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鲁迅少年时邂逅的那间,叫做三味书屋。宋人有云“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若单论味道,想来读书之事,何止三味.当真五味杂陈。红袖添香自然是一种,温柔旖旎,甜蜜动人。汉书下酒是另一种,酣畅淋漓,爽朗醉人。:苦读的,凿壁借一缕烛光,囊萤聚一分昏亮,寒冬映雪,月夜升屋,用心处各有千秋,展页时苦中有乐,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书之味》
  • 简介: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寓意,为书圣主萎之第七子。王献之家学渊源,学习勤奋。其诗文书法,为东晋后起之秀。他笔下的草书,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不亚于父亲王囊之,父子台称二王。

  • 标签: 王献之 家学渊源 书法家 东晋 草书
  • 简介:汉因明的比较是近代以来中国因明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因明本身而言,比较研究可以加深对因明义理的理解,有助于解决一些长期困扰学界的因明疑难,实现新的综合。从更广泛的文化角度而言,有助于理解汉两民族的思维形式有哪些同异之处,这些差异对各自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等。从现实意义看,有利于汉藏民族间的沟通和理解,有利民族团结与和谐相处。本文从宏观体系、逻辑论和知识论三个角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多维视角比较的设想。

  • 标签: 藏传因明 汉传因明 比较
  • 简介:清朝驻防西藏官兵的制度是清朝对西藏地方主权的标志之一,对于维护清朝驻大臣、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的权力,以及西藏社会的安定、保卫边防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过去中外学者对此问题也多有论述。然而,国外一些相关的论著,却说什么清朝驻官兵,只是一支为数不多的、保护驻大臣的“卫队”,只是一种“摆设”。因此,有必要依据历史事实,再对清朝驻官兵制度的形成、特征及作用作一考述。

  • 标签: 兵制 地方政府 达赖喇嘛 历史事实 清朝 西藏
  • 简介:秋天的背影渐行渐远,人间的11月,天地敛收,寒意渐起。冬天将要向我们翩然走来。俗语说:秋收冬藏。这一期杂志都了哪些锦绣文章呢?胡因梦有着迷雾般的生平——电影明星、李敖前妻、心灵

  • 标签: 电影明星 生平 文章 俗语 李敖 冬藏
  • 简介:马麒对政策述论杨作山近年来,随着马家军阀史研究的深入,马麒对政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世纪20年代前后,我国处在内忧外患、军阀割据时期,马麒的对政策既有“维护桑梓”、抗击外国侵略的一面,也有地方割据、民族压迫的一面。探析马家军阀的蒙藏政策特别...

  • 标签: 对藏政策 北洋政府 西藏 青海 玉树地区 西姆拉会议
  • 简介:<正>在我国,居住在中原地区以农业为主的汉族,同居住在西南、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的藏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中茶马贸易又是汉藏人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汉茶马贸易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衰于清,前后相沿数百年,成为汉藏民族维持友好关系的重要纽带,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上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茶马贸易 茶叶 吐蕃 茶马互市 汉藏民族 宋朝
  • 简介:公元13世纪,区雕版印刷技术和纸制作技术发展后,区印刷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各地寺院纷纷建起了印经院。这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播和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区七大印经院简单地作以介绍。

  • 标签: 藏区 雕版印刷技术 藏族传统文化 13世纪 制作技术
  • 简介:作为藏族传统的三大历史地理区域之一,康区在地域上介于西藏与内地之间,自唐宋以来,一直是联结西藏与内地政治交往、汉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和枢纽地带。尤其是清朝民国时期,在边疆政局日趋危殆之下,康区更被世人视为影响汉藏民族及西藏与中央政府之间政治关系走向的关键性区域。在事波折起伏之时,晚清政府以固川为保藏之计,着意强化经营康区,为后世"治必先安康"思想之滥觞。

  • 标签: 康导月刊 文化交流 枢纽地带 汉藏 政治交往 历史地理
  • 简介:《水》是水族先民最早的一部古筮书。其写作目的在于适应占筮的要求,预测人事的吉凶,寄托着人们试图征服自然以及沟通超自然力量的幻想,反映出人们试图预测历史运行、社会治乱的渴望,带有早期的神话学和民俗学的色彩。作者的天道观是迷信神权的,为了遇事向神请示,才编写《水》,作为水族原始宗教的工具。张为纲先生在《水家来源试探》一文中说:“今日水,已失却其文字之功用,转而为咒术之工

  • 标签: 占筮 神话学 超自然力量 天道观 洛书 趋吉避凶
  • 简介:嘉绒年的传说郑传发居住在川西峡谷地区的嘉绒藏族,很古以来就有过嘉绒年的习俗。嘉绒年不同于内地的春节,也有别于其它区的藏历年,它具有浓厚的地区和民族色彩,是当地民族风俗最集中、最典型、最彻底的反映。每年冬月11日前,家山寨碉房就全部用白泥浆粉...

