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行外周单个细胞采集的患者采集过程中出现乳糜血后所采用的方法及体会。方法收集我科从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之间的800例进行外周单个细胞采集的患者中20例患者在采集过程中出现乳糜血后对其进行的处理,经过相应处理20例患者所采集的成品细胞质量未受影响。结论在采集外周单个细胞出现乳糜血后,给予相应处理,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 乳糜血 处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环状RNA(circRNA)在痛风患者PBMCs中的表达谱,探讨circRNA在痛风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4例急性期痛风患者(AG)、24例间歇期痛风患者(IG)以及24名健康体检者(HC)外周血标本。随机选取3例AG、3例IG、3名HC,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其PBMCs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选择两两对比组间差异倍数较大的6个circ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在所有72例研究对象PBMCs中验证了它们的相对表达量。对显著差异表达的circRNA(变化倍数>1.5,P<0.05)进行了基因本体(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以及预测了其与微RNA(miRNA)的相互作用。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描述数据,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芯片数据显示,与HC组相比,AG和IG组分别有116个和41个显著差异表达的circRNA;与IG组相比,AG组有105个显著差异表达的circRNA。(2) RT-qPCR验证的6个circRNA中,5个基因表达趋势与芯片结果一致,其中hsa_circRNA_105034在AG组中表达量相对于IG及H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G组5.17(4.60),IG组1.68(2.39),HC组0.90(0.73),AG组与IG组(Z=-4.413,P<0.01);AG组与HC组(Z=-5.052,P<0.01)]。(3)生物信息学分析:① GO分析发现差异circRNA主要参与DNA的转录调控、细胞的正性调控及蛋白质修饰等;② KEGG通路分析发现它们可能参与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介导的免疫反应;③ circRNA与miRNA的结合位点预测提示痛风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可能通过靶向miRNA-146a、miRNA-302b和miRNA-23a等分子影响其炎症反应。结论痛风患者PBMCs中存在差异表达的circRNA,可能与痛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环状RNA 痛风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生物信息学
  • 简介:目的建立细胞因子的基因检测方法,观察其在临床上的初步应用情况.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部分免疫相关性疾病和肿瘤病人外周血或组织中14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外周血单个细胞和23例肿瘤病人癌组织主要表达Th2类细胞因子(IL-4、6、10、13),15例肾病综合征病人主要表达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16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病人主要表达IL-2、IL-4、IL-6,而5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细胞中未检出细胞因子.结论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可用来反映多种疾病的病理变化.

  • 标签: 细胞因子 表达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IL-6 肿瘤病人 临床意义
  • 简介:抗-HCV对清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几乎没有什么作用,而肝脏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s)对表达HCV核心和外膜抗原的靶细胞具有溶解作用。在慢性HCV感染中辅助性T细胞1亚型(Th1)产生γ干扰素(IFN-γ)和IL-2促进T细胞增殖和MHC的表达,有助于HCV的清除。为探讨Th1细胞产生IFN-γ及其与HCV感染的关系,我们对7例接受IFN-α及

  • 标签: 单个核细胞 慢性丙型 IFN-Γ水平 人外周血 慢性HCV感染 肝炎病毒
  • 简介:目的通过对外周血单个细胞(PBMCs)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和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检测,证实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PBMCs被HBV感染的事实。方法提取PGM-HBV质粒,用双蒸水连续10倍梯度稀释,建立浓度为3×10^2~3×10^5拷贝/mLPGM-HBV标准系列;常规分离全血中的PB-MCs,提取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PBMCs中HBVDNA和HBVcccDNA。结果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s中HBVcccDNA阳性31例(39.74%)。HBVcccDNA与血清和PBMCs中HBVDNA阳性率和滴度有良好的一致性。但在不同临床类型的乙型肝炎患者之间,PBMCs中HBVcccDNA的检出率无差别(P〉0.05)。结论根据HBVcccDNA检测结果阳性,进一步证实HBV能感染PBMCs,并在其中复制;PBMCs中HBVcccDNA阳性与疾病的炎症活动和疾病的严重性无关。

