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危因素对葡萄胎后恶变的影响。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497例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比较有高危因素与无高危因素葡萄胎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的临床特点。结果75例恶变病例中有高危因素59例,无高危因素16例。先期葡萄胎合并各种高危因素组的恶变率明显高于未合并高危因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高危因素葡萄胎后GTN距先期妊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阴道流血外,有高危因素的GTN患者出现其他症状明显多于无高危因素的GTN患者,有无高危因素葡萄胎后GTN患者GTN分期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评分为高危GTN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高危因素低危GTN组中初次治疗使用MTX单药方案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为ACTD方案后缓解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葡萄胎患者高危因素进行正确评估,及时行预防性化疗或手术,葡萄胎后GTN患者对其高危因素结合FIGO分期及WHO改良预后评分进行评估,以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及疗程、手术时机及病例.重视葡萄胎的高危因素有助于诊治GTN和提高疗效。

  • 标签: 高危因素 葡萄胎 恶变影响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异质性耐药的情况,通过实验室方法检测其耐药表型,提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方法对来自不同标本类型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用纸片扩散法(D试验)进行筛选,并与仪器法检测的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情况进行比较,以明确红霉素异质性耐药情况和调整相应的药敏检测结果,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结果仪器法检出37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10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红霉素敏感株分别为20株(20/37)和40株(40/102),在同时用D试验方法检测的过程中发现D试验阳性菌分别为8株和18株,占仪器法红霉素敏感株的40%和45%。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红霉素异质性耐药现象的菌株为12株,占仪器法红霉素敏感株的3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仅发现1例红霉素异质性耐药情况。结论在常规检测红霉素对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时,仪器法可能会漏检部分异质性耐药的菌株。建议常规使用纸片扩散法(D试验)与仪器法同时进行葡萄球菌的耐药检测,以鉴别红霉素的异质性耐药,避免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错误使用。

  • 标签: 葡萄球菌 红霉素 异质性耐药 D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剂量丁香苦苷对2型糖尿病小鼠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C57BL遗传性肥胖T2DM(diabetesmellitus)动物模型(购自本院动物实验中心)db/db小鼠40只(8周龄),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丁香苦苷高剂量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剂量组采用50mg/kg/d丁香苦苷灌胃,每天一次,连续4周给予干预治疗,检测3组干预前后血糖、血胰岛素、肝糖原、肌糖原水平。结果高剂量丁香苦苷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异常,显著增加小鼠肝糖原、肌糖原储量(P<0.05)。结论高剂量丁香苦苷可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糖耐量异常、增加其肝糖原、肌糖原储存量。

  • 标签: 糖尿病 糖代谢 丁香苦苷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结合免疫球蛋白蛋白(BIP)对原代海马神经元缺缺氧/恢复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原代海马神经元OGD损伤模型,然后分别诱导和抑制BIP的表达,应用RT-PCR和免疫杂交印记(westernblot)鉴定10mM2-脱氧葡萄对BIP的诱导作用以及设计合成的BIPsiRNA封闭其表达作用,CCK8鉴定毒性。TUNEL法比较诱导及抑制BIP表达对OGD后神经元凋亡率的影响。结果10mM2-DG孵育细胞24h后BIP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3倍以上,无细胞毒性。而设计合成的BIPsiRNA可以抑制BIP表达,RNAi后24h时BIP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显著下降,而HSP70的表达无影响。诱导BIP表达,使2hOGD后24h时细胞凋亡率降低。RNAi抑制BIP表达,使2hOGD后24h时细胞凋亡率升高。结论BIP具有保护缺血损伤神经元、抵抗凋亡的作用。ERS是原代海马神经元缺缺氧损伤的病理机制之一。

  • 标签: BIP,海马细胞,缺糖缺氧模型,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雷贝拉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联合高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雷贝拉唑治疗与对照组相比,疗效相对好些,两者不良反应也较低,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比较理想的药物。

