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1986年Binning在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础上研制出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atomicforcemicroscopy,AFM)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分辨率可达到纳米级,能对从原子到分子尺寸的结构进行三维成像和测量,同时还能通过收集样本表面上的作用力图谱信息研究样本的物理特性,故而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现将AFM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标签: 原子力显微镜 肿瘤 超微结构
  • 简介: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知通过输血传播的肝炎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病原体,并命名为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NANB),通过对急性NANB肝炎患者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输注感染者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吸毒、与感染者进行性生活者均会感染。研究证实NANB肝炎不仅是输血相关性疾病,也是社区获得性疾病。

  • 标签: 肝炎病毒 疾病传播 综合预防
  • 简介:目的研究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果实的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Sepha-dexLH-20柱层析等色谱法分离纯化黄荆子三萜类化学成分,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是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1)、2α,3β-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2)、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3)、2α,3β,19α,23-四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4)、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5)、2α,3α,24-齐墩果三羟基-12-烯-28-酸(6)、乌苏酸(7)。结论化合物1、3、4、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黄荆子 三萜 化学成分
  • 简介:姜来源于姜科姜属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新鲜或干燥根茎。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干姜性热,辛烈之性较强,长于温中回阳,兼能温肺化饮。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姜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

  • 标签: 6-姜烯酚 抗肿瘤 作用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病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54例需行胆囊切除术患者.分别按照各自的适应证行腹腔镜手术40例,其中三孔法21例,单孔法19例;行小切121手术14例。结果腹腔镜三孔法组手术术中出血、术后肠功能恢复和住院天数均少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均为P〈O.05),而手术时间、总花费均较高(均为P〈O.05);腹腔镜单孔法组与腹腔镜三孔法组比较,术中出血、术后肠功能恢复和住院天数更少(均为P〈O.05),而手术时间、总花费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O.05)。结论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经腹腔镜单孔胆囊切除手术安全可行,具有微创、美观、疗效确切等优点,但手术操作难度较传统腹腔镜手术高。应谨慎把握手术适应证。

  • 标签: 腹腔镜 三孔法 单孔法 小切口 胆囊切除术
  • 简介:重症肢体缺血(criticallimbischemia,CLI)是一种严重的外周血管病变,由于动脉血供的减少导致静息痛、缺血性溃疡和肢体坏疽[1]。CLI由于动脉灌注不足不能满足肢体代谢的需要而导致皮肤破溃、组织坏死,最后导致肢体坏疽、截肢,甚至败血症而死亡。在及时重建血运的情况下,CLI未来2年病死率和截肢率均为25%[2]。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成形术 球囊 支架
  • 简介:中医药特色在于整体观、辨证论治和方剂用药。以往采用还原、试错的方法研究中医药,会遇到生物系统复杂、化学成分复杂等难点问题。如何建立符合中医特色的整体性研究方法?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一个关键。21世纪以来,生物分子网络作为复杂生物系统整体性、信息化的表征方式,成为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焦点,网络药理学一经提出,

  • 标签: 中医药特色 分子网络 药理学 生物系统 中医药现代化 生物信息学
  • 简介:从苏木(CaesalpiniasappanL.)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出1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和理化性质考察分别鉴定为菜油甾醇(1),原苏木素A(2),胡萝卜苷(3),β-谷甾醇(4),熊果酸(5),齐墩果酸(6),缠结素(7),丁香树脂酚(8),3,4,5-三甲氧基苯酚(9),丁香醛(10),松柏醛(11),香草酸(12),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13),3,8,9-trihydroxy-6H-ben-zo[c]chromen-6-one(14),苏木酮A(15)。化合物5~7,9~13为首次从苏木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苏木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 简介: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比例相当高,世界上60岁以上人口超过1亿的只有中国,中国面临的老年人口压力会越来越大。在国家生育政策影响下独生子女的老人家庭越来越多、家庭逐渐呈现小型化和空巢化方向发展,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在现实中施行起来越来越困难,文化传统中的的孝道、赡养、照料老人的优良传统观念也逐渐淡化。

