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针对农业面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优质中高端农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慈溪市通过实施农业'三换'工程、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强化改革服务保障等措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2016年,慈溪市实现农业总产值78.64亿元,农产品加工值55.4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547元,同比增长8.2%。实施农业'三换'工程促进农业生产'增产''增效'

  • 标签: 供给侧 侧改革 农业供给
  • 简介: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转轨期出现的大量弱势群体的界定,并以罗尔斯的社会福利函数为依据,认为当前要实现社会公平必须要注重对社会中弱势群体进行福利改善,而为其提供公共品是其改善其福利的最重要的手段。作者认为虽然政府在提供公共品的效率方面也存在失灵,但是从公平的角度出发,政府必须是弱势群体公共品的主要供给主体。

  • 标签: 公共品 政府失灵 弱势群体 罗尔斯福利函数
  • 简介: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出现了很多新情况,需要我们有新认识。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等新思路和新战略。从经济新常态到供给侧改革,反映了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两个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供给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由之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方面,表现为经济无论是需求侧还是供给侧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需求侧来看,出口因2008年爆发的国际经济危机持续影

  • 标签: 国际经济危机 增长状态 回旋空间 持续增长 供给管理 再平衡
  • 简介: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眼破解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突出问题,适应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要求,加快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坚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手发力,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手段。推进转方式调结构。

  • 标签: 结构性改革 供给质量 农业 消费结构 生产关系 生产力
  • 简介:2011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8.42万亩,总产量8.36万吨,总产值10600万元。露地蔬菜种植面积7.62万亩,产量7.1万吨,产值9400万元,占蔬菜总产值的88.68%。设施蔬菜种植面积6000亩。产量1.26万吨,产值1200万元,占蔬菜总产值的11.32%。其中,日光温室蔬菜面积460亩,产量0.57万吨,产值660万元,占蔬菜总产值的6.23%。

  • 标签: 设施蔬菜 能力建设 生产供给 静宁县 种植面积 保障
  • 简介:本报告分析了我国的科技供给能力、科技供需的缺口,对科技供给与需求状况做出基本判断: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科技供给不能满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未来我国科技发展要把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技术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组织重大技术装备的科研攻关,同时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靠市场的需求带动研究开发,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 标签: 技术创新 中国 科学技术 供给 需求 市场
  • 简介: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中,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弱化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中国的“三农”资金需求依然无法得到满足,农村金融供给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在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中更多地表现为供给主体变异、环境的非生态性等方面。而要提高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就必须对当前的制度进行重新厘定。建立起协调机制、保障机制以及驱动机制,从而实现和谐供给

  • 标签: 农村金融供给 主体变异 非生态性 生态成本 和谐供给
  • 简介: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公共物品的供给是政府通过财政收入进行的。而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府一直处于财政缺位状态。在制度内财政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农村政府不得不寻求其他方式提供公共物品,即公共物品的制度外供给

  • 标签: 公共财政 农村公共物品 制度外供给
  • 简介:当前正规金融体系在三农领域的资金供给程度相当有限,大量缺口是由非正规金融体系提供的。农信社是正规金融体系的主体,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据垄断地位。不论是正规金融,还是非正规金融,均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为农村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普遍质量较差,历史包袱较重。农村金融供给存在功能缺失、服务不足、供需错位的缺点,且从农村大量转移资金。

  • 标签: 农村金融供给 资金外流
  • 简介:公共产品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声品的供给中存在着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及地区供给不平衡等问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产生了城市偏好的价值取向;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使得农民很少有机会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部分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错位、缺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单一,缺乏政府以外的其它主体是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主体 现状 原因
  • 简介:去年以来,按照中省统一部署,渭南市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建立了以市发改委总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确保了'三去一降一补'及新动能培育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去产能超额完成。全市累计关闭煤矿18处,退出产能1132万吨,超额完成中省下达任务,争取中央奖补资金1.08亿元。16户去产能企业分流安置职工16100余人。去库存达到预期。全面落实棚改货币化安置、农民进城购房、信贷支持等政策措施,

  • 标签: 中扮演 供给侧 侧结构性
  • 简介:本文从江苏实际出发,从江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改革重点和对策思路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当前面临的挑战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国际国内粮价严重倒挂导致的一系列难题、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和农产品市场波动显著加剧。江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于提升农业生产的计划性和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升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和提升农产品安全优质保障体系建设。针对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改革重点,笔者提出从深化农村改革、加大绿箱补贴和加快三产融合三个方面综合施策。

  • 标签: 江苏农业 供给侧改革 对策
  • 简介:农民工流动引发当前流动人口条件下的农村教育供给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的免费提供,不能解决农村中择校问题,以及农村教育承担比城市教育高的机会成本与高风险问题。本文认为教育供给的形式应该是流动性好的货币近似物,即教育供给以教育券的形式发放给学生,这能使教育资源产权得到充分鉴定。教育券的终身制与实名制设计保障学生自主选择学校与接受教育时间,使教育资源通过竞争得到优化配置。

  • 标签: 农村人口流动 教育供给 博弈
  • 简介:加强供给侧改革是确保我省"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必须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对此,我们应进一步深化认识、深入研究,从而为"十三五"发展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

  • 标签: 供给体系 结构性改革 中央财经 投资效果系数 领导小组 农村基础设施
  • 简介: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深化改革和创新引领二者双轮驱动的思想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不合理,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时效性、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对于宏

  • 标签: 要素配置 双轮驱动 供给结构 生产效率 供应链 社会物流总费用
  • 简介:“十三五”期间,我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来说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需要我们创新思路、前瞻谋划、准确把握、积极应对。牢牢聚焦四大短板在现代农业方面,一是融合发展水平不够高。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率虽然已经达到65%,但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80%以上相比还有很大距离。经营主体带动力不强,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近300家,但近90%从事初加工。

  • 标签: 结构性改革 土地流转 主体带 发展水平 农产品销售 基层农技推广
  • 简介: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供给侧改革取代传统发展模式下对量和速度的追求成为贯穿国民经济各领域的主线。天津市农业生产具有典型的都市型农业特征,在经济总量中占比仅1%左右的农业要发挥经济发展稳定器的作用,更迫切需要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路径。尽管近年来天津市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农业产值、农业组织、农民收入等方面都不断取得新成就,但仍然存在农业总量增长与速度下降并存、农产品数量与结构矛盾突出、三次产业融合不够、农业经营主体创新不足等结构性问题。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探索三次产业融合新路径,增强农业主体自我发展能力并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领域改革,是提高天津市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天津 农业结构性矛盾 供给侧改革
  • 简介: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作为强势崛起的区域新增长极,新一线城市需直面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具有阶段性发展特色的共性问题为突破口,以当前核心优势为抓手,强化创新主体作用,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深化供给体制改革,着力解决要素供需矛盾,实现高质量发展。

  • 标签: 新经济时代 新一线城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简介:在当前我国"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下,中央决心推动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措施的"供给侧改革"。在这场改革中,国有企业既是经历者,更必须是推动者和引领者。国有企业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步伐,才能为我国供给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基础,才能成为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推动供给侧改革,国有企业在改革和结构调整中要处理好七大关系:

  • 标签: 集中度 国民经济命脉 产业转型升级 跨越式发展 国有经济布局 规模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