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窝囊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的30例窝囊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30例窝囊均位于腓肠肌内侧头与半膜肌间隙,其中关节囊滑膜疝18例,呈圆形、卵圆形或水滴样外观,前方以一“细颈”通关节腔;腓肠肌-半膜肌滑囊积液12例(Baker’s囊肿),呈圆形、卵圆形或“葫芦”状,呈“鸟嘴”状狭颈与关节腔相通6例。囊肿表现为单房23例,因囊内纤维性分隔而表现为两房或多房状7例。病变最大径线0.5~6.0cm,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表现为均匀高信号,STIR呈明显高信号,囊肿壁菲薄而均匀,呈中等信号,邻近结构不同程度受压。30例窝囊合并半月板损伤14例,退变性骨关节病11例,慢性膝关节滑膜炎4例,半月板退变7例,韧带损伤3例,骨性关节炎1例,滑膜骨软骨瘤病1例。仅表现为腓肠肌-半膜肌滑囊积液而无关节内疾患1例。结论MRI不仅对窝囊敏感性高且诊断准确,还可以观察膝关节其他的病变情况,有利于临床拟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膝关节 腘窝囊肿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窝囊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麻醉下将窝囊基底残端囊壁敞开翻转缝合。结果19例获得12~3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根据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法对手术效果进行评定,优良率达95%。结论窝囊基底残端囊壁敞开翻转缝合术式疗效可靠,结合原发病变治疗,可减少囊肿复发。

  • 标签: 腘窝囊肿 缝合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关节镜下囊壁切除术和内引流术治疗老年窝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38例老年窝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关节镜下内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全关节镜下囊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VAS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窝囊患者通过全关节镜下囊壁切除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疼痛、膝关节功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全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术 腘窝囊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窝囊的临床疗效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采用关节镜后内侧入路关节囊活瓣切除术治疗有症状的窝囊患者38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5例,年龄46-76岁,平均(57.62±5.17)岁,通过随访采用Rauschning和Lindgren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内病变,患者术后的Rauschning和Lindgren的分级较术前至少改善1级,平均2级。结论关节镜下治疗窝囊是一种针对窝囊发病机制的有效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 标签: 腘窝囊肿 关节镜 膝关节
  • 简介: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关节镜手术治疗窝囊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后内侧入路关节镜手术治疗窝囊49例,前外侧探查通道,后内侧的工作通道打开后关节囊行窝囊囊壁切除术。术后功能恢复采用Rauschning和Lindgren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45例随访8~36个月(平均17.8月)。术后Rauschning和Lindgren评分0级25例,Ⅰ级16例,Ⅱ级4例。术后MRI显示33例囊肿彻底消失,12例囊肿缩小[(7.1±0.3)cm缩小到(0.8±0.2)cm],无复发。结论后内侧入路关节镜手术治疗窝囊疗效满意。

  • 标签: 关节镜 后内侧入路 腘窝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窝囊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麻醉下将囊肿切除,残端敞开翻转缝合。结果术后无感染,无血管神经损伤,随访18—30个月,优良率94.3%,复发率5.7%结论囊肿残端敞开翻转缝合手术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结合原发病治疗,可减少复发。

  • 标签: 腘窝囊肿 膝关节 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切除窝囊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42例窝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根据窝囊治疗评级系统对42例患者进行分级,其中Ⅱ级30例Ⅲ级12例。将42例窝囊患者随机平均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快速窝囊切除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窝囊切除手术。预后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囊肿复发率和恢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预后对42名患者进行6~10个月的定期门诊回访,所有患者均为复发,手术切口恢复良好未见感染。实验组手术切口平均长度为(3.2±0.7)cm,手术平均时间为(65.4±5.8)min。对照组手术切口平均长度为(8.4±1.8)cm,手术平均时间为(62.4±7.2)min。两组患者术后没见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实验组零复发率,对照组2名患者复发。讨论快速切除窝囊手术相对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伤害小、低复发率等特点,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处理原发膝关节病变。在对窝囊的治疗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腘窝囊肿 关节镜 开放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切除窝囊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 2016年 9月至 2018年 5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 42例窝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 22例,女性患者 20例。根据窝囊治疗评级系统对 42例患者进行分级,其中Ⅱ级 30例Ⅲ级 12例。将 42例窝囊患者随机平均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快速窝囊切除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窝囊切除手术。预后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囊肿复发率和恢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预后对 42名患者进行 6~10个月的定期门诊回访,所有患者均为复发,手术切口恢复良好未见感染。实验组手术切口平均长度为( 3.2±0.7) cm,手术平均时间为( 65.4±5.8) min。对照组手术切口平均长度为( 8.4±1.8) cm,手术平均时间为( 62.4±7.2) min。两组患者术后没见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实验组零复发率,对照组 2名患者复发。讨论:快速切除窝囊手术相对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伤害小、低复发率等特点,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处理原发膝关节病变。在对窝囊的治疗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腘窝囊肿 关节镜 开放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窝囊的声像图特征,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此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总结了168例经穿刺、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窝囊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征。结果168例窝囊中,最小约2.1cm×1.3cm,最大约9.6cm×3.8cm。42例窝囊行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硬化治疗,126例手术,病理均证实窝滑液囊肿,其中5例窝囊合并出血,111例手术证实囊肿与关节腔相通。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窝囊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腘窝囊肿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窝囊的形成机制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术前分析膝关节MRI,术中明确囊肿形成部位以及周围相关组织结构,明确是否存在特殊的生理结构以及该结构与关节腔积液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窝囊的形成与其特殊结构有相关性。结论特殊的生理结构是形成窝囊的基础。治疗方案的选择在于清除关节内病变以及减少积液后流的压力。

