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半枝莲对肿瘤细胞周期阻滞机制。方法:检索 TCMSP获取半枝莲活性化合物,从 Drug bank等数据库检索作用靶点,导入 Metascape进行 GO功能富集和 KEGG通路富集,运用 Cytoscape构建化合物 -靶点 -生物功能 -信号通路 -药理作用的网络。结果:获得活性化合物 11个;靶点 12个; GO功能 BP过程 10条;信号通路 hsa04110。结论:半枝莲可能抑制 DNA损伤检查点关键蛋白,进而阻滞肿瘤细胞周期

  • 标签: [ ] 半枝莲 网络理学 细胞周期阻滞 基因本体 信号通路
  • 简介:本研究探讨MM的遗传学背景和细胞增殖特点。应用直接免疫磁珠法分选19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骨髓瘤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瘤细胞的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结果表明:19例患者中4例骨髓瘤细胞为超二倍体,15例骨髓瘤细胞均为二倍体;正常人浆细胞处于S+G2/M期细胞的比例为(1.15±0.60)%,MM患者骨髓瘤细胞处于S+G2/M期细胞比例为(10.06±12.6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初治组患者出现超二倍体比例为11.76%,复治组患者为100.0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35);初治组骨髓瘤细胞处于S+G2/M期的比例为(7.12±4.98)%,复治组为(35.10±32.5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MM患者骨髓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提示了该病遗传背景的复杂性和细胞增殖的异常。而此与病程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DNA含量 细胞周期
  • 简介:摘要: 目的:讨论IVF-ET周期妇女焦虑情绪对治疗结局影响的临床疗效,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IVF-ET周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对100例患者的“周期降调当日”、“取卵前1h”、“移植后12d等待hCG结果前”这3个阶段进行特质焦虑问卷调查,搜集相关数据和信息,研究IVF-ET周期妇女焦虑情绪对治疗结局影响的临床效果。 结果:经过临床统计,100例患者在3个阶段表现具有显著差异。周期降调当日,特质焦虑较低的患者为65例(SA-I为33.09±6.93),较高患者为35例(SA-I为39.92±7.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卵前一小时,特质焦虑较低的患者为24例(SA-I为33.70±8.12),较高患者为26例(SA-I为41.47±11.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14d等待hCG结果前,特质焦虑较低的患者为38例(SA-I为38.36±10.60),较高患者为28例(SA-I为45.51±14.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特质焦虑可以作为影响IVF疗效的心理学变量,但在实际的治疗工作中,仍然要以实际情况为准,并且将患者的个体差异因素考虑进去。

  • 标签: IVF-ET周期妇女 状态焦虑 特质焦虑 治疗结局
  • 简介:目的研究歼击机女飞行员月经周期中不同时相的辨色力变化情况。方法应用Farnsworth-Munsell100(FM100)色棋检查10名歼击机女飞行员、10名普通女性及10名歼击机男飞行员辨色力的变化,记录女性月经周期第2天(行经时相)、第10天(卵泡时相)、第22天(黄体时相)及男飞行员的色觉总错误分值。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月经周期相同时相中,女飞行员与普通女性的色觉总错误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女歼击机飞行员还是普通女性,卵泡时相的色觉总错误分值最小,但任意两时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女飞行员和普通女性)任意月经周期时相中的色觉总错误分值均小于男飞行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歼击机女飞行员在月经周期中卵泡时相的辨色力略好于其他两时相,女性飞行员辨色力好于男性飞行员。

  • 标签: 月经周期 色觉 FM 100色棋测试 歼击机 女飞行员
  • 简介:目的探讨控制性促排卵(COH)周期中雌激素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关系以及补充雌激素的必要性。方法200例因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因素不孕行COH的患者,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及ET第5日测定血清雌激素(E2)水平,根据注射HCG后E2变化分为增高组(〈0)和降低组(〉0),降低组计算HCG注射后E2下降百分比(E2%),根据E2降低百分比分为6组:1组E2下降幅度〈20%,2组E2下降幅度为20%~29%,3组E2下降幅度30%~39%,4组E2下降幅度40%~49%,5组E2下降幅度50%~59%,6组E2下降幅度≥60%。结果COH后共有86例临床妊娠(43%),妊娠组与非妊娠组间比较,患者年龄、hCG日E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ET日E2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2升高组与降低组临床妊娠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E2下降幅度的6组间:ET后第5日E2第1组、第6组分别与其他四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CG日E2第6组与其他5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测在IVF周期中,hCG日至ET第5日E2值迅速下降幅度可预测妊娠结局,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可能损害子宫内膜的容受性,黄体期适当补充雌激素可能有利于妊娠结局。

