阜外医院拟在三维标系统下行永久希氏束起搏的患者30例,平均年龄59.2岁,其中男性17例。对希氏束起搏手术相关研究指标进行分析,包括希氏束起搏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时间,导线参数,术前、术后QRS波宽度等。结果根据希氏束导线的植入部位,将患者分为选择性希氏束起搏组20例(仅夺获希氏束)和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组10例(夺获希氏束和希氏旁心室组织)。采用三维标系统指导下的希氏束起搏手术时间平均为113 min。术中X线曝光时间:选择性希氏束起搏组为(6.20±4.02) min,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组为(5.30±4.59) min,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其中有4例患者为完全零射线手术。术中测试参数:选择性希氏束起搏组阻抗平均为(666.50±81.00) Ω,感知平均为(3.30±0.63) mV,阈值平均为(1.80±0.50) V;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组阻抗平均为(598.00±112.33) Ω,感知平均为(7.40±0.99) mV,阈值平均(1.21±0.41) V,两组在阻抗、感知、阈值方面比较P值分别为0.065、<0.050、0.003,提示选择性希氏束起搏组和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组在感知、阈值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择性希氏束起搏组具有更低的感知以及更高的阈值。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希氏束导线的参数相对稳定。结论三维标系统指导希氏束起搏植入可实现几乎"零X线曝光量",植入参数理想,效果稳定,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心动过缓 希氏束起搏 三维 标测 起搏器
  • 简介:摘要目前,围绕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早期手术还是后期手术、微创干预还是开放手术等问题,仍在探索中不断取得进步并逐步形成共识。进一步探索清除胰腺坏死组织最佳手术时机及手术技术、实施微创与开放相结合的外科干预策略、提高针对胰腺坏死组织延期一次性手术清除的成功率,是降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后期病死率的关键。近20年来,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病理转归多样性认识的深化,划时代改变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后期的治疗模式。从20世纪末的早期开腹手术引流减压到计划性多次手术清创,再到延期一次性手术,以及近年来探索实施的创伤递进式手术策略,随着治疗理念的变革,逐步实现了疗效的突破。相较于坏死组织的清除技术,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治疗成功更具重要意义。根据现有针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循证医学研究结果,鉴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情的复杂性、个体间的差异性、以及有限的多中心研究结果,目前尚不能确定外科技术对改善预后的优势;而手术时机的正确把握,对提高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效果的地位不容置疑。笔者回顾性分析其团队收治的1 000余例外科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针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后期局部并发症外科干预时机及技术对改善预后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外科 手术时机 手术技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吡柔星(THP)与卡介苗(BCG)两种药物膀胱灌注预防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复发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本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并且经术后病检确诊的高危NMIBC患者103例,随机分为BCG组(55例)和THP组(48例),行膀胱灌注治疗,随访2年。比较两组术后的肿瘤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1年BCG组及THP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5.45%(3/55)和14.58%(7/48),术后2年两组患者总复发率分别为14.55%(8/55)和35.42%(17/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HP组发生血尿、膀胱刺激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3%(10/48),显著低于BCG组的69.09%(38/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G在膀胱灌注预防高危NMIBC术后复发方面THP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但BCG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应重视并妥善处理。

  • 标签: 膀胱肿瘤 卡介苗 吡柔比星 化学疗法,癌,局部灌注
  • 简介:摘要主动脉左、右冠状动脉窦之间起源的室性早搏(室早)临床较为少见,本研究11例起源于该部位室早患者,由于心电图特异性不强,其心内激动标才是确定室早位置的关键。结合该部位解剖特点,室性早搏需行主动脉右窦、左窦、主动脉窦瓣下多部位序贯标,于标最早领先激动点消融。依据最早激动点局部电位及消融疗效,联合对应解剖进行补充消融,能进一步提高成功率。