  • 标签: 嘉绒地区 妖魔 母亲 大儿子 嘉绒藏族 峡谷地区
  • 简介:1933年12月17日,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在拉萨圆寂,噶厦(藏语,即西藏地方政府)除向中央报告外,还要求派大员入处理有关事务。国民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于1934年1月12日追封达赖为“护国弘化普慈圆觉大师”,任命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黄慕松为致祭专使,代表中央政府前往拉萨册封、致祭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入的准备工作及沿途活动黄慕松,广东梅县人,1884年生,早年留学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并在那里加入同盟会。回国后,黄积极在新军中从事革命活动。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参与了广东革命党人的反清举事,宣告广东独立。1912年南北议和,他来到北京任职,次年又受袁世凯派遣赴蒙古地区进行国防考察。也就是在这次考察中他积

  • 标签: 黄慕松 中央政府 第十三世达赖喇嘛 南京国民政府 西藏 布达拉宫
  • 简介:1922年,笔者时年6岁,正随同姑母客寓杭州,卜居于西湖附近的湖山里。曾常去西湖游玩,对那儿的景物十分熟悉。当时最著名的有西湖八景:"苏堤春晓"、"断桥残月"、"三潭印月"、"雷峰夕照"等等。这八景中的七处我都游览过不止一次,唯独错过了观赏雷峰塔的机会——它恰于这年春天突然倒坍了。一天清晨,我刚起床,便听得门外人声鼎沸,人们成群结队地往西湖方向蜂拥而去,边走边谈,似乎说要赶赴雷峰

  • 标签: 藏之谜 雷峰塔藏
  • 简介:密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保留了密教的基本精神和形式。关于它的形成,既有深厚的思想背景,也有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特别是它吸取当地的大众信仰,并与当地固有的苯教文化等相互作用,相互改造,最终形成了不同于印度密教原型的藏传密教。它除了一般密教所具有的特点,也有鲜明的藏民族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咒术性;第二、完备的神灵体系;第三、严格的师承关系;第四、严密的教理体系;第五、严格规范的修持;第六、修行与活砩转世相联系。

  • 标签: 佛教 藏传密教 形成 特点
  • 简介:<正>研究19世纪以后的蒙古史,最感困难的原因之一是史料过多。19世纪以后的蒙古史史料,其种类之多,是以前时期不能相比的。比如,档案、报纸、杂志、日记、回忆录、声响,影像等史料,是19世纪以前所没有的,就是有,到今天也所剩无几了。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中国、苏联以外,保存蒙古的各种资料、文献、文物最多的可能就是日本了。尤其就内蒙古而言,由于日本在帝国主义诸列强中的特殊利害关系,日本人比其它外国人在内蒙古有

  • 标签: 内蒙古东部 史料 蒙古史 个人档案 大学图书馆 日本政府
  • 简介:本文译自日本著名学者佐藤长《中世纪史研究》(《中世チベシト史研究》)(日文)附录第三"乾隆末期福康安入路线"一文。该文分析了乾隆末年福康安征讨廓尔喀自西宁入至拉萨的线路及安设台站的情况,并与康熙时期清军征准噶尔的路线及三世班禅进京之路做了对比,得出结论:在多伦巴图尔之前,福康安走的是清代的官道,从多伦巴图尔开始至Nayimansuburγa走的是班禅的路线,这之后又从官道行进至拉萨。

  • 标签: 福康安 入藏 乾隆 著名学者 康熙时期 中世纪
  • 简介:“汉和声”走进世界乐坛喜饶尼玛世界屋脊西藏不仅仅以巍峨的雪山美丽的布达拉宫著称,她的一切都无不吸引着现代人的注意。藏族音乐和歌曲就是最让人梦牵魂绕的。正因为如此,许多首藏族歌在国内各民族人民中广泛流传。最有力地证明便是前几年那盘走红大江南北的《红太...

  • 标签: 《阿姐鼓》 藏族文化 世界乐坛 西藏 汉藏 国际现代音乐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