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姜黄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中MicroRNA表达谱的变化和在致凋亡中的作用,为临床使用姜黄素治疗胃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BGC823和SGC7901两种胃癌细胞系分别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1000U/ml青链霉素的RIMP1640培养基,分别采用DMSO,10uM,50uM姜黄素进行感染处理48小时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各组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检测,同时采用miRNA芯片技术检测miRNA的表达,筛选表达差异miRNA,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结果随着姜黄素作用浓度的升高,BGC823和SGC7901两株胃癌细胞株的凋亡率逐渐上升,两种细胞株50uM姜黄素处理组凋亡率较10uM组升高约3倍左右,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处理组凋亡率明显升高,P均小于0.01。MicroRNA芯片分析显示在初步筛选出的129条MicroRNA中,与10uM姜黄素处理组相比,50uM姜黄素处理组表达差异在2倍以上的MicroRNA共计6条,上调表达MicroRNA2条,分别为miR-150和miR-34a;下调表达MicroRNA共计4条,分别为miR-92b、miR-650、miR-9和miR-125b。结论姜黄素诱导可使胃癌细胞系BGC823和SGC7901的MicroRNA表达谱发生变化,提示某些MicroRNA可能参与了姜黄素所致胃癌细胞凋亡。

  • 标签: 姜黄素 胃癌 MicroRNA 表达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CR7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06-2009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55例和2009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腺瘤患者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中的CCR7的表达。结果CCR7在甲状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R7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甲状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7在临床分期为Ⅲ期+Ⅳ期的甲状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分期为Ⅰ期+Ⅱ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7的阳性表达率与甲状腺癌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CR7参与了甲状腺癌的进展,可作为判断甲状腺癌预后的指标;CCR7高表达提示甲状腺癌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抑制它的表达可能成为甲状腺癌新的治疗靶点。

  • 标签: 甲状腺癌 趋化因子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Nurr1腺病毒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Nurr1引物,采用PCR法从Nurr1基因载体中扩增目的基因,经限制性酶切后与pHBAd-EF1-MCS-GFP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胞。验证后,与骨架质粒pHBAd-BHG共同转染293细胞,通过反复冻融传代提高病毒载体滴度。结果成功构建具有目的基因NURR1的过表达腺病毒载体。

  • 标签: NURR1 过表达 载体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研究不同剂量的有机硒对大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睾丸和卵巢指数的影响。结果实验表明不同剂量有机硒对心脏、脾脏、肺脏、睾丸和卵巢指数无明显影响,大剂量组对肝脏有显著影响,中剂量组、中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对肾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结论短期高剂量有机硒对大鼠有强烈的毒害作用,短期中剂量、中高剂量和高剂量的有机硒对大鼠表现出逐渐增强的毒性作用趋势。

  • 标签: 不同剂量有机硒脏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通过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糖尿病足截肢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糖尿病足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糖尿病足分级3级以上截肢患者(截肢组),糖尿病足分级3级以下(轻度组)及无糖尿病足的糖尿病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IGF-1。结果糖尿病截肢组中IGF-1明显降低(P<0.01);糖尿病截肢组与轻度糖尿病足组及糖尿病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 标签: 糖尿病足截肢 IGF -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管鳞癌中IDO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食管切除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样本中的IDO、VEGF的mRNA、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分析IDO与肿瘤血管形成之间的关联。结果检测样本中的VEGF和IDO水平显著盛高,与患者的肿瘤侵犯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食管鳞癌中IDO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的形成有关。

  • 标签: 食管鳞癌 IDO 表达 肿瘤血管 相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鼠在急性肺损伤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及病理损伤。方法选择清洁型大鼠3月龄20只(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约(220±5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简称K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10只,简称L组,尾静脉注射脂多糖6mg/kg使用大鼠左肺进行灌洗取灌洗液,使用大鼠右肺下叶进行病理学观察,使用大鼠右肺上叶及中叶进行NF-KB测定。结果模型组(L组)肺水肿、肺泡及间质炎症、肺泡及间质出血、肺不张、透明膜形成5个检查项评分显著高于空白组(K组)。空白组(K组)未检测出肺组织NF-KB阳性,模型组(L组)均检测出肺组织NF-KB阳性;空白组(K组)未检测出TNF-a阳性,检测出1例(10.0%)IL-1β阳性,模型组(L组)检测出2例(20.0%)TNF-a阳性,检测出7例(70.0%)IL-1β阳性,两组比较各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肺损伤对肿瘤及肺部炎症有正向相关意义。