  • 标签: 肝炎病毒 乙型 共价闭合环状DNA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肝炎 乙型 慢性
  • 简介:目的研究移植患者血浆与外周血单个细胞中HCMV-DNA的检测结果比较。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25份移植患者分别做血浆及外周血单个细胞(PMBC)中巨细胞病毒检测,对两组的定性和定量结果分析比较。结果血浆样本阳性62份(占14.59%),PMBC为43份(占10.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两者均阳性为35份,PMBC阳性但血浆阴性为8份,血浆阳性但PMBC阴性为27份,两组又有较高的阴性(92.93%)和阳性(81.40%)符合率。并对定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PMBC检测结果灵敏度明显高于血浆。结论相较于常规的免疫法和pp65,血浆中巨细胞病毒核酸定量测定对于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诊断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PMBC中巨细胞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高灵敏度对于血浆学检测具有补充辅助意义。同时检测,能够更好地提高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的检出率。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移植 单个核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BV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PBMC)能否感染HBV并进行复制。方法选取140例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对本组患者的血液进行采集,在血液样本中分离提取PBMC,用固定甩片法固定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QPCR)联合滚环扩增结合原位跨缺口原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HBVDNA进行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BVDNA和cccDNA的表达。结果在140例标本中,有95例标本中检测出了HBVDNA的表达,有116例标本中滚环扩增(PCR)结合原位杂交后检测出了HBVcccDNA的阳性信号,血清HBVDNA的浓度在106copies/ml以上的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外周血单个细胞中HBVcccDNA的阳性率为103例(73.57%),而血清HBVDNA浓度低于106copies/ml的阳性率为37例(26.43%)。结论HBV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受到感染的危险因素是高浓度外周血HBVDNA和cccDNA,采用原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能够更加准确的检测出HBV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PBMC)中HBVDNA和cccDNA的表达。

  • 标签: HBV感染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HBV DNA cccDNA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结核病(TB)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PBMC)分泌细胞因子及对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的反应。方法2018年1—12月,以HIV合并TB患者(HIV/TB组)为研究对象,以单纯HIV感染者(HIV组),单纯TB患者(TB组)及健康人群(HC组)为对照组。分离PBMC并用卡介菌纯蛋白衍化物(BCG-PPD)刺激。通过细胞表面分子染色、直接细胞细胞因子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这些人群PBMC中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淋巴细胞(CD3+、CD3-、CD4+、CD8+)及单核细胞(CD14+)的比例(其中CD3-淋巴细胞主要为B淋巴细胞及NK细胞)。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每组研究对象PPD刺激前后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未经PPD刺激时,HIV/TB组(均值0.52%)IFN-γ+CD8+/CD8+百分比显著低于TB组(均值0.94%,P=0.010),分泌TNF-α的PBMC各亚群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HIV组;HIV组(均值19.2%)TNF-α+CD14+/CD14+百分比显著低于HC组(均值31.9%,P=0.002);TB组(均值 0.94%)IFN-γ+CD8+/CD8+百分比显著高于HC组(均值0.51%,P=0.020),而分泌TNF-α的PBMC各亚群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HC组。PPD刺激后,HIV/TB组(均值0.20%)IFN-γ+CD8+/CD8+百分比明显低于TB组(均值0.56%,P=0.008),且比刺激前差异更显著;HIV组(均值0.24%)IFN-γ+CD8+/CD8+百分比较HC组降低(均值0.52%,P=0.044)。PPD刺激后,各组间分泌TNF-α的PBMC各亚群细胞百分比与H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组内PPD刺激前后相比,HC组及TB组IFN-γ+CD4+/CD4+百分比显著增加,而HIV/TB组及HIV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TNF-α+CD14+/CD14+百分比均明显增加。结论慢性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使PBMC产生TNF-α的能力下降,而合并HIV感染加重该趋势。HIV感染时单核细胞产生TNF-α的能力下降。TB患者的CD8+及CD3-淋巴细胞产生IFN-γ的能力增强,而合并HIV感染时IFN-γ的产生减少主要来自CD8+T细胞。HIV感染使机体对MTB感染的免疫反应减弱,从而给TB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更多困难。

