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siRNA作用于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癌细胞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receptor-relatedreceptorα,ERRα)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方法siRNA处理RL952、AN3-CA、HEC-1A和HEC-1B细胞,以RL952、AN3-CA为Ⅰ型子宫内膜癌体外模型,HEC-1A、HEC-1B为Ⅱ型子宫内膜癌体外模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RRα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ERRα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siRNA干扰后4株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siRNA组较对照组ERRα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RL952:0.701±0.017vs.1.165±0.019;AN3-CA:0.899±0.019vs.1.362±0.007;HEC-1A:0.093±0.004vs.0.541±0.038;HEC-1B:0.158±0.004vs.0.356±0.001;P均〈0.05)。各株细胞siRNA组与对照组ERRα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RαmRNA表达分别减少了39.77%、34.01%、82.82%和55.78%。Westernblot结果显示,4株细胞RNA干扰后ERRα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趋势一致。4株细胞凋亡率:RL952为(30.000±1.056)%vs.(10.572±1.027)%;AN3-CA为(32.931±1.613)%vs.(10.274±0.882)%;HEC-1A为(17.272±0.950)%vs.(8.704±0.608)%;HEC-1B为(18.703±1.877)%vs.(3.801±0.265)%,siRNA干扰4株细胞后凋亡率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RNA能够有效抑制子宫内膜癌中ERRα表达,ERRα低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增加密切相关。

  • 标签: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 SIRNA 凋亡 子宫内膜癌细胞
  • 简介:目的探析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血管内皮钙黏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5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50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和20例行人工流产手术正常早孕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将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分为A组、B组、C组以及D组,将正常早孕者作为本次研究E组。结果E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VE-cadherin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B组、C组以及D组,A组VE-cadherin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B组、C组以及D组,B组VE-cadherin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C组和D组,C组VE-cadherin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D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cadherinmRNA表达量与葡萄胎有着非常密切关系,其下调与葡萄胎恶变有着直接关系;由此可知VE-cadherinmRNA表达可成为检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参考指标,有着重大临床意义。

  • 标签: 妊娠滋养细胞 VE-CADHERIN 临床意义
  • 简介:细胞因子是由免疫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具有信息传递功能蛋白质或多肽。它既是机体免疫系统应答效应成分,又是免疫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介质。大多数细胞因子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抑制生长、促进凋亡负面作用,同时具有促进生长繁殖、为侵袭转移提供条件作用。这与细胞因子浓度,癌细胞恶性程度,癌细胞生长微环境等因素有关,这些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及其临床意义值得关注。

  • 标签: 细胞因子 乳腺癌 免疫
  • 简介:乳腺癌已被证实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发展早期即可出现远处播散和转移,血液中检测出肿瘤细胞即是重要证据.而肿瘤细胞进入外周血即是肿瘤远处转移前提,是肿瘤转移主要途径之一.在外周血中检测到肿瘤细胞提示存在肿瘤微转移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远处转移.随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s)检测技术敏感性和特异性不断提高,其在外周血中含量与乳腺癌诊断﹑治疗和预后有密切关系,这一点已被大多数研究者所证实.本文简要综述了目前对乳腺癌患者CTCs检测方法以及其对临床指导意义,并对其临床运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乳腺肿瘤 肿瘤细胞 循环
  • 简介:颗粒细胞瘤(granularcelltumor,GCT)是一种临床少见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临床上以卵巢、头颈部、胃肠道多见,原发于乳腺者不多,容易发生误诊、误治。笔者报道甘肃省肿瘤医院收治1例乳腺颗粒细胞瘤,并结合既往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以期能够加深对本病认识。

  • 标签: 乳腺肿瘤 颗粒细胞瘤
  • 简介:一、病例摘要例1:患者女,38岁,因“右下腹隐痛3年”于2006年8月入院。患者右下腹阵发性隐痛3年,无异常阴道出血,月经规律,孕1产1,既往体健。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B超提示子宫壁外不均囊实性肿物4.2cm。CT显示子宫右侧实性结节4cm,形态规则,增强可见明显强化,与子宫及右侧附件均无明显分界。术前诊断:子宫肌瘤变性?

  • 标签: 子宫壁 血管周上皮样 文献复习 细胞肿瘤 异常阴道出血 子宫肌瘤变性
  • 简介: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目前少数可以进行早期筛查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采用宫颈细胞学进行筛查,但传统宫颈细胞学筛查准确率偏低。为了提高宫颈癌筛查准确率,近年来我国引入了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方法。为了解TCT在我国妇女宫颈癌筛查中作用及宫颈病变发病年龄特点,对本院2008年至2010年进行79974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宫颈液基细胞学 临床分析 宫颈癌筛查 恶性肿瘤 早期筛查 宫颈细胞学
  • 简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nflammatorymyofibroblastictumor,IMT)是近年来被命名主要发生于软组织和内脏少见间叶性肿瘤。临床和影像学易将其误诊为恶性肿瘤。根据WHO肿瘤分类(2002年),IMT为中间性偶有转移型肿瘤。其病理组织学形态复杂,诊断较为困难且病例少见。发生于乳腺IMT更为罕见。以下通过对一例乳腺IMT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及临床症状分析,增加对该肿瘤认知。

  • 标签: 乳腺肿瘤 肌组织
  • 简介: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术中粘连程度、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方面与首次剖宫产术关系。方法:对我院产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100例与首次剖宫产组60例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发生率,两组比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并发症明显高于首次行剖宫产并发症,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对有过剖宫产史孕妇寻求风险效益比最小分娩方式是降低围产病率关键。

