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一、看朝衣泪点风前落抵多少肠断东风为玉箫《南柯记》2016年2月29日,上海。中国人的传统佳节元宵节才过去一周,上海昆剧团的演员已经投入工作好几天了。这个周一他们并不清闲,团长谷好好穿着对襟盘扣的中式服装,粉红袖口衬着黑底格外精神,头上还是那顶五颜六色的花帽子,在庄重中透着俏皮,鼻子上顶着黑框眼镜——这眼镜几乎成了她的标志。

  • 标签: 上海昆剧团临川 世界巡演 临川梦
  • 简介:2017年5月27日下午,由上影集团出品、讲述吴孟超崇高医德和敬业精神的传记影片《我是医生》在上海电影广场举行研讨会,会议由上影集团副总裁徐春萍主持。95岁高龄的吴孟超院士出席会议,讲述跟上影从50年前就开始并延续至今的合作渊源,笑谈当年拍纪录片他本人出境,每天现场有表演老师做形体指导,一招一式很不容易,今天这部影片不用他本人上镜,偷了一个懒,感觉非常好。吴老的现场发言也非常朴实真诚:"上影集团拍这部片子很用心,

  • 标签: 吴孟超院士 传记影片 副总裁 类型片 文艺评论家 艺术影片
  • 简介: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东北部的浦兴社区是一个成立仅10几年的新兴社区。为了丰富浦兴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2008年.浦兴路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对浦兴社区文化中心投资进行更新、改造,完善文化设施.建立“三部一馆一室”,增设新的文化活动项目.满足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方位的文化需求.并于2010年初增设了数字电影放映项目。

  • 标签: 上海浦东新区 社区居民 电影放映 数字电影 大爱精神 上海市
  • 简介:《代价》导演:克斯罗·马素米国别:伊朗最佳影片奖评委评语:“用最朴素最单纯的电影语言表达了最深刻的人生。”影片以伊朗的—个小镇为背景,述了—个令人心酸的故事。平心而论,《代价》完全有资格捧起今年的“金爵”奖。这部片子的“心地”很好,既有多数伊朗片子一以贯之的伊朗学派风格,又有很大的不同,它否定了伊朗电影就意味着朴素到很原始很租糙《代价》在艺术手法上很考究,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影片声音的设计非常好,光影也很见功力。所以,它成为本届上海电影节的“黑马”,在几乎每个奖项上都有提名,并因整体水平高人一筹而最终捧得“金爵”奖,这也是伊朗电影首次获此殊荣。

  • 标签: 上海国际电影节 评委 影片声音 导演 伊朗电影 茉莉花
  • 简介:日前,从上海联和院线传来好消息,截止到8月下旬为止,该院线的票房已突破亿元大关,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 标签: 票房 上海联和院线 突破 保持
  • 简介:根据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的消息,今年上海从6月20号进入梅雨季,比往年晚了两天。可实际上从18号开始,细碎缠绵的黄梅雨就一直弥漫在申城的每个角落。上海电影节就在这样迷离空濛的氛围中,迎来了第17个年头。

  • 标签: 上海电影节 英雄 放映 观众 气象台 申城
  • 简介:大“风”者,《风声》也。以明星阵容强大、惊险悬疑并举、宣传排山倒海。气势非凡的大手笔入市的影片《风声》,立即呈现“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风声’镇四方”的奇观。

  • 标签: “风” 市场反馈 上海 《风声》
  • 简介:1945—1949年上海电影市场上好莱坞电影的放映情况在众多论文、专著甚至《上海电影志》中都有数据记录和陈述。但一如战后的上海多种势力的盘根错节一样,电影市场也不像影史书写的数据显示的那样是静态、固定的量化性所在:战后的上海电影既是“一城电影”又是“多城故事”(重庆、美国、孤岛上海、香港、战后上海)。若在开放、动态的视阈中呈现战后上海国片公司的崛起,则更能显影战后上海电影业的细节。

  • 标签: 数据逻辑 动态电影史 多城故事
  • 简介: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著名导演李安来到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与同学们座谈,并回答了同学们的相关提问,现整理如下:

  • 标签: 电影 视觉艺术 李安 导演 复旦大学 台湾
  • 简介:当今世界电视史的发展规律是,新闻文化性节目为电视奠基、起步,结果却是具有新闻文化双重品格的纪录片在电视商业化的浪潮中逐渐萎缩,以至在一些台完全绝迹。当影视明星、影视经纪人为受惠于电视大发展而踌躇满志的时候,纪录片艺术家(包括卓有成就的国际名家)聚首的话题,却是哀叹如何惨淡经营和安贫乐道。可喜的是,在受到多年冷遇之后,一股不大不小的国际性纪录片热正在回归屏幕。美国的纪录片有线专门频道“发现”(“DISCOVERY”)的国际传播,中国纪录片热的再度兴起都是这种回归的标志。上海纪录片在一片赞扬声中,频频荣获国际国内艺术奖的同时,一批作品销售海外,从而收到艺术和经济双重效益。如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从1993年2月挂牌开播已经三个年头,播出150期节目,其收视率久久领先,并一度跃居各类节(栏)目榜首。这在电视迅猛发展,