  • 标签: 人免疫缺陷病毒 结核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简介: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自今仍未完全清楚。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中发现热休克蛋白90(heatshockprotein90,HSP90)表达有异常,该研究探讨MG儿童外周血单个细胞(PBMC)中HSP90亚型mRNA表达水平和血清皮质醇的水平,以了解机体的应激状态。方法对新发MG患儿36例及健康儿童19例(作为对照组)留取新鲜血液,取其上清液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皮质醇水平;从其血细胞中分离出PBMC,采用RT-PCR方法检测HSP90α和HSP90β亚型mRNA。结果MG患儿HSP90α(0.7329±0.2120)、HSP90β(0.7193±0.2869)mRNA表达水平比对照组(分别为0.5574±0.2084,0.4892±0.2104)明显升高(P〈0.01);MG患儿血清皮质醇(285.04±146.39nmol/L)水平比对照组(196.25±64.52nmol/L)升高(P〈0.05)。结论HSP90α和HSP90βmRNA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MG疾病本身有关;而血清皮质醇水平升高表明机体处于高应激状态或可能与患儿糖皮质激素受体异常有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6):453-456]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热休克蛋白90 皮质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带状疱疹患儿外周血单个细胞(PBMCs)Toll样受体2.9(TLR2.9)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TLR2和TLR9在儿童带状疱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带状疱疹患儿、成人各10例PBMCs上TLR2、9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10例正常儿童作对照。结果①带状疱疹患儿PBMC上TLR2.9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带状疱疹患儿PBMC上TLR2mRNA表达水平高于成人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状疱疹患儿PBMC上TLR9mRNA表达水平与成人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2.9mRNA可能参与了患儿机体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的识别及抗病毒免疫,带状疱疹患儿TLR2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成人,可能是儿童带状疱疹发病低于成人的原因之一。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PBMCs)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变化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20例正常人和60例肝衰竭患者28天内PBMCshTERTmRNA水平.结果39例生存患者PBMCshTERTmRNA水平在入院后依次上调,在入院时、入院后7天、14天、21天和28天分别较正常人升高了2.87、4.27、9.23、23.35和30.50倍,而死亡患者在各时间点依次下降,分别是正常人的3.01、2.08、1.21、0.28和0.06倍;PBMChTERTmRNA水平对判断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在入院时及治疗后7天、14天、21天和28天分别为0.611±0.075、0.676±0.074、0.786±0.065、0.993±0.008和0.998±0.003.结论PBMCshTERTmRNA水平可作为肝衰竭患者的预后判断指标,特别是在治疗14天以后.

