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6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目的是通过临床和组织学评价牙周手术后探针进入牙周组织程度。研究对象为4只比格犬,共制备38个三壁骨袋,并保持3个月。随后,对其中26个骨袋进行牙周手术(手术组),其余12个骨袋作对照。分别在术后第4、8、12、16周处死动物,处死前即刻用银根管探针代替牙周探针置于龈沟内并固定于牙面。将组织块制成切片后进行组织形态学评价,其指标如下:探针尖端位置结合上皮根端关系、新结合上皮长度、结合上皮根方结缔组织附着平均长度。结果表明,术后4周时手术组和对照组探针尖端分别位于结合上皮最根端根方一1.37±1.73mm和-0.20±0.15mm;术后16周时,两组探针尖端分别位于结合上皮最根端冠方0.58±0.3lmm和0.40±0.20mm。术后4周和8周时手术组新结合上皮长度均小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术后4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结合上皮长度分别为0.73±0.60mm和1.19±0.02mm;8周时分别为1.77±0.52mm和2.15±0.00mm。新生结缔组织长度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表明,至少在术后2个月内不应进行牙周探诊;如果在此之前探诊,探诊力可能会损伤软组织一牙齿之间联系。

  • 标签: 牙周组织 手术后 针尖 结合上皮 显著性差异 牙周探诊
  • 简介:本研究从心理角度,以主题统觉测试法,分析唇裂和腭裂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基本人格趋向,为心理和医学相结合综合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先天性唇腭裂畸形患儿个性心理发展受到影响。

  • 标签: 唇腭裂患儿 社会心理 主题统觉测试
  • 简介:(牙合)重建患者进行义齿修复,恢复正确垂直距离是重要一步,它为恢复患者理想脸部外形和正常口(牙合)功能奠定了基础.上下颌间距离正常者,面部表情协调自然,颌面部各器官、组织都处在生理和谐状态下,咀嚼系统能发挥最大咀嚼效能;反之,咬合垂直距离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损害.本文对近年来垂直距离口颌系统健康研究包括下颌姿势位相对稳定性及垂直距离咀嚼肌肌电活动、(牙合)力、咀嚼效能、颞下颌关节功能、面部软组织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垂直距离 口颌系统 咬合 患者 下颌 正常
  • 简介:老年患者常会因牙周病或多发龋齿拔除多个病牙,同时为了义齿修复而需进行牙槽骨修整.将二者同时进行,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本文就多个牙拔除概念界定以及进行牙槽骨修整时,治疗计划合理安排、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等问题作一阐述.

  • 标签: 牙槽骨 老年患者 义齿 拔牙术 手术方法 围手术期
  • 简介:治疗口腔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最有效方法就是颈部淋巴清扫术,但对于早期口腔鳞癌且临床和影象学检查颈部淋巴结转移阴性颈部淋巴处理仍存争议,在以往重生存率轻生存质量观念指导下,给部分颈部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实施不必要颈部手术并影响了患者生存质量.近来兴起前哨淋巴结活检有望对口腔鳞癌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给予正确判断,从而找到一种对颈部存在隐匿性转移患者给予积极手术治疗,又能对颈部转移阴性患者避免不必要手术.

  • 标签: 口腔肿瘤 外科手术 前哨淋巴结 淋巴管
  • 简介:随着数字化信息在口腔领域研究及应用,口腔内数字化照相设备、数字化X射线机、数字化口腔综合治疗台、显微CT等在牙体牙髓病学科临床诊疗和教育科研中普及应用,以及牙体牙髓病学综合信息平台建立,牙体牙髓病学科中信息数字化将成为现实。其实现,大大方便了牙体牙髓病诊疗信息资料输入、输出、存储、检索、再利用等。规范化牙体牙髓专科电子病历(CPR)、PACS(医学图像存储传输系统)建立存储应用,将成为临床信息系统(CIS)最亮点,

