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时相蛋白(APP)的测定在小儿感染腹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对103例感染腹泻患儿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CRP)、铜蓝蛋白(CER)、触珠蛋白(HPT)及α1酸性糖蛋白(AAG)的检测。结果:细菌肠炎组和病毒性肠炎组血清CRP、HPT、AAG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细菌肠炎组与病毒性肠炎组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中重型病毒性肠炎的血清CRP、HPT、AAG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病毒性肠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轻型病毒性肠炎组和正常对照组CRP、HPT、AAG水平均无显著差异(WTBXⅢP>0.05),CER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APP水平还不能完全作为细菌肠炎与病毒性肠炎鉴别的指标,但对于鉴别病毒性肠炎病情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时相蛋白 测定方法 感染性腹泻 病毒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
  • 简介:病史摘要1.现病史患者,女,49岁.因浮肿、尿量减少伴泡沫尿1个月余而入院.起初曾有上呼吸道感染,伴鼻塞、咽痛、咳嗽、发热(38℃)等不适,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感冒",服用"泰诺"胶囊、肌注青霉素等治疗,症状缓解.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结核 诊断 治疗 病例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坑道内环境变化及其成因与危害,为坑道内环境的科学管理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坑道内空气质量检测包括微小气候。化学和微生物学指标;坑道内水库储水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85)检测,包括感官性状,化学,毒理和微生物。结果半封闭式坑道的通道和房间,通风式坑道房间的空气与对照组比较,微生物明显增高。储水的化学和毒理学指标基本符合卫生标准。57.1%的水面生长有真菌斑膜。真菌污染较普遍。结论坑道通风状况及内部清洁度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坑道空气中的大量真菌是储水的主要污染源;空气中微生物大量增加对进驻人员身体健康及物资储备将构成危害。

  • 标签: 军事坑道 环境质量 成因 危害 储水污染 空气污染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RNA,DNA定量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6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PHC)RNA,DNA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并对病人进行1-5.5年的随访。结果RNA指标和DNA指标对PHC的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7%和75.0%,RNA指标更敏感,双指标联合应用与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6.8%;DNA倍体与年龄,HCV感染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AFP水平,HBsAg及瘤体大小无关;DI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加(P<0.05)。RNA和DNA含量与预后密切相关(P<0.01-0.05)。结论RNA,DNA含量可作为PHC诊断及判断预后的理想指标,RNA及DNA双指标同时应用优于任一单项指标。

  • 标签: 细胞 DNA含量 RNA含量 原发性肝细胞癌 相关性
  • 简介: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与对教学法的探讨,认为在临床检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可以使理论课与实验课有机地结合;在实验过程中穿插对学生的考查,可以提高学生对细胞形态的识别。通过走出课堂,进入实习基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通过把医学基础知识带到专业课的教学中,使同学们所学的知识得到很好的衔接。合理运用教学法,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 标签: 临床检验 细胞形态 教学 教学法 多媒体枝术 检验教学
  • 简介:以提高检验医学毕业生尽快适应岗位工作能力为目的,对检验医学教学进行探讨。对近10年来接收的不同学历的检验医学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观察,结果显示:初上岗工作的毕业生,对循证检验医学的意义缺少了解;一些人缺乏对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的了解或重视;形态学方面的检验基础薄弱,实习过程不够扎实,有些人上岗工作后所遇困难较多。针对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到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工作的特点,教学、实习中要面向实际夯实基础,尤其是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形态学的检验,重视检验医学临床医学的相融,充分认识到循证检验医学的意义。