  • 标签: 肝衰竭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在RA PBMCs表达谱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例RA患者(T组)及4名健康体检者(C组)静脉血,运用Arraystar circRNA微阵列芯片检测2组PBMCs中circRNA表达谱,应用相关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表达失调circRNA的表达情况,并对目标circRNA构建circRNA-微小RNA(miRNA)-信使RNA(mRNA)调控网络(即ceRNA网络)。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潜在诊断价值进行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3.0和Graphpad Prism 8.0分析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组间差异。结果①微阵列芯片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T组PBMCs中异常表达的circRNA共有399个,其中149个上调,250个下调。②生物信息学分析:circRNA与miRNA结合位点预测提示RA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可能通过靶向结合miR-140-5p、miR-338-5p和miR-9-5p等分子影响炎症反应;基因本体论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circRNA主要在细胞质、蛋白质结合等方面;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发现涉及的通路多与人体免疫调节相关。③多样本RT-qPCR验证结果显示T组中hsa_circRNA_009012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组(t=-4.417,P<0.01),hsa_circRNA_101328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组(t=-1.042,P<0.01),hsa_cir-cRNA_058230的表达无明显改变(t=4.691,P>0.05)。④ ROC曲线分析提示hsa_circRNA_009012具有诊断RA的潜在价值(ROC曲线下面积=0.96)。结论circRNA在RA患者PBMCs中表达失调,可能参与RA发生发展的调控,其中hsa_circRNA_009012有望成为RA诊疗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环状RNA 微阵列芯片 ceRNA网络 hsa_circRNA_00901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38MAPK在COPD外周血单个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与气流受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确诊的AECOPD患者70例作为实验组,根据肺功能检测,分为A组(重-极重度组)和B组(轻-中度组),其中A组36例,B组34例。选择同期门诊健康受试者35例,采集各组受试者外周血,运用Westernblot法测定P38MAPKmRNA及NF-κB的表达,ELISA检测外周血IL-6和IL-8含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内P38MAPKmRNA及NF-κB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A组的外周血单个细胞内P38MAPKmRNA及NF-κB的表达显著高于B组(P<0.05);AE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内P38MAPKmRNA同NF-κB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4(P<0.05)。结论P38MAPK、IL-6、IL-8参与了COPD的炎症反应,且同COPD患者的气流受限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P38MAPK NF-&kappa B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轻症和重症流感肺炎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PBMC)环状RNA(circRNA)表达谱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收治的轻症和重症流感肺炎住院患者各10例,采用Clariom™ D基因芯片检测两组患者PBMC中的circRNA表达谱,以差异倍数(FC)绝对值>2且P<0.05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circRNA,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大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轻症患者年龄[M(P25,P75)]为 62.0(34.5,69.8)岁,其中男性4例;重症患者年龄[M(P25,P75)]为50.0(37.0,60.0)岁,均为男性。共筛选出轻、重症患者PBMC差异表达circRNA 137个,其在轻症患者中表达上调和下调的个数分别为101和36个,其中上调表达最显著的是hsa_circ_0091073(FC=160.898,P<0.05),下调表达最显著的是hsa_circ_0092219(FC=-17.630,P<0.05)。GO富集分析显示,与差异表达circRNA相关的GO二级条目共111个(P<0.05);与上调表达circRNA相关的包括DNA转录模板、DNA转录模板调控、RNA聚合酶Ⅱ转录调节等;与下调表达circRNA相关的包括中细粒细胞脱颗粒、杀死其他生物的细胞和防御真菌等。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与差异表达circRNA相关的代谢通路共37条(P<0.05);与上调表达circRNA相关信号通路包括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与下调表达circRNA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癌症的转录失调、叶酸碳库和其他类型O-聚糖生物合成等。结论轻症与重症流感肺炎患者PBMC中circRNA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可能通过多个信号通路在流感肺炎致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 标签: 流感,人 肺炎,病毒性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环状RNA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百草枯对健康者外周血单个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转录因子-KB(Nuclearfactor-kB,NF-KB)的影响。方法健康体检者6例,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获得PBMC,以5×105个细胞/孔种入96孔细胞培养板,分3组培养12小时。A1组正常PBMC;A2组正常PBMC+50ng/ml百草枯;A3组正常PBMC+100ng/ml百草枯。观察培养前后细胞形态变化,收集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检测骨桥蛋白水平,收获细胞后检测胞内NF-KB。结果各组细胞培养前后细胞形态、数量无明显变化;从A1组到A3组,细胞培养上清骨桥蛋白水平及胞内NF-KB含量呈逐组增高。结论百草枯影响细胞内NF-KB,导致骨桥蛋白的大量分泌,可能是其引起肺组织损伤的原因。

  • 标签: 百草枯 单个核细胞 骨桥蛋白 核转录因子-KB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细胞内是否存在HBV共价闭合环状DNA。方法以20例HBV携带者、75例慢性乙型肝炎和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分离PBMC,应用增效PCR法检测HBVcccDNA。结果本次未在PBMC中检测到HBVcccDNA;20例HBV携带者血清HBVcccDNA阳性率为10%,75例慢性肝炎轻、中、重度患者分别为32%、52%和76%,肝移植患者为12.5%(P〈0.01);按血清HBVDNA载量不同分为〈1×105copies/ml、1×105~108copies/ml和〉1×108copies/ml三组,其血清HBVcccDNA阳性率分别为15.4%(2/13)、50.0%(16/32)和76.7%(23/30,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外HBVcccDNA的检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HBV共价闭合环状DNA 聚合酶链式反应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哮喘大鼠外周血单个细胞(PBMCs)ERK/NF-κB信号通路的变化及红霉素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红霉素处理组大鼠的PBMCs。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PBMCsERKmRNA、NF-κBmRNA、磷酸化ERK、NF-κB的表达。结果:哮喘组PBMCsERKmRNA、NF-κBmRNA、磷酸化ERK、NF-κB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红霉素处理组PBMCsERKmRNA、NF-κBmRNA、磷酸化ERK、NF-κB表达水平均较哮喘组显著降低(P均〈0.05)。通过直线相关分析发现,PBMCs磷酸化ERK与NF-κB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93,P〈0.01)。结论:PBMCsERK/NF-κB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而红霉素可能通过作用于ERK/NF-κB信号通路发挥其抗炎效应。