  • 标签: 大鼠 急性肺损伤 肿瘤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MGB1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NE)、30例单纯性-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SH-CH)、3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AH)以及30例子宫内膜癌(EC)中HMGB1的表达情况。结果HMGB1蛋白随子宫内膜病变加重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NE与SH-CH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与AH、EC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H与EC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MGB1呈高表达状态。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HMGB1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2-40阳性者淋巴管密度(LV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4例胃癌和26例癌旁组织中D2-40的表达情况,并分别计数D2-40阳性的LVD,分析LVD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D2-40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7%(59/74)和30.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胃癌组织中LVD计数11.02±3.4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3.55±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LVD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无关。通过随访证实,LVD与患者生存年限负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中D2-40阳性者LVD与胃癌预后呈负相关,LVD有望成为胃癌发展的预测指标。

  • 标签: 胃癌 D2-40 淋巴管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胃癌组织中与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MMP-2、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MMP-2、Survivin的阳性率分别为43.33%、76.67%,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Survivin、MMP-2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具相关性(P<0.05),而与胃癌的病理分化程度、性别、年龄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MMP-2、Survivin与胃癌的发生及恶性演变密切相关。

  • 标签: Survivin MMP-2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变型P53蛋白和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48例胃癌石蜡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ivin与P53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ivin和P53蛋白在20例正常癌旁组织中无一例表达,在胃癌组织中P53阳性率50.0%,Livin阳性率37.5%。二者在胃癌中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Livin蛋白的阳性率在大于60岁组为54.2%,小于60岁组为20.8%,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Livin和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可作为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二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相互影响。Livin在大于60岁组中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凋亡抑止是老年胃癌患者重要发病原因。

  • 标签: P53蛋白Livin蛋白胃癌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ACC1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2月到2011年2月来我院手术的50例胃癌患者的癌灶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PCR技术进行检测MACC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MACC1-mRNA表达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组织学分级等具有显著的关系(P<0.05),与肿瘤大小、年龄等没有关系(P>0.05),结论MACC1在胃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并且与胃癌的病理分期和预后具有密切的联系,MACC1基因的表达可作为预测胃癌转移以及预后的指标。

  • 标签: MACC1 胃癌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咽癌组织中mGluR4蛋白以及基因的表达,探讨它的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用RT-PCR测定40个鼻咽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mGluR4mRNA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8例石蜡包埋的鼻咽癌组织及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GluR4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中mGluR4染色主要定位于细胞质,mGluR4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明显高于瘤旁正常组织的25%(P<0.05)。RT-PCR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织相比,鼻咽癌组织中mGluR4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并且mGluR4的高表达主要出现于分期较高的鼻咽癌组织和转移的肿瘤组织中。结论mGluR4在鼻咽癌组织中处于高表达水平,它可能成为诊断鼻咽癌发病的分子标记。

  • 标签: 鼻咽癌 mGluR4 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裸鼠动物模型中胰腺癌NGAL表达情况。方法人MiaPaCa-2和Capan-2胰腺癌细胞株培养,裸鼠皮下胰腺癌细胞注射成瘤后,将瘤块取出切碎后裸鼠胰腺原位移植建立裸鼠原位胰腺癌动物模型,于术后处死裸鼠,采用大体标本观察和病理切片HE染色的方法观察模型中肿瘤大小、转移情况和胰腺癌神经侵袭的情况。结果NGAL的阳性表达率在胰腺癌和正常组织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AL表达与胰腺癌分化程度、病理类型、临床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NGAL可能在检测胰腺癌发生、进展、转移中具有一定作用。