  • 标签: 室性早搏复合征 主动脉窦 导管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多评法测定桑菊感冒颗粒中5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绿原酸、芦丁检测波长为340 nm,连翘苷检测波长205 nm,槲皮素、甘草酸铵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以绿原酸为内参物,建立一多评法同时测定芦丁、连翘苷、槲皮素和甘草酸铵4种成分的相对较正因子并计算其含量,并与外标法分析比较以上5种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一多评法测得桑菊感冒颗粒中绿原酸、芦丁、连翘苷、槲皮素和甘草酸铵5种成分含量与外标法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多评法可用于桑菊感冒颗粒中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且方法简单、有效、结果准确。

  • 标签: 绿原酸 芦丁 连翘苷 槲皮素 甘草酸铵 桑菊感冒颗粒 一测多评法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起源于左侧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的室性早搏(室早)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连续入选的648例特发性室早患者,其中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42.6±7.4)岁,年龄范围21~58岁]起源于左侧希浦系统。分析所有27例患者室早形态,发现其QRS波均较窄,并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形态。所有患者均于标测到最早的束支电位处进行放电消融。结果27例病例中,室早时平均QRS时限为(117.4±8.6) ms。标消融证实15例起源于左前分支,7例起源于左后分支,2例起源于左中间隔支,3例起源于左束支。标测到最早的束支电位提前体表QRS波(32.7±6.4) ms。术中即刻成功率为100%。随访过程中有3例复发。本单中心研究经验成功率为88.9%。结论对于起源于左侧希浦系统的室早,导管消融时以标测到最早的收缩前期束支电位行射频消融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导管消融术 室性早搏 左侧希氏-浦肯野系统
  • 简介:摘要1例58岁女性乳腺癌患者行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术后给予环磷酰胺+盐酸多柔星脂质体注射液方案化疗2次,化疗前均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预处理,每次化疗后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黏膜溃疡,双手、双足红肿,症状呈加重趋势,但几天后均自行好转。第3次化疗后患者双手、双足红肿伴水疱渗液,体温升高,最高达40.0 ℃,背部出现大片红斑,腋下红斑伴糜烂渗出,口腔黏膜溃疡。考虑患者手足综合征的可能性大,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头孢西丁钠、奥美拉唑等药物治疗,呋喃西林溶液湿敷患处及保持皮肤湿润等外部皮肤护理措施。治疗15 d后患者手足症状好转。后期停用盐酸多柔星脂质体注射液,改用多西他赛治疗,手足症状未再出现。

  • 标签: 手足综合征 多柔比星 脂质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具有微创、高效等特点的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已经成为了泌尿外科的宠儿,被广泛应用于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但是碎石术中不恰当的镜鞘搭配会导致肾盂内压力升高,进而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使得微创变成了重创。本文就输尿管软镜与输尿管导引鞘的适配(简称"镜鞘")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尿路结石 输尿管镜检查 肾盂内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洛芬酯缓解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行HSG的女性患者200例,按年龄层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21~30岁各30例,31~40岁各50例,41~45岁各20例,观察组中位年龄29岁,对照组中位年龄31岁。对照组常规行HSG检查,观察组于检查前20 min静脉注射氟洛芬酯5 ml。观察两组患者造影检查过程的镇痛效果及诊断结果,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4个节点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输卵管通畅126条(63.0%)、不完全阻塞50条(25.0%)、完全阻塞24条(12.0%),对照组输卵管通畅108条(54.0%)、不完全阻塞56条(28.0%)、完全阻塞36条(18.0%),两组造影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2,P<0.01)。结论氟洛芬酯对缓解HSG疼痛具有明显作用,并能降低假阳性率。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子宫输卵管造影 疼痛
  • 简介:目的了解HPLC法测定健脑合剂中氨基林和咖啡因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选用色谱法进行成分测定,进行线性关系分析,确定成分含量,再通过空白实验和重复试验进行理论证明,最后按测定的方法进行回收率试验,了解方法的可行性。结果应用HPLC法测定健脑合剂中氨基林和咖啡因的含量,当二者含量分别处于90-210μg·ml-1和18μg·ml-1范围内时,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则可以达到99.8%(RSD=0.8%)和99.7%(RSD=0.9%)。结论应用HPLC法测定健脑合剂中氨基林和咖啡因的含量,数据准确,反应灵敏快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标签: 高压液相色谱法 健脑合剂 氨基比林 咖啡因
  • 简介:摘要1例62岁女性膀胱癌患者术后接受注射用盐酸吡柔星(吡柔星)膀胱灌注治疗(吡柔星30 mg入5%葡萄糖注射液30 ml经导尿管注入膀胱,灌注液保留40 min)。前12次治疗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术后7个月进行第13次膀胱灌注约30 min时,患者出现口唇、手脚麻木,大汗淋漓,全身潮红,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血压不到,心率110次/min,考虑为吡柔星所致过敏性休克。立即排空膀胱灌注液,予吸氧、抗过敏、强心、升血压治疗1 h后,患者血压恢复至70/50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恢复;2.5 h后患者出现全身水肿伴皮疹,再次给与抗过敏治疗。3 d后皮疹消失,11 d后水肿消退。

