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毛泽东生前十分喜爱《三希堂贴》。早在延安时,毛泽东就看过《三希堂》字贴。说起这本字贴很是有趣。这本字贴是一位青年爱国作家在奔赴延安途中,在被日本军炸毁的废墟中捡来的,同时捡得的还有莎士比亚的四册著作和一本《石索》碑贴。到延安后,在曾任上海文委左翼戏剧联盟领导人朱光的举荐下,见到毛泽东。

  • 标签: 左翼 戏剧 莎士比亚 作家 爱国 延安
  • 简介:明代广东的役改革,是我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体现出改革的进步性,且与江西、浙江、南直隶、福建同走在役改革的前列,为万历初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而一条鞭的实行,则基本上结束了赋与役的分离,实现了赋中有役的制度化,具有赋役制度向单一的田赋制度发展的趋向。本文试就此一过程略作论述。

  • 标签: 均平 一条鞭法 银差 里甲 力差 《广东通志》
  • 简介:历史文化古城湖北荆州,北门内有一条长长的青石板老街,拐弯是一条幽静的小巷。小巷深处,有一座唐代古庙铁女寺。寺内除供奉有如来、观音、弥陀等佛像,在大雄宝殿两侧的佛龛里,还供

  • 标签: 宏法尼师 铁女寺 曹金秀 佛教
  • 简介:<正>历史上,壮族人民诚实勤劳,尊老怜幼,注重礼节,崇尚信义,爱憎域明,而且蔚成风气,代代相传.固然,"衣服礼俗,非人之性也",可是"灵王好细腰,而民有杀食之饥也,越王好勇而民皆处危争死".壮族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统一的权威性的权力机构,完善的成文律令制度,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是怎样形成,社会又是靠什么来维持和稳定?笔者以为除了壮人生活环境基本上长期稳定不变外,重要的还是传统的社会规范在起作用.在此,本文拟就壮族社会的习惯法规略作探讨,妥否,尚求公论.

  • 标签: 习惯法规 壮族农村 壮族人 原始社会 社会规范 生活环境
  • 简介:<正>我们读《红楼梦》时,时常碰到与现在完全不同的一些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越来知道的人越少,给读者增加了一些困难。书中的计时即是其中之一。《红楼梦》书中贾府已有钟、表,但他们看时间的方法,仍用过去中国传统的把一天分为十二时,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的分法,但又加上“刻”。这里举书中的数例于下:凤姐与来升媳妇道:“……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辰。横竖你们上房里也有时辰钟。卯正二刻我未点卯;已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到戍初烧过黄昏纸,我亲到各处查遍回来,上夜的交时钥匙’。”(十四回)“这日乃是五七正五日上,……那凤

  • 标签: 《红楼梦》 计时法 中国传统 凤姐 宝玉 初烧
  • 简介:<正>1949年建国后,我国各地民国档案的整理工作可以划分为这样两个阶段:首先是建国初期,借鉴苏联等国家的档案工作经验,对档案实体进行大规模的整理,编制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全宗目录等馆藏目录;其后,随着历史档案的开放,利用工作的展开,计算机的出现,在八十年代,各地、各级档案馆纷纷开始了民国档案的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以期实现计算机存储、检索和编目。十余年来,分类在各档案馆得到了普遍运用,而主题的实践则中断了。应该看到,分类标引相对于主题标引具有更简洁,更快解决民国档案利用中检索工具原始单调弊端之作用,而且它所依据的工具

  • 标签: 分类法与主题法一体化 民国档案 分类标引 主题标引 档案分类法 著录标引
  • 简介:在明代绘画中,对后来影响比较大的一个画派,是水墨大写意花卉画派。这个画派,用笔放纵,水墨淋漓,比一般的写意画更加显得豪放、泼辣。林良、陈淳虽已始发其端,而从根本上完成这一变革的画家是徐渭。以狂草般的笔法纵情挥洒,泼墨淋漓,在“不似之似”的花木形象中,着眼于生韵的体现,同时发抒“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的悲愤与历劫不磨的旺盛生命力。把中国写意画推向了能够强烈抒发内心情感的高境界,把在生宣纸上充分发挥并随意控制笔墨的表现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成为中国花鸟画发展中的里程碑。

