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五四文学的使命和贵颂的杂文立场文学的终极意义和价值,在于完成对人类生存苦难的深切关怀以及超越苦难的精神承担。"五四"新文学的使命就是"表现个人对于环境的情绪感觉","扩大或深邃人们的同情与慰藉,并提高人们的精神"(郑振铎)。

  • 标签: 文论 五四文学 人类生存 情绪感觉 新文学 郑振铎
  • 简介:伏园对历史剧《屈原》的刊发,作为其报人生涯中发出的"第三炮"被传为文坛佳话。重返历史现场,《屈原》的发表应是伏园与郭沫若二人双向选择的结果。伏园之于《屈原》的意义不仅在于积极拉稿、发稿,更表现在对《屈原》的持续关注与积极推介上。伏园既是解读《屈原》之"第一人",又积极编发《屈原》的相关评论文章,《屈原》的传播推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孙伏园 《屈原》 《中央日报》 编辑
  • 简介:犁是我崇敬的作家,多年来,他的著作常伴我左右。西哲云:阅读一本有价值的书,就如同与智者当面交谈。是这样。无论何时何地,每当我翻阅犁的一页页文字,都仿佛看到他平和、清癯的面影,听到他用低沉而有力的话语,叙述穿过岁月沧桑的阕阕心曲。和诸多热爱孙犁的读者一样,最早接触的他的作品,是中学课本收录的那篇《荷花淀》。那时年纪幼小,抗日战争脑海中的概念,往往是《地雷战》、《地道战》中的烽火硝烟、冲锋号角,或者是《小兵张嘎》中颇有戏剧色彩的战斗故事。读了《荷花淀》,第一感觉是平平淡淡,加之家乡生活与作品描述环境差异较大,因而,

  • 标签: 孙犁 作品 荷花淀 抗日战争 环境差异 早接触
  • 简介: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是一位热爱探险的人,那么在这个地球上有个地方你一定要去。那里有奔流不息的巨河,那里有植被茂密的雨林,那里充满了神秘的魅影。那个地方就是大名鼎鼎的亚马流域。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这世界竟是可预见的这世界竟是可预见的基于某些粗糙的理解与热情直走下去微微抵住了未来的敏感带那些你所厌恶而难堪的燥热像唇边疱疹被鸽子的白喙挑开

  • 标签: 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孙梓评的诗》
  • 简介:河北省安平县为千年古县,自汉高祖时置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安平县更是革命老区,诞生于1923年的中共台城特别支部是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建立于1924年的中共安平县委是河北省第一个县委;1938年.冀中区党委、

  • 标签: 启事 散文 孙犁 农村党支部 革命老区 安平县
  • 简介:一普天下的乞丐都以背井离乡来掩盖自己的籍贯,从卑微的姿态上施舍者无法进入乞丐饥寒贫穷背后的真实。然而也有例外,有一个风烛残年的鳏独老人,就在自己的家门口沿街乞讨,贫病和痛苦让所有认识他的人心酸落泪。这是1970年1月的北京,太阳的微弱温暖将这个瑟瑟发抖的老人一步一步引诱到了街头,他浑浊的目光只有触及到被人遗弃的腐烂苹果时才会产生一丝亮光,他蹒跚的行走中啃着烂苹果。

  • 标签: 叶企孙 咒语 地雷 乞丐 老人 苹果
  • 简介:上个世纪70年代末及80年代,正值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迎来了一个文学新时期,已过古稀的巴金和年逾花甲的犁也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高潮期。巴金先后出版了《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犁则有《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等面世。瞒和骗多年充斥中国文坛之后,巴金提倡“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春蚕》);犁反对“诳言”,主张文学要“真诚”(《奋勇地前进,战斗》)。他们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成为当时文坛上引人瞩目的两道风景线,故有“南巴北”之论。

  • 标签: 巴金 孙犁 晚年心态 中国文坛 “四人帮” 《随想录》
  • 简介:用辞世后,我还总在思念他,时不时地向年轻的同事们提及他。有的新同事不怎么愿意听,认为我成了祥林嫂了。我自己也感到奇怪。关于他,我只为他写过一篇小文章,一则悼词(与朱正合作),还有《中国出版名人录》中一条有关他的辞条,没有写过纪念文章,总感到对他是一种亏欠。他辞世后,我又动员其家属将他所有的藏书捐给了出版社。而这批藏书,由于资料室太逼仄,至今尚未打开,

  • 标签: 晚年 纪念文章 出版社 祥林嫂 名人录 资料室
  • 简介:<正>关系我们兄妹七人,方友是老大,我是老三。当年父亲劳改农场里服刑的时候,家里除了母亲,扛将的就是大哥了。大哥说,老三,你小的时候吃得肥胖,都是我看护你,我背着你到镇子里的面

  • 标签: 孙方友 中篇小说 母亲 陀思妥耶夫斯基 小说创作 父亲
  • 简介:  北大中文系陈贻焮先生腹中曾有不少老北大的掌故.陈先生去世后,弟子葛晓音等曾编《陈贻焮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以志纪念,该书第34页对陈贻焮先生爱讲故事有这样一段描述:……

  • 标签: 吝惜资料 孙揩 资料孙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作家和国统区的作家,最大的区别在于作品的真实性不同,我所说的真实性,当然并不是历史真实,而是说解放区的作家无论写散文或者小说及其他体裁,大多有历史的事件来源作依据,

  • 标签: 故事来源 作品 孙犁 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区
  • 简介:楼子船当楼子船进入三百里峡谷滩的第三天,四个"和尚"就宣告了"革命"。那时节,大概是民国几年间的一个初夏。那一年,草兰刚满19岁。19岁的草兰并没有预测到那天夜里要发生什么事情,因而她睡得极香甜。后来和尚2和尚3把她从睡梦中绑架出楼舱的时刻,她还显得懵懵懂懂。那时候她的父亲和哥哥已被绑在粗大的桅杆上,他们的头顶处是叠摞在一起的帆。帆的上面盖着瓦席。瓦席是用竹子编织的,

  • 标签: 和尚 子船 老板 地望 双目 桅杆
  • 简介:今夏气温偏高,进入伏天以后更是燠热蒸人,每日伏案审读,腋窝和膝弯便被汗液浸出湿虽无大碍,但时常痒得心烦。八天,同学聚会,偏又喝了几口,夜里躺在床上,更觉奇痒难实在无法入睡,便爬起来上网,无意中看到了方友老师逝消息,一时间竟忘了酷热和不升腾起一种难以释怀的悲凉和来。方友是《章回小说》的功勋之一。从1999年开始,几乎每

  • 标签: 孙方 同学聚会 爬起来 笔记体小说 野莽 浸出
  • 简介:轶青,1922年3月14日出生。山东省乐陵市人。肄业于山东惠民中学。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和革命战争。曾任中共沧县、东光县委书记兼游击队政委、地委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团中央常委,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青年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北京日报》党委书记兼总编辑,《人民日报》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总编辑,国家文物局局长,一、二、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直分会顾问。全国政协委员、副秘书长、提案委员会副主任。

  • 标签: 孙轶青 生平 会长 《北京日报》 《人民日报》 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