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查听障学生阅读过程中监控特点。方法通过对阅读材料旬内不一致与句外不一致设计,运用错误觉察范式和眼动方法相结合方式探查听障学生阅读监控特点,同时以健听学生作为对照。结果听障和健听两类学生在阅读理解成绩上主效应极其显著,F(1,59)=45.67,P〈0.01;两类学生在回视次数上主效应极其显著,F(1,59)=33.22,P〈0.01;两类学生和两类阅读材料在回视点个数和回视时间上存在交互作用,且在这两个指标上趋势一致。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对于听障学生,无论是句内不一致还是旬外不一致,回视点个数及回视时间差异不大(P〉0.05);而健听学生在回视点个数上差异极其显著(P〈0.01),在回视时间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听障学生阅读理解整体能力和阅读监控能力均低于健听学生。听障学生在阅读监控眼动指标上与健听学生有显著差异。

  • 标签: 听障学生 阅读监控 眼动
  • 简介:目的检测神经分化因子NeuroD在大鼠耳蜗螺旋神经元顺铂损伤后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Real—TimePCR技术,观察耳蜗螺旋神经元损伤1d、3d、5d后NeuroD表达变化。正常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5ml/kg,1次/d,腹腔注射,连续5d),用药1d组(顺铂5mg/kg,腹腔注射),用药3d组(顺铂5mg/kg,10Vd,腹腔注射,连续3d),用药5d组(顺铂5mg/kg,1次,d,腹腔注射,连续5d),每组8只,建立顺铂耳毒性模型。采用Real—Time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不同时间螺旋神经元NeuroD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建立顺铂耳毒性大鼠模型,随着用药时间延长,神经分化因子NeuroD在耳蜗螺旋神经元中呈动态变化。NeuroDmRNA和蛋白表达在用药1d及3d组分别为2.17~0.39、1.15~0.20及7.02~0.69、2.42~0.40,与对照组及用药5d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结论NeuroD在用药1d后开始增加,3d后达到高峰,5d后下降;在用药早期有一过性表达增强,后期表达下降同时听力损失明显。表明NeuroD可能参与顺铂损伤螺旋神经元后修复过程。

  • 标签: NEUROD 大鼠 耳蜗 螺旋神经元
  • 简介:2012年5月26-2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成功主办了“2012鼻外伤与畸形功能与形态重建学习班”。学习班邀请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王德辉、王琪、陈少华,整形外科穆雄铮,眼科林明等教授及本科室王珮华、石润杰、陈东等多位具有丰富鼻科手术学、鼻面部整形经验专家授课。

  • 标签: 形态重建 学习班 鼻外伤 畸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
  • 简介:目的探讨传导方案促进低龄听障婴幼儿听觉发育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3名中重度以上听力损失儿童助听后以传导方案模式进行听觉能力康复。根据年龄划分为两组:7个月-1岁5个月5人;1岁6个月-3岁8人,两组教学侧重点不相同。使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T-MAIS)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3、6、12个月对所有儿童进行评估。结果13例儿童中12例经传导方案干预,总体听觉能力随时间延续呈曲线上升(92.3%),各分项听觉能力均呈上升趋势。1岁6个月以下听障儿童声音察知能力发展较快,发声情况及理解能力到6个月时才出现明显变化;1岁6个月以上听障儿童声音察知能力及发声变化较快,而理解能力相对发展较慢。结论针对低龄听障儿童康复传导方案具有可行性和推广性,有利于他们听觉发育及全面发展,但后续跟踪应进一步完善。

  • 标签: 传导方案 低龄听障儿童 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 听觉
  • 简介:目的观察钛人工听骨在慢性中耳炎患者进行Ⅰ期听力重建鼓室成形术中应用情况,为钛人工听骨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手术慢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99例(耳)使用钛人工听骨进行I期听力重建鼓室成形术疗效,对患者进行纯音听力检查,比较术前和术后气骨导差变化。手术方法均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视上鼓室外侧壁(桥)保留与否和植入人工听骨类型不同,将术后听力结果随访完整112例病例分为三组:组一:留桥鼓室成形术,植入PORP;组二:断桥鼓室成形术,植入PORP;组三:断桥鼓室成形术,植入TORP。结果:术后随访3月至1年,术后气骨导差≤20dB者共43例,其中植入部分人工听骨(PORP)42例,植入全人工听骨(TORP)1例。组一与组二比较,术后气骨导差无统计学意义,但各组之间术前与术后气骨导差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植入PORP组比植入TORP组术后气骨导差改善更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无胆脂瘤复发,3例人工听骨排出。结论手术方式与术后听力改善无关,植入方式与术后听力改善有关。