  • 标签: 奥美拉唑 雷贝拉唑 消化性溃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一种发生于婴幼儿及儿童的较严重的皮肤病,目前国内外治疗本病的方法多为系统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及局部换药治疗。本实验旨在寻求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病房住院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使用头孢呋辛钠注射液静点,治疗组同时给予康复新液湿敷、半导体激光照射及复方甘草酸制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依沙吖啶湿敷。两组治疗对红斑水疱减退时间,皮损疼痛缓解时间,皮损疼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60例患者均治愈,对照组1例患者加重,给予免疫球蛋白治疗,2例患者因肺炎转儿科治疗,1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提前出院,两组患者在红斑水疱减退时间,皮损疼痛缓解时间,皮损疼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的对比上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综合治疗方法较传统治疗更具优势,治疗效果明显,为此类重症皮肤疾病的治疗开创了较为高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综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医院感染及耐药性情况。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574株,分析其分布状况与药敏状态。结果标本分布科室中,ICU中占28.57%,呼吸内科为23%,泌尿外科为14.98%,神经内科为13.59%;标本来源主要集中在痰液(35.19%)、分泌物(28.05%);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50%以上者主要集中在替考拉宁(100%)、万古霉素(100%)、氯霉素(85.71%),耐药率在70%以上者主要集中在青霉素(100%)、红霉素(73.34%)和克林霉素(81.01%)中。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医院感染主要集中在长期卧床、免疫力低和外科等侵入操作患者中,因此要对患者的抗菌药使用做严格把控,针对药敏反应做针对性用药,在保证感染防治效果时也避免耐药菌提升。

  • 标签: 医院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时有6眼机化外后膜囊出现损坏,术后3d,发生眼角膜水肿的患者38例,眼部前房渗出患者35例,眼部压力增大患者8例,瞳孔不圆滑患者12例。术后1w46例患者视力均得到显著提升,且恢复良好,所有患者瞳孔机化膜消失。结论在对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炎症发生恶化,同时能够降低术后的并发症以及各种不良反应,起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恢复患者视力,提升了手术的成功率因此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乳化治疗 葡萄膜炎 白内障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并注射高渗硬化治疗腘窝囊肿的疗效、并发症及安全性。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76例腘窝囊肿患者行经皮穿刺抽吸并注入50%高渗冲洗硬化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比较囊肿大小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2个月超声随访,76例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74例患者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囊肿体积缩小≥80%的有52例,占68.42%(52/76),其中36例完全消失;体积缩小50%至80%之间的有16例,占21.05%(16/76);体积缩小30%至50%之间的有6例,占7.89%(6/76)。囊肿体积缩小<30%的2例,占2.63%(2/76)。体积缩小不足30%的2例患者行第2次穿刺硬化之后6个月复查,囊肿体积缩小大于80%。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并注入50%高渗硬化治疗腘窝囊肿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葡萄糖溶液 高渗 腘窝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员主要对对中医偏颇体质和糖尿病、调节受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在具体的研究中,工作人员主要对糖尿病以及调节受损患者的体制进行分类分析,然后对其在偏颇体质中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在所选择的糖尿病患者和调节受损患者在偏颇体质上的差异相对较大。两种类型的患者主要以三种体质为主,分别为阴虚质、阳虚质和痰湿质。其中糖尿病患者主要以阴虚质为主,调节受损患者以痰湿质为主。另外,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等都比阴虚质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具体的调查和研究中可以看出,阴虚质、阳虚质以及痰湿质等偏颇体质和糖尿病的发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提升糖尿病的防控效果,医学人员应该从集中不同的偏颇体质入手,并且辅之以科学的生活方式。

  • 标签: 糖尿病 中医偏颇体质 糖调节受损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葡萄菌在当前常用的抗生素耐药性,便于后期在临床上指导合理的用药。方法通过常规收集方法对菌种进行收集与鉴定,选择K-B法实施体外的抗菌活性实验。结果本组研究共分离收集的菌株有260株,金黄色的葡萄球菌共112株,占总数43.08%;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RSA)为50株,占总数44.64%;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62株,占总数55.37%;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共148株,占总数56.92%;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92株,占总数62.16%;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56株,占总数37.84%;而菌株对于万古霉素敏感性是百分百,对于其他的抗生素所具有耐药性具有差异性。结论对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加强监测,在临床上能够很好的指导合理的用药与使用抗生素,对于疾病的治疗于预后意义重大。

