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远端C型粉碎性骨折的手术复位与内固定方法.方法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我科收治成人肱骨远端C型粉碎性骨折21例,按骨折AO分型C1型6例,C2型8例,C3型7例.手术均采用肘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骨折解剖复位,重建肱骨远端骨性结构,采用肱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肱骨远端骨折及关节面均实现解剖对位,骨愈合时间4~5.5个月.结论采用肘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骨折显露充分,便于复位,术后早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关键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C型;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重建钢板;中图分类号R68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35-02

  • 标签:
  • 简介:针对抑制式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半抑制式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通过对抑制式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良性扩展,在保持收敛速度变化不大的前提下改善了聚类的效果。实验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 标签: 模糊聚类 抑制式 半抑制式
  • 简介:摘要血清胱抑素C(CysC)可在体内以恒定速度产生,并存在于各种体液之中,尤以脑脊液和精浆中含量为高,尿液中最低,不受年龄、性别、体重、炎症等因素影响,胱抑素C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线性关系优于尿素、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在各种疾病造成肾脏早期损害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并且在其他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上也不断的得到应用。

  • 标签: 胱抑素C 生物学特性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和外固定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对40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进行治疗,LCP钢板内固定22例,外固定架固定18例.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一年,均骨性愈合,LCP固定组优良率95??4%,外固定架固定组优良率83??3%.结论锁定加压钢板(LCP)对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是明确的.关键词桡骨远端C型骨折;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外固定架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1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维生素C具有强还原性,在人体内可作为强抗氧化剂,通过多种机制来治疗机体的炎症反应。目前研究发现,维生素C可以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比如脓毒症、病毒性心肌炎、角膜炎等,并且能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同时需要注意过量使用维生素C后可能导致不良反应,不可滥用。

  • 标签: 维生素C 炎症 治疗
  • 简介:背景:针对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C3椎板2种处理方式(C3椎板切除与C3椎板成形)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术后颈椎功能的影响如何,相关客观评价较少,为此进行了此项研究。目的:系统评价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中C3椎板切除与C3椎板成形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Central、PubMed、EMbase、theISIWebofKnowledgeDatabase、CNKI、CMB、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时间至2018-07-01。纳入关于C3椎板切除和椎板成形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对比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5个研究,316例患者,其中C3椎板切除组146例,C3椎板成形组170例;②Mate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颈椎功能方面,与传统C3椎板成形相比,C3椎板切除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较少[SMD=-5.89,95%CI(-7.25,-4.70),P<0.05]、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低[SMD=-0.23,95%CI(0.12,0.46),P<0.05];③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2组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MD=-0.02,95%CI(-0.55,0.51),P=0.95>0.05];④结果表明,采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时C3椎板的2种处理方式(椎板切除或椎板成形)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椎板切除能有效防止颈椎活动度丢失、降低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

  • 标签: 颈椎病 椎板切除 椎板成形 椎管扩大成形 轴性症状 颈椎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血清及尿中胱抑素C浓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36例作为对象(观察组),并选择同期糖尿病无肾损伤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及尿中胱抑素C浓度。结果 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尿中胱抑素C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的诊断中血清及尿中胱抑素C浓度指标较高,能反映出肾损伤的情况,具备参考价值,要重视。

  • 标签: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血清 胱抑素C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胱抑素-C与尿素、尿肝的临床检验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肝硬化患者86例,依据患者肾功能的情况分为两组患者,甲组患者42例,为肾功能正常患者,乙组患者44例,为肾功能障碍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胱抑素-C与尿素、尿肝的检查,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丙组患者进行对照。对比和分析胱抑素-C、肌酐、尿素的检测值水平差异其准确诊断率。结果甲组患者胱抑素-C、尿素、肌酐对比丙组患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对比丙组患者抑素-C、尿素、肌酐水平检测,显著性增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对比乙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胱抑素-C、尿素、尿肝进行准确的检查,可以准确的反应肝硬化患者对肾功能的损伤,可以作为评价肝硬化患者病情

  • 标签: 胱抑素-C 尿素 尿肝 临床检验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对C反应蛋白在儿科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C反应蛋白是在机体在应激状态下肝脏合成时产生的,而且不同原因引起的感染、炎症以及损伤都会影响其浓度。我国的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医学检测技术越来越先进,相关医学工作者将C反应蛋白应用在儿科诊疗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对组织损伤以及坏死的判断以及病情评估中,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保证了医疗检测的质量,也改善了患者的病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儿童肺炎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确诊的90例儿童肺炎患者,分为细菌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各45例,对临床血清CRP及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组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检测对鉴别儿童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反应蛋白 细菌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47-01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动态监测在评估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中的价值。方法检测98例外科手术患者术前、术后1、3、7、9、11d的血清CRP水平,并以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手术组在术前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手术组在术后1dCRP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手术患者术后有25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未感染组在术后3dCRP达到峰值,此后开始缓慢下降;在术后11d基本降至术前水平。与末感染组相比,并发感染组在术后3d血清CR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5天,CRP升高至峰值,此后开始下降;在术后第7天,CRP仍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1d基本降至术前水平。结论血清CRP动态监测可用于评估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是否并发感染,对患者术后病情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C反应蛋白 外科 手术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产业公司MAGLUMI-40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C肽进行性能验证。方法用EP15-A2方案进行精密度验证;直接引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结果评价正确度;EP6-A方案评价线性范围;随机选取20表观键康个体进行参考区间验证。结果两浓度质控品均S批内≤σ批内,S总≤σ总,精密度与厂商声明一致;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数据累积性能成功,正确度可接受;血清C肽检测线性范围0.12-19.60ng/ml;20份空腹血清C肽标本检测值均在0.4-3.6ng/ml范围内。结论MAGLUMI-40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C肽的性能满意,该检测项目可满足临床需求。

  • 标签: C肽 化学发光 性能验证
  • 简介:目的:探讨VEGF-C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评估VEGF-C表达对结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4例原发结肠癌及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各7例VEGF-C表达,分析VEGF-C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癌VEGF-C阳性表达率为43.2%(19/44),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表达均阴性.结肠癌VEGF-C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3)、淋巴结转移(P=0.002)、Dukes分期(P=0.001)相关.VEGF-C(+)病人的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VEGF-C(-)病人(P=0.0225).远处转移(P=0.0004)、淋巴结转移(P=0.021)、VEGF-C(P=0.0469)可以作为结肠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VEGF-C表达在结肠癌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对于判断结肠癌侵袭性和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预后
  • 简介: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紫外线、沙、尘、干燥气候等慢性炎性反应刺激作用,使纤维组织变性,角膜前弹力层损伤激发上皮变性,结缔组织增生,长入已变形的角膜中形成胬肉。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单纯切除,但术后复发问题未能完全解决。作者自2003年9月至2007年5月对51例(58只跟)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丝裂霉素C 翼状胬肉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