  • 标签: 中国纪录片 文献特性 电视纪录片 上海 作品 大发展
  • 简介: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拍摄完成后,在社会各方面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人们已经给予这部军事题材的影片以很高的评价。然而,当代大学生对这部影片的反映又如何呢?十月二十日下午,《电影新作》编辑部邀请了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师大、上海大学文学院等四所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二十余人进行了座谈。他们都是大学生影视爱好者协会的成员。座谈会上思想活跃,发言热烈,一致认为,这是近年来我国影坛上出现的又一部

  • 标签: 高山下的花环 上海大学文学院 靳开来 电影新作 赵蒙生 学生座谈
  • 简介:徐韬(原名徐保斋),中国著名电影导演,1910年出生于徐州。1930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学习,与同学赵丹、王为一等人一起投身进步戏剧活动,曾担任学生会主席及美专剧团团长。1932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在工厂、学校组织排演进步戏剧,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上海成立业余剧人协会,徐韬担任理事和实验剧团演出部主任,执导《娜拉》、《钦差大臣》、《我们的故乡》、《回春之曲》等剧目。

  • 标签: 上海徐州 举行电影 徐州举行
  • 简介:<正>自从1958年我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建立以来,迄今已走过了复杂而又艰苦的42年。近半个世纪,我国电视业由神秘而大众,由量变到质变。面对21世纪,社会将变得更为复杂而多变,广大受众将更加不满足眼下单调而又单向的灌输。电视业如何来适应这种现实?如何以最多元、最优秀的节目来适应复杂社会不同受众的感官需要和价值取向?这是一个非常现实、非常紧迫的课题。许多年来,我国广大电

  • 标签: 节目评价 受众研究 监看 节目质量 反馈机制 收视率
  • 简介:在2009年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真实中国·导演计划"讲坛上,著名导演宁瀛作了《纪实与剧情的边界》的专题发言,就纪录片和故事片创作的分野和关系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观点,受到与会者的欢迎。

  • 标签: 上海电视节 专题发言 中国导演
  • 简介:1月28日,中国首个THX认证影厅于中影国际影城(上海长泰广场店)隆重开业,200余位电影业界的受邀嘉宾都见证了这一令人雀跃时刻。中影国际影城(上海长泰广场店)由中影影院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环银影业有限公司斥6300万巨资打造,其10个豪华数字影厅约1800余观影席,拥有全国首家经THX认证的杜比全景声中国巨幕影厅。

  • 标签: 中国 认证 广场 上海 国际 开业
  • 简介:从2002年至2011年,我国院线体制改革,在积极探索中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沐浴改革春风的中国电影市场,新建影城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2009年的中国新增银幕626块,2010年新增银幕1533块,2011年新增银幕3030块。

  • 标签: 中国电影市场 电影院线 人才匮乏 加盟 上海 行业
  • 简介:导演是电影的灵魂,是创造力的代言。列奥·卡拉克斯,出生于1960年,84年以电影处女作《男孩遇见女孩》轰动法国影坛。作为一位特立独行的导演,卡拉克斯曾经以离经叛道的叙事、风格强烈的影像,震撼并影响了许多人。如果说摄影机是电影导演手中的笔,那么对于卡拉克斯来说,摄影机更像是生命的图

  • 标签: 上海国际 做电影 国际电影节
  • 简介:情感留人,嘉影一直注重人性化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用情感化员工的规定.以增强其归属感。员工过生日,工会会送上一份问候一份礼品:员工心里有解不开的“结”.党支部书记会及时找他谈心:嘉影管理层关心困难员工生活。员工宋豫新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是弱智,老公单位效益不好,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 标签: 市场发展 四轮驱动 影剧院 员工生活 电影 郊区
  • 简介:从某种程度上说,青年人才就是一个国家电影的未来。在电影产业化的今天,如何培育青年导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2010年6月14日,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之"新坐标——华语电影,青年制造"举行,两岸三地众多电影人围绕"青年制造"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 标签: 上海国际 制造综述 华语电影
  • 简介:“七一”前夕,上海沪西工人文化宫影评协会与上海电影家协会等单位联合召开了“银幕上的共产党员艺术形象研讨会”,来自各工矿企事业的广大工人影评员在亲切回顾了建国以来银幕上展现出的共产党员光辉形象的同时,深切地感到这些年来银幕上除了拍党的领袖人物外,普通、平凡的共产党员形象在银幕

  • 标签: 艺术形象 电影家协会 上海沪西 党的领袖 电影工作者 电影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