  • 标签: 检验医学教学 循证医学 临床医学 实习过程 学习兴趣
  • 简介:主体性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自觉能动、积极创造,有利于培养应用型检验人才。为此,在《临床免疫学及检验》课程的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大胆实践了“专题讨论式”教学模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理论教学 主体性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 简介:慢性肺源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慢性阻塞肺病(COPD)是慢性肺源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约占80%~90%,其他较少见的病因是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甚少见的病因是肺血管疾病.慢性反复性肺血栓栓塞;发病隐匿、缓慢、发现较晚,主要表现为重症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是临床进行的一种类型,近年研究发现临床并不少见.临床对COPD引起慢性肺源心脏病的诊治非常熟悉,但是对反复发生的肺栓塞引起的慢性肺源心脏病缺乏足够的重视.肺栓塞(PE)发病率较高,临床诊断率不高,特别是在基层医院诊断率还不高,误诊率可达40.6%~79.1%.现将我院近3a内诊断的由肺栓塞导致慢性肺源心脏病5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肺栓塞 诊断 肺源性心脏病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调查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在长期血透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以达到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血透患者感染HBV和HCV.方法:收集2003年5月在本院行维持血液透析半年以上者共99例,调查其血透史及输血史,检查其血清HBV标志物(HBV-M)和HCV抗体(抗-HCV)情况,并与患者初始血透治疗前该指标比较,分析血透中HBV、HCV感染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①初始血透治疗前99例患者中抗-HBs阳性51例,HBV-M全阴性者48例;2003年5月51例抗-HBs阳性者仍保持不变,但48例HBV-M全阴性者中13例各HBV相关抗体出现,占27.1%,其余35例HBV-M仍为全阴性;13例出现HBV抗体的患者接受血透治疗平均为3.5年,9例有输血史,与35例仍为HBV-M全阴性者相比无显著差异.②初始血透治疗前99例患者中抗-HCV阳性2例,抗-HCV阴性者97例;2003年5月上述患者中新增抗-HCV阳性51例,新增感染者与未感染者相比,血透治疗的时间显著较长(P<0.01),有输血史的患者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血透患者感染HBV的危险性相当大;血透患者中存在着较高的HCV感染率,可能与HCV有较大的变异性导致对传染源的诊断遗漏以及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多样有关.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丙型肝炎 病毒感染 原因分析 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观察重型开放颅脑损伤后海水浸泡对其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进的免重型开放颅脑损伤模型进行30分钟海水浸泡,对照组不进行海水浸泡。分别在伤后立即、3小时、8小时各挫裂伤区取材,固定于10%福尔马林,作HE染色,光镜下观察创伤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浸泡组和对照组在伤后先后出现了严重的创伤脑水肿,但水肿高峰期出现时间不一致,对照组早到伤后3小时即出现创伤水肿改变,伤后8小时水肿依旧;而海水浸泡组在伤后8小时才出现明显的水肿,水肿呈现逐步加重趋势。结论海水浸泡延迟了创伤脑水肿的高峰的出现。

  • 标签: 开放性颅脑损伤 合并症 海水浸泡 病理变化 实验研究
  • 简介:笔者根据近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认为恰当的、有启发性的布置作业,不仅能给学生产生学习的压力惑,还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能通过作业作为载体促进师生交流。合理布置作业,使之更有效地发挥和巩固,延伸其知识、培养发展能力以及反馈教学信息的功能。

  • 标签: 作业 布置 批阅 技巧
  • 简介:血液学检验是理论-检验-疾病相互结合、紧密联系的新体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实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 标签: 教学方法 血液学检验 实验教学
  • 简介:针对医学检验短期培养班的教学实际,作者在生化检验实验教学中,实施“阶段教学法”,即按基本操作技能训练阶段,常规检验项目训练阶段、实验结果的质控阶段、配制试剂阶段、半自动分析实验阶段和实验综合考核等阶段进行教学,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深受学员好评。

  • 标签: 生化实验 阶段教学法 医学检验 实验教学
  • 简介: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和交际工具在各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m时因国外医疗技术、诊断仪器、药品试剂等的不断引进,提高医疗卫生职业人员的英语水平势在必行。在课堂上用汉语和英语教学,可创造语言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对双语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 标签: 双语教学 英语水平 英语 汉语 教学资源 中英文对照
  • 简介:目的:探讨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方法:根据医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析了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的现状,以明确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方法。结果: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坚持拓宽基础、优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检验医学高级人才。结论: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是保证检验医学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

  • 标签: 医学检验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