  • 标签: 牙体牙髓病学 数字化设备 PACS系统 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疾病诊治 临床信息系统(CIS)
  • 简介:目的牙科麻醉针在组织穿透时偏移麻醉失败有关。本研究目的是决定使用双向旋转插入技术是否可以在组织类似物中将针偏移减少到最小。材料和方法建立了3个体外偏移试验模型,每个模型分别模拟不同密度组织。每种组织分别试验3种不同型号针头(30、27125号)。用特制牙科测量器使进针深度保持在20mm。对两种进针方式,直线进针和双向旋转进针进行了研究。进针后进行了X线分析。结果双向旋转进针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减少针体偏移,在3种不同模拟组织和3种不同型号针头试验中差异都有显著性。结论针通过模拟组织路径最大影响因素是作用在针斜面上向量。本研究中,双向旋转进针技术用3种型号针头在3种模拟组织上都能保持直线进针路径。

  • 标签: 注射针偏移 双向旋转进针 直线进针 牙科麻醉
  • 简介:近年来,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方面的分子水平研究成为头颈鳞癌研究重点和热点之一.本文就目前在头颈鳞癌侵袭转移相关动物模型、相关基因临床预后、生物治疗相关分子靶点等实验和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头颈鳞状细胞癌 侵袭 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附着体应用于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支架设计及制作方法。方法:在健侧余留牙舌面设计制作连续舌面导板,MiNiSG附着体位于中切牙近中,舌面导板相结合。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赝复体基托,腭部及舌面板紧密贴合。对制作完成支架基托做固位力测试。结果;获得了所设计附着体支架及赝复体金属基托实物模型,平均固位力达47N。结论:附着体应用于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在操作技术上切实可行,可增加整个修复体固位稳定。

  • 标签: 附着体 单侧上颌骨缺损 模型 设计 制作
  • 简介:目的:建立生物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都较高、包括下颌骨和颢下颌关节(TMJ)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以正常咬合、青年尸体头颅为标本,用CT断层和手工断层相结合方法分别建立下颌骨及TMJ硬、软组织模型,并给髁突赋予实验测得正交各向异性参数;以光弹实验测得咬合力向量进行加载,以二维平衡力系计算结合约束方法进行边界约束。结果:建立了包括下颌骨、髁突、关节盘、关节软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真实再现了同一个体盘-突关系。结论:本研究可有效地提高下颌骨及TMJ有限元模型生物及力学相似性,为一系列咬合对TMJ应力影响生物力学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咬合关系 三维有限元模型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研究下颌正常磨牙磨耗牙在垂直载荷和斜向载荷下牙体组织应力分布。方法: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立下颌磨牙及磨耗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在垂直载荷和斜向载荷下计算出牙体组织最大压应力,最大拉应力和VonMises力。结果:正常磨牙垂直载荷下,应力集中于牙颈部及远中根尖;牙冠磨耗后,应力集中区向近中根转移,结论:本实验为牙齿折裂病因提供了生物力学依据。

  • 标签: 下颌 正常磨牙 重度磨耗牙 三维有限元 应力 牙齿折裂
  • 简介:目的:通过不同体位下舌骨位置下咽气道相关性研究,了解二者关系,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青年男性30人,每人分别拍摄常规头影测量侧位片及仰卧位头颅侧位片.将舌骨位置最小矢状咽径大小做相关分析.结果:两种体位下最小矢状咽径大小舌骨至咽后壁距离均呈显著正相关,舌骨至蝶鞍点距离呈负相关;两种体位下最小矢状咽径有显著差异.结论:舌骨位置可做为判定F咽气道大小重要指标;体位变化亦对下咽气道产生影响.

  • 标签: 舌骨 最小矢状咽径 体位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测颅法 OSAS
  • 简介:大量文献对正颌外科手术后1到5年面部结构长期改变给予了极大关注。为了评价这些变化是否多于那些具有相似的形态学特征却未作手术成人患者,本研究观察了33名未经手术治疗成人患者硬组织标志点长期变化,并与作过上颌后退术或下颌前移术或两者兼有的骨性安氏Ⅱ类错He畸形患者进行对比。虽然两组变化程度都较小,但手术组平均变化量大于未治疗组,且手术患者发生显著变化百分率高。水平向变化在未治疗组发生在向前方向,而在治疗组发生在向后和方向。由此得出结论;正常成人生长发育无法解释颌骨手术后长期变化。在一些病例中,手术后导致复发比我们预期时间更长。