  • 标签: 社区老年人 干预效果 健康护理 家庭养老方式 老年人口 独生子女
  • 简介:载药洗脱微球结合了栓塞与局部化疗的优势,其经微导管注射,选择性对肿瘤供血动脉进行栓塞,使肿瘤缺血坏死;同时其向病灶部位持久缓慢地释放药物,形成局部高浓度,对肿瘤细胞产生显著的细胞毒效应。近年来载药DCBeadTM用于肝癌的栓塞化疗研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本文就其制备方法、载药特点、体外释放方法、体内药动学及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载药洗脱微球 DC BEAD 阿霉素 肝细胞癌 动脉化疗栓塞
  • 简介:牙科用小视野锥形束CT全称为牙科.头颈部用小视野锥形束X线CT装置。该装置是日本的新井教授于1997年根据医用CT和磁共振成像(MRI)开发研制出的一种专门适用于口腔科的锥形束CT机[1],它具有体积小、辐射剂量小(约为大医学CT的1/40)、扫描范围灵活、扫描时间短(约12~24s)、图像精度高、等比显示所摄物体等优点[2]。

  • 标签: 乳磨牙根管 X线CT装置 锥形束CT 距离 上颌 扫描时间
  • 简介:雷公藤甲素(TP)作为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生育、抗囊肿和抗肿瘤等作用,但其治疗窗窄,对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血液系统等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临床开发研究受到了一定限制。本文主要针对TP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行整理和归纳,并概述了基于改善TP体内药动学特性所研发的新型TP衍生物和相关制剂,以期为TP的新药开发研究提供助益。

  • 标签: 雷公藤甲素 药代动力学 毒性 衍生物 制剂
  • 简介:非索非那定是第二代H1抗组胺药,对H1受体有高度选择性,有直接的抗炎活性,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长且长期使用不易出现耐药性。非索非那定的代谢动力学易受几种转运蛋白诱导剂或抑制剂的影响,但未见需调整剂量的报道,转运蛋白对非索非那定代谢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临床用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过敏性哮喘、遗传性过敏性斑秃等,且联合其他药物疗效显著。目前,非索非那定微球的鼻内给药制剂正在研发中。非索非那定不良反应少见,无论是单独应用还是联合其他药物使用,都未见严重的心血管事件,不影响胆碱能活性。非索非那定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不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被推荐于从事安全相关作业人员使用。

  • 标签: 非索非那定 抗组胺药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慢性荨麻疹
  • 简介:罗替戈汀为选择性多巴胺D1/D2/D3受体激动剂,贴剂24h有效,能对帕金森病人持续提供多巴胺能刺激,简要综述。其透皮贴剂是第一个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贴剂。罗替戈汀目前获得FDA和EMA批准上市。对罗替戈汀贴剂研究情况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罗替戈汀 透皮贴剂 帕金森病 药理 药代 临床
  • 简介:为不断提升刊物的学术质量及水平,提高“基础及临床研究”栏目高质量论文的刊发比例,本刊诚征以药品不良反应方法学研究为主,涉及药理毒理学、临床医,药学、药物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学科的论著文章,特别欢迎基金资助、攻关项目课题论文。

  • 标签: 临床研究 学术论文 药物警戒 中国 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流行病学
  • 简介:大学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和促进世界先进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随着我国医药行业以及医药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药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中不断取得进步。加强与国外高校及研究机构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确立与国际接轨的一体化战略思想在药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浙江大学药学院近年来在以研究生为主体的国际性的学术交流中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和成果。

  • 标签: 药学教育 国际交流 研究生培养
  • 简介: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流动民工规模急剧膨胀,由于环境和现行制度等多方面因素限制,留守儿童正成为一个日趋庞大的群体。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达2000万人,高度集中地分布在农村地区[1]。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期,长期亲子分离、特殊教养方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已呈现出一些倾向性问题[2]。有研究显示,约30%的中学留守儿童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3]。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大量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原因 对策
  • 简介:目的为进行功效和毒性导向下的化学成分分离、控制和功效与毒性成分的"量效关系"和"量毒关系"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对文献古籍中对细辛毒性的记载及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细辛的报道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论只有在细辛功效表达和功效物质基础分离与控制的过程中,进行毒性的研究和毒性物质基础的安全控制,才能提出切合细辛临床使用过程中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预警方案和早期诊疗措施,确保细辛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细辛 功效 物质基础 毒性