  • 标签: 葡萄球菌 抗生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卡波联合芪药消渴胶囊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阿卡波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阿卡波与芪药消渴胶囊联合用药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23±1.14mmol/l、9.43±1.24mmol/l、6.04±1.27%,对照组分别为6.83±1.30mmol/l、11.73±1.78mmol/l、7.94±1.53%,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0.00%,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33%,两组无明显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联与芪药消渴胶囊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卡波糖 芪药消渴胶囊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奥美拉唑联合硫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90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硫铝单独治疗,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硫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疾病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56%,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硫铝治疗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过程,减少不良症状出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硫糖铝 急性出血性胃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米非司酮配合化疗药在侵蚀性葡萄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寻求较好的药物治疗方式。方法整理收集2009年1月~2012年8月于本院产科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采用米非司酮配合化疗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化疗药物治疗,两组在年龄、病因等因素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66.7%,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治疗前为(932.4±27.6)U/L,治疗后为(56.8±5.7)U/L,对照组治疗前为(985.2±32.9)U/L,治疗后为(89.5±7.3)U/L,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合化疗药在侵蚀性葡萄胎患者治疗过程中,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抑制滋养细胞增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化疗 侵蚀性葡萄胎
  • 简介:摘要分析免疫抑制剂在顽固性葡萄膜炎治疗中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2例顽固性葡萄膜炎反复发作患者,采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毒副作用。结果经过对22例顽固性葡萄膜炎患者的治疗,治愈17例,治愈率为77.3%。在治疗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药物毒副作用,其中1例患者为脱发,2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2例患者出现肝功能损伤,经过治疗毒副作用均得到缓解。结论免疫抑制剂治疗顽固性葡萄膜炎效果理想,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葡萄膜炎 免疫抑制剂 毒副作用 视力下降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吸收、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脑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硝普钠接续口服氨氯地平强化降压治疗,两组均治疗1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两组间入院时血肿体积、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血肿体积、NIHSS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更优(P〈0.05)。结论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可减少血肿扩大,并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体积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己激酶法测定血糖与快速血糖仪测血糖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将采取生化仪器法,会认真遵守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手册上的规则,其中校准液为原装OLYMPUS,批号0111A,质控品选取正常值批号526UN、非正常值批号选取178798二个批号。校准液被该项目校准后,检测出有两个表现为正常,而且是二个不同批号、非正常值质控品,检测出在控后检测血糖。肝素钠抗凝剂在被测管检测到,并且向其中注入静脉血,将其搅拌混合均匀。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之前,要做的准备工作是把样本血浆分开,于此同时测定血糖,使用的工具是用血糖仪,操作时严格按照按说明书,最终记录检测的数据和结果。结果运用统计法处理之后,得出在P<0.03的情况下,己激酶法与光化学法结果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别,如果血糖浓度值太高时,快速血糖仪测血糖法什么也检测不出来,所以,己激酶法测定血糖与快速血糖仪测血糖的结果不能进行对比。结论这两种方法在患者空腹时所测得血糖结果相差不大(检测结果小于12mmol/L时),因此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选取合适的方法,为重症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但是务必要使用生化仪法验证该结果。

  • 标签: 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 快速血糖仪测血糖
  • 简介:目的探索我国社区居民调节受损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因素,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2013年浙江省玉环县健康队列基线调查基础上,选取269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与其性别相同、年龄差小于3岁且无血缘关系的条件随机选取调节受损(IGR)和正常糖耐量(NGT)各269例。采用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估计调整比值比(aOR)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从NGT到IGR到T2DM,腹型肥胖比例(χ趋势2=20.834,P〈0.001)、血脂异常比例(χ趋势2=16.299,P〈0.001)和高血压比例(χ趋势2=10.670,P=0.005)呈增高趋势。在校正年龄、性别及其他因素后,与NGT相比,饮酒(aOR=2.06,95%CI:1.18-3.60)是IGR的独立危险因素;与IGR相比,腹型肥胖(aOR=1.63,95%CI:1.14-2.35)是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与NGT相比,高血压(aOR=1.69,95%CI:1.14-2.50)、血脂异常(aOR=1.80,95%CI:1.24-3.63)和腹型肥胖(aOR=2.12,95%CI:1.46-3.08)是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我国社区居民调节受损的患病风险主要与饮酒有关,而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腹型肥胖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应在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中加以关注。

  • 标签: 糖调节受损 2型糖尿病 病例对照研究 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