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氟尿嘧啶及其衍生物是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二氢嘧啶脱氢酶(DPD)是嘧啶代谢中的起始酶和限速酶,在氟尿嘧啶类药物的代谢中起关键作用,其活性氟尿嘧啶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疗效相关。DPD的酶活性个体差异很大,部分和完全缺陷能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药物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对DPD的研究也从酶学水平上升至基因水平。本文回顾了DPD的分布、功能和检测方法,及其基因多态性氟尿嘧啶类药物相关性。

  • 标签: DPD 氟尿嘧啶类药物 DPYD基因
  • 简介:肿瘤防治和康复需要整合治疗,而运动是整合治疗的重要内容。当前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让肿瘤患者获益。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强调这一不容忽视的领域需要引起医师、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切实重视。

  • 标签: 整合医学 运动 肿瘤 免疫功能
  • 简介:食管癌是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死亡率在我国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3.5%。手术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治疗分为根治切除及姑息性切除手术,还有一些病人仅能做开胸探查术。食管癌能否做到根治性切除取决于病变的局部外侵、病变的部位以及远处转移等情况。

  • 标签: 食管癌术 术前 影像学检查 恶性肿瘤 手术治疗 根治
  • 简介:目的探讨MRI/CT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growthfactorbindingprotein3,IGFBP-3)、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自身抗体(apurinic/apyrimidinicendonuclease1autoantibodies,APE1-AAbs)联合应用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1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行MRI/CT检查,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血清IGFBP-3、APE1-AAbs水平,分析MRI/CT结果,根据血清IGFBP-3、APE1-AAbs检测水平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比较MRI/CT在不同分组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结直肠癌组患者血清IGFBP-3为(2.86±1.31)μg/ml,APE-AAbs为2.79(1.14~9.61);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清IGFBP-3为(4.72±1.14)μg/ml,APE-AAbs为1.91(0.78~5.52),结直肠癌组患者血清IGFBP-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PE-AAb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血清IGFBP-3、APE1-AAbs检测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IGFBP-3/APE1-AAbs异常组(45例)和IGFBP-3/APE1-AAbs正常组(82例),IGFBP-3/APE1-AAbs正常组中MRI/CT诊断准确度为66.67%;IGFBP-3/APE1-AAbs异常组中MRI/CT诊断准确度为89.02%,比较差异具有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GFBP-3呈低表达,APE1-AAbs呈高表达,两者血清水平检测对结直肠癌均具有辅助诊断价值,此外,MRI/CT在IGFBP-3降低或APE1-AAbs升高组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准确性更高,MRI/CT影像学检查和血清IGFBP-3、APE1-AAbs水平检测联合应用可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

  • 标签: 结直肠癌 诊断 术前分期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 简介: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2/3以上,就诊时绝大多数系晚期病例,我们选择序贯化放疗模式对功能状态欠佳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对远期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8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至2005年6月30日,4例失访,随访率95.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0%、27.0%、24.4%。Ⅰ期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9%、85.7%、70.0%;Ⅱb期91.7%、30.0%、42.9%;Ⅲa期60.0%、16.7%、14.3%;Ⅲb期50.0%、5.9%、0;Ⅳ期47.8%、6.7%、0。随着临床分期增高,1、3、5年生存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Ⅰ、Ⅱb、Ⅲa、Ⅲb、Ⅳ期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0、60、14、13、12.5个月。Ⅰ-Ⅱ期手术+化疗±放疗组化疗+放疗组1、3、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Ⅲa期、Ⅲb期手术+化疗±放疗组1、3、5年生存率化疗+放疗组无明显差异。Ⅳ期联合化疗±减症放疗可延长生存期。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序贯化放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综合治疗 生存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舒尔芬治疗癌症中度疼痛的疗效。方法:采用按时给药,舒尔芬可待因进行交叉、自身对照观察。结果:舒尔芬可待因比较,中度以上缓解率为90%对66.7%,统计学处理疼痛强度差两组比较P<0.001,中度以上疼痛缓解度比较P<0.001。结论:舒尔芬较可待因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可维持6~7小时,但疗敏谷峰现象亦明显。

  • 标签: 舒尔芬 治疗 癌症 疼痛 可待因 镇痛效果
  • 简介:胃癌的新辅助化疗又称术前辅助化疗.通常特指可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的术前化疗.其目的在于使肿瘤降期、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提高5年总体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胃癌新辅助化疗由Wilke等于1989年首先报道,他认为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其根治性切除率.