  • 标签: 胰腺癌 皮下种癌 原位植癌 原位诱癌 模型 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GR2表达与乳腺癌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分别收集50例乳腺癌患者和50例乳腺良性病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和乳腺良性病变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对病变组织中AGR2表达进行检测,分析AGR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AGR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达86.00%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的30%(P<0.05)。AGR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相关性,但与ERA阳性及临床TNM分期呈密切相关。结论AGR2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生物标记物,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乳腺癌 AGR2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是催化、生成NO的关键酶,通过观察无排卵型功血患者子宫内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来探讨NO在无排卵型功血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无排卵型功血各增生病理类型的存档蜡块70例和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10例。iNOS及eNOS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eNOS在正常增生期宫内膜中表达较弱,功血组各病理类型eNOS表达高于正常增生期宫内膜,并且eNOS的表达程度按照增生期到单纯型、复杂型、不典型增生顺序呈渐行性增强。iNOS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中几乎不表达,功血组各病理类型中iNOS表达均高于正常增生期内膜,iNOS的染色强度从增生期到单纯型、复杂型增生呈渐行性减弱,而从复杂型到不典型增生染色强度增强,不典型增生的强度稍高于增生期。结论eNOS可以表达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而iNOS在增生期内膜几乎不表达;iNOS及eNOS在功血各病理类型中,表达均高于正常,由此所导致的NO水平的增高,很可能在无排卵型功血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无排卵型功血 功血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足基因谱表达特征及其对丹黄散治疗的反应。方法获取糖尿病足溃疡局部组织,和丹黄散外敷治疗后糖尿病足组织作比较,以OligoGEArray.芯片检测两组溃疡组织基因表达谱,比较分析基因表达谱差异。结果丹黄散治疗组涉及表达上调基因30个,表达下调基因4个。结论糖尿病足溃疡组织涉及启动基因、效应基因及信号转导基因表达异常,经过丹黄散治疗后,异常表达基因可得以调控。

  • 标签: 糖尿病足 基因谱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癌患者ER、PR、Her-2的表达状况以及临床病理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回顾其资料,其中包括原发性乳腺癌初次手术患者和复发后再次手术患者,观察研究所有患者的ER、PR、Her-2的表达水平,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的的关系。结果90例乳腺癌患者组织学类型分别为粘液腺癌患者14例,浸润型导管癌患者35例,浸润型小叶癌41例,ER、PR、Her-2总计改变率分别为12.5%、21.5%、1.2%。经随后随访3例患者去世,ER、Her-2、PR阳性存活率分别为94.2%、90.4%、96.0%,其对应阴性存活率为82.5%、91.2%、89.3%。其中ER、PR阳性存活率高于阴性存活率,两者差异P<0.05,由统计学检验后有意义。结论ER、PR、Her-2是乳腺肿瘤重要标记物,也是预后的重要因子,PR极易受治疗影响,其次为ER;而ER、PR阳性患者具有较高生存率,联合两者可对乳腺癌预后做出评估。

  • 标签: 乳腺癌 ER PR Her-2 临床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urvivinmRNA在患者肾透明细胞癌(renalclearcellcarcinoma,RC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0例RCCC患者(其中Ⅰ期为11例,Ⅱ期为18例,Ⅲ期为13例,Ⅳ期为8例)肿瘤组织和15例非肿瘤原因切肾者肾组织中SurvivinmRNA表达情况。结果50例RCCC患者按临床分期肿瘤组织中SurvivinmRNA表达率Ⅰ期为36.4%,Ⅱ期为50.0%,Ⅲ期为76.9%,Ⅳ期为100%,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6.7%,RCCC组Survivin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显著增高(p<0.05)。结论SurvivinmRNA在肿瘤组织中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显著增高,其表达与肿瘤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

  • 标签: 肾透明细胞癌 Survivin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I型胶原诱导的免疫性关节炎(CIA)大鼠病程不同阶段的血清及关节局部TNF-α表达变化,探讨病程不同阶段CIA大鼠血清及关节局部TNF-α变化规律,为TNF-α抑制剂使用最佳时机提供试验动物依据。方法选用30只雄性Wistar大鼠,牛Ⅱ型胶原和不完全弗氏佐剂联合皮内注射诱导CIA模型。大鼠免疫后14d、21d以及42d随机抽取模型组及对照组各5只大鼠,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TNF-α水平,并应用HE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双足标本,双盲法病理阅片评分和计算机图像技术分析关节局部TNF-α表达。结果CIA成模率为93.33%。21d、42d大鼠血清TNF-α浓度明显增高,较14d有明显差异(P<0.01)。在滑膜增生病理评分上21d和42d的大鼠与14d比较有差异(P<0.05),在新生血管病理评分上14d和42d的大鼠与21d比较有差异(P<0.05)。21d与14d、42d的关节局部TNF-α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TNF-α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结合CIA模型不同病程的病理学改变,证实CIA大鼠早期血清TNF-α持续高水平,尤其在滑膜炎、血管翳增生等急性病理损伤期。基于本实验结果,RA早期使用TNF-α抑制剂可能疗效更佳。

  • 标签: CIA模型 大鼠血清 关节局部TNF-&al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