  • 标签: 哮喘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核因子-κB 红霉素
  • 作者: 刘萍 张彪 曾泉 陈思文 葛晨 王卫华 王昌正 岳文 万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解放军医学院,北京市 10085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消化内科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市 100853,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卫生勤务与血液研究所军事再生医学研究室,北京市 10085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消化内科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市 100853,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 100124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外周血单个细胞诱导肝细胞细胞的方法,初步探讨其在对乙酰氨基酚(APAP)作用下的细胞损伤反应。方法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分离的单个细胞表面标志CD45;针对诱导的肝细胞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肝细胞特异性基因细胞色素P450(CYP)1A2、CYP3A4、CYP2C9、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肝细胞因子(HNF)4α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细胞标志物AFP、HNF4α、ALB在细胞中蛋白的表达水平;生化分析仪检测肝细胞特有的AFP、ALB、尿素的分泌功能;荧光素酶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细胞关键药物代谢酶CYP3A4酶活性;肝损伤药物APAP作用肝细胞细胞后,比色测定法检测肝细胞损伤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采用t检验与秩和检验比较数据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外周血分离的单个细胞表面标志CD45表达阳性率约98%,诱导第15天细胞形态出现肝细胞样变化;与分离的单个细胞相比,CYP1A2、CYP3A4 、CYP2C9、ALB、AFP、HNF4α mRNA明显升高,AFP、ALB,HNF4α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AFP、ALB、尿素的分泌功能增强;与原代肝细胞相比CYP1A2、CYP2C9、AFP、HNF4α mRNA、CYP3A4 mRNA无降低,ALB mRNA较低,AFP、ALB、HNF4α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无降低,AFP、ALB、尿素的分泌功能无降低。此外肝细胞细胞产生了与原代肝细胞相似的CYP3A4酶活性;APAP孵育较不含APAP孵育的肝细胞细胞会释放更多的ALT;在APAP作用下肝细胞细胞相比分离的单个细胞ALT释放增加。结论外周血单个细胞能诱导为具有肝细胞部分特性的肝细胞细胞,通过诱导具有了肝细胞关键药物代谢酶CYP3A4活性,肝损伤药物APAP作用下,肝细胞细胞初步体现了肝细胞损伤时ALT分泌的特征。

  • 标签: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诱导 肝细胞样细胞 肝细胞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高原性肺高血压(HAPH)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基因表达特征,挖掘可能的发病机制和潜在的治疗药物。方法本研究为现况性病例对照研究,从世居云南省丽江市的纳西人群中,采用超声心动图筛选出6例HAPH受试者及4例正常对照,作为HAPH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受试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采集肺动脉压力相关指标。采集受试者的外周血单个细胞进行RNA测序,对比两组间基因表达差异,进行富集分析、转录因子基因表达调控网络构建及药物相似性分析;并与特发性肺高血压(IPAH)公共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两种亚型的疾病在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上的相似性。结果6例HAPH患者年龄(68.1±8.3)岁,男性2例(2/6);4例对照组受试者年龄(62.3±10.9)岁,男性2例(2/4)。HAPH组三尖瓣反流速度、三尖瓣压力梯度及肺动脉收缩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RNA测序结果示,与对照组相比,HAPH组外周血单个细胞中显著高表达基因有174个,显著低表达基因有169个,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与220个生物学过程、52个分子功能和23个细胞组分相关。筛选到HAPH与IPAH共同的生物学过程21个、信号通路2条,多数与炎症和免疫反应相关。经转录因子基因表达调控网络构建筛选到ZNF384、SP1、STAT3等与HAPH高相关性的转录因子。药物相似性分析筛选出了曲古菌素A和伏立诺他两种潜在的治疗HAPH的药物。结论HAPH患者与正常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表达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炎症和免疫功能紊乱是主要致病因素。曲古菌素A和伏立诺他是治疗HAPH的潜在药物。

  • 标签: 高血压,肺性 基因表达 药物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