  • 标签: 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价 无病生存率 术前辅助化疗 术前化疗
  • 简介: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肺癌分期、近期疗效及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化疗前、后常规检查血清CEA、NSE、Cyfra21-1,评估其变化,所有入组患者随访5年.结果96例肺癌患者中,血清肿瘤标志物增高者为66.67%(64/96),其中SCLC为64.71%(22/34);NSCLC为67.74%(42/62);SCLC患者血清CEA、NSE、Cy-fra21-1增高的发生率分别为8.82%(3/34)、55.88%(19/34)及29.41%(10/34);NSCLC患者分别为35.48%(22/62)、19.35%(12/62)及43.65%(27/62);其中肺腺癌分别为45.24%(19/42)、11.90%(5/42)及38.10%(16/42),肺鳞癌分别为18.75%(3/16)、31.25%(5/16)及56.25%(9/16);SCLC局限期分别为0%、15.79%(3/19)及0%,广泛期分别为100%(3/3)、84.21%(16/19)及100%(10/10);ⅢB期NSCLC分别为9.09%(2/22)、0%及11.11%(3/27);Ⅳ期分别为90.91%(20/22)、100%(14/14)及88.89%(24/27);化疗后,SCLC血清NSE降至正常者为94.74%(18/19),NSCLC血清CEA、Cyfra21-1降低或降至正常者分别为68.18%(15/22)及92.6%(25/27);SCLC血清肿瘤标志物增高的总生存期为18.18个月;NSCLC为16.36个月.结论血清肿瘤指标肺癌分期、疗效及生存时间有关,晚期肿瘤标志物增高,化疗后明显下降,增高的患者预后差、生存时间短.

  • 标签: 肺癌 CEA NSE CYFRA21-1 肿瘤标志物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09年我科行保肛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腹腔镜辅助Dixon术式和常规开腹Dixon术,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复发资料.结果腹腔镜组开腹组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术前合并症、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TNM分期及Dukes分期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稍多开腹组,分别为(16.4±4.3)、(14.1±3.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肿瘤下缘安全切缘长度分别为(2.5±0.8)cm和(2.4±0.6)cm,无统计学差异(P=0.545).开腹组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腹腔镜组,两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相近.腹腔镜组及开腹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2.4%及66.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能够达到开腹手术的根治效果,安全可靠,短期疗效良好,长期生存预后不逊于开腹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保肛手术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3D和2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3D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优势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52例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其中3D腹腔镜手术共22例.2D腹腔镜手术共30例。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理分期。结果3D腹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2D腹腔镜手术组[(202.7±21.9)minvs.(258.0±56.3)min,P〈0.001]。3D腹腔镜手术组清除淋巴结数量多于2D腹腔镜手术组[(23.6±3.8)枚vs.(20.1±4.2)枚,P=0.02]。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无明显差异[(146.8±35.6)mlvs.(148.8±82.4)ml,P=0.9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病理分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D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增加淋巴结清扫数量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胃癌 3D腹腔镜 2D腹腔镜 淋巴结清扫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充气造影检查对食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0例经胃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疾病患者,均行MSCT充气造影检查,将扫描后的图像进行薄层重建及后处理,对MSCT充气造影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采用Kappa检验分析其一致性。结果100例食管疾病患者中,经消化胃镜及术后病理证实,食管平滑肌瘤62例,食管癌8例,食管憩室6例,食管囊肿8例,隆突下增大淋巴结结核2例,食管血管瘤4例,正常食管10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MSCT充气造影检查,食管管腔扩张良好。经Kappa检验,MSCT充气造影结果与病理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98,P﹤0.001)。MSCT充气造影诊断食管平滑肌瘤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6.8%、78.9%、90.0%,诊断食管癌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均为100%。结论MSCT充气造影检查作为一种诊断食管疾病的新方法,有利于提高食管疾病的检出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食管疾病 MSCT 气体 阴性对比剂
  • 简介: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共120例。按患者意愿,60例行宫腔镜检查及活检,60例行诊刮术,对比分析两组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宫腔镜和病理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为90.0%(54/60),诊断性刮宫和病理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为78.3%(47/60),两组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5,P=0.034)。宫腔镜检查的特异度高于诊断性刮宫(P〈0.05)。结论宫腔镜对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筛查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宫腔镜 诊断性刮宫 子宫内膜癌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58例腮腺肿块的患者进行检查,并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总结腮腺肿块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的总检出率为100%,对腮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2%、68.4%,其中腮腺囊肿诊断符合率为100%。二维超声检查中腮腺良、恶性肿块在形态、边界、边缘和内部回声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腮腺良、恶性肿块血流信号的检出率分别为82.1%、94.7%。以收缩期峰值流速≥23.8cm/s作为诊断腮腺恶性肿块阈值的标准,脉冲多普勒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7%和71.8%;以阻力指数≥0.68(除混合瘤外)作为诊断腮腺恶性肿块阈值的标准,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3%和85.0%。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均较高,对腮腺肿块的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腮腺肿块 高频彩超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诊断
  • 简介:背景目的:垂体微腺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垂体疾病,诊断需靠临床表现、生化指标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相结合。MRI是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方法之一。垂体局限性低密灶是诊断微腺瘤重要的直接征象。但就MRI而言,不同扫描方法诊断垂体微腺瘤的准确率差异较大(45%~100%)。本研究旨在探讨动态增强MRI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价值。方法:对62例经临床表现、生化指标检查诊断为垂体微腺瘤的患者进行MRI平扫、GdDTPA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的常规增强扫描并分析其MR信号特征。结果:平扫、动态增强和常规延迟增强扫描微腺瘤检出率分别为46.8%(29/62)、88.7%(55/62)和64.5%(40/62)。这3种不同的扫描方法对病灶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动态增强扫描、常规延迟增强扫描可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其中以动态增强扫描病灶检出率最为显著。动态增强扫描可作为MR诊断垂体微腺瘤首选强化方法。