  • 标签: 疤痕子宫 再次剖宫产 手术方式
  • 简介: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β1(ERβ1)被阻断后对Bax和Bcl-2表达影响,探讨ERβ1在乳腺癌中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脂质体法,将针对人ERβl基因siRNA转染人类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分别用Realtime-PCR、WesternBlot检测ERβ1被干扰前后细胞中ERβ1、Bcl-2、Bax等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通过细胞增殖曲线观察ERβ1基因被干扰后细胞增殖活性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改变。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RNA干扰技术阻断乳腺癌MDA—MB-231细胞ERβ1基因表达后,ERβ1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生长曲线显示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pSilencer—ERβ1转染组细胞Bax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Bcl-2基因表达未发生变化,Bcl-2/Bax比值明显上升;pSilencer-ERβ1转染组细胞凋亡率较未转染组明显减少(t=6.22,P=0.00)。结论ERβ1可通过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而促进细胞凋亡,是ERβ1抑制细胞增殖原因之一。

  • 标签: 乳腺肿瘤 RNA干扰 雌激素受体β1
  • 简介:在过去10年中,临床细胞遗传学有了显著进步,分子生物技术被应用到了常规染色体分析。这些新技术应用解决了传统核型显带分析在准确诊断和解释某些染色体技术上缺陷,这些新技术包了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color-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M-FISH)、光谱核型分析(Spectralkaryotyping,SKY)、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CGH)和微阵列基因组杂交(array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aCGH)。每1种技术都有特定检测范围与限制。本文对这些技术特点及它们在产前诊断应用综述。

  • 标签: 产前诊断 FISH SKY CGH ACGH
  • 简介: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LAC)及其与顺铂(DDP)联合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细胞并分为4组:对照组、LAC组、DDP组及LAC+DDP,每组均干预HeLa细胞48h。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LAC可有效抑制HeLa细胞增殖,呈浓度(r=0.864,P〈0.05)及时间依赖性(r=0.926,P〈0.05),48h时半数抑制量(IC_(50))为4.98μmol/L;与DDP组比较,LAC+DDP组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DDPIC_(50)由63.71μmol/L下降至28.93μmol/L。FCM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随LAC作用时间延长而上升,具有时间依赖性(r=0.869,P〈0.05);与DDP组凋亡率[(17.49±3.82)%]和LAC组[(24.98±4.61)%]比较,LAC+DDP组[(38.06±5.72)%]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显著增强(P〈0.05)。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LAC可有效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增殖作用,并通过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增强DDP对宫颈癌HeLa细胞作用。

  • 标签: 子宫颈癌 HELA细胞 蛋白酶体抑制剂 顺铂
  • 简介: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CSCs)促使肿瘤生长和复发。CSCs对目前多种化疗和放射治疗耐受,这表明虽然许多抗肿瘤治疗能够杀死大量肿瘤细胞,但最终仍会失败,原因在于这些治疗不能根除引起肿瘤再生CSCs。原则上,使用自动筛选技术能够鉴定出杀伤CSCs因子。但由于CSCs在肿瘤细胞群中仅占少数,使用标准高通量细胞存活分析法无法检测出CSCs特异毒性因子。所以,筛选专杀CSCs因子需要在体外能稳定繁殖、富集CSCs细胞群。然而,目前对于实体瘤中CSCs而言是不可能。有研究表明,诱导正常或成瘤乳腺上皮细胞群发生上皮间质化(EMT)会导致具有干细胞样特性细胞富集。

  • 标签: 高通量筛选法 肿瘤干细胞 干细胞选择 抑制因子 鉴定 CSCs
  • 简介: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收集首次诊断并行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宫颈癌、随访资料完整宫颈鳞癌患者116例,并选择正常宫颈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MGB1蛋白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χ-2=35.876,P〈0.05);HMGBl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χ-2=7.710,P〈0.05)、临床分期(χ-2=6.537,P〈0.05)、淋巴结转移(χ-2=7.827,P〈0.05)密切相关。结论HMGB1蛋白异常表达可能成为宫颈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一个重要指标。

  • 标签: 宫颈鳞状细胞癌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免疫组化
  • 简介:21-三体综合征作为一种最常见染色体异常疾病,出生后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在产前作出诊断,减少和避免患儿出生是唯一途径。由于侵入性操作存在诸多弊端,人们倾向于寻找一种对母儿损伤较小方法进行诊断。近几年来,通过母亲外周血胎儿细胞进行诊断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利用母血中胎儿细胞进行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作一综述。

  • 标签: 产前诊断 三体 唐氏综合征
  • 简介:目的研究顺铂(cisplatin,CDDP)对正常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毒性作用及金雀黄素(genistein,GEN)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颗粒细胞在含有不同浓度CDDP及GEN和CDDP培养基中孵育不同时间,用MTT法测定细胞抑制率。结果CDDP浓度≥μg/ml可抑制颗粒细胞生长,低浓度GEN对这种抑制无明显影响,高浓度GEN可减轻顺铂对颗粒细胞毒性作用。结论CDDP对大鼠颗粒细胞具有明显毒性作用,GEN对其引起细胞毒性有保护作用,呈时间一剂量效应。

  • 标签: GEN CDDP 颗粒细胞 MTT法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140例宫颈糜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Leep刀治疗,为观察组,另一组进行微波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安全有效,术后修复时间短,无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应大力推广。

  • 标签: LEEP刀 宫颈糜烂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