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启发式临床医学带教模式结合反馈理论在内分泌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审视启发式临床医学带教模式和反馈理论的相关研究,论述了将其应用于内分泌科护理教学的可行性和益处。本文旨在为内分泌科护理教育提供创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素养。

  • 标签:     启发式临床医学带教模式 反馈理论 内分泌科 护理教学
  • 简介:目的了解外科护士对术后疼痛管理的认知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对其的影响,为外科护士进行更为有效的术后疼痛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主要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研究,以三角交叉检视法对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护士的深度访谈和观察以及护士和患者问卷调查等资料收集,共回收患者问卷98份,护士问卷25份。运用持续比较方式进行资料分析,归纳出影响护士术后疼痛管理的相关因素,并予以干预措施,交叉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水平和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后外科护士术后疼痛管理的知识水平和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干预后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亦较干预前有显著的提高。外科护士自我意识提升影响术后疼痛管理水平的理论模型包括概念结构、促进因素和结果3个部分。结论外科护士自我意识的提升可提高术后疼痛管理水平。

  • 标签: 外科护士 术后疼痛管理 扎根理论
  • 简介: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乏营养,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的寿命不断延长,与此同时,老年卧床病人在增多,由于家庭护理不当,来院病人中部分已形成Ⅱ期或Ⅲ期压疮。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加速创面愈合、缩短疗程,对密闭式湿润疗法和传统疗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Ⅲ期压疮 应用 治疗 湿性 局部组织 血液循环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护生临床教学的管理方法,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及结果对在我院实习的中专护生应用“知-信-行”理论进行实习初期的相关知识学习、实习中期的态度转变、实习后期的行为养成与能力培养分段干预,从对患者满意度调查、带教老师评价、护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等来看,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结论应用“知-信-行”理论搞好护生实习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学生 护理 临床实习 心理过程
  • 简介:"讨论"是一篇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讨论"中可以对结果进行恰当的解释、说明和引申,以使研究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所以说,"讨论"是一篇文章的点睛之笔。不恰当"讨论"不能使研究增色,反而会导致文章主题不突出,使文章显得杂乱,影响文章的学术水平。

  • 标签: 护理论文 撰写 学术论文 学术水平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患者护理中 Orem 自理理论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4 月,共有 82 例脑卒中患者在本院就诊、治疗,按照奇偶数法将 82 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41 例给予脑卒中基础护理,观察组联合 Orem 自理理论护理,对比两组结果。 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 NIHSS 评分对比,无差异 ( P>0.05 ) ;两组干预后的 NIHSS 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 1 月、干预 3 月后的 NI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 P<0.05 )。 两组干预前的 MBI 评分、 SS-QOL 评分比较, 无差异 ( P>0.05 ) ;两组干预后的 MBI 评分、 SS-QOL 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的 MBI 评分、 SS-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 P<0.05 )。 结论: 在脑卒中护理中应用 Orem 自理理论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基础护理 Orem 自理理论 NIHSS 评分 MBI 评分 SS-QOL 评分
  • 简介: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理论中最重要的内容,把自我效能感描述为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地完成一项特殊任务。临床护理教育要求护生能把理论知识快速地应用于处理疾病和病人的真实环境中。缺乏自信心妨碍护生获取临床实践能力,阻碍他们处理临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因为每个人都会被他自已的信念和感觉引导而不是被事实本身,所以有能力和无能力的护生都可能经历自信心的缺乏^[1]。有自信的护生相信他们在临床实践中最终能够成功,然而缺乏自信的护生在遇到突然发生的事件时总幻想失败。

  • 标签: 临床护生 自信心 临床实践能力 自我效能感 培养 临床护理教育
  • 简介:2004年11月9日,第二届国际护理论坛在浙江金华召开。本次论坛由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主办,来自国内外的知名护理学专家、学者三十多人及医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亲情、健康、诚信”,该校86岁的,在护理教育岗位上工作了60余年的陆月林老师被推选为本届论坛的形象代言人。

  • 标签: 职业技术学院 论坛 金华 国际 2004年 形象代言人
  • 简介:基于为临床心理护理实践拓展理论依据、探讨有效时策之目的,尝试将归因理论应用于意外创伤者康复中,旨在识别伤者在康复中的归因偏差、了解其归因倾向,进而运用强化矫正为其实施归因训练,助其疏导负性情绪、缓解疼痛、提高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 标签: 归因理论 创伤 康复
  • 简介:从Orem自理理论在外科、内科、社区的应用及Orem自理理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两方面进行综述,针对Orem理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些对策,提出Orem自理理论有很强的实用性。

  • 标签: 自理理论 外科 内科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 重点分析人文关怀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9年7月~2020年6月之间展开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根据实验标准,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以传统护理模式之下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的应用,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以及满意度指标。结果 观察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低,而满意度指标较高,数据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文关怀理论开展护理工作,可以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和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质量,提高医疗水平。

  • 标签: 人文关怀理论 手术室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双因素理论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我院小儿外科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下的资料作为对照组,将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我院小儿外科以双因素理论展开护理管理工作模式下的资料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统计两种模式下护士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的评分更高,差异明显(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外科的护理管理工作来说,在双因素理论支持下展开护理管理工作,可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提升护士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医患和谐,因此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双因素理论 小儿外科 护理管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管理中运用管理理论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对象100例为我院收治患者,入院后以红蓝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n=50)、评估组(n=5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和风险护理管理,并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2月-2023年3月。结果:评估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护理差错及护理投诉发生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理论的临床价值确切,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建议推广。

  • 标签: 风险管理理论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如何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介绍了柔性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对其与传统管理进行对比。重点讨论了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团队协作与沟通、患者体验的改善以及急诊护理绩效的提升。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阐明了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实际效益。强调了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领域的积极作用,以期为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提供些许理论支持。

  • 标签: 柔性管理理论 急诊护理 团队协作 患者体验 绩效提升
  • 简介:摘要: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和信念,涉及到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能力评估。在肿瘤护理领域中,自我效能感不仅有助于理解护理人员的行为和决策,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能,改善患者的护理体验。基于此,本文将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肿瘤护理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它对护理实践的影响。

  • 标签: 自我效能理论 肿瘤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意识理论护理的可能性。方法:将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开展对比实验,取该期间我院收治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80例为临床样本,参考实施护理方案的差异(告知患者实验目的,指导患者自行选择)将所有人员均分为观察组(健康意识理论护理)、对照组,对干预后相关数据指标实施统计记录,并分析观察差异所在。结果:观察组认知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手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数据均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值达到﹤0.05数值,表现出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意识理论护理能够明显提升其认知水平,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健康意识理论护理 老年髋部骨折
  • 简介:目的构建护理学博士护理哲学与理论构建课程内容与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价该课程的实施效果。方法由2所护理学院教师组成核心课程团队,通过研讨形成课程内容及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案并在8所院校实施,采用自制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学习效果。结果自2015年3月—2018年1月共实施4期课程教学,102名学生参与线上及翻转课堂的课程学习并填写问卷。82.4%(84/102)的学生认为开设护理哲学课程非常有必要,88.2%(90/102)的学生认为开设护理理论构建课程非常有必要。4期学员对课程学习内容大部分掌握或完全掌握的比例为44.1%-89.2%。结论该课程促进了研究生对护理以及护理哲学与护理实践的理解,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教学资源的共享,并促进我国护理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合作。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课程 护理哲学与理论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