  • 标签: 垂体微腺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传统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及对术后免疫应激反应和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ESD组(n=45)和传统手术组(n=4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情况、术前和术后的免疫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年生存率和3年局部复发率.结果ESD组和传统手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39/45)和88.89%(4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禁食禁水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P〈0.01);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P〈0.05),术后ESD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1).术后ESD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9%(4/45),低于传统手术组的26.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和传统手术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3.33%(42/45)和91.11%(41/45),3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6.67%(3/45)和8.89%(4/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和传统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相当,均可获得良好的病灶切除效果,远期生存率高,但传统手术相比,ESD造成的免疫应激反应更轻,术后并发症更少,患者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传统手术 免疫应激反应 远期生存率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endoscopicspinesystem,TESSYS)技术显微镜辅助下治疗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近期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科采用TESSYS下经皮侧后路腰椎间孔神经根松解和减压术(TESSYS组)和显微镜辅助下后路椎管及间盘内减压术(显微镜组)治疗18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03例,女86例,年龄26~82岁,平均52.1岁;中央型42例,旁正中型85例,外侧型14例,极外侧型5例,椎间孔型43例;TESSYS组120例,显微镜组69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周、3个月、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术后6个月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TESSYS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85±15)min,平均卧床时间(8±2)h,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9±1.2)天;显微镜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123±14)min,平均卧床时间(2.3±0.5)天,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8±1.5)天。172例(91.0%)获得随访,TESSYS组109例(90.8%),显微镜手术组63例(91.3%)。随访6~10个月,平均7.5个月。TESSYS组术前VAS评分(8.9±1.8)分,术后3周(1.8±0.5)分,术后3个月(1.0±0.3)分,术后6个月(0.8±0.2)分;显微镜组术前VAS评分(8.5±2.2)分,术后3周(1.4±0.3)分,术后3个月(1.1±0.4)分,术后6个月(0.6±0.2)分。两组在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术前、术后3周、3个月、6个月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acNab标准,术后6个月时随访TESSYS组优良率84.4%,显微镜手术组88.9%。两组均无永久性神经根损伤和硬脊膜囊撕裂等并发症。结论显微镜手术相比,经TESSYS技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间孔狭窄症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可靠。在外侧及极外侧�

  • 标签: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窥镜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对比研究
  • 简介:背景目的:采用替膜唑胺(Temozolomide,TMZ)联合放疗单纯放疗治疗不全术后Ⅱ~Ⅳ级恶性胶质瘤,观察比较两组的局控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初治的不全术后Ⅱ~Ⅳ级恶性胶质瘤随机分为口服替膜唑胺加同期放疗组(TMZ—RT组)和单纯放疗组(RT组),两组各30例。替膜唑胺剂量为100~200mg/m^2.d,连续5天,每28天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两组放疗采用^60Coγ线照射,放疗开始时间均在术后28天内。总量为55-60Gy。结果:TMZ—RT组RT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80.0%和56.7%;1年累积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14%(2/28)和28.0%(7/25);1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2.9%(26/28)和72.0%(18/25)(P〈0.05)。TMZ-RT组常见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但仅限于Ⅰ~Ⅱ度。结论:TMZ—RT组RT组相比,在提高局控率、延缓肿瘤复发提高患者无瘤生存期方面,TMZ—RT组要优于RT组。在不良反应方面,TMZ—RT组反应均较轻微,无治疗相关的死亡、终止或需降低放化疗剂量的病例。

  • 标签: 胶质瘤 替膜唑胺 联合放疗 单纯放疗
  • 简介:目的了解雌激素受体基因(ESR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分布及其基因型内分泌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ESR1基因15个SNP位点(rs872921、rs2077647、rs3904766、rs2234693、rs11155816、rs827419、rs2347867、rs3798759、rs1801132、rs985191、rs9340931、rs9397463、rs722209、rs3778099和rs3798577)作为遗传标记,运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测序分析和荧光定量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的方法对240例接受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SNP基因分型。结果rs872921、rs3904766位点因多态性低被合弃,其余位点存在多态性。rs2077647、rs3798759位点的等位基因型及基因型内分泌治疗疗效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锁不平衡(LD)分析和单倍型分析显示在ESR1基因上存在4个LD区,rs2077647~rs2234693(LD1)、rs2234693~rs11155816(LD2)、rs9397463~rs722209(LD3)和rs3778099~rs3798577(LD4),其中LD2和LD3组成的单倍型内分泌治疗疗效相关(P〈0.05)。结论ESR1基因上部分SNP位点及其形成的单倍型内分泌治疗疗效相关,可能用于预测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

  • 标签: 单核苷酸多态性 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患者 治疗疗效 1基因 ESR
  • 简介:目的:比较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OX方案)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43例采用SOX方案为观察组,43例采用FOLFOX4方案为对照组。每例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及毒性。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51.2%和48.8%,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1.4%和7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53.49%和48.83%,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8.4个月和8.1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X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相似,但SOX方案的耐受性较FOLFOX4方案更好。

  • 标签: 奥沙利铂 替吉奥 5-氟尿嘧啶 老年患者 晚期结直肠癌 化学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肱骨内上髁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手术技巧。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我科对24例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肱骨内上髁炎患者行开放手术治疗,切除旋前屈肌群肌腱起始处的退变组织。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肘关节患者自我报告式HHS2评分和Mayo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24例术后均获8~23个月随访,平均13.7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1、2、6个月进行肘关节患者自我报告式HHS2评分和Mayo评分,术前HHS2评分为73.2±6.4,术后1个月为93.0±4.7,2个月为92.5±5.0,6个月为94.5±5.1;术前Mayo评分为72.8±5.8,术后1个月为83.2±6.3,2个月为87.9±4.9,6个月为91.7±6.0。结果显示患者的主观感觉和肘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24例中19例(79.2%)长期随访效果良好,2例(8.3%)残留肘内侧轻度慢性疼痛,3例(12.5%)因发生尺神经炎行二次手术治疗,术后神经症状获得缓解。结论开放手术治疗顽固性肱骨内上髁炎疗效可靠,对于合并尺神经病变的患者,建议预防性松解和前置尺神经。

  • 标签: 肱骨 外科手术 臂损伤 创伤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