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X线自从被发现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摄影成像领域。X线在摄影过程中的主要工作方式包括传统的X线摄影技术、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和数字X线摄影技术。不同摄影方式在摄影过程中的原理不同,影响被照体成像质量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但是评价被照体成像质量的标准三种摄影方式应该一致。因此,为了在工作中得到高质量的影像资料,更好服务于临床治疗,本文基于X线摄影工作实践和工作过程中的质控经验,总结了评价被照体成像质量的要点因素,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X线摄影 成像质量 质控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肺下叶结核的临床和X线特征及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6例肺下叶结核患者,将其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和X线表现特征。结果肺下叶结核的临床和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灶形态多样。以斑片状的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阴影占多数,部分病灶内有空洞形成。结论肺下叶结核误诊主要原因是缺乏对下叶肺结核的认识,单从病灶X线征象及好发部位考虑,对本病临床特点不熟悉。掌握肺下叶结核X线表现和临床特点,重视随访复查,是减少或避免误诊的关键。

  • 标签: 肺结核 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应用序式止血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92例卵巢囊肿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术中观察组给予序式止血,对照组给予双极电凝止血。于术前、术后3、6、12个月的月经第3~5天检测血清雌二醇(E2)、卵泡测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随访患者的月经改变、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E2、FSH、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E2、FSH、L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观察组术后12个月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月经改变、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妊娠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序式止血法对卵巢功能损伤较小,其远期卵巢功能恢复及患者生育能力保存均明显优于传统双极电凝止血法。

  • 标签: 卵巢囊肿 序贯式止血法 电凝止血法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就有创与无创序机械通气对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本研究病例观察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集我院住院部危重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签方法分组,对照组(n=25),观察组(n=25)。对照组中患者接受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中患者接受有创无创序机械通气治疗。以临床疗效以及各项临床指标为依据,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对比临床疗效,观察组为92.00%(23/25),显著优于对照组78.18%(17/25),对比检出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各项临床指标,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IPPV时间、以及总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检出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创与无创序机械通气对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疗效优于常规有创正压机械通气,且可改善患者相关症状,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危重肺心病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2016年3月-2017年5月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对其进行随机分组。H组采用红霉素序疗法干预,Q组则给予阿奇霉素序疗法治疗。比较两组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总有效率、体温、胸片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和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儿肺功能监测值、C反应蛋白、用药后安全性。结果Q组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H组,P<0.05;Q组体温、胸片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和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短于H组,P<0.05;干预前两组肺功能监测值、C反应蛋白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Q组肺功能监测值高于H组,C反应蛋白低于H组,P<0.05。Q组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高,可更快消除临床症状和改善肺功能,降低炎症,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目的了解双特异抗体在固酶联免疫方法中对抗原或抗体的固化是否有优化作用。方法通过血型糖蛋白A(GPA),将抗GPA,抗HIVp24抗原的双特异抗体间接包被到固上,建立检测HIVp24抗原的“间接”双抗夹心ELISA方法,并把“间接”双抗夹心EISA方法对HIVp24抗原的检测结果与抗HIVP24抗原单克隆抗体直接包板的“直接”双抗夹心EISA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用双特异抗体建立的“间接”双抗夹心ELISA方法对HIVp24抗原的检测下限为3.2ng/ml,抗HIVp24单克隆抗体直接包板的“直接”双抗夹心EISA方法对HIVp24抗原的检测下限为6.3ng/ml。结论结果表明双特异抗体对ELISA方法的检测效果有改善作用。