  • 标签: 腘窝 囊肿 MRI 相关性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窝囊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柳州市工人医院关节骨病科收治的28例窝囊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例,女17例;年龄6-65岁,平均年龄48岁,全部为单膝。术前通过彩色B超或MRI检查确诊,按Rauschning和Lingdgren分级法,其中Ⅰ级3例、Ⅱ级19例、Ⅲ级6例,均采取关节镜下前路关节清理+后路囊肿切除术治疗。结果28例窝囊患者在术中均可发现伴有关节内疾患,其中内侧半月板撕裂19例,外侧半月板撕裂6例,软骨退变18例。术后未出现血管、神经或手术切口并发症。28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6个月,按Rauschning和Lingdgren分级法分级,0级25例,Ⅰ级2例,Ⅱ级1例。27例治愈,1例窝囊复发,总有效率96.4%。结论关节镜下前路关节清理+后路囊肿切除术治疗窝囊,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手术安全,可同时处理关节内病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 关节镜 腘窝囊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本文进一步探究全关节镜下治疗对窝囊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及降低复发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窝囊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通过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效果、膝关节功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更低,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窝囊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提升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水平,降低复发几率,临床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治疗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全关节镜下手术 腘窝囊肿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切除术治疗窝囊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以往3年我院骨科就诊的58例窝囊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疗法分为两组,参照组(28例)实施传统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30例)采用关节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复发率、治疗前后Lindgren评分变化、康复时间及疼痛(VAS)评估。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复发率较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Lindgren评分显著优于术前,研究组术后评分指数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与参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窝囊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并有效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临床可进一步拓展运用。

  • 标签: 关节镜 腘窝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窝囊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在彩超引导下穿刺囊肿并抽尽囊液,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囊腔后注入无水乙醇,5min后抽出,反复2~3次。结果42例中40例穿刺一次治愈,2例穿刺2次治愈。42例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彩超引导下介入治疗窝囊操作简便,创伤轻微,安全可靠,效果显著,可重复操作。

  • 标签: 腘窝囊肿介入治疗彩超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并注射高渗糖硬化治疗窝囊的疗效、并发症及安全性。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76例窝囊患者行经皮穿刺抽吸并注入50%高渗糖冲洗硬化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比较囊肿大小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2个月超声随访,76例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74例患者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囊肿体积缩小≥80%的有52例,占68.42%(52/76),其中36例完全消失;体积缩小50%至80%之间的有16例,占21.05%(16/76);体积缩小30%至50%之间的有6例,占7.89%(6/76)。囊肿体积缩小<30%的2例,占2.63%(2/76)。体积缩小不足30%的2例患者行第2次穿刺硬化之后6个月复查,囊肿体积缩小大于80%。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并注入50%高渗糖硬化治疗窝囊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葡萄糖溶液 高渗 腘窝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稀碘酊在注射治疗窝囊中的作用与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2010年6月~2014年10月)的56例窝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窝囊患者28例,对照组使用无水乙醇结合醋酸曲安奈德治疗窝囊患者,观察组使用稀碘酊治疗窝囊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窝囊患者的复发情况低于对照组窝囊患者(P小于0.05)。结论在注射治疗窝囊患者上稀碘酊安全有效,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稀碘酊 注射治疗 腘窝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