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的临床运用研究。方法本文选取12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确定病情后直接确定手术方式,研究组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实施治疗过程,对其急救疗效进行分析和对比探讨。结果重症监护室内苏醒后,急性生理学参数计分大小、年龄计分大小、慢性疾病计分大小以及总得分大小分别是(6.99±2.77)分、(1.69±0.60)分、(4.48±1.85)分以及(12.97±4.69)分,其中急性生理学参数计分大小和总得分大小两项指标评分大小结果和重症监护室内苏醒前对应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实施治疗过程后,可以缩短急救时间,缓解创伤应激反应,节省手术时间,改善创伤三联征,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有效提升临床急救效果。

  • 标签: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严重腹部创伤 急救 临床运用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肠管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资料。按照肠内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组(鼻肠组,26例)和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组(鼻胃组,28例)。在两组患者均于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第2天开始给予鼻饲整蛋白制剂(瑞代),观察两组患者达到肠内营养支持目标的时间、肠外营养支持时间、营养指标(白蛋白、血红蛋白等)、入住ICU时间、感染及胃肠道并发症等的发生率。结果(1)按照体质量计算热卡需求量,鼻肠组较鼻胃组更快达到肠内营养支持目标的时间,分别为(3.0±0.8)d和(7.7±2.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肠组较鼻胃组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2.0±0.8)d和(6.7±2.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第30天时,鼻肠组的血清总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鼻胃组,分别为(64±6)g/L和(61±6)g/L,(120±17)g/L和(106±1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鼻肠组较鼻胃组平均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11±5)d和(14±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肺部感染、高血糖、腹泻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能更快达到肠内营养支持目标,缩短入住ICU时间。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肠道营养 预后 鼻肠管 鼻胃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健康教育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护理部门在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此期间选取8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取品管圈活动开展前一年住院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护理期间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认同率以及对健康教育干预的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时、出院前对健康教育内容认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对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是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5%(P<0.05);③观察组对健康教育干预的满意度是96.25%,远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健康教育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显著,明显提升了患者对于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认同率和满意度。

  • 标签: &ldquo 品管圈&rdquo 活动 健康教育质量改进 健康教育干预 知晓率
  • 简介: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时限与心力衰竭患者左室结构、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10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73例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及同期就诊的100例健康体检者(非心衰组),根据心电图QRS时限将心衰组分为QRS时限〈100ms组(n=271),QRS时限100ms-119ms组(n=108),QRS时限≥120ms组(n=94)三个亚组。比较心衰组、非心衰组之间QRS时限、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差异,比较心衰组三亚组之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LA、LVEDd的差异,分析QRS时限与心脏超声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心衰组较非心衰组QRS时限明显延长(101.45msvs.94.95ms,P=0.000)、LA明显增大(39.73mmvs.31.07mm,P=0.000)、LVEDd明显增大(51.88mmvs.43.54mm,P=0.000)。心衰组三亚组之间LVEF、LVFS、LA、LVEDd有显著差异(P〈0.05),且QRS时限与LVEF呈负相关,与LA、LVEDd呈正相关(P〈0.05)。结论心电图QRS时限可作为心力衰竭病情严重程度及衰竭心脏心室重构的评价指标。

  • 标签: 心力衰竭 QRS时限 心室重构
  • 简介:缺血性卒急性期约有60%-75%的患者血压增高(〉140/90mmHg)。即使既往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在卒急性期血压也可能增高。长期以来,不主张在卒急性期积极降压,机制在于卒急性期血压增高是机体维持脑灌注压的代偿反应,此时降低血压有可能导致脑灌注压不足。

