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一中国传统戏剧(戏曲)的艺术风格、艺术特征何在?元代夏庭芝《青楼集》、明代潘之恒《鸾啸小品》、清代李渔《闲情偶寄》等论著均未见片言只字论及,这并不是他们的水平问题,也不是不够重视,正如古诗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在耳濡目染传统戏剧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对于西方世界的戏剧,至多只有十分朦胧的若有若无的概念,从末具体接触,当然更谈不上观照或比较,因此,他们不可能思考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风格、艺术特征问题。

  • 标签: 戏剧观 百年华诞 黄佐临 中国 传统戏剧 历史文化
  • 简介:在我国现当代戏剧史上,佐临无疑是一位很有贡献、很有特色的戏剧家。今天来纪念佐临一百年,我们要很好地继承他留给我们的丰富的遗产。他是一个很权威的戏剧家,在创作实践方面很有贡献。他的戏剧修养很全面:既擅长创作,又擅长理论;在创作实践方面,能编、能导,早年还能演;在对戏剧历史和理论的理解、把握方面,他颇能贯通中西,又能融会各种流派。

  • 标签: 喜剧精神 黄佐临 遗产 精华 情结 简论
  • 简介:我感谢佐临老师和陈顒同志,允许我观看他俩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联合导演《伽利略传》的排练工作,使我获得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我惋惜没有能够和他们一起进行排练前的准备工作。虽然佐临老师及时供给我阅读资料、座谈会记录等等,弥补了我一些空白。但是,我未能向他们学习到排练这出不寻常剧目的全过程,总是感到有些遗憾。

  • 标签: 《伽利略传》 排练工作 学习机会 导演工作 黄佐临 老师
  • 简介:梅派传人中,我们看到既有梅葆玖的掌门与守护,纯正与悠远,桃李满天下,使梅派艺术代代相传;又有杜近芳的奋发与腾挪,曼妙与多姿,终以大量独创新戏而成就了梅派艺术的别样梅香;更有张君秋在继承梅的同时,学程、学尚、学荀,融会贯通,艺兼多门,终创出划时代、集大成,不同于梅、尚、程、苟而别具风神的张派艺术。

  • 标签: 艺术家 黄孝慈 梅派艺术 融会贯通 张派艺术 梅葆玖
  • 简介:大凡看过晓萍演出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即她的表演,尤其是唱腔,充溢着一种质朴、深挚的感人力量。她在三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无论传统戏、新编古代戏还是现代戏,曾塑造了不下数十个颇具光采的人物形象,其中更以擅演悲剧人物为著。以她所饰演的悲剧人物来说,其中有代表性的如秦香莲、孙尚香、张翠鸾以及现代戏《琵琶泪》中的赵玉华等,虽然思想性格各异,却都具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她演《秦香莲》每至《闯宫》一折,总要惹下不少观众的同情之泪。在沈阳的一次演出后,一位老

  • 标签: 舞台生涯 黄晓萍 赵玉华 孙尚香 悲剧人物 琵琶泪
  • 简介:在2015年的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湖谣》是唯一一部表现抗战题材的戏。当外界纪念的热潮一浪高似一浪,天安门前的大阅兵鼓起人们空前的爱国热情,各个电视台抗战剧连篇累牍的时候,这台戏的上演恰逢其时。

  • 标签: 民族精神 感受 抗战题材 爱国热情 艺术节 黄梅戏
  • 简介:我很幸运,1946年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表演系读书,戏剧大师佐临就是我的表演课老师。那时他才40岁,但头发已谢到头顶,老成持重,不苟言笑,惜字如金,不怒而威。大家都知道他来往上海、南京两地奔跑,在上海创办苦干剧团,排了很多好戏,在文华电影公司导了很多好影片,在我们心中已是了不起的大专家,“老”教授,非常敬畏他。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教我们怎样说好台词,尽管他说话少,

  • 标签: 黄佐临 改革创新 专科学校 电影公司 表演课
  • 简介:美国华裔剧作家哲伦在他的“美华三部曲”中展现了不同类型的东方形象。他笔下的东方形象有着各不相同的自我认知和生活状态。作为在美国的东方人,剧中人物身上展现了东西方对彼此的误读(文化冲突或文化摩擦)。哲伦在揭示其背后支配这种认知的权力架构的同时,也通过剧作中人物命运的设置表明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态度。

  • 标签: 黄哲伦 东方和西方 美国亚裔戏剧 西方主流戏剧 后殖民主义
  • 简介:在中国杂技这方田地间,国庆算不上是个安分的劳作者。他思维诡谲、天马行空、不唯传统、不落窠臼,探索的目光在无限时空中游走,纷繁的思绪在远古和未来间穿行。因此,他的作品总难免有些怪异,有些朦胧,有点"不合群"。如《行为艺术-度》,其

  • 标签: 作品品评 全国杂技 奖获得者
  • 简介:创建话剧演剧的“中国学派”,是中国话剧历史发展中重要的规律性和方向性的问题。不少有志于此的话剧先驱者都曾为此进行过探索并做出过贡献。如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余上沅等“国剧运动”派,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话剧的理论思考;三十年代左翼戏剧家跨越话剧和戏曲的“戏剧大众化”讨论和熊佛西等戏剧家汲取民间戏剧的“农民话剧”实验;四十年代话剧继承戏曲创建“民族形式”的论争与创造;

  • 标签: 中国话剧 中国学派 演剧 戏剧观 黄佐临 焦菊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