  • 标签: 听小骨假体 鼓室成形术 听骨链重建 慢性中耳炎
  • 简介:目的分析外伤所致传导性耳聋症状体征、听力学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总结诊断要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月~2011年3月收治具有明确外伤史、鼓膜完整传导性听力下降患者20例。每位患者均进行详细病史询问、临床检查、听力测试和影像检查。行鼓室探查术,根据患者听骨链损伤不同类型,行听骨链重建术。术后1~3个月复查纯音听力,比较术前和术后纯音听阈,总结分析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0例患者,手术探查听骨链发现砧骨移位14例,包括砧镫关节脱位、锤砧关节分离以及二者兼具听骨链损伤,锤骨移位且粘连固定2例,镫骨足弓骨折2例,砧骨长脚骨折1例,镫骨底板自前庭窗脱出1例;其中3例砧骨移位患者术中可见面神经明显水肿。根据鼓室探查情况行相应听骨链重建术,15例行自体听骨雕凿后听骨链重建术,1例行砧镫关节复位术,4例行人工听骨植入术,3例合并面瘫患者行听骨链重建术同时行面神经减压术。术后1~3个月随访,患者自觉听力提高,纯音测听示言语频率内气导平均听阈恢复至30±11dB,平均气骨导差为18±10dB。伴有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至HBI级。结论有外伤史患者如有听力下降,应行全面细致耳科检查、听力学检查和高分辨颞骨CT扫描,如纯音测听气导听阈下降且存在明显气骨导差,或颞骨CT显示听骨链形态异常,应考虑系听骨链中断引起传导性耳聋。应根据听骨链损伤不同类型,重建听骨链,恢复患者听力,合并面瘫者,同时行面神经探查减压手术。

  • 标签: 外伤 传导性耳聋 听骨链中断 听力重建
  • 简介: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6岁听力残疾儿童137万。听力学是为听障人群提供服务重要技术支持,虽然近些年听力学在我国发展很快,但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没有成为一个独立学科体系,听力9币极度缺乏.

  • 标签: 听力学 听障儿童 管理 教育 美国 听力残疾儿童
  • 简介:目的研究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测试材料在福建方言力正常人中测试效果。方法分别招募18一25岁以客家话、闽南话和福州话为母语耳科正常人受试者各10名,在lOdBHLSpeech强度下,依次进行22张单音节表识别率测试,间隔10天至1个月后在完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第二轮测试。测试结果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别采用如下方法:①对三种方言受试者前后两次得分进行配对t检验;②对全部受试者前后得分作线性相关分析;③对三种方言测试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④将方言组测试结果分别与北京地区普通话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相关分析显示各方言前后两次单音节识别测试得分之间存在较密切线性相关关系(P〈O.05),福州话组、客家话组及闽南话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49、0.56。配对t检验表明初测得分与复测得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P〈0.05)。逐表汇总两轮测试得分差值,统计该差值在各方言组受试者中标准差为分别为7.9%、7.7%、7.2%,转化成95%置信度下临界差值(criticaldifference)分别为15.5%、15.1%、14.1%。。三种方言组之间测试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福州话组与闽南话组之间比较P〈O.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福州话组与客家话组之间比较P〈O.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闽南话组与客家话组之间比较P〉O.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测听材料在福建不同方言人群测试结果跟标准普通话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客家话和闽南话组测试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福州话组与客家话及闽南话组测试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福建方言人群使用该套单音节测听表进行疗效评价研究时,福州话、客家话及闽南话区识别率提高值至少要在15.5%、15.1%、14.1

  • 标签: 言语测听 福州话 闽南话 客家话
  • 简介:为节约版面,本刊自2010年起对一些比较常用词汇作如下规定。以下词汇在正文中(摘要除外)首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和英文缩略语即可,不再要求写出英文全称,再次出现时可直接用缩略语。

  • 标签: 常用词汇 缩略语 英文
  • 简介:为节约版面,本刊自2010年起对一些比较常用词汇作如下规定。以下词汇在正文中(摘要除外)首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和英文缩略语即可,不再要求写出英文全称,再次出现时可直接用缩略语。