  • 标签: 蒽环类 投药,膀胱内 过敏反应 休克 吡柔比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直肠腺癌中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TIICs)的相对占,探讨TIICs与结直肠腺癌的预后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获取结直肠腺癌基因转录表达数据及样本对应的临床信息。通过CIBERSORT软件计算每个样本中22种TIICs的相对占。利用R软件分析结直肠腺癌和正常结肠组织之间TIICs的占差异;分别对每种TIICs做单因素生存分析,并分析每种TIICs与结直肠腺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从TCGA数据库中一共得到514例样本的基因转录表达数据和临床信息,其中结直肠腺癌473例,正常癌旁组织41例。发现幼稚B细胞等12种TIICs在结直肠腺癌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样本临床信息的对应配对后,纳入到生存分析共222例。对每种TIICs相对比例值降序排列,按中位值将所有样本分为高、低浸润组,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发现,记忆B细胞对结直肠腺癌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化CD4记忆T细胞等4种TIICs在结直肠腺癌的不同临床分期中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IICs与结直肠腺癌的预后及临床分期有关。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免疫,细胞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通管锁定压表改进气囊内测压法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82例ICU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气囊内测压方式分为传统压组(34例)与改进压组(48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ICU住院时间、VAP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气囊内压维持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气管插管方式、ICU住院病因以及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进压组患者的气囊充气4 h、气囊充气8 h的气囊内压力值均明显高于传统压组(均P<0.05),而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VAP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压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误吸、支气管黏膜损伤、气囊破裂、食管气管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通管锁定压表改进气囊内测压法可以降低VAP发生率,缩短ICU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三通管锁定测压表 气囊内测压法 ICU气管插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多参数MRI建立直肠癌术前肿瘤间质(TSR)评估模型并验证其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49例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以4∶1的比例将患者分配至训练集及验证集,分别为119、30例。根据病理切片中肿瘤间质含量,分为高间质组(TSR>50%)和低间质组(TSR≤50%)。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MRI,包括T2WI、对比增强T1WI及DWI。在训练集中,于T2WI、对比增强T1WI、DWI及ADC图像上对病灶进行勾画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LASSO)回归模型进行特征筛选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获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组学评分与TSR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获得组学评分评估TSR界值,并计算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由LASSO回归筛选出13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模型,并计算出组学评分。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模型的组学评分与TSR均呈正相关(训练集:r=0.72,P<0.001;验证集:r=0.46,P=0.011),该模型在训练集中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40、100%、87.3%、92.4%,在验证集中分别为0.796、83.3%、67.7%、73.3%。结论基于多参数MRI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评估直肠癌TSR具有潜在价值。

  • 标签: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肿瘤间质比 影像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