  • 标签: 正颌外科手术 成人 颌面部畸形 长期头影测量
  • 简介:牵引成骨术(DO)中新骨形成具有胚胎骨发生和正常骨折愈合某些特征,骨形成蛋白家族(BMPs)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就BMPsDO生物学联系、作用调节机制、外源性BMPs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牵引成骨术 骨形成蛋白 骨愈合
  • 简介:目的:利用按扣式附着体、磁性附着体不同优点,改善全口覆盖义齿固位.方法:针对残根牙周不同条件,制作按扣式附着体和磁性附着体,通过水平研磨仪确定附着体共同就位道.结果:二者联合应用使全口义齿固位明显提高.所有修复义齿固位稳定、咀嚼良好.结论:按扣式附着体和磁性附着体联合应用,充分利用了剩余残根,提高了义齿稳定、固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口义齿修复 按扣式附着体 磁性附着体 附着体 覆盖义齿 固位
  • 简介:切牙控根移动一直是方丝弓矫治器难点。作者将Begg控根辅弓应用于方丝弓矫治器上,并取得满意切牙控根移动效果。本文着重分析了该控根技术力学基础,同时就其临床应用进行讨论,另附病例报告

  • 标签: 方丝弓矫治器 Begg控根辅弓
  • 简介:目的:研究无牙颌患者垂直距离变化颞下颌关节凹改建相关性.方法:对两组不同垂直高度无牙颌患者,分别拍摄息止颌位双侧颞下颌关节(TMJ)标准薛氏位片,用硫酸纸描绘双侧关节凹轮廓,在描记图上测量关节凹最高点H到关节凹底边垂直距离HH'代表关节凹深度;HH'中点O'关节凹底边中点O之间水平距离,代表关节凹中心位置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对左侧TMJ,关节凹中心位置在对照组平均为(-1.0±0.5)mm,而在实验组平均为(0.45±0.61)mm;对右侧TMJ,关节凹中心位置在对照组平均为(-1.19±0.63)mm,而在实验组平均为(0.65±0.52)mm.统计学检验显示,不论是左侧还是右侧,实验组对照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牙列长期缺失或总义齿人工牙列长期重度磨耗致垂直距离明显降低时,其颞下颌关节凹有向前改建趋势.

  • 标签: 无牙颌 义齿 全口 垂直距离 颞下颌关节凹
  • 简介:目的:建立颞下颌关节磁共振三维重建方法:探讨三维重建影像大体解剖结构一致性。以证实该方法准确性:分析该方法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诊断中意义。方法:对小型猪颞下颌关节进行磁共振扫描,进行三维重建,并对小型猪进行解剖,观察其大体形态,将两者进行比较,对1名无症状志愿者及1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进行增强磁共振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小型猪磁共振三维重建影像大体解剖形态基本一致,2名受检者三维影像均可清晰再现颞下颌关节各结构形态及相对位置关系。结论:磁共振三维重建方法能准确反映颞下颌关节解剖形态,并具有广泛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三维重建 临床应用 颞下颌关节 磁共振成像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解剖学
  • 简介:目的探讨MEE细胞在腭发育过程中分化和转归特点及其腭裂发生关系.方法以磷酸地塞米松诱导胎鼠腭裂畸形,并分别在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实验组、正常组、对照组标本中MEE细胞各时期分化特征.结果腭突在垂直生长期,MEE细胞为多层不规则排列.腭突定向运动和水平生长早期,MEE细胞呈典型两层排列,基底膜完整.腭突水平生长晚期,各组间MEE细胞分化开始出现差异.正常组对照组MEE细胞表层开始凋亡脱落;腭突接触融合期,两侧腭突基底层MEE细胞发生接触,之后被分割成上皮岛于间充质中,基底膜断裂、消失,腭突融合.实验组腭突MEE细胞未出现上述演化过程,形成腭裂.结论在腭发育过程,MEE细胞表层转归为"细胞凋亡",基底层转归为"上皮-间充质转化".MEE细胞异常转归将导致腭裂发生.

  • 标签: MEE细胞 腭器官发育 腭裂 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