  • 标签: 徐渭 艺道观 水墨写意画 明代 绘画艺术 审美观
  • 简介:今年3月4日,荔湾区政协和荔苑诗社联合举办“历代名人咏荔湾”诗书画活动。荔湾区政协领导及荔湾区诗书画界人士共50余人济济一堂,书写和吟咏30多篇历代名人咏荔湾的诗词歌赋和对联,使人们通过诗词了解荔湾区的历史文化,为发展商务旅游服务。

  • 标签: 中国 广州市 荔湾区 商务旅游 文化活动
  • 简介:茉莉扎根中华香飘四海五洲———记《茉莉花》的搜集加工整理者何仿及其文艺生涯□许士坤1997年6月30日午夜,在香港会展中心会议大厅举行的香港回归祖国的政权交接仪式上,中国军乐队演奏的第一首曲子是江苏民歌《好一朵茉莉花》。当《茉莉花》的旋律在全世界面前...

  • 标签: 茉莉花 搜集加工 整理者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淮海战役 文艺大众化
  • 简介:伯3303号一张经的背面有印度制糖的残卷,王重民先生《伯希和劫经录》作了著录,季羡林先生在《一张有关印度制糖传入中国的敦煌残卷》(原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1期,收入《季羡林学术论著自选集》中,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一文中作细致的录文后又详加诠释.季先生录文极细致准确,且加标点,为便讨论,具引如下.当时季先生有疑而后已解决的问题,或笔者略有不同的看法,于括号中用"引者按"的形式加以说明.

  • 标签: 度制 历史研究 背面 敦煌 季羡林 王重民
  • 简介:唐代山水诗人的审美心理,是魏晋以来,以艺术审美为中心地位的美学倾向的承传、扬弃和发展。一方面,他们在前代诗人审美成就的基础上,扬弃了“以形形、以色貌色”(谢灵运)追求形似的纯客观描写;一方面,他们又一往情深地追求主体意识的确定,“以物观物”(王维),从直觉开始进行诗歌的创作活动。因而他们所描述的物象,即使与前辈诗人相同,而其审美特征也与前人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诗,独卧南亭,乘凉消夏的幽居生活。首联“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从表面上看,就很象是纯客观地描写,与六朝诗歌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灼热的阳光逐渐西落,清凉的池月冉冉上升的这些景象的联缀变化中,却有着诗人一刹

  • 标签: 唐朝 诗歌 山水诗 文艺美学 错觉 审美意识
  • 简介:壮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繁衍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且具特色的民族习惯法体系,这其中的刑事习惯在该法律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我们研究、评价、继承壮族习惯的重要方面。

  • 标签: 壮族 刑事习惯法 民族习惯法体系 法律史 中国
  • 简介:本文详细考察了中称说约数的各种类型,分析了其性质,进而总结了从古代经近代到现代汉语约数称说法的演变规律.

  • 标签: | 近代汉语 约数 称法
  • 简介:<正>现行的法国破产始于一九六七年,它由一九六七年七月十三日颁布的法律、同年九月二十三日公布的条例及说明该法律和条例的实施细则的各项法令所组成。这些法规是在繁荣时期起草、制订的,而现在已被认为不足以对付法国经济形势的恶化和破产数

  • 标签: 审计员 商业企业 法律 债权人 法国法郎 破产法
  • 简介:黄生(1622-1696?)字盂扶,号白山,皖南歙县人。明诸生,入清后,隐居治学。黄生除小学方面深有造诣外,又致力于诗歌鉴赏和理论研究,撰有《唐诗评》、《杜诗说》及《诗麈》等论诗著作多种,深受当时诗坛的重视和好评,谓其说诗'思精旨切','能发前人所未发'。'能将诗家三昧和盘托出'。人们争奉《唐诗评》、《杜诗说》等书为学习唐诗的范本,尊之为'匠氏之绳墨,乐师之音谱'(以上引文均见《唐诗评》诸家序言)可见其影响之大。

  • 标签: 黄生 诗家三昧 字法 诗说 说诗 论诗
  • 简介:《史学研究》是桐城派晚期学者姚永朴系统阐述其治史理论与方法的专著。从姚永朴所论史学的意义与功能、史著的体例、史文的古今奇偶繁简曲直之分,以及使用比较浅显的文言文形式等方面来看,其《史学研究》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总结,也是时当时西方史学在中国传播所做出的回应。

  • 标签: 姚永朴 《史学研究法》 桐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