  • 标签: 脑梗死 急性期 高血压 控制性降压 文献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及时行气管切开在颅脑外伤合并脑出血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3例颅脑外伤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及时的气管切开术,观察术后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没功能缺损评分。结果23例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2例死亡,死亡率为8.70%。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37.5±6.1)分和(21.9±5.2)分。结论颅脑外伤合并脑出血患者治疗及时行气管切开术,有利于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对患者的救治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 标签: 颅脑外伤 脑出血 气管切开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针对脑中风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1月作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脑中风患者,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在前期展开中医康复护理,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当时的情况以及5周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障碍很大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人院时的ESS、FMA、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5周后两组患者ESS、FMA、ADL评分均较入院时高,观察组患者的ESS、FMA、ADL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中风患者进行早期的中医康复护理,能大大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减小伤残率,促进改变患者预后,最大限度恢复生活劳动能力以及自理能力,加强并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 中医康复 护理 预后
  • 简介:研究显示,至2030年卒中将成为全球死亡第二大原因,伤残调整生命损失第六大原因[1].世界上每年超过600万人因卒死亡,约90%的卒患者死于低中等收入国家[2].近20年世界卒负担已经从第5位上升至第3位[3].根据中国卒防治报告(2015)指出,卒已经成为我国第1位死亡原因,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给我国造成每年400亿元的经济负担[4].

  • 标签: 社会经济地位 卒中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评估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压缩"和"灯笼"释放方式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接受LVIS支架治疗且支架形态发生短缩改变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15例(16个动脉瘤),均经全脑DSA检查明确诊断。"压缩"方式指通过操作使LVIS支架长度比标注释放数值短缩超过5mm;"灯笼"方式指瘤颈处LVIS支架直径增宽。计算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内支架压缩后金属覆盖率,并于术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结果(1)采用LVIS支架辅助治疗的16个宽颈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8个,眼动脉瘤6个,脉络膜前动脉瘤及大脑中动脉M2分叉梭形动脉瘤各1个;瘤颈1.8-8.0mm,平均(3.9±1.7)mm;共置入LVIS支架15枚(1枚支架治疗两个动脉瘤者1例);均采用"压缩"方式释放支架,其中4例(4枚)同时并存"灯笼"方式。(2)LVIS支架术后Raymond分级Ⅰ级栓塞10个(62.5%),覆盖的分支动脉术后即刻均通畅。(3)围手术期未发生技术相关出血性和缺血性并发症,支架置入成功率100%(15/15)。(4)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内支架压缩后金属覆盖率为30.3%-38.5%,平均(35.0±2.8)%。(5)15例LVIS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均经全脑DSA随访3-5个月,平均(3.2±0.5)个月,其中14个动脉瘤达影像学治愈(RaymondⅠ级,87.5%),无动脉瘤复发病例。支架覆盖的所有分支动脉无闭塞,未发生支架内狭窄及载瘤动脉闭塞,总致残率为6.7%(1/15),无死亡病例。结论LVIS支架通过"压缩"及"灯笼"方式可提高瘤颈金属覆盖率和短期治愈率,同时不影响覆盖的分支动脉。选择适宜病例行"灯笼"方式可能有利于瘤颈处分支动脉的短期保护。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LVIS支架 颅内宽颈动脉瘤 推拉释放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监护在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缺陷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150例剖宫产瘢痕缺陷患者分为3组药物治疗组、超声监控下宫腔镜手术组和非超声监控下宫腔镜手术组。对各组患者诊疗后,对比诊疗时间并对各治疗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诊疗时间上,两手术组较药物治疗组显著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手术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治疗组月经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流血量、较手术组明显更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手术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监控在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缺陷手术中有明显的辅助引导作用,可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基础上,缩短诊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 超声监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牙列缺损治疗,种植修复与常规烤瓷桥修复的治疗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8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烤瓷桥修复方法,观察组采用种植修复方法,比较两种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效率96.4%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效率67.9%,且在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度、固位功能、美观度上的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发生并发症3.6%低于参照组25.0%,与参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列缺损的治疗,口腔种植修复的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口腔 种植修复 常规修复 牙列缺损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伴中央-颞棘波灶的儿童良性癫痫的临床与脑电图特征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34例伴中央-颞棘波灶的儿童良性癫痫患者,对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脑电图检测结果展开分析探讨,进一步对检测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有102例患者在睡眠情况下病情发作,所占百分比为76.12%,有28例患者在清醒状态、睡眠状态下都有发作情况,所占百分比为20.90%,剩下的4例患者在清醒状态下疾病发作,所占百分比为2.99%。结论伴中央-颞棘波灶的儿童良性癫痫疾病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癫痫综合病征,这种疾病预后处理效果较好,因此需要及时的开展诊断治疗过程提升疗效。