  • 标签: 促超排卵 雌激素 黄体期 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实施电切术,并辅以人工周期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人工周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且治疗组闭经、不孕、月经过少以及周期性腹痛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前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厚,但治疗组患者子宫内膜明显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电切术并辅以人工周期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子宫内膜恢复。

  • 标签: 中重度 宫腔粘连 电切术 人工周期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周期疗法运用于此类患者的治疗中所能发挥的具体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接诊的该类患者100例,并做分组,具体划分为A组(对照)50例,B组(研究)50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与中医周期治疗的方式。结果:根据研究论证发现,B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B组仅有80%,差异较大,P

  • 标签: 中医周期疗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拮抗剂促排卵新鲜周期移植不同黄体支持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03月于我院生殖中心采用拮抗剂方案行新鲜周期移植的8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不同黄体支持方案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予以孕激素+雌激素+GnRha,共40个周期;研究组患者予以孕激素+雌激素+GnRha+HCG,共40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Gn使用时间、Gn总量、拮抗剂使用时间、HCG 日P水平、HCG 日内膜厚度、获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单板机率、双板机率、M II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不孕症 拮抗剂方案 新鲜周期移植 黄体支持方案 促排卵情况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拮抗剂促排卵新鲜周期移植不同黄体支持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03月于我院生殖中心采用拮抗剂方案行新鲜周期移植的8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不同黄体支持方案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予以孕激素+雌激素+GnRha,共40个周期;研究组患者予以孕激素+雌激素+GnRha+HCG,共40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Gn使用时间、Gn总量、拮抗剂使用时间、HCG 日P水平、HCG 日内膜厚度、获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单板机率、双板机率、M II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不孕症 拮抗剂方案 新鲜周期移植 黄体支持方案 促排卵情况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新医改逐渐深入之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的资产量正在快速上升,针对分类繁杂、体量庞大的医院资产,医院机构所应用的粗放型传统管理方法,体现出了明显的信息滞后,以及信息数据的精准度差、质量低下等特点,无法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了解决医院的现实问题,需要医院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展科学、有效、全面、直观的设备管理工作,以此为人们提供更优秀的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医院医疗设备 全生命周期 信息化管理 构建
  • 简介:摘要:新医改逐渐深入之后,我国各级医疗机构的资产量正在快速上升,针对分类繁杂、体量庞大的医院资产,医院机构所应用的粗放型传统管理方法,体现出了明显的信息滞后,以及信息数据的精准度差、质量低下等特点,无法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了解决医院的现实问题,需要医院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展科学、有效、全面、直观的设备管理工作,以此为人们提供更优秀的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医院医疗设备 全生命周期 信息化管理 构建
  • 简介:摘要:生命周期理论是一种管理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其产品和流程。在制药行业中,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尤其重要,因为药品的生命周期比其他产品更加复杂和严格。本文将探讨生命周期理论在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制药体系的影响。

  • 标签: 生命周期理论 药品生产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冻融胚胎移植技术在世界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并表现出锐不可当的发展势头。其中,激素替代周期(HRT)凭借其足够灵活的巨大优势在各大生殖中心得到广泛应用。在冻融胚胎移植激素替代周期中最重要的就是诱导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表明雌孕激素的序贯作用便可以诱导对胚胎具有高度接受性的子宫内膜,雌孕激素也是激素替代周期中需要的全部激素。本文从雌激素的用药方案、启动时间、用药天数、用药类型、黄体期雌激素的用药等方面总结概括了冻融胚胎移植激素替代周期中关于雌激素用药方面的研究进展。目的是为了让读者对冻融胚胎移植激素替代周期雌激素用药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为雌激素用药管理及改善冻融胚胎周期妊娠结局提供一些见解。