  • 标签: 应用 双特异抗体 固相酶联免疫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用气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市场中几种不同食用油进行气色谱法试验,测定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结果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检测的反式油酸甲酯和反式亚油酸甲酯的线性回归范围相同,均在0~2.0mg/mL之间,且两者的相关系数和检出限也相同,分别为0.999和10μg/mL,回收率为90.21~98.01。结论利用气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能得到准确有效的试验数据,且检测简便易行,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气相色谱法测定 油脂食品 反式脂肪酸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丁苯酞序疗法对其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基础上应用丁苯酞序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两组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P<0.05),而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丁苯酞序疗法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丁苯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小儿支原体肺炎9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用阿奇霉素序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红霉素,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疗法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疗效,值得应用。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数字X线全景成像技术的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查阅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其中采用DR成像技术拍片检查的患者有,4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X线片检查的患者有,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拍片质量。结果观察组优质片率为95%,对照组优质片率为77.5%,观察组优质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X线全景成像技术操作方便,诊断准确率高,图片质量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数字X线全景成像 进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CT与X线诊断鼻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鼻骨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CT诊断,对照组采用X线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准确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技术诊断鼻骨骨折准确率相对较高,对鼻骨骨折患者的骨折类型以及骨折程度等都能进行有效分析,在鼻骨骨折诊断上临床价值明显高于X线诊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CT诊断 X线诊断 鼻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CT和X线诊断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肺结核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被选者均采取螺旋CT与胸部X线检查。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诊断后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X线的诊断诊断正确率、空洞检出率和病灶检出率等情况均显著低于螺旋CT(P<0.05);在本研究118例患者中,经给予螺旋CT检查,高低混杂密度清晰可见者81.36%,肺小叶或肺段病变内蜂窝影或条状清晰可见者38.98%;其中,并多发纵隔淋巴结肿大和气胸者17.80%。经胸部X线检查,患者的肺气肿和病灶内钙化、费大牌和支气管透亮影及气胸等诊断率均显著低于CT检查(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予以CT检查,取得的诊断效果显著优于行胸部X线检查的诊断率,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肺结核 X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X线在胸腰椎骨折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8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X线、CT检查,且均接受手术治疗,通过对CT、X线检查结果与手术观察结果,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胸腰椎骨折分型检出情况、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在诊断符合率上以手術观察结果为“金标准”,CT诊断符合率为95.29%,X线诊断符合率为82.35%,CT明显高于X线,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分型检出情况上经CT检查单纯屈曲压缩型骨折、安全带型骨折、骨折脱位型骨折的影像学效果均明显高于X线(P<0.05),两种检查技术在爆裂型胸腰椎骨折检出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像学特点上,经CT检查患者在椎管狭窄、椎体骨折线、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方面的影像学检出效果均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上,相对于X线检查,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可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型进行判断。在临床治疗上,采用CT进行临床诊断,可为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进行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CT X线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通过X线与CT诊断的价值,为肠梗阻患者诊断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检查,并依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技术检查,共2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CT技术检查,共3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结果情况、肠梗阻类型、病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94.12%相比于对照组的67.86%,观察组明显更高,两组患者肠梗阻类型为单纯性、绞窄性、动力性、不确定类型;病因为肠粘连、结肠癌、肠麻痹、粪石性、胆石性、肠套叠、不确定原因;组间比较,观察组的准确率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与CT技术对肠梗阻患者的检查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两种方案进行比较,CT诊断技术的检出率明显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肠梗阻 X线诊断 CT诊断 价值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石英谐振压电基因传感器检测系统液稳定平台并应用该检测系统实时检测链置换扩增(SDA)反应。方法①观察以金属夹具式和粘胶式两种检测池连接方式构成的传感器在液相中的频率稳定性;②以巨细胞病毒(HCMV)为检测对象,建立链置换扩增(SDA)反应系统;③传感器检测系统对HCMVSDA反应进行实时检测。结果①新型金属夹具式可调节及可换式传感器检测池可实现传感器在液相中的频率稳定性;②链置换扩增(SDA)反应可引起压电基因传感器的频率持续下降;③在一定范围内核酸杂交所引起的频率下降幅度与加入的靶序列浓度呈正相关;结论成功构建压电基因传感器液检测平台并实现对链置换扩增(SDA)反应的实时检测;该系统可直接检测基因组DNA并可广泛应用于病源微生物的临床检测。

  • 标签: 实验检测 压电基因传感器 液相稳定平台 HCMV 巨细胞病毒 链置换扩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88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2±3.2)d,术中出血量(23.5±1.2)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2.8)d和(53.8±2.4)ml,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的发生率为4.54%,低于对照组的20.4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的效果理想,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 胆囊切除术 急性重症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序疗法、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价值。方法对本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进行药物治疗的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新序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而言,与三联疗法相比,新序疗法可以显著地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新序贯疗法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中同种抗体的固化筛查及其对临床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及天津市血液中心在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间进行输血的血液样本,其中包括随机献血的1425例健康者的血液样本以及实施输血的220例患者的血液样本,对其血浆是否含有相应抗体进行检测,分析其对临床输血效果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献血者1425例中筛查出红细胞同种抗体为31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为11例,白细胞抗体为46例;输血患者220例患者在经过输血后筛查出红细胞抗体15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19例,混合型抗体56例,白细胞抗体20例。有73例在输血后产生不良影响,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有55例的患者存在抗体问题。结论在临床输血前和输血后的抗体检测可应用固化筛查体系,抗体的存在对于输血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影响。而固化筛查总体的灵敏度比较高,对确保输血安全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同种抗体 固相化筛查 临床输血效果 影响
  • 作者: 郑云云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8-17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9卷第9期
  • 机构: 射洪市人民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诊断肠梗阻症状期间分别予以X线、螺旋CT进行检测对其诊断效果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临床诊治患者52例,作为临床分析对象,研究起始时间为2021年6月开始,拟定临床研究计划,并依照其计划收集相关分析数据,直至2022年6月截止,将研究选取案例以检查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予以CT、X线等方式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肠梗阻症状诊断准确率、影像学清晰程度。结果:经研究,两组患者症状诊断准确率比较,患者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6.15%),显著高于X线症状诊断准确率(75.00%),经研究,患者X线诊断期间成像较为清晰的例数为(40)例,占比为(76.92%),比较螺旋CT诊断期间成像较为清晰的例数为(48)例,占比为(92.30%),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诊断肠梗阻症状期间予以螺旋CT检查,准确率较高,同时能够显著降低其误诊率、漏诊率等,能够以此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帮助患者进行制定治疗策略,帮助其尽早恢复健康,临床应用价值极为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肠梗阻;X线;螺旋CT;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DTS)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在司法鉴定中的作用。方法对40例胸部外伤后X线平片不能明确诊断或虽能明确诊断但因司法鉴定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的病例进行DTS扫描及重建处理,其中有7例同时行胸部CT扫描及肋骨三维重建以便对照研究。结果DTS扫描后的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肋骨结构,明确诊断肋骨骨折163根,肋骨骨折检出率为98.8%。结论DTS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在肋骨骨折的司法鉴定中可以完全代替X线平片,是CT扫描及其三维重建的重要补充。

  • 标签: X线数字技术 肋骨骨折 数字断层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