  • 标签: 常用词汇 缩略语 英文
  • 简介:目的验证自适应噪声下旬子识别阈测试方法可靠性,获得自适应噪声下语句识别阈算法正常青年男性参考值。方法21名正常听力男性青年(平均年龄21±1.56岁)接受测试。采用嘈杂语噪声下汉语短旬识别测听材料,使用自行编制自适应算法经言语测昕软件进行噪声下旬子识别阈测试。受试者每人每耳各测试2表。使用维验将获得平均识别阈SNR‰与所采用材料整体识别阈SNR50进行比较。结果自适应方法测得噪声下平均句子识别阈SNR50a为(-5.75±0.92)dB。左右耳识别阈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796)。正常青年男性95%医学参考值范围为(-7.55dB,-3.95dB)。使用自适应算法获得噪声下旬子识别阈略高于正常听力人群中通过多强度测试获得识别阈(P〈0.0001)。结论该自适应噪声下语句识别阈算法快速、可靠,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评价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测听方法。

  • 标签: 噪声下言语识别 信噪比 自适应算法
  • 简介:目的考察小学生聆听能力是否存在性别.年级差异,其聆听能力与学业成绩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方法选取174名8~12岁三~五年级小学生,其中男生104名。女生70名,采用《双音节词识别词表》对被试进行“听写词测试”,采用(《儿童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评估词表》对被试进行“听选择测试”,记录测试正确率。结果①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听写能力差异极显著;②听写能力存在极其显著性别差异,女生听写成绩要好于男生;③听写能力与学业成绩呈弱相关,其中与语文、英语成绩存在一定相关,与数学关系不大。结论社会人文类学科比自然科学类学科更容易受到听写能力影响,教师和家长要关注小学生聆听习惯培养和建立。

  • 标签: 小学生 听写 听选取
  • 简介:目的探索用于鼻腔共鸣功能客观评估频域维度声学参数。方法采用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比较健听儿童韵母/a/及其相关鼻韵母鼻部第一共振峰(NF1);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方法,比较健听儿童和听障儿童韵母/a/及其相关鼻韵母鼻部第一共振峰。结果①韵母/a/和其相关鼻韵母NF1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作为鉴别韵母/a/中是否含有鼻音参数;②健听儿童和存在鼻音功能亢进听障儿童韵母/a/NF1存在显著差异,且前者参数值远大于后者;③健听儿童和存在鼻音功能低下听障儿童相关鼻韵母NF1存在显著差异,且前者参数值远小于后者。结论对听障儿童进行鼻腔共鸣功能评估与训练时,可以将韵母/a/及其相关鼻韵母作为材料,采用其鼻部第一共振峰作为评估和监控参数。

  • 标签: 健听儿童 听障儿童 鼻部第一共振峰 鼻腔共鸣功能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受试者在噪声环境下使用蓝牙传输系统和无线调频系统(FM系统)言语识别率改善情况,了解蓝牙传输系统和无线调频系统在听觉辅助作用上差异。方法选择听力正常青年人40名,在信噪比为一5dB室内分别测试受试者在不使用听觉辅助装置、使用蓝牙传输系统、使用接收方式为FM接收器FM系统和使用接收方式为感应线圈FM系统时言语识别率,并记录受试者感受。结果受试者使用蓝牙传输系统、使用感应线圈接收方式FM系统和使用FM接收器接收方式FM系统3种情况下言语识别率分别是78.3%。82.2%、88.1%,均好于未使用听觉辅助装置时44.3960言语识别率。使用FM系统时言语识别率好于使用蓝牙传输系统,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蓝牙传输系统和FM系统均具有良好听觉辅助作用,FM系统助听效果更好,但从经济角度来看蓝牙传输系统有一定优势。

  • 标签: 听觉辅助系统 蓝牙 言语识别率
  • 简介:目的探讨音乐节拍器在辅助治疗痉挛性构音障碍中作用。方法对12例痉挛性构音障碍患者在常规构音障碍训练基础上加入音乐节拍器进行辅助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音乐节拍器辅助治疗可以提高痉挛性构音障碍患者呼吸功能及言语清晰度。