  • 标签: 伴中央-中颞棘波灶 儿童良性癫痫 脑电图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妇产科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分别采用重比重罗哌卡因与等比重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等比重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7.90%,低于重比重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5.42%,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等比重罗哌卡因药物,能够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并发症相对较少,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等比重罗哌卡因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妇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P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教学查房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生41人为实验组,采用BPL教学方式进行护理教学查房。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生39人作为对照组,在实习期间则采用传统的护理教学查房方式。在出科前对两组进行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整体护理考核。结果实验组在理论、操作和整体护理考核等方面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PBL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查房有利于护生更好地将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查房质量的提高。

  • 标签: PBL教学 临床护理 教学查房
  • 简介:目的探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缺血性卒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缺血性卒患者314例,所有患者均为藏族。根据是否患有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209例),观察组为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缺血性卒患者,对照组为无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缺血性卒患者。比较两组卒中发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指标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高胆固醇血症、嗜烟史、卒家族史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489、8.107、11.206,P值分别为0.011、0.004、0.001),其余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胆固醇血症、嗜烟史、卒家族史均为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缺血性卒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胆固醇血症:OR=4.799,95%CI:1.266-3.148,P=0.028;嗜烟史:OR=4.539,95%CI:1.061-4.182,P=0.033;卒家族史:OR=3.549,95%CI:1.279-5.377,P=0.008。结论高胆固醇血症、嗜烟史、卒家族史为缺血性卒的危险因素,对该地区缺血性卒防治应针对地域及人群发病特点。

  • 标签: 卒中 红细胞增多症 缺血性卒中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带教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生41人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式带教。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生39人作为对照组,在实习期间则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带教。在出科前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整体护理考核。结果实验组在理论、操作和整体护理考核等方面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BL教学法带教实习护生有利于护生更好地将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带教质量的提高。

  • 标签: PBL教学 心血管内科 临床护理教学
  • 简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informationregulator,SIRT1)是一种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可通过对各种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去乙酰化作用,调控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多种病理过程和生命活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炎性反应 氧化性应激 细胞凋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综述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4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对可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效果,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综合评估护理 冠心病 住院康复
  • 简介:目的:比较血清β凝血球蛋白水平在冠心病不同合并症患者间的差异。方法:按照合并疾病,3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被分为单纯UAP组(UAP对照组,82例),高血压组(89例),糖尿病组(133例)和脑梗死组(94例)。分别检测比较4组患者发病6h时和出院前的血清β凝血球蛋白水平。随访4组半年内发生心肌梗死的情况。结果:心绞痛发作6h时,脑梗死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UAP对照组的血清β凝血球蛋白水平[依次为(61.13±3.32)ng/ml,(59.77±3.15)ng/ml,(52.12±3.27)ng/ml,(48.55±3.14)ng/ml],以脑梗死组最高,各组间两两比较,P均〈0.01,与发作6h时比较,出院前4组的血清β凝血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1),其水平排列次序及组间差异显著性未变。4组半年内脑梗死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UAP对照组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1.7%,6.0%,3.4%,2.4%,脑梗死组的显著高于UAP对照组,P=0.04,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β凝血球蛋白水平在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时要显著高于缓解期,且于合并脑梗死者升高最明显,半年内合并有脑梗死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比例也最多。

  • 标签: β凝血球蛋白 冠心病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