  • 标签: 冻融胚胎移植周期 激素替代周期 雌激素
  • 简介:目的观察右归丸对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骨髓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造血调控作用机制。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右归丸对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骨髓有核细胞数以及骨髓细胞周期和调亡的影响。结果右归丸中、高剂量均能明显升高外周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骨髓有核细胞(BMC)数,右归丸高剂量对血小板(PLT)和白细胞(WBC)有明显升高作用。右归丸低、高剂量组均能促进骨髓GO/G1期细胞向S期细胞以及S期细胞向G2/M期细胞的转化,从而导致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增殖指数(PI)也明显升高。中、低剂量组右归丸的骨髓细胞凋亡比例显著下降。结论右归丸可能通过促进骨髓细胞修复受损的DNA,加速通过GI/S和S期监测点,进行增殖和分化;抑制造血细胞的凋亡;调节造血细胞增殖与凋亡之间的平衡等机制,从而促进损伤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 标签: 右归丸 骨髓抑制 骨髓细胞 细胞周期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腔粘连患者采用电切术治疗后再行人工周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1年7月~2015年7月妇科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电切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人工周期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8.13%),且治疗后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宫腔粘连患者行电切术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联合人工周期治疗有助于帮助患者激素水平恢复,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宫腔粘连 电切术 人工周期治疗
  • 简介:本研究探讨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淋巴瘤Raji细胞株凋亡诱导的作用特点及其机制。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As2O3对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As2O3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的凋亡形态,DNA-ladder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凋亡条带,流式细胞术检测Raji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分布。结果表明:1—8μmol/LAs2O3能明显抑制Raji细胞的活力,并存在一定的量效、时效关系。2—8μmol/L浓度的As2O3可以诱导Raji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而1μmol/LAs2O3不诱导细胞凋亡,只是通过细胞周期阻滞作用抑制细胞增殖。结论一定浓度三氧化二砷可以抑制Raji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伴随细胞凋亡而发生。

  • 标签: 三氧化二砷 淋巴瘤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冻融与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对单胎妊娠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2016年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并确诊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共有单胎妊娠孕妇256人,包括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孕妇177例,冻融周期胚胎移植孕妇79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比较两组孕妇的早期流产、异位妊娠情况,两组孕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孕妇人身胎儿病别、新生儿死亡率情况,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冻融与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对单胎妊娠产科结局产生影响,其中冻融周期移植单胎妊娠的风险更高,在临床上必须要予以重视。

  • 标签: 胚胎移植 单胎妊娠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西药人工周期疗法联合四物汤治疗月经过少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6月,对照组、联合组各入选患者40例,均采用西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联合组联合四物汤治疗。结果联合组愈显率72.5%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治疗前、对照组,LH/FSH低于治疗前、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联合组出现1例肝功能异常,但复查好转。结论西药人工周期疗法联合四物汤治疗月经过少安全可靠,可加速子宫内膜修复,调节内分泌。

  • 标签: 月经减少 人工周期疗法 四物汤
  • 简介:目的通过原代培养人子宫内膜细胞,进而建立正常子宫内膜的体外模型,同时观察不同月经周期内膜细胞的培养特性。方法选择因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全切术的12例患者,取子宫内膜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和培养。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鉴定。结果12例患者中10例培养成功,在不同月经周期取材的内膜标本其培养细胞生长的数量、质量、成活率及形态上无明显差异;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显示,间质细胞CK19染色阴性,Vimentin染色阳性,阳性率90%,阳性细胞胞质呈棕黄色;腺上皮细胞CK19染色阳性,Vimentin染色阴性,阳性率85%,阳性细胞胞质染成棕黄色。结论本实验成功对子宫内膜细胞进行了体外的分离培养及鉴定,为研究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代谢以及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模型,同时认为内膜细胞的各种培养特性不存在明显的月经周期性改变。

  • 标签: 人子宫内膜细胞 月经周期 体外培养 免疫细胞化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