  • 标签: 痉挛性构音障碍 音乐节拍器 言语康复
  • 简介:目的考察音乐教育对3-4岁听障儿童听觉能力、言语能力发展影响。方法将40名3-4岁语前聋儿童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在5个月内,实验组持续参加每周1次、每次1小时音乐教育课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康复教育。采用《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能力测试表》测试两组被试在实验前后听觉能力和言语能力。结果①在听觉能力、言语能力测试总分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后测成绩均没有显著差异;②在听觉能力测试中,实验组各项后测成绩均显著高于其前测成绩,包括声母识别率(t=-4.736,P〈0.01)、韵母识别率(t=-3.603,P〈0.01)、双音节识别率(t=-3.432,P〈0.01)、短句识别率(t=-4.228,P〈0.01)、总分(t=-5.067,P〈0.01)。对照组只在声母识别率(t=-2.877,P〈0.05)、韵母识别率(t=-2.779,P〈0.05)及总分(t=-2。393,户〈0.05)3项上后测成绩显著高于其前测成绩;③在言语能力测试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后测成绩均显著高于其前测成绩,且实验组在主题对话部分后测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t=-2.076,P〈0.05)。结论音乐教育是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中可以选择使用一种康复方式,对听障儿童听觉能力、言语能力发展有一定帮助。

  • 标签: 听障儿童 音乐教育 听觉能力 言语能力
  • 简介:目的建立术中利用探测电极施行电刺激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evokedauditorynervecompoundactivepotentials,ECAP)检测方法,在植入人工耳蜗装置前评估患者耳蜗听神经功能状况。方法选择20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其中耳蜗形态发育正常12例,5例双侧前庭导水管扩大,3例双侧耳蜗Mondini畸形。测试完成后全部使用Cochlear人工耳蜗。全麻后常规人工耳蜗手术进路,行标准耳蜗鼓阶开窗,将自制测试用多通道试验电极置入鼓阶。电极连接Cochlear公司体外言语处理器及自制电刺激发生器。连接电脑,采用CustomSoundEP2.0软件,调整优化刺激参数进行神经反应遥测(neuralresponsetelemetry,NRT)初步了解听神经功能状态;刺激强度以5CL为步长递减或递增至反应阈值给予电刺激脉冲。同时自动记录ECAP波形和阈值。植入人工耳蜗后常规进行NRT检测,记录ECAP波形和阈值;术后1个月患者开机后采集T、C值,将两种电极测试所得阈值和开机C值进行相关性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电极ECAP引出率为90%,商业电极ECAP引出率为90%,平均阈值分别为(160.50±15.12)CL和(160.00±11.27)CL,两者经统计学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开机后C值(177.40±10.61)有明显相关性(R2=0.844,r=0.919)。结论成功建立了术中植入人工耳蜗装置前ECAP检测方法,为内耳和/或听觉通路发育异常及无残余听力患者提供有效听神经反应信息,对了解听觉系统发育程度及初步预测术后患者康复情况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 电刺激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 简介: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筛查时其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他们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0名听障儿童父母在子女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筛查时进行评价。将SCL-90各因子得分与中国常模相比较。结果听障儿童父母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7个因子得分均低于中国常模,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O.05)。结论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筛查时其父母心理健康状况普遍正常。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术 父母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豚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与耳蜗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receptor,GR)mRNA和蛋白含量变化,探讨PBMC与耳蜗组织中GR含量相关性。方法将32只健康白色豚鼠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地塞米松组予地塞米松(5mg/ml,10mg/kg/day)腹腔连续注射7天,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连续注射7天。给药结束后次日取豚鼠PBMC及双侧耳蜗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豚鼠PBMC和左耳耳蜗组织中GRmRNA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blot结果半定量分析豚鼠PBMC和右侧耳蜗组织中GR蛋白含量,并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一步分析豚鼠PBMC与耳蜗组织中GRmRNA及GR蛋白表达量相关性及短期全身使用地塞米松对其表达量影响。结果GRmRNA与GR蛋白在豚鼠PBMC与耳蜗组织中均有表达,地塞米松组PBMC及耳蜗组织中GRmRNA与GR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地塞米松组及对照组PBMC与耳蜗组织GRmRNA、GR蛋白表达量存在正相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豚鼠短期全身使用地塞米松可以使PBMC与耳蜗组织中GRmRNA、GR蛋白含量均同步上调,豚鼠PBMC与耳蜗组织中GRmRNA、GR蛋白含量变化具有正相关性。PBMC中GR含量可间接反映耳蜗组织GR表达水平。

  • 标签: 受体 糖皮质激素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耳蜗 豚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